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0 10:06:09瀏覽268|回應1|推薦2 | |
面對台灣國內製造業尋求低成本人力而大量出走,產生的產業空洞化,留下的多是不仰賴勞力成本與人拼博的產業,政府目前對振興經濟的藥方就是產業升級一途,但光喊口號提供優惠或配套並不能真的解決問題,要促進體質的改善應該適當解除對台灣產業的各種保護,包括勞力成本的壓制,政府刻意壓低薪資無法促使廠商在管理與創新上使力創造利潤與競爭力,剝削勞工待遇來擠出利潤而存活的廠商也沒有太大前景。當然提拔國內製造機工業是一途,其實還是可以結合資訊產業與製造機來開創全自動生產線與檢測能力的方式來降低生產人力成本,為國內製造業開創新機,猶如鴻海逐漸捨棄大陸瞄向美國自動化科技重鎮的策略一般,產業升級也應該考慮跨業合作提昇競爭力的思考。 馬政府規劃的下一階段的任務(沒弄錯的話)應全面解除投資障礙,解放與簡化法規與程序來吸引外商與國外精英進駐台灣瞄準大陸市場,藉由引入國際化與高階的企業與人才競爭與衝擊才有可能讓產業脫胎換骨,就像大陸現在也坦蕩蕩的引入外商資金與能力,從來不怕會壓垮自己的產業,反而是吸取他們的能量壯大自己,反觀台灣這個資本主義國家的開放還比不上社會主義國家的開放,不論就貿易的保護與人才資金引入的保守都呈現著落後的態勢。 單單解除外商入場門檻還不足以吸引進駐,台灣這個大陸離島還要有誘因讓外商放棄運輸與人力成本,除了較為自由與法治化的環境外,如果不能在兩岸建造跨海隧道降低運輸成本,能吸引的就剩下人力素質了。這就是馬政府所說的服務業的生路,十二年國教似乎也是為這種未來需求推動,照趨勢大陸的人力成本會越來越高,若經濟還撐得過去將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台灣的人力素質就越顯重要,十二年國教看似和你我勞退無關,卻是至關重大,活絡教育讓未來國民具有競爭力與專業性絕不能只單靠創造力,光是吸引外商進駐所要求的英語能力就不能單靠創造力與獨立思考能力,還是需要基本教育的扎實訓練,教育政策的改革也不可再一味的放牛吃草快樂學習,提共適度的訓練與壓力還是必要,畢業生素質今天是被國內大企業批評,等到連外資都嫌棄時台灣也玩完了。 好了,假設台灣教育養出了高素質的畢業生卻沒有優渥的薪資報酬,這就像共產國家人民自知無法用自己的努力創造進一步的利潤,整個生產效率與創造力也不會有持續的爆發力與競爭力,產業升級若不提昇薪資水準市場化,再好的人才也會被對岸挖走,沒有人才產業如何升級??教育與薪資也是國安等級的問題,看似遙遠,但十二年間就會發酵,政府的稅收到時如何還不得知,一旦發現錯誤為時已晚,不要再輕忽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