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英文再次撿到槍,火速反擊譚德塞
2020/04/12 16:43:48瀏覽126|回應0|推薦1
還原譚德塞“罵”台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RCZIZmyE1s

1. 背景: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加拿大記者詢問時的回答。記者發問的重點是該日稍早川普為甩鍋美國國內質疑其防疫不力點名指責譚德塞,隨後彭佩歐進一步發表威脅不再資助 WHO的言論,是否會造成譚的困擾,譚答覆時越說越氣下,本是劍指美國的卻”失控“拿台灣“舉例”。

2. 記者會時間是4月8日台灣時間2300~2400之間的例行記者會,依據蔡政府說法“第一時間收到消息”,9日清晨一點多即轉到推特小組應變(該小組是為經營蔡英文推特和臉書而成立的),9日9點吳釗燮即發出回應稿。
https://www.storm.mg/article/2510210

3. 回應稿內容:針對譚德塞莫須有的指控,表示遺憾與抗議,強調絕無鼓動國人針對譚德塞本人進行人身攻擊,更不可能發表任何種族歧視的言論,至於國際網路上有身分及國籍不明網民,對譚德塞有所批評,相關個人的言論與我國外交部無關,也非我國外交部能操控。(顯示台灣當局確實對國人攻擊譚德塞知情,所以譚指控台當局未切割和制止何錯之有?)

4. 4/9晚約19:00我已收到愛丁堡留學生所謂的“致譚德塞的公開信”視頻,合理推算應該是18:00 前已流傳至台灣。以愛丁堡和台灣的時差7小時計算應是愛丁堡的9日11:00前,愛丁堡比日內瓦早一小時,而我們外交部是9:00左右發佈反駁,內容和外交部竟如出一轍、相互呼應,除非她是在此之前就已得知譚怎麼罵台灣的訊息,否則不可能不到2小時從撰稿(無需Research?)、拍攝、製作到發表中英文都有的視頻,是外交部抄襲她的還是她“照本宣科”外交部?最有可能是網絡小組即時通知她(她自己就說一晚沒睡),進行同步演出。

5. 林薇視頻內容:
a. 重複三次聲明台灣人沒有涉及種族、文化、膚色的歧視--但事實是從人家祖宗八代開始、遠遠超過種族文化膚色。
b. 保證台灣官方從未以種族、文化、膚色提出過針對譚的批評-- 外交部長、總統府發言人、副總統等等算不算官方呢?還是說只要不罵“Negro”就可以?一個學生“保證”政府有做沒做?
c. 台灣”We are Helping”、台灣正在史瓦蒂尼蓋臨時醫院、世衛秘書長上任宣誓詞等等,除了”We are Helping”標語外,我們台灣人都不知道政府正在非洲蓋醫院;也找不到完整的秘書長就職誓詞,一個應很忙碌的醫科學生竟可幾個小時製作如此“華麗”的視頻?還是說常常不睡覺且時時在關注世衛的記者會?

我們對於外國不友善的批評固然應同仇敵愾,但更應認清這是不是民進幫的誤導及沒有下限的操作,而不是只知關起門來自嗨!WHO是聯合國下少數的一級機構,譚德塞身為第一任由票選產生、且得到三分之二成員國投贊成票選出的秘書長,有什麼必要拿非成員國的台灣開刀呢?很多網友竟然認為被人家以“國家”看待而沾沾自喜,真是阿Q到令人無語。

我們不得不承認蔡英文雖然治國無方,但運氣上確實無人能及,從“反送中”一轉對其學歷、論文的質疑頹勢而順利當選,現又從譚德塞事件轉移了其口罩和抗疫媚外欺內的不滿情緒,其控制媒體製造謊言、飼養網軍帶風向的能耐可謂登峰造極。
不要忘了,英國是她掩飾假學歷的基地,靠的就是出口轉內銷的駐英單位和強大的網軍。假如美國、日本這麼挺台灣,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帶頭呼籲讓我們加入WHO(不要說聯合國這種政治性太重的組織,WHO只是衛生組織)? 如美日有心力挺,中共敢或能反對嗎?以我們醫療體系的水準足以和任何國家媲美,照理只缺“引薦人”不是嗎?

最後我想談談:在新冠肆虐全球的環境下,台灣真的是“世界第一”嗎?或者說做的比大多數國家都好(這點似乎已成共識,畢竟台灣已經是一言堂了,政府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說什麼大家都信)?但有誰告訴我究竟好在哪裡?是採取了什麼了不得的政策還是首創什麼新措施?
台灣人戴口罩習慣行之有年,“覆蓋率”本就是世界前幾名;現在人民“聽話”程度更是歷史少見,大家不用你政府說自己也會戴;確診和死亡人數按人口比例來說也並非明顯優於其他國家,何況這個數字真的可靠嗎?清明長假 11個風景區擠爆,至今確診數卻仍和平日一樣沒有增加,也沒有一例是群聚感染,那何需還考慮沒收五一長假?說什麼都難以讓人信服。可是除了這些外我實在想不出“好”在哪裡?又如何成了“世界第一”?

附錄:聽聽旅日台灣人觀察下的“台日友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KXUFtPFwI
台灣要捐給新加坡,第一夫人回:呃呃
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233457781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er4all&aid=13245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