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22 19:20:25瀏覽3385|回應24|推薦129 | |
2016/06/18 阿本兄的 影像的記憶 2011滬尾砲台, 牛仔三號 的 淡水值得流浪(三) 滬尾砲台 , 分別勾起對童年淡水的濃厚思憶 。 出梅之後已是典型的夏季, 天氣炎熱 紫外線又強, 正午的太陽直曬上一個小時 馬上讓人燥熱 變黑肉, 讓人舒服的溫度 只有在夜晚和清晨 。 記著 阿本給我的提醒 夏季的光影好, 周六 起個大早, 抵達淡水捷運站也尚早, 直達砲台的836班車還未行駛 , 好在往漁人碼頭的車次極多 , 紅26班車 在中正路上 滬尾砲台下車, 標示也很清楚 。 步行上小坡 經過忠烈祠前的運動平台, 十分鐘不到 就到了 淡水高爾夫球場的停車場。 砲台位於紅毛城西方500公尺 。開放時間是:9:30-17:00, 周六日延到18:00 。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一 休館。 看到入口票亭 貼有七月一日起 開始售票的公告。 到得太早 , 九點半才開門, 被建議到附近的雲門劇場去走走 2008年 一把八里大火 燒去雲門的一切, 後在國內大老集資 新北市撥出老中央廣播電台用地, 在此建立浴火重生的雲門劇場 , 2015年開放參觀。 雕刻家朱銘 搬來白色人間系列雕刻慶賀部展, 劇場前的大平台 視野好 材質佳, 是晨間運動的好處所。 門口就有一對年輕夫妻 媽媽聽手機 與爸爸推著嬰兒車的雕像。 發覺朱銘很能掌握女性 容易緊張興奮的特質。這一桌裡 談笑風生 有表情的也是女人 。 女人最喜歡的大包小包瞎拼逛街 。 相對的 男人沉默的多 。 為了紀念 雲門2 的藝術總監 羅曼菲, 曾經是蘭陽女中 台大畢業 出國留學改攻舞蹈, 與林懷民同期最早回台灣 提升國內舞蹈觀念, 能舞能編能教的舞蹈家 , 可惜51歲英年早逝。 池畔一墫裙襬飛揚 表情忘我的 " 旋的冥想 " 恍若看到她在荷花池舞台上 不停旋轉曼舞的姿影 。 繞了一圈回來, 服務中心開放了 , 可以登堂入室了 。接近劉銘傳 手題的 "北門鎖鑰" 。淡水高爾夫球停車場後牆與本入口可見的迷彩牆是滬尾砲台的防守外牆。 宛若穿越時空隧道一樣, 步入大門 即是進入130年前的原址 。 話說清廷為防海盜在砲台原設有砲座防衛。1884年與法國因為越南主權之爭, 法國率駐守遠東的艦隊砲轟基隆得利後, 又派600人引爆清軍水雷後, 突破清軍防線自淡水沙崙登陸,淡水戰役 卻沒有討到甚麼便宜。滬尾鎮守提督張開華是湘軍猛將, 又獲劉銘傳調撥北部清軍力守。清軍3000人埋伏 襲擊, 法軍死傷大半, 敗後退回軍艦。清廷守軍軍心大振, 稱為中法淡水戰役, 西仔反。 淡水大捷之前, 法國遠東艦隊砲轟基隆, 清軍守不住 , 又聽聞法軍意圖進攻淡水 很可能直取台北城。 劉銘傳已經準備收拾落跑 遷往新竹去。艋舺商行的貨商貨主憤而軟禁劉銘傳於龍山寺, 直到劉同意坐鎮台北城督戰才放出來。 中法戰役後,劉銘傳感於扼守淡水河的重要,亡羊補牢於清光緒12年 1886年 建立淡水滬尾砲台, 可惜之後再無戰事, 沒有真正派上用場。比滬尾砲台早10年完工的安平億載金城, 由負責台灣海防的沈葆楨監造完成, 在法國軍艦侵略台灣時,發揮了開炮驅離保衛安平的重大使命。 正因如此, 劉銘傳為防扼台北城門戶的滬尾砲台兩扇大門之上, 留下門額 "北門鎖鑰"四個大字。 滬尾砲台由厚實的兩道外廓城牆圍成方型, 綠色草地內埕, 滬尾砲台的配置說明。 迷彩外牆連接城門,內層厚實城牆開窗口,有木門只有半肩寬,古老到會滲水, 為守軍內用 。 隔出作為戍兵臥室 儲物 辦公用等用途, 目前作為老淡水照片及史料的展示空間。 我翻拍了幾張老照片作為留念。 民國19年的淡水, 望向觀音山滿眼梯田的老淡水, 不知是從竿蓁林聖本篤階梯 還是英專路階梯俯視老淡水。 內埕的大樹帶著森森古意, 大片的樹影濃蔭尤妙, 護守著內室不讓夏陽直射。 一排休憩椅正好給走累的遊客歇腿觀賞兼納涼 。 古蹟內整點有解說人員提供導覽。緩緩氣歇腿後,見著其他遊客進入拱型門甬道 從另一方向的甬門下來。 我被好意提醒兩處拱門的階梯陡度不同, 建議我繞一圈之後,原處下來會安全些。 進入甬道後 見到T字的雙開口。 出了甬道只見一片綠意, 別有洞天。 為防止危險, 兩甬道口都有 駐守義工。剛剛除過草,方便我趴趴走。 兩處都有砲座,不見阿姆斯壯砲,但有說明牌 ,告之砲座旁邊的彈型洞 是裝載砲彈用的。 砲口面對淡水河。甬道頂上寬闊連面的大片綠意化解了防守堡壘的殺氣, 整排的甬道排風管, 打破視野沉寂 。百年老樹 苦楝 朴樹也都小心呵護 掛上牌子列入管裡 。 駐守山崗上 扼守淡水河口, 景色優美的滬尾砲台, 非常感謝阿本 牛仔三的的通報分享 , 讓我在炎炎夏日中來此沐浴清涼, 在時空隧道中走了一遭。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