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02 11:12:57瀏覽151|回應0|推薦1 | |
我的道德經 - 不徒章第八十
[原文]
小邦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毋用;使民重死④而遠徙⑤。有舟車⑥,無所乘之;有甲兵⑦,無所陳之⑧。使人複結繩⑨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⑩,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解釋]
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
身為上位者,要試著縮小國家的權力,減少擾民的機會。人才適中即可,不需要用能力萬中選一的才幹人士(因為智慧出,有大僞),讓這些頂尖人士去做真正對人類有利的事,就會讓國家好到使人民「死也不願離開」。
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由於地方無災,百姓無害,所以雖有舟車,不需要時時去巡視;因為家家安居、人人守法,所以雖然有軍隊警察,卻常常派不上用場。
使人複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
古代文字的發明,其實一開始是為了要課稅需要。身為上位者,要減少稅賦,簡化治理項目,使政府機構對人民的治理工作簡化到只需口頭溝通協調,不需要文字即可處理,這才是最終極的治理方式。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不要管人民的飲食的習慣(例如豬肉牛肉);不要管人民要穿什麼衣服(例如蒙面頭巾);不要限制人民的行動自由;不要約束人民的信仰習俗,政府的作為是愈少愈好。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對人民而言,即使與國家權力機構相望,就算可以讓行政機關聽見家裡雞狗叫聲,但是卻感覺不到一絲政府的存在,一輩子都不需要與衙門法院打交道,人民根本就沒有感覺被治理,這就是上面所說最終極的治理方式。
[註釋]
[參考]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