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6 17:42:57瀏覽1538|回應5|推薦1 | |||
這幾天,好些人提到了關於中華聯邦、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受到的限制。對於這點,我再次重申我的看法。我想討論的是:如何跳脫中華民國現有國際關係空間的框架,加強國際(包括人民共和國)對於中華民國身為國家主權體的認同。而在這部份能夠達成前,我還不打算談到聯邦或是國協那方面。除非,有人能證實,可以透過聯邦或國協的制度,直接建立國際對於中華民國主權的認同。 我當然知道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受到限制,也知道受到什麼樣的限制,以及為什麼。而我想討論的是突破這層限制可能的方法及手段,所以請不要在跟我解釋這層限制的存在,為什麼存在,或是這個限制是個困境,無法突破這類等等的東西。不過,如果有人認為這層限制是好的,而且有「可以受到美國保護,維護現狀」之外的論點,非常歡迎提出來討論。 我想,或許從我行文的方式跟內容來看,多少看的出我是期待美國霸權衰弱,最終無力也無意干涉台海局勢。當然,這也可能是個人過渡天真的想像,要在看國際的局勢之後會怎麼演變。 最近幾天在跟Island Republic(島嶼共和國)的版主討論關於中華民國現狀及走向的問題。這個Blog依我所見,算是國內相當具有水準的;比起一些成天轉載新聞內容,加上些煽情激動文字的Blog,這個Blog確實可以讓人從中知道、學到些什麼。而且,內容雖然是有些門檻,但不會過於艱深難懂。一般對於其中議題有興趣,略知一二的人,都能夠了解,並且相信會有相當收穫。 說到這邊,忍不住想抱怨一下,中華民國人民對於世界上重要事件、人文素養、公民素質,這些東西可以說是漠不關心到一種讓人心生畏懼的地步。話說不是大學生這十年來成長了一輩嗎?怎麼無論國際觀、公民素質這些東西看來反而有降低的趨向。我個人以為,這或許是國內媒體沒有意識到公民水準已經有所提升,仍舊以為能夠以低階的新聞填塞大部份的版面。可是,要知道中華民國的公民,從有意識以來,主要就是依賴媒體來受教育。中華民國的教育,過去只教導學生服從及考試;現在,服從早就不是教育的內容了,而考試也外保給補 回到正題,I.R的版主對於我提出的「若要和平獨立,除非與該國關係夠好,不然就要離該國軍事力量夠遠,且有強大國家撐腰。」提出波羅的海三小國跟東帝汶為例,認為若是國際社會普遍支持,也有獨立的可能。而大多數獨派人士也是因此希望以民意訴求,獲得國際支持,以完成獨立。 然而,依我看來,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情況可能確實是個特例,不過在當時的國際環境及蘇維埃垮台的情況下,我認為這符合我所說「脫離國家軍隊調度範圍」這樣的情況;而且由於俄國當時在獨立宣佈後一周內就表示承認獨立,放棄修改變界的權利;而蘇聯也接著承認了他們的獨立,我也認為基本上是存在著「關係夠好」這個層面。而東帝汶,我不認為可以歸為沒有戰爭這一類,只是就我的了解,他們是國家內部暴發了親印尼跟獨立兩派的衝突。另一方面,東帝汶的問題,在脫離葡萄亞獨立時就已經爆發內戰,引起聯合國關注了。所以基本上我還是認為,堅實民意並非影響戰爭是否爆發的變項,不過另一方面我認為戰爭爆發民意是會造成影響的。 事實上,戰爭是解決兩岸問題最快,也最有效的辦法,結果可能是統一,也可能是獨立。不過戰爭也是最爛的辦法,我本人甚至不認為他可以稱的上是「最後」的辦法。對我來講,即便無條件解散中華民國政府,併入人民共和國、甚至將整個台灣島炸沉,強迫所有居民遷移到神州大陸;即便台灣修改憲法獨立,一個極為差勁的專制統治者奴役人民、甚至被菲律賓勞工佔據,與菲律賓統一;我還是認為不該將戰爭列入考量。以上純粹表達我極端激烈的反戰立場,沒有任何其他的意思。 針對「國家架構視普世性的價值」,人民若是要退出一個國家,必須要轉換到另外一個國家的,不想待在台灣的人大可移民他國的看法。我認為,是呀,退出國家的人民必須要加入另一個國家。不過我倒不太同意國家是「普世性」架構這點,這或許牽扯到對於「普世性」的定義問題。我認同的看法是: 製圖技術的進步,以及自然地域知識的增加,使製圖師可以繪製更精確的地圖。有了描述疆域的能力後,得以控制民族國家的特性與本質,而民族國家形態具有秩序的社會,要比缺乏良好組織的社會具有優勢。(Babara J. Morehouse, 2004,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Border Spaces and Identities, quoted in Pavlowitch-Kochi, Vera, Babara J. Morehouse, and Doris Wastl-Walter, eds., Challenged Borderlands: Transcending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pp. 19-39, Aldershot, England: Ashgate, pp. 22-23) 我認同這樣的想法主要是來自於「蘭芳共和國」,這個海外華人共和國當初就是為了保持自身的影響力,並且與西方的國家互動,因此在原本公司的架構下,聯合當地的居民,建立了共和國的架構。我認為,這是表示「國家架構」在當時一直到當下,甚至可遇見的未來,具有優勢。但是,我期待的是有一天能夠創造出更具有優勢的架構。 確實,當今的國際社會視有移民制度,可是這樣的制度視受到限制的。我所希望的,只是想讓任何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都能夠享有依其意願轉換國籍,甚至極端的放棄國籍。能不能住在台灣,但是盡美國公民的義務,享受美國的保護,受到美國公民的待遇呢?當然,這真的還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是個夢。不過,人就是因為夢想而偉大,不是嗎?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