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1/05 04:42:54瀏覽4|回應2|推薦0 | |
船行過了嘉陵峽, 出了宜昌, 也就告別了三峽.
在武漢, 湖北博物館的曾侯乙墓是必看之處. 曾侯乙墓是1977年9月在湖北隨州一公里處發現的一座戰國前期(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的大型陵墓. 據考證,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一位姓姬名「乙」的諸侯,故稱曾侯乙. ![]() 墓中藏有一萬五千餘件精美青銅禮、樂、兵器,及、金、玉、車馬、漆木、竹器以及竹簡等文物. ![]() 最令考古學界震驚的是古 墓中保存了一套青銅鑄造,設計精巧,造 型壯觀,的大型編鐘,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樂器.被譽為 “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跡”. (當然, 對於「世界第八大奇跡」這個稱謂不要太嚴肅的看待. 因為除了無可爭議的 「世界七大奇跡」外,世界各處, 都有不同的所謂「世界第八大奇跡」). ![]() 編鐘也被稱為“歌鐘”,是依鐘的大小不同懸掛在木製鐘架,用木棰敲擊發音. 這個編鐘,音域達五個半八度(這只是從資料上抄來, 何謂「五個半八度」,我這個音盲毫無概念). 鐘架呈曲尺形,全長10.79米,高2.67米, 共65件, 重2.5噸. ![]() 據說全世界僅有三套複製品(大概沒有太多人有興趣造個幾千公斤的山寨版編鐘吧?),而其中一件展示在台北中山堂中正廳的舞台上. (是否還在, 我不曉得?) ![]() 三十多年來,曾侯乙編鐘除了剛出土時,考古人員在修理廠內試敲過外,共演奏過三次: 第一次是在1978年中共的建軍節,在駐隨州炮兵師某部禮堂演出。 ![]() 第二次是在1984年,為慶祝中共建國35周年,將編鐘送到北京,在中南海懷為各國大使演奏。 ![]() 第三次是在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獲特別批准,將編鐘送到香港演奏。 ![]() 我們花了20元美金門票,聽到的十五分鐘演奏,當然只是山寨版的編鐘囉. ![]() 至於山寨與原版的編鐘音效是否有何差異,對我這個「外行看熱鬧」的老粗而言,其實並不重要. ![]()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