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6 07:39:34瀏覽6621|回應4|推薦10 | |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白話:
還有,須菩提,菩薩在佈施的時候,是沒有固定的做法的
佈施的時候不會被限制在色,聲,香,味,觸,法,裡的某一項
譯者心得:
我覺得"住"這個字是整篇經文裡最難翻譯的字眼
我們必須先對它有一個正確的感受
你才不會覺得,怎麼一下子翻譯成這樣,一下子翻譯成那樣
以我們的身體來說,我們住在一間房子裡,等於是在使用這間房子
同時,身體的行動範圍也受到房子的限制
所以,"住"有"使用"的意思,同時也有"被限制"的意思
以心靈層面來說,我將"住"解釋成如下:
在某個感受裡,使用這個感受
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身上對外境的每一個感受
所以我將"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翻譯成
佈施的時候不會被限制在色,聲,香,味,觸,法,裡的某一項
也就是說,我們有什麼,就佈施什麼,
遇到別人需要什麼,就給什麼
別人需要安慰,我們就給他安慰
別人需要推車,我們就幫他推車
小狗狗餓了,我們就給她東西吃
OK
一個正確的佈施,就是對眾生都沒有分別心的去給予
很簡單的付出,完全沒有其他的意念
金剛經,就是在教我們如何去發一個正確的慈悲心
如何把這個慈悲心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而已
不是什麼很高深的佛法,也不是那種讓一般人體會不到的境界
我所翻譯的經文,都是很實在的言語,會讓你自己去驗證是否真實
你不需要去瞭解什麼典故,也不用去專研文字上的道理
你只要用心去體會就可以了
*******************************************************
經文: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釋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釋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白話:
須菩提,菩薩應該這樣子的來佈施,不被限制在相裡
為什麼呢?如果菩薩的佈施不被限制在相裡,那麼福德是無法想像的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東方虛空,你可以想像嗎?
須菩提說:無法想像啊,釋尊
須菩提,西南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以想像嗎?
須菩提說:無法想像啊,釋尊
須菩提,菩薩的佈施沒有被限制在相裡,福德也是如此無法想像的
須菩提,菩薩就應該像所教的這樣來做
譯者心得:
這段話的問答,就是在說明,虛空這種現象,是腦袋無法想像的
如果菩薩的佈施不被限制在相裡,那麼福德也是腦袋所無法想像的
相由心生,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相
例如:有一個作惡多端的人
因為我們的心裡很討厭他;所以,我們眼裡所看到的他,就是壞人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相,是因為我們有分別心
我們會去區分,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什麼是我,什麼是你
然而,在菩薩的慈悲心裏,是不會被限制在相裡的
因為,所有的眾生都要將他滅渡成佛
壞人也是眾生之ㄧ
菩薩的佈施,不會因為他做過壞事,就不佈施給他
因為,在菩薩的慈悲裏,是沒有分別心的
所以說,菩薩的佈施應不住於相
耶穌說:當別人打你右臉的時候,你把左臉也給他打
但是,在我們的心裡,打你右臉的,就是你的敵人
你會想報復,你會想打回來
你如何能像耶穌一樣的,被打了,還是沒有分別心
還是一樣的對別人慈悲??
耶穌也看過金剛經嗎??
其實,相同的慈悲心,就會產生相類似的說法
只是使用的言語和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釋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用"身相"來看見如來嗎??
須菩提說:不可以!!釋尊,不可以用身相來看見如來
怎麼說呢??如來所說的"身相",就不是"身相"
佛告訴須菩提,
凡是所有的相都是虛假的,如果看見所有的相都不是相,就看見如來了
譯者心得: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剛才佛跟須菩提講說,不住於相
現在就是用另外一個例子,來解釋不住於相的狀況
意思就是說,我們看到了如來佛的身體,並不是看到了如來佛
後面的經文還會提到,有一個人叫做轉輪聖王
這個人有如來身相裡的32種特徵,但是這個人不是如來佛
所以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我們一定會用一個人外表的相貌來認識他
但是,這個人外表的相貌並不等於他
他在他媽媽的眼裡是兒子,在他女兒的眼裡是爸爸
發現了嗎??
同樣的外表相貌,用不一樣的心去看他,就會得到不一樣的感受
這樣的感受,其實是從我們的內心發射出去,然後又反射回來的
所以,當我們在講一個人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傳達自己對這個人的感受
因為如果沒有提到外貌,別人就很難用一個固定的模樣去辯識他
然而,我們的意念想表達的是對這個人的感受,不是在講這個人的模樣
所以說,如來所說身相,既非身相
這段話的意思,同時也是在說明
所有的眾生,不管他是什麼樣的型態,我們都希望令他進入無餘涅盤
也就是說,在慈悲心裏,每一個眾生都是佛
所以,我們眼睛裡說所看到的眾生相,其實都是虛假的
實際上,每一個眾生都會成佛,只是還沒成佛而已
就如同,一個小孩還沒長成大人,我們不能說小孩子就不是人
就如同,我們眼裡的壞人
壞人也是眾生之ㄧ,如果我們沒有分別心,對壞人仍然有慈悲心
我們同樣的希望這個人可以離苦得樂,那我們就不會看到壞人
那時候,我們就看到佛了
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看到這裡,或許你已經不止一次的反駁我
所謂的沒有分別心,那不就是等於→是非不分
對壞人慈悲,讓壞人繼續為非作歹,這等於是對好人殘忍
OK
你冷靜一下
我們先仔細的觀察一下,從經文的開頭,一直到現在
佛無形中在傳達一個意念,那就是→以心生法
然而,我們一直都生活在→以法生心的世界裡
所以,我們只學會了用外界發生的是非,來成為自己內心的判斷
我們能夠很清楚的去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在這個判斷發生的當下
我們的內心就形成了,我喜歡什麼,我討厭什麼
這就是我們所習慣的模式→以外界的法來產生自己的心
不管是以心生法,還是以法生心
這裡面並沒有什麼是非,也沒有什麼需要去取捨的
這兩者是可以並存的,這兩種智慧我們都需要去學習
但是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心量還可以更大,我們還可以變的更好
只要我們的心能夠一直保持,像開頭時所說的那樣寧靜
像餵魚,像餵鳥....那樣寧靜
漸漸的,我們在看事情就會有一種穿透力
看到的不再只是表面的是非,而是,是非背後真實的情感是什麼
所有的善來自於樂,所有的惡來自於苦
惡人之所以為惡,那是,他連自己的苦在哪裡都沒有覺知
他不知道,外在的發生,無法弭補自己內在的缺憾
他也不知道,讓自己的心很美,讓自己的內在有溫暖,才是對自己最好
也就是說,他不知道該如何愛自己
這些都是他的生命需要去學習,需要去修練的
然而,反觀我們自己,我們需要去修練的是不是還有更多
所以,我們現在不必去討論是非
因為,我們來看這篇經文,最重要的是在修心,而不是去辯論法的是非性
從一開始,佛所教我們的心態,到現在,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佈施
從發慈悲心去渡眾生,到沒有分別心到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到佈施應不住於相
每一段經文所表達的意思全部都是相通的,在意念的表達裡沒有任何的斷層
如果你感覺體會不到,麻煩你,從頭再看一次
如果你完全瞭解了,那麼,你是否會像須菩提一樣,產生以下的疑問??
***********************************************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
釋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
莫做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
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白話:
須菩提很坦白的跟佛說:
釋尊,如果還有眾生,聽到了你所說的這些話,他會相信嗎??
佛告訴須菩提:
不要這樣說,如來消失後,再過500年
有持戒修福的人,在這些話裡面,能夠生出信心,以此作為真實的
聽到了這些章句,而到達一個念頭產生清靜的
應當知道那個是人,已經不是少數的佛所種的善根
已經是無量千千萬萬的佛所種的各種善根
須菩提,如來洞悉知到,洞悉見到
是每一種眾生,得到如此無量的福德
譯者心得:
從這個提問中,我們感受到須菩提的慈悲
他擔心,其他國家的人或後世的人,聽不懂金剛經
因為每一個國家的語言不一樣,每一個年代的語言也會有差異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但是,很明顯的,須菩提執著在金剛經的法相裡
他的心裡一定認為,佛現在所說的真理
可能只有他們這一群有福氣的人能徹底瞭解
這部經典流傳下來,下一代的人能懂嗎??其他國家的人能懂嗎??
然而,慈悲心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情感,不是懂事之後才學來的
如果你仔細的觀察一個三歲小孩,你會發現
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充滿喜悅,他天生就是熱愛著每一個生命
如果你在他面前受了傷或傷心難過了
他一定會很想疼愛你,雖然他還不會用言語來表達
但是,你一定會感覺到他的真心
如果他看到了一隻小狗
你對他說:我們把這隻狗狗殺來吃好不好??
他一定會對你說:不要
如果我們還記得自己的小時候
是不是都曾經很希望可以有一隻寵物來讓自己疼愛??
甚至,會把一個沒有生命的娃娃當成有生命的娃娃來疼愛
這到底是誰敎你的??
沒有人敎過你,沒有人告訴你要這麼做
那是你的天性,你天生就是那麼的慈悲
然而,我們長大了,學習了很多是非對錯的道理
甚至連慈悲心,我們都誤以為必須去學習才會有
所以,有很多的大道理在教我們,要行善,要關懷別人,不要殺生...等等
我們真的需要被這些大道理教導嗎??
或者是,拋開所有是非對錯的大道理,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原原本本的自己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小孩↓↓
這個小孩,難道不是曾經的自己??
他喚醒了我們內在的真實
對他來說,這沒有什麼好感動的,因為,本來就是如此
六祖惠能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難道不就是這樣嗎??
所以,佛也給須菩提做了一個很徹底的比喻:
如來消失後,再過五百年
如來怎麼可能會消失??
如來一直都和每一個佛教徒的慈悲相對應著,怎麼可能會消失??
就如同跟一個基督徒說:主消失了
他一定會滿頭霧水
如來,其實就是我們的慈悲心,沒有去,也沒有來,所以叫"如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當時的情況下,說出來的這句話是什麼感覺
如來消失了,也就是所有人的慈悲都消失了
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個世界只剩下搶奪和殺戮,何其的恐怖和悲慘
然後,眾生在這種痛苦的世界裡,輪迴了500年
如果在那個時候,有一個持戒修福的人
他聽到了金剛經,他還會不相信嗎??
一個遭遇過極大苦難的人,其實,不需要別人點化
他自己就會覺悟,自己會變成菩薩
如來也知道,他們會得到無量的福德
這段經文真的值得我們再三的去感受和品味
佛不在乎外面的世界將來發生了什麼事
祂在乎的是須菩提的內心現在發生了什麼事
須菩提覺得這部經典說的太好了,於是對佛所說的話產生了法相
因為執著在法相裡,煩惱於是產生←太慈悲的人都有這種特性啦
佛很肯定的說出未來的發生
未來所有的眾生都會因為金剛經而得到無量的福德
如果我們是須菩提,我們聽到佛這樣說,是不是就安心多了??
佛先消除了須菩提的煩惱,讓他安心
接下來,佛會非常犀利的破除須菩提對金剛經的法相
***********************************************
***************************************************
作者的其他網站
金剛經全文, 金剛經經文, 金剛經感應, 金剛經白話文, 金剛經說什麼,金剛經注解, 金剛經全文念法, 金剛經利益, 金剛經經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研究金剛經,金剛經講義,金剛經原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金剛經的語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金刚经介绍,開示金剛經,白話金剛經,金刚经说什么,金剛經全文解說,金剛經原文,金剛經全文, 金剛經經文, 金剛經感應, 金剛經白話文, 金剛經說什麼,金剛經注解, 金剛經全文念法, 金剛經利益, 金剛經經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研究金剛經,金剛經講義,金剛經原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金剛經的語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