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年逐跡
2011/02/15 17:25:38瀏覽429|回應1|推薦17

新年逐跡

 

  正因為我走過。

  「我那天就騎竹南,然後接新竹香山區、北區、竹北、新豐、湖口、新埔、關西、芎林、寶山、東區一路回來……。」對著在新竹生活的堂哥分享著我的旅程,沒想到一日下來我能夠輕易地將新竹鄉鎮區的名字講出來,只差沒畫出地圖罷了。

 

  或許風城新竹的風也吹得到後龍,贈與我一身的涼爽或冰冷,但可能嗎?以中部為高中、大學求學生涯的我,新竹對我而言顯然陌生了許多。位居北苗栗的家鄉,西濱過竹南後即為新竹風城,這是一種距離遠與近的拿捏。風的力量有多大?將我連人帶車地吹到新竹狂歡,我說:這可是新年逐跡──新竹。

  沿著臺灣海峽騎著西濱很快就到了竹南,在市區裡恣意地繞便接上了臺十三線,過了一段時間看見了高高鐵皮圍牆,我知道那一區塊正是「大埔」。在大埔的7-11我蓋了「竹南」的微笑印章。原來,新逐旅程逐的是「319+」鄉鎮市區章。天下雜誌說他們十年了,從2001年開始第一本微笑護照,接著2005年的第二本與2007年的第三本,現在的十週年已是第四本。十年前或許料想不到的是十年後的地圖有所轉變:五都誕生。

  十年前的微笑護照我聽都沒聽過,那時國小的我想必也不可能得知,於是第一次參與便是我國三、高一那年──2005,沒有交通但渴望飛翔是青少年的標記,帶著微笑護照偶爾請班上外地的同學帶回家幫忙蓋一下,要不就是爸爸自己開車蓋,或全家出去玩時特別留意7-11了。一直到2007年的護照,增加了城市,雖然也同樣追隨,但困難度也更高。整個活動下來,印章只做為旅程的紀念,目標總是可望而不可及,但也在過去因此抽獎抽到了四本《三一九鄉向前行》套書,以散文方式精闢地介紹各地區精華,作為我的第一部旅行書。

  大學三年級上學期已近期末考,在埔里一家很喜歡的7-11意外地發現了微笑護照,我真的笑了。高中曾搭火車到臺南成大參與文藝營,以及大概是高三畢業曾到臺北看展,那是最遙遠的獨自遠程,對於一個中學時代的學生而言已是奢侈。到了大學,除了本身已離開苗栗到了好山好水南投之外,更三不五時的臺中、臺北,而且我也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自由了,是一直渴望的自由。我微笑,同時啟動夢想。二零一一年的年底之前,渴望全臺遊遍。

  蓋章是不是一種旅行?其實一整天下來七個小時的旅程我都在思索此問題。旅行,不就是要到哪個精采處玩得精彩?若僅鄉鎮與鄉鎮的移動,只是蓋章的滿足又何能稱上旅行?甚至,沿途精采的風景可能因此忽略了,有失原本認識臺灣的初衷。但對我而言,鄉鎮與鄉鎮的移動早已超越了旅行的滿足。有些人可能一輩子只在自己的鄉鎮生活,臺灣對他而言不會是319+鄉,而是僅僅「獨鄉」。鄉鎮與鄉鎮的移動,讓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更多的連結以及所構成的一片網絡,這是我們看不見而如今我們一一打開光亮的。

  騎著摩托車在竹南的路上意外發現路旁的田裡綁有一隻極為美麗動人的馬,優雅的吃著草,簡直令人興奮,這是旅程意想不到的寶藏。後來接上台一線──就是那條我家住的台一線,到了新竹就是新竹市香山區了,漫長的香山區騎了有點久。一路沿著「竹北」標誌牌走,卻發現竹北走了很久才到。不進市區,因為截至目前為止新竹市區仍是我唯一的「新竹印象」:東區、東門城、城隍廟、逛街……。騎著臺一線的下一站,我到了新竹市北區了。一個個的章,都是這些鄉鎮市區初體驗的「證明」,於是對於一個剛學會飛翔的人不得不說「章」的意義是美妙的。

  就這樣騎下去,或許我錯過了沿途風光明媚,或許我該停留在哪個古蹟、哪片風景,但我理直氣壯。竹北到了。新竹縣中心──竹北,這個辭彙對我而言總是充滿莫名的魅力,生平目前唯一搭的高鐵就是在竹北的新竹站。當時爸媽和我到湖口老街玩,結束後一時興起決定「搭上流行」,便買了高鐵票從新竹坐到板橋,然後在板橋的某家百貨公司從一樓逛到頂樓後接著又坐回來新竹,體驗一場時空收斂的快感與空虛。去過的高鐵站毋須刻意再訪,便又繼續往前騎。

  明新科技大學位於新豐,接著再騎下去便來到了湖口,而湖口再下去竟已是桃園楊梅,雖然不遠,但已跨過一縣的我其實也不想再跨過一縣。我在湖口老街稍作停留,非假日,果然什麼也沒有,買了十顆一顆五元的水餃飽了肚子後便再出發。下一站是我容易和「新豐」混淆的「新埔」,也容易和之後的「北埔」搞混。翻著一早買的新竹縣市地圖集,地圖中透露出有一條「竹十三湖口新埔越嶺道」,我感到莫名的駭怕。其實一路下來,若真要集章我倒也可以騎濱海的公路,說實在的臺一縣有點曲折,又其實我可以蓋完湖口章即折返,不須繞到湖口老街面臨現今連接新埔的窘境。可見,我也不是純粹集章,我仍參與了。

  至於駭怕,是來自「越嶺道」。要知道的是,高鐵在此有個隧道,而我即將騎在隧道之上,地圖上的等高線透露出約有五十公尺的海拔差距,我怕我的車無法勝任。這臺黑色機車是放在家裡的,我們總是稱他為「大臺的」,因為家裡另外有一臺「小臺的」,這兩臺機車載我們長大,曾經我坐在機車為我而設的前座,曾經我們一家人四貼五貼,但現在我則是一個人騎著他旅行。過去我總是批評這臺車老了,但今天騎著雖然滿懷恐懼卻也任務達成。就像老馬。

  原本想騎另外一條較平坦的路,但卻直接騎上了越嶺道了。確實有上上下下的起伏,但也都不成問題。唯在至高處停留休息時,車子明明停好卻又因不穩而跌倒,我在一旁嚇到了。這條越嶺道就好像臺中都會公園那條路的感覺,山上視野偶爾不錯,也有許多軍事要地以及茶園。至於對於山路的駭怕,自然是因為曾有受困於山中的經驗了。

  騎在都市時,對於幾乎一段路一個紅燈感覺頭大,後來我自我安慰說那是旅程中應有的一段又一段的休息。而現在騎著罕無人跡的路上,卻感覺更可怕,時時想著車子若半路拋錨該如何急救。旅程確實充滿著危機,但這即是探險的樂趣。新埔「鎮」到了,到了一個較為繁華之處心情也放鬆了許多。騎在義民路上,也沒有拜訪義民廟,純集章之旅是一個章與一個章的「趕集」,但這是交通、時間等諸多考量,若缺了某一個鄉鎮可能下次不會特地為了「章」而來,因為路線都是經過設計的。說是這麼說,我仍拐進了一個茶花活動,看見一棵棵美麗茶花。

  關西是六福村的家,可真令人驚喜。我曾騎到九族,但那是因為九族離我住處僅二十分鐘不到的車程,現在就在關西感覺格外奇妙。關西蓋了章,我可以繼續騎接上臺三線,可以蓋尖石、橫山等章,但我已感覺到天氣的微妙變化以及天色漸暗,於是騎了一條「竹二十一」小路直接接到芎林,臺三線那條可作為日後司馬庫斯兼集章之旅,想得可真完美。

  芎林之後,我打算再集「寶山」,但地圖上的寶山資訊不夠充分便決定問路人。一個女士大方地騎車帶我走,我就跟在後面,她騎得有點快,一個人的旅程終於不再寂寞。彎了又彎拐了又拐,說了謝謝之後我到了7-11寶山門市,我也不知道這是哪,我好像開了外掛。

  她說寶山水庫在7-11右彎處,其實我根本不管水庫,只在意7-11,這是集章之旅的「現實」,但寶山門市弔詭地竟然處於竹東,就連店員也無法給我一個解釋,我便只好騎進寶山水庫,卻未料一進山路後天色更暗了,沒有住家,只有上下起伏的山路,媽媽打了通電話催我回家,可以說是迷路了也好。後來騎到了鄉公所,發現根本什麼都沒有,便驚覺還是趕緊回家才好。當時看到「北埔鄉」感覺奇怪,不是「鎮」嗎?果然是新豐、新埔、北埔的「搞混」。問了在地人市區怎麼去?她們說往竹科走即可。其實剛剛在山上有個岔路即可直接往竹科,多繞了好久的白花油真是奢侈。進了竹科之後開始問路,小姐的反應是驚嚇「你可能要先出去,不然會迷路」,果然在科學園區中我迷了路。折騰了許久才走出介壽路,蓋了一個「新竹市東區」的章,然後又看著摩托車就混亂地跟著走又迷路又走……

  我必須承認的是,旅途中並不是每一段路都是清醒的。之後問了路之後,才找到中華路,然後接上熟悉的臺一線與西濱,就這樣回家了。我想,能否順利旅行還不只是交通因素,還得有相當的「旅行能力」。迷路了該怎麼辦?道路不可能每一條都走過,於是我們依靠地圖,但也未必一定要知道我們目前身在何處,憑著「旅行能力」我們自然能繞了出來回到最幸福的家。

  新竹市三個區完蓋了,是最早完蓋的縣市。而雖然寶山鄉最後沒蓋到,新竹縣也仍約有一半的鄉鎮尚未走訪,但新年逐跡,新竹,也仍是好的開始,其他的則留給下次旅行的機會。寶山鄉曾經去德蘭兒童中心時即輕易蓋過,當然整趟旅程中若我能開車,除了速度等因素,走國道交流道下來蓋一下也都很方便,大一取得駕照後至今仍不熟道路駕駛,但我仍執行這樣的旅程,因為我很珍惜最後這些騎機車的機會。或許最後我有了車,就完完全全取代了機車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lcmak&aid=4887841

 回應文章

夏雨季節,春梅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11/02/23 22:37

怎麼會覺得

有種很豁達的感受

是因為草的綠

還是因為

本來就是如此=)

欲風鏡(nlcmak) 於 2011-02-26 13:36 回覆:

哇哇哇

幾百年不見了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