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為法 |
|
2013/09/28 12:41 |
~~~ 無為法…
學佛,學習以”佛之知見”而思惟…
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降伏自我…此即無為法、此即出世間;
如果有點成績、有點進境,卻因此而生起驕慢心,那所有的修持都是有為法、都是世間法,都無法依之而得解脫。
|
|
|
|
|
|
|
修行 |
|
2013/09/28 11:29 |
~~~ 修行...
修行是在改變自己,不是改變別人!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把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作修行。
其實,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所以,上述如誦經拜懺、吃素禮佛,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這要弄清楚才行。
至於修神通,佛教主張因緣果報,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報,未來的出路,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
很多人梵唄唱得很好,誦經持咒都很熟練,這樣固然很好,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工夫。
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
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經只做了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
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
所以,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曾經有一位太太來向我求助,她的先生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回家就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連小孩子都怕看到爸爸回來。
我問她想不想離婚?
她說她希望還有機會挽回婚姻和家庭。
我建議她至心誠懇的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可能會有轉機。
結果,她的先生還是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反倒是她改變了。
她說,誦二十萬遍〈準提咒〉之後,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心一安定,慈悲心和智慧心就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
她不再整天埋怨先生,也不怨嘆自己命運不好、遇人不淑;她全心全意撫養三個孩子,還教導孩子要同情爸爸的不知悔改、愚癡可憐。
因此,她的先生每次喝得醉醺醺回來,她跟孩子不再躲得遠遠的,也不吵架,他們噓寒問暖、發自心底的關心他。
漸漸的,她的先生回來也不好意思吵鬧了,家裡的氣氛也就慢慢改善了。
所以,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
~~~ 好文分享
|
|
|
|
|
|
|
修行是什麼意思? |
|
2013/08/17 08:53 |
【修行是什麼意思?】-夢參老法師開示
修行是什麼意思?修理你自己,你口裡說的話,你要修理修理,你身體所做的事情修理修理。最難的是心,你能夠關照你的心不起妄念,只要一念錯誤,一個念頭錯誤了,百萬障門開,你修道的障礙全出來了。成語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那就防範,不讓你的心產生錯覺,凡是不利於人的話,絕對不要說,不利於人的事不要做,你要是生起一念傷害別人、不利於別人、不利於大眾的心,你都注意了。佛法不是讓你去對別人的,讓你對自己的,你先修煉好自己的行為、語言、思想。
佛道長遠,每天聽到道友跟我說,乃至佛所教授我們的,你修修佛道,佛道長遠,不是很平平靜靜的,險難重重。險難從哪來?全是你的內心。所以佛就像一面鏡子似的,把我們的一舉一動照的清清楚楚,我們在行動當中、生活當中,念念之間不是善就是惡,你先把自心修理好,內心的苦難沒有了,你還有苦難嗎?把它停止下來,如果我們的內心調理好,順著佛的教導去做,這不是一天二天,也不是一生二生,每位道友入佛門以來,不是今生一生二生,多生了。
為什麼久留人間還沒有成道?心還不入道?這有兩種,一種是業障沒有消,一種是願力,願力就不同了。你的願力常時幫助別人,別人解脫了你就歡喜了,別人解脫,甚至於比自己解脫還重要,這就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人才能有這種觀念,他心裡想的全是別人、沒有自己,直到成佛是最好的、是最美妙的,他願一切眾生都成佛。當然這種是大菩提心,因為在生活的輪轉當中,這個生命無窮無盡的,生命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沒有這個智慧,生命是無始的,生死是無窮的,是輪轉的。
我們得先把內心的苦難,讓它熄滅下來,苦惱的事乃至絕望的事,你用佛道來潤養它,沒有絕望的事,也沒有苦惱的事。所以世間有二句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就是我們的煩惱心在那兒作怪,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那就悟了。
節錄自《妙法蓮華經導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