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青藏鐵路
2006/07/03 21:27:41瀏覽283|回應0|推薦13

最近最熱門的新聞莫過於中國大陸青藏鐵路的通車,鐵路最高點唐古拉山高五0七二公尺,為世界最高的高山鐵路,總長為一一一八公里,其施工難度之高堪稱工程史上之鉅作,乘客可以沿途欣賞青藏高原美景風光,西藏也可因此帶來豐富的觀光收入,國內新聞多以稱頌的角度來報導這件通車旅程,但從另外兩個角度看來,會看到不同面向的東西。

第一以政治觀點來看,自古君王統治疆土,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交通建設,光有善於作戰的部隊是不足以安邦定國,如果道路有天險阻隔,一但有叛變發生,要將其平息談何容易,所以三國時期何以諸葛亮建議劉備取下四川,主要四川多有高山峻嶺阻絕,是不易攻入的地形,西藏也具同樣特色,但是鐵路修築完成之後,北京到拉薩只需兩天時間,也就是平日運送旅客的火車在必要時改為運送部隊,北京的軍隊也僅需要兩日即可,中國大陸對西藏地區的控制權加強不少,相對藏獨人士所要藏獨的機會也大大降低,雖然說預估可為西藏一年帶來二十五億人民幣的觀光收入,但去年用在維護三江源生態保護就用了七十五億的人民幣,而生態保護費用佔總工程成本8%,相對這觀光收入可謂微乎其微。

第二以生態保護觀點來看,短期很難看出影響的地方,台彎近期六月開通的雪山隧道來說,通車之前對宜蘭商家而言,心裡難免有許多的期待,在看採訪的新聞中,發現的確有許多的遊客不僅來自台北(過去應該也是如此),甚至有來自桃園的遊客,但一問到是否在宜蘭過夜,大多數人搖頭表示會連夜趕回,小吃餐廳的確受惠,飯店旅館可能影響不大,而這類一日遊的旅客所帶來的垃圾與交通阻塞,是否是當時預見的,水源的乾淨是否能受到保護。同樣青藏高源是充滿野生動物的地方,也是許多水流河川的源頭,固然中國大陸做了許多生態保護計劃,但是計劃是否如預期有效,通常不是一年兩年看得出來,等到影響出現時,大概已無法挽救,後續就會出現一道又一道的補救措失,台灣的水土保持問題,不也是因為早期山坡地過度開發所造成的。

青藏鐵路已經完成了,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希望一切就如當初規劃所設定的結果,對生態環境不會有不良的影響發生,我想有朝一日也會去搭乘青藏鐵路。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tertsai&aid=33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