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9 00:50:04瀏覽6645|回應2|推薦18 | |
每搬到一處新地方,我都喜歡用腳慢慢去探索這地方的各個小角落。 我喜歡用腳走出來的地圖。 會拐入汐止茄苳路的巷子,只是因為在遠處就聞到茶發酵的香氣。那不是泡沫紅茶店的茶香,是真正茶葉舖裡才有的味道! 在鐵皮的阻隔下,一抬頭,這紅磚大宅,就矗立在眼前! 我掂著腳尖,在大太陽底下,被這紅色的夢境所迷惑! 挑高的廊柱、精緻的西洋壁貼、高腳的階梯下,還有專門排水用的排水孔!這麼氣派的房子,是哪個家所有?在他最鼎盛的那一年代裡,這裡熙來攘往多少富商名流? 而今,他卻被夾殺在高樓馬路間,旁邊是停車場,背後高樓的陰影壓著他動彈不得! 拉近鏡頭,看到走廊裡,那深深的庭戶、挑高拱門空間,和二樓玻璃隔間的巧思,讓我更想瞭解這已然廢棄的大宅裡,曾存在的祕密! 如果可以進入,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踏進他的每吋土地! 對紅磚老房子的莫名喜愛,會常常讓我忘了大人的告誡:「裡面說不定有冤死的鬼魂啊!」「老宅通常都不乾淨!」「說不定會倒塌壓傷你!」 我不是大膽貓,會三更半夜跟同學拿手電筒去闖民雄鬼屋的那種人。 我只是衷心喜愛這些老古董,渴望在這一磚一瓦中,窺見過去繁華的吉光片羽。 於是,我繞了這宅子,才到一半,又被鐵皮屋擋住!害我當場想翻牆過去! 此路不通,我攀在牆邊緣跳上跳下,終於看到另一條可以更近觀的通道!只是,必須進入後面大廈的後花園! 貓臉皮這時候就會自動變得厚如牆壁! 直直走到大廈管理員面前說:「我要進去拍那棟老宅,我要做報告!」 管理員和進出的居民詫異的看著我,大概見我理直氣壯的很,也不敢攔,就讓我堂皇入室了! 果然! 老宅的祕密就在這裡! 我毫不客氣踩上花園的水泥欄杆,探入了老宅的背面,看到了這門聯: 回家查了資料後,彷彿冒險小說的情節! 這周宅,竟然赫赫有名! 在早期日本人還沒統治台灣時,就和板橋林家花園、霧社萊園並稱「台灣三大名園」!庭園內,有石橋、亭閣、步道,還飼養著梅花鹿。 被梁啟超稱為:「海偶景物勝中洲」。在日人統治台灣後,因周園遍植菊花四百多種,連日本皇室的「御紋菊」都有。引得日本皇太子和日本總督不惜千里迢迢來台灣參觀! 而周園的興建者---周再思,也是汐止礦業發跡的傳奇人物。 周再思,字逢源,光緒六年一八八O年生。周再思祖先來自大陸清溪,渡海來台後,先落腳台北大加蚋堡,傳至曾孫嘉慎、嘉恪與嘉恬等後,嘉恪攜子士仄、士傳、玉明,在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移居平溪,並以務農維生。士仄傳至周淡生,累積幾代辛勤的耕作,經濟漸趨好轉,在平溪的白石腳兼營雜貨,生活逐漸有了基礎。 一八七九年農曆十月八日,周再思生於平溪的白石腳,母親鄭定娘,下有兩個弟弟周錦樹與周錦和。九歲失怙,經營的雜貨店又遭祝融,周家一貧如洗,為了營生,鄭定娘翻山越嶺,到水返腳討生活,初時,在火車站附近的茄苳樹,搭築簡陋木寮避雨,並以簡單雜貨買賣營生。 周再思十一歲當中藥店小役,十七歲當築路工役,十九歲認識石底煤礦望族潘炳足,並進入礦場作工友,開啟周家傳奇的崛起故事。十九歲,周再思發現新的金礦層,被賞賜二十六萬日圓(當時大稻埕二三樓房,僅二三百元而已)。光緒二十年,台灣割讓日本,周再思到日本企業鈴木商店所屬的礦場擔任曠工,展開其一生的礦業生涯。因其認真負責、為人正直,獲鈴木商店的賞識。後其離開鈴木商店,到了顏家協助顏雲龍經營金瓜石的礦山外,也自行在台灣北部的各山丘林野進行探勘礦脈。其京在顏家協助的北港礦坑有成,或數石萬元的巨利。探勘致富後,周再思乃於基隆河畔茄苳溪畔,填土營造西式洋樓。此樓建於再思二十歲時,時為明治三十六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完成時再思三十歲。二十歲時,周在思開始起造周厝,起名為「斯園」,取其「飲水思源」之意。 斯園面積一千八百坪,大厝佔地四百坪,聘本地土水師唐仔惡建造,但其磚作雨水洗石子之紅白相間對比效果皆為典型的巴洛克式風格,花園部分則有一千四百坪,從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開始建造,至一九零九年始完成,歷時十年。花園於大厝完成後再過時年才完成。園內花木扶疏、設計高雅,植有四百五十種菊花,還飼養梅花鹿;依著自然地勢配置庭閣、步道、石橋、池塘等水木精華,每逢十月是周家菊花會,周家會舉行雞尾酒會。曾舉辦盛大菊花會的大花園,與霧峰的林家、板橋的林家並列台灣三大花園。皆被大文人梁啟超讚嘆「海隅景物勝中州」。 然而,周家斯園不若其他兩園幸運,二二八發生,全台鼎沸,周再思在這年去世,再思經營煤礦及金礦致富。他共有三房,後因為種種家事紛擾,使得周家龐大的事業解體,現在的大厝屬於交通部招商局所有(亦即陽明海運),至於花園部份,則由霖業建設闢建為漢諾瓦郡大廈。除此外,由於周家花園長久無人維護,再加上產權由官方所擁有,長久以來一直無人維護,導致原本華麗的外壁,已經經不起風吹雨打,倒塌相當嚴重,尤其樓上的圍牆,更是嚴重,華麗的外觀已經脫落殆盡。 (上述資料轉自秀峰高中實習老師周欣穎的汐止鄉土教材整理:http://hp.sfhs.tpc.edu.tw/social/topic2/t2_sub2.htm) 那些庭園、小橋流水、奇花珍獸,已經被現代的建築取代了。只剩下主屋供人憑弔,想像當年文人雅士在秋天時,一同賞菊花、喝汐止出產的白雲茶、、、、 那些如夢境的衣香鬢影,如今,如今,已不再! 牆上典雅的洗石子花;
擬植物的巴洛克式的牆飾;和海貝造型的窗戶雕飾。 海貝的雕飾,常見於西洋建築裡。在中國,貝殼有貨幣財富的象徵。然而,在古典藝術時期,一幅維納斯從海貝裡誕生的意象,就讓海貝成為建築裡,美的化身。 這個圖案不太清楚是什麼,但或許在西洋雕刻裡,有著特別的意思吧? 如果是擺在中國建築裡,那空白的兩邊,就會被寫上:「傳家」、「書香」、「進士」、「文藻」、、、、等字句吧?! 這頂柱子的雕飾,我在北京圓明園裡隨處可見。似浪花湧起,只是美麗,不具太大深厚意義。 這圖案我看了很久,本以為也是一組難懂得西洋建築符號,後來恍然大悟:是蝴蝶結嘛!把房子的邊柱上,用蝴蝶結來做裝飾,讓房子變成了一件高貴的禮物! 而蝴蝶結的下頭,又隨性地雕飾著一匝一匝被綁起的花朵。跟中國建築裡那些蝙蝠、蝴蝶、五毒、仙鶴、龍鳳、石榴、蓮花、仙桃、、、的雕飾,完全不一樣的思考路線! 你越看,就越會覺得當年建造這房子的老工匠和遠從荷蘭聘請來的建築師,兩人根本就在玩一場大膽的遊戲!隨手拈來,隨性之至! 沒受拘束,或者文人習氣,忠孝傳家的綑綁,他們接受了主人的委託,就放手去玩!沒什麼特別要百年流傳的寓意,只是開心地把東方、西方的建築藝術這邊捏一塊、那邊掐一下地融在一起! 玩得真精彩! 窗牆上,菊紋的雕飾,把主人愛菊的興趣給紋了上去。 原本的閩式建築中常見的馬背脊,上頭竟又添上了幾何的屋簷! 又是一處中西共同創作的遊戲!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荒煙蔓草爬上了繁華的臉。不見光的深處,順便埋藏了記憶的笑聲。 然而,美麗的東西,既使已經落魄,那美的氣質,依舊存在。 綠色的蕨葉懂得欣賞紅磚牆的美,於是來跟她作伴。 這對比,很明顯。 私心自愛,仍喜歡這紅牆綠樹的古典。 旁邊的高樓俯視著周園,除了年輕氣盛,似乎就一無是處了。怎麼也比不上擁有歷史的她。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破舊的老宅不能住人,不能住人的,就是沒有用,就該被淘汰。 我常常對這種「以人為本位」的論點很感冒。世界上有那麼多值得保留下來的東西,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就是:「美」。 以前在野外帶解說時,曾有年輕人質疑,為什麼不把市中心的原始森林剷平,改建成大賣場或停車場?這樣不是美觀又實用?、、、原始森林又髒又亂,裡面還一堆蚊子、蟲子、還有蛇!髒亂死了!、、還是停車場「比較美」! 以前聽到這種論調,直覺就是:「這個國家完蛋了!世界要毀滅了!怎麼會有這種孩子啊?他們的父母老師是在搞什麼啊?都只帶小孩去大賣場和停車場玩而已嗎?、、、世界真要毀滅了!」 到現在,我還是認為,眼中只有「乾淨整齊才是美」的人類,是非常悲哀可憐的一群! 雖然我知道,他們會在梵谷畫展時,買票進去看。然後指著「向日葵」大叫:「這幅畫值十一億台幣!」、、、、或是,買雲門舞集兩千五的貴賓席,忍住瞌睡蟲襲擊,喜孜孜跟親友炫耀:「我去看了雲門最新的舞碼呢!」 對於美的教育,美的培養,我們從「知識」、「網路」、「價格」上,學習太多! 而從「生活上的美」觀察的太淺、理解的太少,以致於貧乏! 我想,或許是因為如此吧! 當去年我再度走過茄苳路時,那股迷炫我的茶香依舊,而周園,卻已經被夷為平地,變成停車場了! 據說,當怪手開入周園,剷掉這美麗的建築時,裡頭傳出的木材香氣,久久不散、、、、、 當我們一如往常,無視於身邊美的存在,如此輕率地走過時, 當我們不再為一片原始森林被夷平成停車場,而落淚時, 當我們真的以為,美只存在於美術館那些看不懂卻很貴的藝術品時, 美,或許也會跟這些消逝的老建築一樣,慢慢地,從我們心中,消逝、、、、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