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5/08/15 14:53:17瀏覽479|回應0|推薦4 | |
在上海住了兩年,該回家了。在辭職之前,我決定去雲南,西安和「徽州」看看。 在黃山腳下,依然保有著許許多多的木雕樓,古民居,官宦世家的宗祠,橖越牌坊以及因臥虎藏樓而名聲大噪的吽村(今改為宏村)。 從古民居的構造,透露了無數的文化訊息。在陰暗的「閨房」間走著,彷彿聽到了悠悠的嘆息。導遊像是被倩女幽魂附了身似的,不斷的訴說著徽州女人的哀怨。 徽商在外發了財,衣錦還鄉。建造了一處又一處的宅院。但是格局都是千篇一律。女兒的閨房只有大約2坪大小。只夠放張床。外面前用木製的門,嚴嚴實實的遮起來。再用高牆圍著。一個徽商的兩個女兒,就用了四坪的空間,面對面兩張用木門圍起來的床(基本上如此。)中間石板地的小「院子」── 兩坪左右。就算是兩間閨房了。閨房(只能算是床位吧!)裡外都有鎖。別搞錯了。外面的所,是由別人把女孩鎖住用的。以落實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訓。女人到了八歲就要遵守閨壼的訓示。除非嫁為人婦,才可出門。因此,非常現實的看一下,他們連上廁所都要請示一聲才能出閨房呢!(如果你再腦海裡畫一個牢房,一點也不為過。因為真的就是那個樣子,並無二致。)這苑裡的污濁,叫人很難和牆外的氤氳山水連在一起。直叫人想衝出去,深深的吸一口氣。 我不禁想起,我們真是幸運生為現代女性。不!等等,我們的思維,常常就是這樣被操縱的。也許百年後,有許多女人會為我們這一代的女人嘆息,而慶幸自己生在不同的年代呢。 到了馬家祠堂,大門邊兩面石鼓,是有在朝為官,有封蔭的表徵。第一進,是中間一個水池,池中有石鋪的台子。左右各一個門。明朝的制度,大家長可以在家祠裡進行私審,判案,以及處以家法、私刑──甚至可致死刑。行刑就在這第一進的水池邊。比方說,如果判了刑,要砍掉一隻臂,就在這裡做,並且把手臂丟在水池裡示眾。輕刑,不必在這裡執行的,就從左邊門拉出。重刑,如通姦,女子要被石沈河中,就由右邊門拖出。 (臥虎藏龍一片中。章子怡和楊紫瓊就是在這裡打鬥的。) 木雕樓的特色是,所有的門扉,梁柱,門楣,窗牖,。。都密密麻麻的雕了各種人物,故事,。。。又有一堆取諧音的花草動物的雕鑿,。。百年前的屋主,恐怕沒有想到,後世的人,對著他們經過雕琢的「假道學」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吧? 透過雕刻,主人要闡述發揚的「忠孝節義」不只一端,錯綜複雜。一會兒,雕一個陶朱公,一會兒,雕一個一個范蠡。要功在國家,又要做個殷實的商人。左一個姜太公,右一個管仲。可是又要有清高雅士的美名,那好吧!再加一個陶淵明,。。。 這就是中國文化,士農工商的階級意識。實際上,又逃不掉「政治實力,財力」才足以恃之的現實。終於弄出了繁複,欠缺主題的「木雕樓」(或許該客氣的說「主題太多」?)這些隱藏在精雕細琢中的「心思」被人一覽無遺,恐怕也是當初學而優則仕、經商致富、買官的主人始料未及的吧?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