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類大命運讀書心得整理
2017/04/16 01:51:03瀏覽3470|回應0|推薦8

讀這本書要當心。如果是保守與重視傳統權威的那型人,讀這本書純粹是給自己找噁心的,讀了可能會頭痛,建議直接跳過囉。如果不是,這本書是相當值得讀一讀的,這本書也算半本人類歷史的書,挑戰多個很根本的問題,未來可能會怎麼變化,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很重要,如果不打算把頭埋到沙裡,相信世界會用自己熟悉與期望的方式繼續運作下去,這樣反而是危險的。

大略的概述這本書的內容。

跳過第一章。

一開始是描述人類如何從物種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主宰。接著,人類的發展面臨了飢荒,瘟疫與戰爭的制約。工業革命以後的短短數百年,人類目前幾乎已經克服了那三個宿命的敵人。目前的問題在於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接著是探討人類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人類能夠透過經驗學習,很多動物,其實也能。情感經驗也不是人類獨有。到底什麼讓人類與眾不同?能夠更有組織的合作?有可能。最關鍵的獨特之處應該是,人類可以創造出意義,賦予不同的意義,並且運用被創造出來的意義溝通與互動吧。這答案比較抽象,過程中的推論比較陰暗,但還是很有些參考性。其中一個例子是羅馬尼亞的革命,獨裁者被推翻了,但多數人民仍然沒有得到好處,仍然是少數的共產黨高層的小團體得到全部的權力與好處。一方面,人類會創造新意義,並以這種意義當作值得追求的價值,例如十字軍徵召的犧牲價值,無中生有的意義,增加人類的可能性吧,但另一方面,人類內部也不是平等的,大多數人就算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成功,仍然得不到什麼好處。

然後是探討一神教的興起與創造的意義。並延續了,意義對人類的影響。現在的大型企業,和古代一些宗教,本質上很像。

接著辯證宗教與現代的科學之間的差異。兩者其實並不矛盾。多數宗教實際上不追求靈性,只是追求秩序。現在的科學其實不探求真理,科學只追求力量。所以共產主義也能算是一種宗教。而科學就是一種手段與武器,用來取得力量的武器而已。

接著是現代工業革命後的文明起點,資本主義的探討。資本主義追求的就是成長。實際上,極低的近停滯穩定成長才是常態,工業革命後的人類成長速度,甚至可以說是病態的。成長是一種魔法,在更早以前,利益幾乎就是一個不會變大的餅,想得到更多只能去鬥爭,只能發動戰爭,但有了技術進步的經濟成長,人類的無窮欲望,可以透過成長來得到滿足。病態的成長,鼓勵貪婪的資本主義自然有瓶頸,更多的不公平,沒人性與冷血,會讓世界便得更可怕,會帶來自身的崩潰。

資本主義的限制是由人文主義來填補與改善。人文主義基本上就是把人的存在當成一種至高與神聖的價值。人的內心會有答案,可以找出新的意義,可以說,人文主義就是當前的主流的,實際意義上的人類宗教吧。以前,崇尚英雄史詩,普通的小老百姓只是背景而已,人文主義,則是開始重視個人,與每個人的價值。

人文主義後來產生了分裂。由自由人文主義,主張選民能選出最合適的領導人,顧客永遠是對的,要保護自由,以終極自由民主當作價值觀。自由民主,有其限制,只能是關係密切的人,才能適用。自由人文主義很快就產生了一個伴生的民族主義,產生新的競爭與新的衝突。而後這個自由人文主義,分裂出社會人文主義和進化人文主義兩派。社會人文主義比起個人,更重視集體,黨的意志高於個人的利益,要追求更普遍的平等與進步。進化人文主義則是以物競天擇的理論,把人類物種的進化當成最大的使命。實際上,這三大人文主義派系的理論,各有各的道理與缺陷,只不過目前看起來是自由人文主義成為贏家而已。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為首的進化人文主義,迅速的把民主陣營打得潰不成軍,拖垮納粹的主要力量,其實是社會人文主義的蘇聯。犧牲最大的,是蘇聯。戰後得到最大好處的,也是蘇聯。而二戰後的冷戰時期,實際上,也是共產黨勢力步步進逼,打仗,幾乎都是共產黨打贏居多,而美國的盟友,除了西歐的幾個盟國之外,剩下來的,基本上都是獨裁政權。越戰的失敗,讓民主陣營岌岌可危,就作者的觀點,相互保證毀滅的核子武器,其實才是保護民主制度不被共產黨與社會主義顛覆的定海神針。

最後呢?民主陣營的自由人文主義,向社會人文主義學來了唯物科學辯證方法,以及勞工與社會福利的措施,緩解了內部階級的矛盾,而社會主義卻沒能從自由人文主義那學到更有市場效率的經濟生產手段,最後自己搞死自己了。總之,現在是自由人文主義與資本主義攜手統治人類的主流思想吧,至於社會人文主義與進化人文主義,則是分解其中好用的部份當成自由人文主義的養料,並把社會主義和進化主義當成被封印的禁忌一般,小心的隔離著。

好像還行?但還是有問題,大大的問題。自由人文主義的基礎本身還是有問題,選民有良好的判斷力,一人一票一票一値的民主制度能讓政治與經濟朝向最好的方向發展,顧客的需求永遠是對的,這些自由主義的假設,未必然是真的。甚至人文主義的神聖神主牌,個人自由意志的獨特性與至高價值,也受到了挑戰。隨著科學的研究進展,人的意識與意志,似乎更多是生物本能反應,是腦神經作用出來的,是可以模擬與操縱的。換句話說,人的意識,其實也可以用演算法來理解。而且隨著科學只追求力量,宗教只追求秩序,人類在追求力量和秩序的大方向之下,其實行為表現和演算法,和一組程式,在定義上,似乎是高度可取代的。那個自由意志是假的,沒什麼神聖的,人類就是愚蠢又容易犯錯,這樣在政治與經濟方面,就是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存在的。

現代人類就是以貪婪驅動的一組演算法。這是科技人文主義,用科技的力量讓人類的能力更強大吧。作者大致是以這個假設在作推論的,讓人類變成超人類,發掘更大的可能性,以程式的觀點來說,讓人類變得,更優化。到了這本書的尾聲,最大的問題來了。如果人類的存在只是一組程式演算法,那人類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人類的意識沒有獨特的存在意義,而是可以被等價替換與改善的演算法,那麼,是否能用更好的資訊演算法,直接取代人類呢?畢竟人類有諸多不完美的先天生物限制,該理性的時候常常會不理性,就是更容易犯錯,容易累,還會產生負面情緒,成本很高呢。如果設置了人類文明的變強與進化的最終使命目標,就系統演化而言,人類反而是該被替換掉的零件。那好了,人類的存在到底又是什麼意義?作者最後的看法是,未來的世界,主要的意識與價值將不再由人類主導,資訊自由流通變成最高價值,只剩下極少數的超人類能在這個新系統佔有ㄧ定的地位與存在價值。挺科幻的不是?

其實傻蛋並不是很認同作者的推論與觀點,不過這一段歷史分析,還是給了傻蛋不少新的觀點和想法。宗教帶來權威,宗教只為了秩序,西方法律和宗教關聯比科學更深,或許這會是傻蛋一直覺得法律領域的習慣很奇怪,怎麼一點也不理性,沒有整體架構性,老是在那引經據典的瞎扯蛋當作專業,原來這是文明遺留下來的殘渣啊!至於針對人類與人工智慧的關係,傻蛋不同的觀點,就另外寫文章探討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0067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