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投資的四個原則、五個方法和七個教訓
2009/11/03 00:56:22瀏覽522|回應0|推薦5

好一陣子沒有找好文章與大家分享,近來卸下會長職務,接案也暫告段落,加上正在找寫作題材,有比較多的時間與心思,在此將近日上網發現的投資參考,整理與大家分享。

上周五專訪一位「超慧詰」投資長,我很喜歡他的論點,他對2010年的展望就說得很白,2008年他對2009年股市有把握,2010年他對經濟有把握,但沒把握的就是股市,2009年全球股市大漲後,基期墊高了,明年要再創新高,除非經濟給了大家surprise。即使有驚喜,各國政府恐怕也會放手,不是央行升息,就是放緩刺激經濟的措施。市場最怕政府有這種動作,2010年市場鐵定是波動加大、震盪不已。

年底了,2009年錯過股市的投資人,沒有重押股市者如我,現在還可以上車嗎?2010年的機會在那裡?華爾街這些參考可以參酌、參酌~~~

華爾街日報:牛市與熊市搖擺 謹記投資4原則

從 3 月初的極度恐慌到 8、9 月時的狂喜,對投資人來說,今年歷經了各種情緒起伏。不管未來股市怎麼走,2009 年,確實提供了很寶貴的投資教訓。

道瓊工業指數 10 月份收平,但與 3 月低點相比仍漲 48%,今年也保有 11% 漲幅;債市方面,大致也表現良好。

不過美股上周的大幅搖擺,包括道瓊周五重挫 250 點,在在顯示投資人還得臨諸多艱鉅挑戰。

債務纏身、房價與就業市場沉痾,仍是美國消費者的惡夢。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亦引發對未來通膨、利率與美元匯價的擔憂。

在極度動盪的投資環境中,投資人有必要審視過去股市的金科玉律,在何種前提下才適用。《華爾街日報》臚列出4項:

第一,長期持股原則(Stocks-for-the-Long-Run)失靈

與 10 年前同期相比,道瓊工業指數不但沒進步,反而還下跌 8%,投資人遂開始質疑長期持股的定律。但投資專家表示,關鍵在於維持投資組合的彈性,但仍須以長期獲利為目標。

Osborn & Scarborough 金融顧問公司奧斯彭 (Earl Osborn) 就表示,在投資組合當中,除了設定承擔風險的限度外,也必須有因應市場調整的空間。

舉例來說,股票與債券各佔 50%的投資組合,若遭遇類似去年 9 月的金融風暴,股票的比重即需降低,債券則相對提高。

第二,長期持股原則有效,但要看地點

股市投資人也許還在療傷,但持有股票的基本原則並未改變:即放置一段長時間後,投資組合仍有不錯績效。

專家認為,此原則的關鍵在於「區域」。許多投資人相信,長期成長最棒的標的位於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

摩根士丹利金融顧問魯賓 (Shawn Rubin) 認為,金融危機係促使中國轉向內需成長的分水嶺,進而建立永續發展的經濟模式。他認為,現階段的亞洲新興股市,類似於二戰後的美國。

第三,勿與聯準會作對

這是早期華爾街交易員所傳下來的諺語:主要形容聯準會準備改變政策方向時,投資人往往誤認訊息,導致誤判情勢。

隨著經濟好轉,外界開始預測聯準會超低利率與量化寬鬆政策將開始轉向。若果真如此,Pinnacle Advisory Group 投資長索洛 (Kenneth Solow) 表示,投資人須理解的是何種因素影響股市、而非關注聯準會的運作手法。

第四,為投資組合買保險

所有人都希望投資組合不斷增值,但真實世界並非如此順遂。因此,個別投資人應仿效專業經理人進行避險 (hedge)。

以去年的例子來說,投資組合除股票之外,還能納入國庫券或 (少部分) 黃金,投資績效應能高於平均水準。索洛強調,這就像建立一個防禦機制,以避免被系統崩潰所重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爾街日報─從股市反彈中獲利的五個方法

byJonathan Burton

今年以來股市一帆風順﹐不過很多投資者錯失了良機﹐他們牢牢握著低迷最深重時建起的抗跌性頭寸不放。

別一直惋惜錯失了機遇﹐而是要確保自己的投資組合為2010年做好了準備。這很可能意味著把資金投到已經獲得了高額回報的領域。很多專家提醒說﹐全球經濟往好里說是乏力﹐表現最佳的市場已經漲得太高、太快。或許這些迅速上漲的市場該喘口氣了﹐不過你不能忽視了它們。

Dave Klug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股市策略師楊(Alec Young)說﹐不要害怕復蘇乏力﹐它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嚴重沖擊。不要害怕疲弱的消費者。人人都談論的事情並不會影響市場。

不妨考慮投資以下這5個領域﹐有望來年獲得豐收:

1 大型美國股票

說說投資者的擔心。隨著今年股市走高﹐散戶退出。在截至10月16日的5週中﹐投資者從美國和國際股票共同基金中撤出了150億美元﹐把近600億美元投入了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

Oppenheimer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貝爾斯基(Brian Belski)在10月初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投資者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來年﹐考慮投資擁有全球業務和市場領先地位的大型美國企業的股票﹐最好是那些派息高於標準普爾500指數2%收益率的股票。(美元的走軟提振了擁有國際業務的企業的收益﹐原因是在美元走軟時﹐海外收益轉換為美元時會更多。)



2國際股票

發達國家市場和新興國際市場都比美國股市反彈要快。舉例來講﹐普通的拉美基金今年以來已經漲了100%以上。

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中的跨國公司提供了大量國際敞口﹐不過外國市場交易所買賣基金和共同基金提供了重要的全球多樣化投資。

伊利諾伊州Hinsdale Associates投資主管諾爾特(Paul Nolte)把客戶投資組合的一半以上投在美國以外的市場。他說﹐海外市場的機會仍更好。


3能源類股

Hodges Fund聯席經理霍吉斯(Craig Hodges)說﹐長遠來看﹐能源類股前景看好。我們仍沒有解決兩年前的問題﹐當時石油價格飆升至每桶150美元。接下來可能是100美元。

他看好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巴西的Petrobras等石油公司﹐以及鑽井相關企業Transocean和Helmerich & Payne。他還看好天然氣﹐並持有生產商Chesapeake Energy和Comstock Resources的股份。


4黃金

美元的走軟是黃金價格大幅走高的主要原因。投資黃金也是對通貨膨脹不錯的套期保值措施。


5保本基金

股市和債市的動盪目前較低﹐市場基礎更為強大。不過一旦形勢發生了變化﹐如果你在那些基金經理力求保本的同時提供回報的共同基金上有投資﹐你將獲得不錯的收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爾街日報─過去十年來(美國)股市帶來的七個教訓

by Brett Arends


…除了對過去10年的痛苦反思外﹐這次的紀念日又為投資者帶來了什麼呢?我們從過去的10年中汲取了什麼教訓呢?今後又該如何做呢?

過去十年給了我們以下七個教訓。

1不要忘記派息。在90年代的泡沫中﹐投資者發現他們會在資本收益上大賺一筆。這正是他們願意買進低派息或無派息股票的原因之一。

事實是:派息一直是投資者的救生艇。自《道指36,000點》出版以來﹐道指已經跌了約7%。不過當你把投入股市的派息計算在內的話﹐股市投資者在這個時期大體上不賠不賺。

票2當心通貨膨脹。過去10年來﹐物價的上漲一直較溫和﹐不過在這個時期﹐美元的買力仍減少了約23%。

因此﹐投資者實際上是倒退了。如今很多人把錢存在低息或無息銀行帳戶里﹐這種忽視通貨膨脹的做法仍是很多人犯的錯誤。重要的並不只是你的名義回報或宣傳的回報﹐而是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回報。

3不要高估長期股市回報。重復你到處聽到的有關股市的愚蠢而過於樂觀的說法應該引起注意──華爾街1年里漲了約8%-10%﹔長期來看﹐股票經通貨膨脹調整後將有7%以上的收益﹐等等。

真相是什麼呢?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幾年前進行的一項全球研究顯示﹐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平均長期回報可能只有約5%﹐而不是7%甚至更多。

這聽起來可能差得不大﹐不過長時間來看有很大的不同。10年就會使你的可能收益減少三分之一。這意味著長期來看﹐你遭受損失的風險更大。

4波動很重要。坦白講:3月份道指跌至7,000點以下時﹐你有沒有縮減投資?2002年股市暴跌時呢?很多人都減持了。不﹐這種做法不只是愚蠢。在3月份和2002年﹐股價都較見頂時跌了約一半。很多人只是無法承受股價可能會再跌一半的風險。投資者感覺他們是在玩俄羅斯輪盤賭。

5價格很重要。1999年的最大問題只是﹐在之前的17年中﹐股市已經漲了10倍﹐從1982年的約1,000點漲到了1999年的10,000點。股票估值普遍嚴重過高。難怪此後投資股市一直是糟糕的投資。

6不要著急。10年前有太多的投資者急匆匆地入了市﹐他們因此付出了代價。華爾街鼓勵這樣一種習慣:正因為如此﹐基金經理們和經紀商們喜歡用光鮮亮麗的話“讓我們使你的錢生錢”誤導人﹐就算1999年時任何“讓錢生錢”的人都賠錢了。給潛在投資者的忠告是:不要著急﹐沒有任何理由讓你倉促行事。

7不要忘記你的救生艇。泰坦尼克號悲劇的最大問題並不是船長在啟航時就預期一帆風順。而是管理層在訂購了那麼少的救生艇的情況下還預期航行順利。滿懷希望﹐但要對最壞的情況有所準備。正因為如此﹐要把非股票投資包括在投資組合中﹐包括通貨膨脹保值國債和其他資產。

我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我們能對未來有怎樣的預期?

好消息是﹐市場不像10年(或兩年)前那樣估值過高了。2000年初﹐全球市場預期市盈率觸及約25倍﹐如今降到了更為合理的16倍。全球股息率漲了一倍﹐至2.5%。壞消息是股票也不便宜。持懷疑態度的價值投資經理們(這類人很少﹐但彌足珍貴)認為股價可能比合理價值高10%或20%。

這是持有大量股票的一個理由﹐也是持有很多現金的理由。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i0703&aid=345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