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9/10 23:56:25瀏覽728|回應2|推薦21 | |
去年女兒進到國民教育體系,於是媽媽我也跟著進到校園裡當起愛心媽媽;看著項目眾多的志願調查表,最後我選擇了晨間和圖書室。 進到圖書室的一個月後,聽說了一個學生的故事。 那年,男孩小一,母親受不了家暴離開了長期酗酒的父親,於是,孩子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成了父親的出氣桶。男孩的五觀長得極好,深遂的眼睛、高挺的鼻樑、配上靈動的眼神,活脫脫是個帥哥一枚,長大後真不知會迷倒多少女孩,前提是他必需先努力讓自己長大。 男孩三餐不繼、混身散發著久未清洗的腐臭、身上時常帶著家暴後的痕跡。雖然已是通報個案,但社會局能協助有限,男孩依舊過著家暴、三餐不繼的日子。 學校裡有位女老師待男孩極好,不僅課後輔導他功課,同時供他衣著、伙食,甚至帶他回家清洗,這位女老師曾表示願意收養他,但被男孩拒絕了,他說,如果他也離開了,就沒人照顧爸爸了。 失業加上長期酗酒,在男孩小三時,父親終於在酒後倒地不起,這對男孩來說到底是個解脫,或是另一場生活磨難的開始,誰也說不準。男孩被社會局帶走,也辦理了轉學。 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只知道他很幸運的,在媽媽離開、爸爸酗酒的那段艱困日子裡,曾有位女老師溫暖了他的心靈。 學"大象",為弱勢孩子圍起堅固的城堡 每天下午四點一到,台灣有16萬的孩子就進入了生命的黑暗期。 放學後,等著他們的是一個充滿飢餓、孤獨而逐漸變暗的世界。他們因為經濟貧困或家庭失能,下課後無人照料,有的晚餐沒有著落,常常在街頭遊盪,有的人老師甚至只能卑微地希望他們不要成為文盲。 嘉義水上鄉柳林小學應屆畢業生王義雄就是這樣,他爸爸有輕度智障,媽媽離開了,回家總是沒有人管,三年前還在街頭跟別人打架,功課常常沒寫,班上倒數第三。 面對愈來愈多的弱勢學童,我們能做什麼?來學非洲的象群吧,他們移動時,成象會將幼象圍住形成「象圈」,用集體力量照顧所有的小象。李家同說:「對那些有問題的家長講大道理是沒有用的,還不如直接幫助孩子最實際。」 社區在地的支持,就是弱勢孩子們希望;義雄在接受社區人士的愛心與輔導後,今年以校長獎畢業,簡直是「撿回來的校長獎」。 邀請您參與「象圈工程」公益串連活動,一起把快樂與分享的能量傳遞給弱勢的孩子們吧。
★詳情請看【小學生大未來:象圈工程】活動網站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