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聞亂象編號006: 4.27億元即將人間蒸發?
2006/12/18 11:23:06瀏覽407|回應0|推薦1

新聞心得)

抱著台獨神主牌,對台灣的貢獻罄竹難書的杜部長,

依然是屹立不搖,

台獨顯然大獲全勝,

所有年輕學子就當作美麗的陪葬品?

  

很快地,這筆經費就會由一群人去執行,去花掉。

 

趕緊將教育部正名為台獨計畫推動部,

將教育部降格為其中的一個小單位,

已符合現況。

(原始新聞)

杜正勝砸4億 要研究台灣文史

【聯合報/記者陳嘉恩/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批評學界不夠重視台灣研究,「主持高等教育界的行政人員頭腦不夠清楚」,受到長年培育的知識觀念偏頗影響,讓學子對台灣認識不足。他說,教育部打算在未來4年,耗資4.27億元進行台灣文史與藝術相關研究。

「台灣史研究相關系所之現況與展望探討研討會」昨天起一連三天在政大舉辦,杜正勝參加開幕致詞時指出,160所大學中只有50所開設台灣研究課程,這學期課程總數僅470門。

過去7年中,台灣研究的博士論文只有15篇、碩士論文85篇,與學校數量相比,比例明顯偏低。

他說,「本土化」受到政治扭曲而被汙名化。

他認為本土化是天經地義,「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台灣人若沒有本土特色,就無法走入國際社會,本土化和國際化可以相輔相成。

杜正勝說,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民調,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者已超過6成,顯示「教育部這幾年走的是對的路」。

台灣人文學需要整個社會重視,如果社會不支持,那麼在民主機制下,行政部門也很難去推動。

杜正勝指出,過去教育部顧問室較不重視人文社會研究,每年11億元的預算中,只有不到9千萬元用在人文學科上。在正規體制內,很少把經費投入在台灣研究裡。

未來4年,人文社會研究經費將大幅提高,每年將有3.45億元,4年加起來就有14億元,其中將撥4.27億元來進行「全球化下的台灣文史與藝術中程綱要計畫」。不過杜正勝也說,這筆預算立法院尚未完全通過。

杜正勝表示,顧問室就像「小國科會」,專門從事高等教育先導型研究,如果計畫順利,就會轉移給高教司或技職司當作常態業務推動。

【2006/12/16 聯合報】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kymouse&aid=6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