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4 20:05:58瀏覽4506|回應9|推薦46 | |
前陣子休假十天,到高雄修行兼遊覽,熟門熟路的朋友帶著去了幾個地方,其中最驚豔的,就是高屏溪畔的舊鐵橋濕地公園。 根據大樹鄉公所的資料,舊鐵橋濕地公園是沿著狹長高屏溪而建,從高屏大橋至舊鐵橋以北高灘地,面積廣達114.5公頃,規劃有戶外廣場、劇場、人工溼地、親水空間、景觀綠帶、自行車道等設施,是高雄縣政府重塑高屏溪沿岸景觀意象,以及維護河濱生態的重要工程,也是全台最大最美的濕地生態公園。 園區共設有13個生態埤塘,最大特色是水源來自工業與家庭廢水,不但將原本臭氣沖天的污水,變成有用的水源,減輕對高屏溪的污染,還成為人與鳥類及其他棲息昆蟲共生的最佳場所。 但這一處身具生態復育與教學的生態園區,卻因一場百年大水,遭到嚴重破壞,綠地被泥土掩埋,人工溼地只剩濁水與沙丘,土石泥沙與漂流木到處堆積,濕地可說幾乎毀於一旦。 88水災後的舊鐵橋濕地公園短片,取自網路。 我沒有親眼目睹災後慘況,但從溝渠旁一家商店的玻璃窗上,貼著的一張“88風災淹水線”可想一二! 我身高165公分,這條淹水線居然過了我的腰,若從底下濕地的高度算起,甚至遠超過我的身高,高度再加上面積,想想,那是何等的大水ㄚ! 所幸,在由社區居民組成的舊鐵橋協會義工堅持下,一鋤一畚的清理,高雄縣政府也積極重建,濕地園區終於在今年3月重生。 現在園區花紅柳綠,溝渠樹影映照,到處蟲飛蝶舞,很難想像它曾經經歷過的災難。 園區內的水塘以自然生態工法營造,家庭污水與工業廢水先排到上游幾個水塘,利用濕地植物及微生物的淨水功能,將廢水予以自然淨化後,再排入下游水塘;下游水塘成為候鳥棲息地,水塘的水最後再排入高屏溪。 我問朋友:ㄟ,怎麼有兩條橋?不是一條嗎?〈遠看很像只有一條啊!〉 朋友說:舊鐵橋年代太久,已經不能用了,所以蓋了新橋,水泥做的! 火車來了! 奇怪,為什麼我怎麼看,都覺得水泥橋比鐵橋還舊咧~~ 朋友又說了:因為鐵橋有上漆保養啊!看起來自然比風吹日曬的水泥新嘛! ㄟ~~~好像有道理! 高屏舊鐵橋原名為下淡水溪鐵橋,建於1911年初,1913年底完工,一共蓋了8年,由日本工程師飯田豐二監造,為單軌鐵道,全長1526公尺、寬7.6公尺,以圓弧鋼骨結 1987年高屏新鐵橋完成後,百年舊鐵橋功成身退,走入歷史,1997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是目前台灣唯一列為第二級古蹟的鐵道用橋梁。 斷軌的鐵道,野草橫生 多年來,舊鐵橋協會義工堅持用人力割草與拔草,絕不用殺蟲劑與殺草劑,而且除了咖啡廣場之外,全區未設垃圾箱,遊客必須自己將垃圾帶回家。 在舊鐵橋協會協會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共同維護下,濕地成為動植物、昆蟲的良好棲息地,到96年3月為止,已偵測到的鳥類共計130種、昆蟲4科17種、植物211種,可說是高屏地區最佳戶外教學與生態旅遊的地點。 這是通往咖啡廣場走道上的美麗地磚。 園區內有好多蝴蝶喔,白的、黃的、青的、藍紫的,還有黑中帶斑點的.....多不勝數,可惜蝶兒太敏感,我一靠近就翩翩飛走,小相機很難拍得到,又沒時間等待追逐,所以總啊共的,就只拍到這兩隻~~
舊鐵橋附近還有座三和瓦廠,通往瓦廠的小路一側,有一堵用磚瓦疊起來的牆,很有特色。 古時候的房子,大多是磚瓦建的,大樹鄉以前是全台的瓦窯集中地,興盛之時,共有130多個窯廠,但隨著時代進步,鋼筋水泥建築興起,瓦窯業就逐漸沒落了。目前,三和瓦廠是南部唯一僅存且保持完整的紅磚瓦窯。這次礙於時間,沒進去看,有些可惜。朋友說,瓦廠內還可以讓人DIY燒製磚瓦杯墊喔。 去高雄的那幾天,幾個颱風擦身而過,碰到了幾個下雨天,高屏溪水漲了些,所幸沒有災情。 望著溪畔這偌大的綠地,美麗的園區,衷心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所有景物能夠長久保持下去。 舊鐵橋濕地公園園位置及交通: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