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1 14:28:37瀏覽991|回應5|推薦20 | |
"中國崛起"在美國成為流行的話題,再遲鈍的老美也感受到太平洋彼端升起的一個巨大的“惘惘的威脅”,再傲慢的傢伙也不得不接受美國債臺高築、而中國居然一躍成為大金主的事實。識時務的美國人看到中國企業凌厲地攻占市場、吸納人才,於是開始學習中文、巴結中國人做生意伙伴、甚至到中國公司謀事。 美國佬雖看到中國的生產實力、龐大市場、雄厚資金,卻不懂中國心。其實不僅是中國,美國也不懂世界,因為20世紀是美利堅的世紀,他們當了一百年的有錢老大,習慣了大聲講話要別人聽他們的,不習慣閉上嘴巴豎起耳朵聽聽世界上窮國小國的心聲。老大當久了,自然就變得愈來愈膚淺,更糟糕的是對自己的膚淺一無所知。美國在第三世界不得人心,跟這種膚淺大有關係。 但美國膚淺的深層原因,並非如一般人認為的是美國人笨或傲慢。某些美國人的生理構造確實有些獨特,不是嘴皮太發達,就是肌肉太誇張,以致掠奪了腦細胞所需的養分。但美國必然出過許多腦袋發達程度勝過嘴皮與肌肉的聰明人,不然如何能成為第一強國?美國人也並不特別傲慢,多數美國人其實挺隨和且樂於助人,就是天真過頭了 - 論勢利不及自認高級的印度人,論冷漠不及帶沒落貴族氣的英國人,論深藏不露不及逃過KGB魔掌的俄國人,論縝密嚴謹不及訓練有素的德國人,論口蜜腹劍不及禮數周到的日本人,論任性妄為不及私生子過多的法國人,論盤算計較不及歷史悠久的中國人。 美國人膚淺就是因為幸福的日子過得太久了;想了解今日以舉國之力勇猛上進的中國,得先了解中國過去所受的民族屈辱,可是美國人 - 享受了一百年冰箱和空調的好命美國人 - 懂得什麼叫做民族屈辱? * * * * * * * * * *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個古老而顛撲不破的道理,活在盛世的人聽不入耳。中國也曾有錢有勢,但好日子過久了也一樣膚淺起來,以為自己是天朝,四夷萬邦都得臣服腳下。等到有一天駭然發現世界早將自己拋在後面,已然太遲。於是億萬愚昧猥瑣病弱的國民,任人輕蔑宰割。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這隻紙老虎就被洋人幾顆子彈戳破了,原來中土天朝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東西。那是170年前中國的光景。 那光景到底有多糟呢,得舉個例子才明白。就拿八國聯軍這件事來說吧,我上回念這段歷史的時候是高中生(大約三十年前),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是洋人以數十萬虎狼精銳之師攻破北京,大幹了一票。事實上全非如此 - 1900年8月從天津進攻北京的聯軍僅僅是1萬6千雜種雜牌軍(包括三千英軍,主要為錫克兵,及少數威海衛華人兵,還有8百法軍,泰半由越南人構成),花了五個多小時就破城。北京城當時有十一萬守軍,以及二三十萬義和團,怎麼就擋不住一小撮雜牌軍?這即所謂“庚子國難”的實況,真爛真羞人啊。(各位若沒閑啃歷史,不妨聽聽大陸高中歷史老師袁鵬飛的段子,像說書一般,挺有趣的)。 但當年在北京城裡打砸燒搶的洋人,怎也想不到吸鴉片纏小腳的中國有翻身的一天吧?他們想不到,自然也看不到;但這天終究來臨了。 * * * * * * * * * * 我不自量力,想三言兩語總結過去170年的中國翻身史: 1)中國具有生物優勢,地夠大,人夠多,有本錢用幾代人跟你耗。天災人禍在中國不是新鮮事,內有苛政猛於虎,外有蠻族接踵入侵,幾千年來中國人過的就是血肉橫飛的日子。但中國人韌性驚人,以生養眾多對付各樣的生存挑戰。只要能活下來,不亡國滅種,就有翻身的機會。 2)翻身為何得花上近二百年的時間呢?學過牛頓力學的慣性定律就容易懂這道理。慣性定律說:靜者難動,動者難止,愈身沉體大愈難改變方向。同理,中國這一大家子不是能說變就變的,億萬人的思維除非遇到萬古未有之變局,不會說改就改。吸鴉片纏小腳那代,忙著任人魚肉,不知禍之所由。第二代,曉得鴉片小腳不能要了,忙著拿洋人的玩意斷章取義,可不知往哪去。第三代,各持主義槍桿,一言不合忙著打內戰;打輸的忙著逃難,打贏的忙著整肅殺人。 3)翻身的過程為何如此混亂痛苦呢?學過電路學就容易懂這道理。簡單的電路有三個基本元件:電阻、電容、電感。電容是個儲存資源的東西,資源的累積或流失需要時間,無法瞬間發生。電感是個管制資源流通的東西,流通的量和方向的改變也需要時間,無法瞬間發生。電阻則專事消耗能量,有啥吃啥。此三者互相交互作用,造成電路的振盪現象。人類社會固然複雜,但自大處著眼,似與電路的道理相近。一個社會儲存了巨大的資源 - 包括物質資源、結構性資源、以及思維方式 - 就算遇到壓力,也不可能一夕之間釋放消耗掉。而且在釋放的過程中,必然出現動盪。 4)這樣忙啊亂的到了第四代,血肉橫飛的日子漸遠,生活漸安定,放眼一看,地還是中國的地,人還是多到得控制生育,舊的威脅不再,新的穩態似乎成形,這才開始進行翻身的高級階段。而中國精神文明的底子夠厚,足以供應此階段的需要;中國能翻身而許多被十九世紀列強殖民魚肉的地方不能,是否有深厚的文明基礎實為關鍵。所謂“翻身的高級階段”,便是本文的主題:中國的文藝復興。 * * * * * * * * * * 要了解中國的崛起,絕對不能只看到她富起來這件事。“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一個歷過風霜的文明富足之後的下一步,必然要尋找文明的精神指標,建立文化的哲學層次。尤其是中國,近代遭受的屈辱不僅是割地賠款,更糟糕的是對自身文化喪失自信;中國的翻身一定會對此有所思索交代,而很明顯地,這事正在進行 - 我將此過程比為“文藝復興”,希望不為過。 文藝復興的特色之一,是先由物質的豐厚和生活的安定帶來自信,使得一代人在思想上處於不卑不亢的狀態,而願意抱持較開放的胸襟,與古典文明的智慧接軌。文藝復興不是復古,而是重新開展文明大河。文明有源頭、有傳承,文明的果實得來不易,皆是血肉橫飛的歷史鮮有的空隙中濃縮的智慧。開展文明新階段,固然不能拘泥於過去,但若無視文明的果實,則甚為不智。 文藝復興看待古典文明,不是把它從故紙堆中挖出來供著,而是希望從中找到解讀新生活經驗的鑰匙。文藝復興,顧名思義,乃發生於黑暗時代之後;黑暗時代,顧名思義,乃文明受到野蠻的摧殘扭曲。所以文藝復興初期的人理性萌芽,卻無法從黑暗時代找到養分和參照點,於是他們遂跨過黑暗,直接承接上一個文明階段。此乃歷史之必然。 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網站說,“2010年是名副其實的孔子年”,將有幾部電影電視劇在今年播出。當紅的講座《百家講壇》有許多孔子系列,稱孔子為聖人;有人講論語出了名。還記得“批孔揚秦”的野蠻歲月嗎?真有今夕何夕之感。重新認識孔子學說的價值僅是一例,大陸對近代史古代史也開始較持平的解讀,在在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這一波的文藝復興所要承接的文明階段,我感覺是跳過元明清,直溯北宋,上追春秋,這是頗有道理的。中國古來受周圍異族的威脅,至宋達於極端;北宋亡於金,南宋亡於元,此後中國便開始長達一千年衰敗的過程。元野蠻血腥,明弱智專制,清禁錮集權,雖也有些吉光片羽,大體上於文明的健康缺乏貢獻。 * * * * * * * * * * 中國文藝復興的另一特色,是求知若渴。我親自接觸的、或聽說的中國年輕人,大都充滿一股學習向上的勁頭。(別浪費時間觀察久居美國的大陸人,他們和久居美國的臺灣人一樣,已與大陸或臺灣的現況脫節,不足以為採樣的依據。) 這股勁頭結合了人海戰術與擅長機動作戰的傳統,使得中國企業甚為可懼。求知求學的第一步是抄襲 - 說得古雅些叫做“臨摹”。就算抄吧,也不僅抄技術,更抄現代管理方式。我聽說有個大企業一心以 IBM 的企管方式為師,虛心承認自己老土不如 IBM,發狠模仿學習。一開始或不免邯鄲學步之譏,但漸漸愈來愈像。知恥近乎勇,可畏哉! 這一波文藝復興會持續多久?我推測直到如今二十歲初嘗“禁果”的人掌權的時候才會面臨下一個瓶頸,那至少是三十年後了。 在中國文藝復興的過程中,臺灣會如何?我既然身為久居海外與臺灣現況脫節的臺灣人,便不宜多加揣測。臺灣身處新興霸權之側,深盼其好自為之,勿以有限的資源從事無益的內耗,想點聰明法子應變。否則未來不問可知。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