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爾卑斯山的幻想]--「維也納」的眼界(轉貼)
2009/01/21 18:12:05瀏覽415|回應0|推薦2

在「維也納」,蓮僧上師對我解釋:

什麼是「巴洛克」建築。

什麼是「哥德式」建築。

其實我在遊歷「羅馬」及「希臘」的時候,早已見聞過了,但我仍然唯唯喏喏。

我很想問他:

「什麼是復古主義?什麼是分離派主義?」只是我沒有開口而已。

我很驚訝「維也納」的建築群,我用「眼界」來形容。

這個城市具有「歷史」永久性存在的建築,但也具有很現代性的建築,這種聯接是非常的奇特而複雜。

如果是一位學「建築」的人,我建議他好好的研究每一棟建築物。

雕像。

法式花園。

貝維德宮。(夏宮)

聖卡爾教堂。

卡拉本大街建築群。

文藝復興之後:

國立美術館。

自然博物館。

市政廳。

國會大廈。
………。

這些,在我的「眼界」之中,著實有一點震撼,我當然非常喜悅,因為這在美國,是看不到的。

我覺得「建築」也是一種生命,我是用「閱讀」的方式去「閱讀」它。

在我的知識存庫裡,大建築師「貝聿銘」或「李祖原」,他們實在不用太傷腦筋。在「維也納」,只要將這裡的「建築群」排列組合,或者加個「開根號」的符號,就可以了。

當我走在建築群之中的時候,我常常忘了自己是活著。

我彷彿進入建築的生命之中,就在這一剎那,我就在那些奇特的構思中迷失了。

這個城市:

我注意到了「郵政儲金局」,那是建築師奧圖‧華格納設計的。

是新銳的。

是藝術的。

是顛倒的。

我可以對大眾說:

「世界在這裡,在此時此刻。」



很早很早,我就聽聞奧地利(維也納)的大名鼎鼎。

印象中是「音樂」之都。但,我沒有想到竟然也是建築藝術的殿堂。

我知道:

我可能只來一次。

以後也不可能再來了。

但,我真的很欣賞「維也納」,它是我心中磨滅不掉的城市,看了建築群,令我永懷心中,我只能再說一遍,仔細看看每一棟的建築,因為:

「世界在這裡,此時此刻!」

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king&aid=258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