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Horizon
2009/05/28 05:37:39瀏覽886|回應0|推薦44

看了一段袁廣鳴專題,幾張圖像與錄像的作品放在他「失格」的系列裡。一路回程途中,心裡不斷覺得好奇,到了半夜時分也在想像著的,除了說那些圖象具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威力外,我在想我還能看出怎樣的一個問題來。意思當然不是為這些圖像找延伸,滔滔地講不停,比如它們可以象徵或引伸出孤獨、恐懼感覺云云。

我還能怎樣來談他的作品?我覺得此句本身恰就是另一種談論方式了。對於這段專輯裡的幾件作品感到比較震撼的大抵兩件,其一是一張拼貼合成的相片《城市失格》,把永遠熱鬧人潮的西門町拍攝並修貼(捕捉)出完全沒有半點人煙與車輛的時刻;另一件是一段錄像,把鏡頭給放在鳥籠內的底部朝上拍攝,一邊不斷快速移動著這個鳥籠。

當我看到一座空蕩蕩城市的時刻,其與平日所見熱鬧擁擠的那個城市是不是同一座城市?

界域(horizon),與直接能力相關,在探索的過程中是能夠確保對象同一性的原因。我看著對面陽台上的一個花瓶,接著把鏡頭推近,看到愈來愈豐富細節的花瓶的局部,我能說這個推近的過程裡看到花瓶的每一時刻皆為同一個花瓶,因為有了界域。

那麼,無人無車、冷清的西門町與平日所見熱鬧至極的西門町為同一個城市地點;平日我們所習慣看到的鳥籠的樣子也與被用鏡頭架在內部下方的籠子為同一個籠子。

我可以有無數的視覺角度來觀看一座城市或一個鳥籠;當然,無數個觀察城市的視覺角度裡也包含了那個觀看到它毫無人煙狀態的視覺角度;無數個觀看鳥籠的角度自然也包括了那個從鳥籠底部向上看的視覺角度。

然而,誠如胡塞爾所說的,無數個視覺角度裡,其中有些僅只能存在於邏輯之中;也就是,毫無人車的西門町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可以推想得出來,但是我們永遠也無法真正地看到它。

在可能的視覺角度中,袁廣鳴竟可以想得到從鳥籠內底部來看鳥籠。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utcast3&aid=298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