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遇不是問題
2008/02/11 16:07:11瀏覽639|回應0|推薦13

外遇不是問題

宛玲(化名)已經四十二歲,卻風韻猶在,可看出年輕的時候絕對是個美人。她學歷不錯,曾經有無數的追求者對她心儀不已,她卻有著大小姐的脾氣,總覺得「過盡千帆都不是」,不願意委身下嫁,直到快三十歲的時候,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的影響,害怕自己再不嫁人,未來想嫁都嫁不出去,就「不值錢」了,因此隨便經由媒人的介紹,就嫁給個英俊瀟灑的船員,本來認為兩人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沒想到這竟然是災難的開始。

因為沒有長期認識的基礎,婚後本來就需要磨合,而本來的差異,使得兩人結婚後第二天就開始爭吵不斷,加上先生跑船要離家,兩人難得聚在一起,使得婚姻如同煉獄般折磨著她,她本來愛玩,尤其喜歡年輕人的玩意,現在卻要待在家裡伺候公婆不說,更難過的是要「獨守空閨」,心理的寂寞,很難獲得排解與慰藉,先生回來的時候,兩人見面,由於本來就各自活在各自的世界裡,彼此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又不想再爭吵,最後只剩千篇一律如同機械般的性生活,讓她覺得自己如同個娼妓,只是先生洩慾的工具。

孩子都已經生兩個,她都還不曉得愛是什麼。她渴望被人瞭解,然而,能跟她說話的人,卻不願意瞭解她。先生只當她是個太太,公婆只當她是個媳婦,孩子只當她是媽媽,然而,她還是個「人」,尤其是個女人,在這些循規蹈矩得扮演好的角色外,她有著活生生的情感,想要釋放,她渴望被瞭解她的人擁抱,渴望能跟她愛的人與愛她的人,擁有美好的生活關係,當這些來自心底深處的渴望都不被承認,她因此活在深深的憂鬱情緒裡,那是不是病,她不知道。

她已經不想再跟這個男人(她不想再稱他老公)虛與委蛇,如果這個男人不想瞭解她,或不能瞭解她,她連給他個微笑都覺得懶了,她很想離婚,與日遽增的想,然而,天生的母性,使她對孩子有著難捨的感情,然而,只因為有著作為母親的感情,就要埋葬掉作為女人的感情嗎?這種自我詢問已經不知道發生幾千回,事實卻是說,當她無法獲得作為一個女人該獲得的愛,她已經無法再給出作為一個母親該給出的愛了。因此,她對孩子很愧疚,這種家庭生活的不幸福,讓每個人都很沮喪,然而,誰都沒有辦法。

如果能,如果能立刻跟這個男人離婚,她會欣然簽字。如果不能,那我還能不能在不傷害孩子情感的前提裡,有機會獲得愛情的滋潤?這是個傻問題,然而,這俗稱「出軌」的想法,已經不只一回縈繞在她的心裡,剛開始會很有罪惡感,甚至很不齒自己,覺得自己怎麼會產生如此邪惡的念頭,自己是不是個「壞女人」,時間久了,她那渴望被關注的情感,如海潮般湧上,吞噬掉自己的理智,使得她越來越覺得,人生如果能真正愛過一回,那比什麼都值得哪!

外遇,已經不再是問題。問題在於,能跟什麼樣的對象外遇,而不會發生問題?如果再度「遇人不淑」,那損失的不只是金錢與情感,還包括這整個破碎的局面該如何收拾?這種矛盾心理,每天在她深藏不露的意識裡掙扎,在睡覺前翻來覆去著,她還是能跟些過去認識的姊妹淘一起逛街,喝茶,聊八卦,或無傷大雅的講些「慾望城市」類的飢渴情慾,這看起來都很正常,然而,外面穿流不息的人群裡,總會有她飄忽的眼神,那渴望愛而不可得的期待,一直在尋覓著,尋覓著,尋覓著。

有一天,這個為失愛而苦的女人,來到我這裡,問我說:「陳老師,我有這樣的念頭,是不是有病哪?」我從來不會把人真實的需要稱作「病」,即便這個需要有多麼奇怪,或如何不見容於社會,我都會覺得,這很正常,人只有真實的曝曬自己,纔是解決需要的起點。因此,我對她說:「你覺得你能承受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裡,與人外遇而不發生問題嗎?」她說她能,只要「那個人」同樣夠成熟的話。我再問:「你會不會覺得你現在這樣面對婚姻關係,其實已經對孩子發生傷害的事實了?」她沈默了,好一會兒,纔抬起頭,看著我點點頭。

面對這樣尷尬的生命處境,其實,如果她最在意的是孩子,而孩子還無法理解她的需要,她其實應該先跟人曝曬這真實的需要,這曝曬本身會使得她能恢復對自己的善待,接著纔能善待孩子,或公婆。至於與她先生的關係,或者,她是否能繼續尋覓那尚未出現的外遇對象(那意味著完美的心靈伴侶),這難解的習題,只有先等她不要對愛有如此深的恐慌,纔能再接著談,或許輪廓會更清晰。其實,問題的癥結可能根本無關於外遇,而是她得先重新認識她自己是誰,纔能決定自己要做個「什麼樣的女人」。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kutze&aid=1608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