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亂象編號007: 扁成像小新的屁股
2006/12/18 11:56:32瀏覽635|回應0|推薦1

(新聞感想與建議)

看到這個腫成像紫球的屁股,

竟然引不起專司推動台灣文化的杜部長,

一絲絲的關切?

教育部的預算全刪了吧!!

 

原不該讓我浪費時間再說說這件新聞,

不過這個屁股可真讓我『動容』,

真應該將這張照片裱框,

掛到每間教室的黑板上方,

再附上十條學童逃生手則。

 

有需要扁成這樣嗎?

   

問題在哪裡?該如何解決?

讓我替忙著為台灣做出罄竹難書貢獻,沒空管這芝麻小事的教育部長想想辦法,

發生這事件的老師應該被處分,但不應該被苛責,

因為制度是造成這現象的重大原因。

想想看,一個個身心狀態都遠優於弱小孩童的成年人,

手中有著強大權力管理這些小孩權力的成年人,

是經由『放任式管理』,沒人會去看這些老師怎麼教,怎麼管?

因此各種『創意』出現了,

幸運地遇到好老師,

運氣差地遇到壞老師,

就這樣。

 

老師也是個可憐的族群,

沒有人定期為他們做心裡的輔導,

沒有人教導他們管理的技巧,

沒有人定期地審核他們的工作內容,

他們就像是盲目的旅鼠不停地往前衝。

 

這樣的方式,用在幼兒教育還不糟糕?

成年人遇到老師出狀況會知道如何處理,

小孩就沒辦法,因此鬧劇,悲劇不斷上演。

學務主任,校長,督學,教師進修 ,.......

全都搞成是個虛應故事的體制,一點作用都沒有。

 

學學私人公司的管理吧,

有效率的每週工作會報包含員工每週做了些什麼?如何做?

用在校園不就是老師每週教了些什麼?如何教?

這樣不就很容易地見微知著,

老師也就不會是孤軍奮鬥的可憐角色

 

放任老師自行管理是會出問題的

 這道理其實是有學理證明的,

看看所謂工程學中的控制理論,

一個好的控制系統必須有一個閉回路,

不斷針對輸出結果修正輸入,

這就如同有良好管理的校園體系。

一個不佳的控制系統通常是開回路,

放任輸入信號自行決定,結果就得靠運氣,

現行的教育體系不就是如此?

 

唉,....

罄竹難書

以後也許不再『PO』教育亂象新聞了,

因為這張照片真應該獲得普立茲新聞獎

(原始新聞)

被打得遍體鱗傷的黃姓學童昨天說,對打他的林老師沒有怨恨,「是我沒有做好功課,是我不對,該打。」他說,林老師「好的時候很好、兇的時候很兇」。

被痛打的黃姓學童,本月七日二次考試成績進步,才獲校長頒發獎狀。他昨天受訪說,他真的不恨老師。他記得剛開學時老師帶他們戶外教學,大家有說有笑,老師很注意同學安全,不斷提醒大家不要亂跑;他說「我那時候還和老師拍了一張照片,老師還抱著我肩牓,比出勝利的手勢呢!」這張照片他沒事就秀給同學看。

黃姓學童說,他自認應該被打,因為老師打人前都先勸告,不改才會被打。「我連續三天沒做好作業,是我不對,不能怪老師」。

黃姓學童表示,老師打他時很生氣,他被打到痛得實在受不了,才不斷向老師說對不起,希望老師不要生氣;會跑出教室,「是因為屁股痛得要裂開了」,才忍不住跑開;當時老師猛打,好像失去理智。

黃姓學童說,他逃到教室外走廊時,印象中邊跑邊向老師說對不起至少說了三次,可是老師說「對不起也沒有用,一樣要打!」但他認為「老師是氣我沒做好功課,老師不是故意要打我的」。

黃姓學童的同學看到他被痛打,多數都心裡怕怕;事後有同學私下叫林老師「暴力老師」。一名學童回家後,把黃姓同學被打的情形告訴媽媽,直說明天不敢去上學了;但也有學童為林姓老師說話,一名成績不錯的學童說,林老師「對好學生好、對壞學生壞」,只要努力讀書,老師就不會隨便打人。

【記者張柏東/蓮縣報導】「當時老師好像失去理智ㄋㄟ!」花蓮發生國小五年級黃姓學童被林姓導師連續兩天追打,班上卅餘名學童目睹都嚇壞了,昨天學童仍心有餘悸說「好可怕呦!」

黃姓學童這班,每天早自習導師要檢查同學功課有沒有做好、唐詩會不會背。學生說,老師下課時會說笑,可是檢查作業時,都沒有笑過。

學生說,功課沒做好,老師會先口頭勸導,常說「明天再沒有做好,就要打手心!」

十二日早自習時,班上學生看到林老師檢查黃姓學童的功課時,本來就嚴肅的她突然變得很兇,拿著鋁棍走向黃姓學童。大聲怒斥「把左手伸出來!」還說「不認真就打!」全班嚇得鴉雀無聲。

同學說,黃姓同學第二天作業還是沒交,老師拿鋁棍猛打黃左手、右手,接著打屁股,黃不斷用雙手去摸屁股喊痛,老師不少次打到他雙手、背部。

「很多人都不敢看,低著頭看自己的書」,後來黃姓同學「落跑」。遠遠還聽到他說「老師,對不起、我很痛了,下次不敢了」,可是老師還是追出去打,還喊「對不起也要打、沒有用」。

同學描述,老師邊追邊打,可是打不到,黃同學拚命閃躲;不久老師改口說「你進教室就不打」,黃同學進入教室,又被打了一頓。

【2006/12/15 聯合報】@ http://udn.com/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kymouse&aid=6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