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30 12:41:04瀏覽495|回應0|推薦5 | |
刻意地換上那件印有學校微章的球衫,兒子裝著漫不經心地對我說︰「媽,今天妳也一起去吧,呆在家中也確是無聊。」一旁正繫鞋帶的他的爸爸,突然感慨起來︰「唉,穿了這些日子,這球鞋,使命終也盡了,是時候該退出歷史舞台了… …。」話語中滿是惆悵。 傍晚的校園,喧嘩漸退但活力依然,雨後青綠如氈的球場上還有几個穿長襪釘鞋的足球小子在那里奔跑。父子倆像往常那樣,找了個沒人卻有球門的角落,伸伸腰、抬抬腿,開始了他們父子間的操練。 我決定一個人沿著操場邊際的長廊,繞著我早已熟悉的、兒子讀了十五年書的校園,細細地作最後一次的巡遊。 一道擺滿盆盆小花和小植物的長徑,於球場的一偶,靜靜地延向那棟不久前才舉行過兒子中學畢業典禮的多功能體育館。每個盛花的小盆上都細心地用麥克筆寫著班號和植物主人的名字:白茉莉(五年三班施能希)、拇指玫瑰(七年一班黃凱文)、萬年青(中一甲組王祖昌)… …,一盆盆植物仿如一張張獨特又可愛的孩子的笑臉,相互添色也各自精彩… … 我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張羞怯的小臉,那是十五年前像這樣的一個傍晚,我牽著剛從入學面試教室走出來的兒子。小人兒小手冰涼,眼中還帶著些許餘悸,可當我們走過學校教學樓那長長的走廊,看著課室外牆貼著花花綠綠學生們的畫作,兒子終於露出了笑容:「媽媽,我可以畫得比這更好!」 … … 藍窗、白牆、紅門,教學樓十几年來變化似乎不太大,只是那原本對望的左右兩道走廊因學校的擴建而加長了,最後還以另一排橫向的教學樓連接起來,成為中間圍繞著一個小操場的「凹」型迴廊。 放學後的走廊出奇地安靜,偶爾從某間教室傳出拉動課桌椅,「吱呀」的聲音也會在走廊上留下久久的回響。走廊上挂滿了學生們手工製作的風箏,紅的、綠的、黃的,像斑斕的彩蝶,在風中飛舞,風箏一個勁地「嘩啦啦」作嚮,掙呀甩呀,卻怎麼也掙不脫那緊緊縛著的繩索。 有陣子,我因商務上需要而幾乎每月都要出國,孩子們的功課就只能由著他們姐弟倆自行互助完成。有一回,小兒子手上拎著一個眼看就要散架的紙鳶,說是姐姐幫忙完成的勞作。我輕輕一提,那綁得不結實的支架子一下就歪斜了。我忍不住大笑了起來,一旁站著的女兒一臉委屈,幽幽地說:「人家知道媽媽是手工大王嘛,可妳總是那麼忙… …。」我心中突然一緊,想到了不久前收拾孩子房間時無意間讀到的兒子的那篇周記:「… …又淹水了,我討厭颱風天… …校車擠在泳池般的大街上,我們又餓又尿急。旁邊的小傑拉米哭了,姐姐把自己點心匣里留下的几塊餅干給了他。… …終於到家了,已經是夜里十二點多,我困得睜不開雙眼,可功課還沒做… …」。 我們終於下決心仿效古時孟母,將家搬到離學校最近的地方。我也將個人的小生意逐漸地結束,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我們再也不愿見到自己兒女疲倦和委屈的眼睛。 原本沒甚麼運動細胞的兒子,因為家離學校近,自然就會有許多時間參加學校的課餘活動:棋社、游泳、擊劍,再後來不知何時開始迷上了足球… …。運動使原本體質瘦弱的兒子變得強壯而自信,足球也成了他們父子間共同的愛好和話題。學校球場更是父子倆每天傍晚練球和談心的地方… …。 穿過游泳館旁的斜坡,我刻意地到學校的每處設施細細地看了一遍:食堂有兒子坐過的位子;圖書館的書架上有兒子所寫的第一本詩集;學生自治會中有兒子所編輯出版的學校最新一期校刊… …直到,直到那一天中學畢業典禮,我們坐在優秀生父母專席上,滿懷驕傲地看著兒子上臺領獎… …十几年的光陰,怎麼就這樣快地溜走了呢? 當我再度轉回到大球場,遇上正在球場邊用手遮著眼睛眺望的里昂神父。這位八十五歲的西班牙裔老神父,年輕時踏著前輩利馬竇的腳步,從西方遠渡重洋來亞洲傳教辦學,先在中國大陸,戰後輾轉來菲律賓,是這家學校的創辦者之一。白髮蒼蒼的里昂神父,不僅精通英、西、菲、華語,還常在學校的開學彌撒上以流利的閩南方言與在座的華人阿公、阿嬤說笑。他把自己全部的人生都留在了遠東,留在了學校和孩子們身上,只有偶爾在和學生講到他的出生地西班牙小鎮拿瓦拉時,里昂神父的目光才會戀戀地投向遠方… …。 「… …您的兒子?」里昂神父看見我便抬了抬頭。 「啊,是的,旁邊是他的爸爸。」我說。 「唷,是畢業班的。考了哪間大學?」里昂神父几乎能認出學校中的每個孩子。 「美國加州大學。明天就要走了… …」我的喉嚨突然有點干澀,鼻子也有點酸。 「唔,唔,真是不錯啊,恭喜… …。」里昂神父說得很輕,像在喃喃自語。 我與里昂神父都不說話了,靜靜地站在長廊下,眺望著空曠的球場:晚霞把原先青綠的草坪鍍成鏽紅。那些踢球的學生已去了。晚風中,只剩一對父子。兒子自信地一再從不同角度抽腿射門,球門下是充當守門員和教練的父親… …。 在兒子隻身飛往太平洋彼岸深造前的這個傍晚,這對相濡以沫十八載的父子,以這種方式互道珍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嶄新明天。 (附註︰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傍晚,兒子離菲往美讀書的前一天,父子倆特意到兒子就讀的中學足球場上踢球。故為此文以作紀念。)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