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字軍東征的原因 人本
2017/04/26 13:46:05瀏覽490|回應0|推薦1

十字軍東征先後共進行了數次,持續了近兩百年,給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但十字軍東征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是什麽促使歐洲衆多封建主、騎士以及農民積極參與到這場戰爭中,最後竟導致了兩千兩百萬人因此而喪生呢?
十字軍遠征的定義
“十字軍東侵是羅馬教廷、西歐騎士和拜占廷封建主對近東各國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從1096年到1270年,持續將近兩個世紀之久。西方侵略者爲什麽稱爲‘十字軍’?主要因爲戰爭的發動者羅馬教會賦予它以宗教戰爭的性質,即基督教徒反對伊斯蘭教徒,‘十字架反對彎月’。參加出征的西歐部隊,每個人都帶有十字標記。”
淺析十字軍東征的原因
總的說來,十字軍東征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即西歐作爲其中一個方面,而拜占廷以及近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作爲另一個方面。其中,在西歐中又包含了西歐的封建主和騎士、農民階級以及教會這三個因素。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可忽略的因素。以下我們就具體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十字軍東征的原因。
從西歐社會和拜占廷帝國角度來看十字軍東征
西歐的封建主與騎士階層的動因
自十一世紀以來,西歐的城市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國內外貿易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西歐的財富積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歐洲的商人(尤以意大利的商人爲代表)將東方的奢侈品、織物、武器和香料等運到了西方,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在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的同時也使得封建貴族們的物質享受不斷提高。他們貪圖享受的欲望不斷增長,但他們所掌握的能滿足這種欲望的物質資料卻是有限的。他們迫切地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財富來滿足其物質方面的欲望。
其次,在歐洲時興長子繼承制,這就使得許多騎士因爲缺乏地産而無所事事。他們渴望占有領地和農奴。對他們而言,解決困難最方便的捷徑就是搶劫掠奪。他們“時常襲擊大的領地;教會和修道院的富庶領地特別引起他們的盜心。據11世紀中葉的文書記載,虔誠的騎士竟然‘襲擊手無寸鐵的神父、修士和修女’”。他們使得農民陷于赤貧,而大土地所有者和教會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再有就是,當時在封建統治者之間不斷爆發戰爭。領主在進行戰爭時必須養很多騎士來爲其服兵役,而服兵役的酬勞則是賞之以土地。然而當時在西歐已經很難再找到無主的土地了,這就使得那些好戰的領主們陷入了僵局:到哪裏去尋找足夠的土地來分予手下?
這樣,爲了滿足其對財富、土地無限制的欲望,廣大封建主們極力推動十字軍東征。可以說,封建主們正是十字軍東征的主要推動者。但是,參加十字軍東征的並不僅僅是封建主和騎士,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而他們參加十字軍東征的原因又何在呢?
農民參加十字軍的原因
在探討中世紀農民參加十字軍的動因之前,我們想先在這裏對當時農民的境況描寫一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參戰的客觀原因所在。
11世紀時,西歐最大國家的農民幾乎完全淪爲農奴,在有些地方的農民還保全著人身自由,但其數量不多,而且也不是完全的自由,因爲他們還必須向他們的主人交納相當數量的地租,同時還必須承擔繁重的勞役和徭役。而隨著城市經濟和商業的發展,農民的生活變得更加淒苦。封建主們的胃口越來越大,已經不再滿足于從前的貢賦條目,每年他們都增加種種名目的橫征暴斂。11世紀,有些地方已經征收農民困苦萬分的貨幣地租;而封建主需要貨幣。使農民喘不過氣來的不僅是封建主勒索的苛捐雜稅,還有11世紀西歐頻繁發生的戰爭。同時,11世紀時歐洲各國“歲歲饑謹”,若幹地區的天災如幹旱、冰雹、雨水過多,而這些都是“由于農業技術的低下和整個社會的制度使然的”。而饑謹的程度是如此地悲慘,以致于時常發生人吃人的事件。“在11世紀有26個荒年,也就是說荒年占這一世紀的四分之一以上。到11世紀末,饑謹更成爲農村的常客,西歐遭受連年饑謹——所謂‘七災荒年’(1087-1095年)”。
經常的歉收和饑謹伴著瘟疫,這樣,在西歐,有成千上萬的人因此而喪生,這使得農村更加缺乏勞動力,農業經濟陷入了惡性循環的境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于對解脫農奴依賴地位、償讓債款和在東方獲得土地以及其他戰利品的希望,鼓勵了成千上萬的農民離開自己的家鄉,跑道遼遠的國土去”,參加了十字軍東征。
當然,在這裏要補充的是,十字軍東征的主體是歐洲的騎士,而在最初兩次十字架東征後,參加遠征的農民數量就激減了,而以後的十字軍東征就只是騎士性的遠征了。曆史上,農民是十字軍東征的參加者,但決非主流。
商業城市的影響
不可否認,在十字軍東征中,一些中世紀的商業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等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影響十字軍的行動。這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體現得特別明顯,正是在威尼斯的影響下,十字軍才掉轉矛頭進軍君士坦丁堡,導致了拜占廷帝國最終的滅亡。那麽他們的動因又何在呢?
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業城市依托著便利的水上交通條件,積極發展同拜占廷和東方的貿易。威尼斯商人不僅與拜占廷帝國的城市往來頻繁,而且也是東方各國城市如安條克、貝魯特、特裏波利和亞力大裏亞的貿易常客。拜占廷皇帝阿曆克塞一世因與諾曼人打仗而希望得到外國的軍事和物資援助,特給予了威尼斯商人以優待,他們可以不納“一分錢”的稅在拜占廷全國進行自由貿易。威尼斯商人的貿易行爲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和經貿的發展,同時這也使得東方的局勢和意大利商業城市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這些商業城市一直密切地關注著東方局勢的變化,同時以出錢出資的形式積極參與涉及東方的行動,十字軍東征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們提供自己的艦隊來運送東征的十字軍軍人,並以糧食供給十字軍民兵。它們參加分配征服的領土,竭力奪取東方的海港和市場據爲己有”。而之後,它們撺掇十字軍在第四次東征中改變進軍路線,攻占君士坦丁堡,則是出與在商業上排擠拜占廷,借十字軍東征來鏟除這個商業上的有力競爭者的目的。
教會的號召
▲羅馬教廷的如意算盤
可以這麽說,十字軍東征,打仗的是歐洲的封建主和騎士,以及少數的農民,而號召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這次行動的指使者,則是位于羅馬的教廷。
在這一時期,教皇的勢力達到了極盛時期。教皇在對俗界政權的沖突中屢次取得對皇帝的勝利。1054年教會大分裂後,教皇就念念不忘要統治東方的教會,他將利用各種手段來達到目的,如果外交手段行不通的話,就不惜訴諸武力,直接鼓勵對拜占廷的軍事進攻。
對教皇而言,十字軍東征則意味著對于封建割據的歐洲的政治領導權,爲十字軍運動的事業募集巨額的捐款,使東方的分離派,即脫離了東方正教教會基督教徒屈服于羅馬,同時在回教徒中進行“傳教”活動。他甚至幻想著能讓回教徒們改信基督教。
同時要看到的是,當時在歐洲頻繁爆發封建主間的戰爭,而農民起義也不斷,因此教會還有這樣一個打算,即將戰火燒到東方去,避免在西歐發生頻繁的戰亂和暴動。
羅馬教會所作的工作
爲了鼓動歐洲的封建主、騎士和民衆參加十字軍東征,教會進行了大量的輿論宣傳工作。他們甚至不惜編造許多關于伊斯蘭教徒的“殘暴行爲”、渲染他們“侮辱”西方朝聖者的奇怪消息,爲發動侵略戰爭制造借口。“剛在十字軍之前和十字軍時期中,宣傳品泛濫歐洲;其中包括有教皇的訓喻、傳閱文件、外交文件、官方布告、十字軍戰士的信劄、記事、傳說、詩歌,數量龐大。這些宣傳品很多是純粹虛構的、臨時捏造的,旨在鼓起興趣;例如,教長西緬寫給烏爾班二世(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的教皇)和西歐諸王公的信件,敘述侮辱聖墓和對朝聖者的暴行,又如,所謂關于發現銀槍的故事。所以這一切,不管真僞如何,都屬于所謂‘鼓動文學’這一類型,並且是富于辭藻的文章”。教會提出了從伊斯蘭教徒的占領下“解放主的墳墓”這個蠱惑人心的口號。教皇也答應給十字軍遠征的參加者免罪,但有肯定地聲言十字軍戰士可以在東方得到豐富的戰利品。
值得強調的是,教會的宣傳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我們所熟知的在法國克萊蒙舉行的那次宗教會議,正是這樣的宣傳的一個典型代表。
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的克萊蒙召開了宗教會議。“會議結束時他向各階級和階層參加的廣大人群發表激昂慷慨的演說。他號召領主、騎士和普通人拿起武器,從異教徒手中奪回‘主的墳墓’。凡是參加遠征的人都可赦免罪孽,靈魂得救;在戰鬥中死亡的,可升入天堂。同時教皇也許以現實的物質利益。他說:‘這邊所有的不過是憂愁和貧困,那一邊有的是歡樂和豐足’”。參加這次宗教會議的有幾千個騎士,其中一部分來自法國,而其他的則來自其他國家。參加者人數衆多證明早在這次宗教會議前教會就已經在騎士中進行了宣傳,而一部分騎士業已對十字軍遠征巴勒斯坦的計劃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教皇的演說當然只不過是在組織上和思想上把已經開始的准備工作固定下來而已”。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正是教會所作的這些宣傳工作爲十字軍東征作好了思想輿論准備。教會在顧及了封建主和騎士的利益並充分利用了民衆的愚昧來極力推動對東方國家的遠征。十字軍東征,打仗的的軍人和百姓,而策劃的,是位于羅馬的天主教會。所以,十字軍東征,其實就是一場有羅馬教會號召的、由歐洲的封建主、騎士和一部分人民參加的軍事遠征。
從東方角度看十字軍東征的
塞爾柱土耳其的興起
早在公元七世紀是,近東地區就已經被阿拉伯人所征服。但伊斯蘭教徒對基督教徒的政策顯得異常得寬容,並不像教會所宣傳的那樣,“迫害”基督教徒,而是准許他們進入“聖地”巴勒斯坦進行朝聖。塞爾柱土耳其的興起極其西征使得東部地中海的局勢更加複雜化。1055年,他們占領了巴格達,1071年在曼西克特一戰中,拜占廷遭遇了慘敗。此後的十年裏,法提瑪王朝埃及的領地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相繼被其攻占,而整個小亞細亞都處于它的控制之下。但它始終沒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而是分裂爲獨立的總督區。在各總督區的內讧和征戰中,個別的修道院和教會受到破壞,部分富人逃到拜占廷的歐洲部分。這給了教會以誹謗阿拉伯人的口實。而事實上,歐洲的朝聖者仍然可以通過海路到達耶路撒冷,只須交納爲數不多的稅而已。
日薄西山的拜占廷帝國
拜占廷帝國的艱難處境成爲西歐侵略者發動進攻的有利時機。到1081年拜占廷已經龜縮在歐洲東南隅的狹小地區,西界阿得裏亞堡,東臨博斯普魯斯海峽。諾曼人在占領南部意大利的拜占廷領地後,得到了教皇的贊許,于1081年夏在伊庇魯斯登陸,占領阿拂隆和地拉希,破壞馬其頓,進入帖撒利亞。只是1085年阿曆克塞一世才趕走第一批西歐侵略者。但是帝國的處境並未好轉。從十一世紀中葉起佩徹涅格人的侵襲,八十年代成爲歐洲省份的致命威脅。八十年代末,佩徹涅格人與波洛伏奇人聯合,在多瑙河附近擊潰了阿曆克塞一世,追兵直達君士坦丁堡,他們乘機與遊牧民族談判,要采取聯合行動,進攻帝國首都。拜占廷帝國危在旦夕,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阿曆克塞一世向西方各國求援,甚至向教皇烏爾班二世派出使臣,希望他利用自己的權威幫助招募諾曼人、盎格魯"薩克遜人、丹麥人的雇傭兵,以便對付異教徒和穆斯林。這樣,教會正好利用這一機會,聲稱“東方的兄弟”正在遭受著阿拉伯人的侵襲,所以西方“正義的人們”應當前去幫助東方的基督教徒們。這樣的號召起了一定的作用。
導致十字軍東征的其他一些因素
東西方的交往
在十字軍東征之前,東西方積極地發展了經濟文化交流,應當說,這些都有著積極的影響,爲雙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創造了條件。這當然是好的一面,然而,正是這種交往的背後,使得西方的個別人貪戀東方的財富。東方的珠寶、木材和香料運到西方,使得當地的人産生了錯覺,以爲東方是“遍地財寶”的天堂,對東方財富的憧憬向往誘使他們極力推動對東方的侵略戰爭,希圖通過戰爭來大發橫財,奪取東方的財寶。可以說,正是東西方迅速發展起來的經貿往來刺激了西方侵略者的野心。
朝聖行爲的影響
“十字軍的根苗已深植于中世紀的曆史土壤中。其中最長而又最深的根苗,是朝拜‘聖地’的慣例,這是早在第四世紀已經開始的慣例”。
教會要求以朝拜聖地作爲忏悔某種罪行的行爲。本著對耶酥基督的虔誠的信念,各階級和個等級的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參加了這樣的朝聖活動。據統計,“第八世紀有六次朝聖,第九世紀有十二次,十世紀有十六次,十一世紀則有一百一十七次了!”當然,作爲一項大型的社會行爲,也不乏有人爲了做生意或是出于對旅行的興趣而參加了朝聖。這樣的遠征隊,還不能算作十字軍。它們除了參加者人數較多以外,同普通朝聖沒有什麽不同之點。然而,它們在十字軍起源的曆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因爲它們被西歐人熟悉到巴勒斯坦路上的各站;那有助于後來十字軍所采取的路線;它們還鼓起了歐洲人對聖地的狂熱心理。
幾次戰事的影響
“在第一次十字軍之前,即在十一世紀中,歐洲事實上已有過三次具有十字軍性質的行動,即:卡斯提爾的反摩爾人戰爭(1072——1099年)、諾曼人政府亞浦利亞和西西裏(1016——1090年)和諾曼人征服英國(1066年)。這些都是真正的十字軍;它們的動機和後來促成了大規模的正式十字軍的動機大部分是在程度上的差別。這三件大事,以它們的榜樣和影響感染力,曾刺激西歐民族的好戰精神和經濟欲望。有大批參加過上述事件中某次遠征的冒險分子,後來也參加了十字軍的東征。”
小結
十字軍東征並不是曆史的偶然,而是許多曆史因素積累到一定時期突然爆發的必然。從西歐角度來看,是教會、封建主和騎士階層的野心以及人民的愚昧導致了十字軍東征,而東方角度來看,拜占廷帝國的衰落和塞爾柱土耳其的興起在客觀上也起到了它的推動因素,當然,還有本文所涉及的其他因素。在諸多的曆史社會因素的作用下,浩浩蕩蕩的十字軍東征開始了。十字軍東征共進行了7次(有的史書上記載的是8次),持續了2百年左右,給近東地區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當然,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卻又促進了歐亞間的交流與相互學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JN003pI_s&t=1056s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enchien&aid=1014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