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親子關係的必修課:受傷的爸媽,怎麼學習接住自己,找到安定內心的力量?
2023/05/02 22:35:26瀏覽2102|回應0|推薦13

親子關係的必修課:受傷的爸媽,怎麼學習接住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同學會這一天,大家彼此熱情寒暄「你氣色很好耶!」「你怎麼都不會變老呀?」有同學對琪琪說「哇!你媽媽維持得很好耶,看來跟少女一樣!」

琪琪翻翻白眼,對著我同學說「你不知道,她卸妝後多可怕!」「她很老了啦!」

我臉色紅一陣青一陣,只能裝作沒事尷尬地笑,心裡難過的想著,原來我在孩子心中的模樣是這樣的啊!

在親子關係中,這樣的場景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頻繁。

身為成熟的大人,應該笑笑帶過,反正,孩子只是在開玩笑而已不是嗎?

可是,為什麼我會胸口悶悶的,覺得受傷了呢?

甚至,這個受傷的自己,會開始懷疑自己,不是個好爸媽,才會讓孩子這樣看待?讓孩子對你說出這樣的話?你是不是還做得不夠多? 

親子關係中,受傷的爸媽,到底該怎麼學習接住自己?

【延伸閱讀:孩子遇到困難就說沒辦法、做不到?三種思考框架教出不怕挫折、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

親子關係的必修課:受傷的爸媽,怎麼學習接住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明明我們那麼用心 為什麼會受傷

我的身邊,也常常發生這樣的故事。

說起話來,總是溫溫柔柔的Amy說,最近和國中青春期的孩子吵翻了。她和老公都是學校老師,作育英才無數,就是家裡這一位寶貝不聽他們的。

Amy哭著問我,「孩子看到我們就像看到仇人,一回家就把房門上鎖,明明我們那麼用心,到底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對待?」

是啊,明明我們那麼用心,為什麼還會受傷?

我們總是在學,怎麼樣做個好爸媽?怎麼樣陪伴受傷的孩子成長?

但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受傷是爸媽,該怎麼辦?

【延伸閱讀:怎麼幫孩子把委屈說出來?人生情緒教練教你三步驟 不委屈,才能同理、尊重與分享

親子關係的必修課:受傷的爸媽,怎麼學習接住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找到安住內心的哲學觀 遠離自責的地獄 

在關係裡受傷,其實是人生的常態。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也曾經在關係裡受過傷。 

稻盛和夫盡心賣力為公司付出,撐過公司倒閉危機,卻得來新經營者要求他離開的下場。

他創業維艱,好不容易看到起色,卻遇到一起打拼的夥伴,要求他加薪否則集體離職的威脅。

稻盛和夫陷入自我我懷疑「為什麼苦難和不幸接二連三地降臨在我的身上?往後我的人生是什麼模樣呢?」

【延伸閱讀:育兒生活總是一團亂?三要三不要,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

把稻盛和夫從自責地獄裡拉出來的,是哲學觀,也就是「為什麼做這件事情」的信念。

他透過閱讀,找出了能安住內心的哲學觀:「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心理兩方面幸福的同時,也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貢獻」

從此,就算再次受傷,他也不迷惘了。因為有了「為什麼我要這樣做」的信念,因為相信,所以無所畏懼。

親子關係的必修課:受傷的爸媽,怎麼學習接住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父母該有的哲學觀: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前幾天,朋友問我「你想成為怎樣的父母?」我認真思索後,這樣回答她:

「我想成為一個,可以讓孩子喜歡自己,就算遇到挫折、受傷了,也可以覺得自在,長出翅膀繼續往前飛的爸媽。」 

我想,這就是哲學觀,就是「你為什麼做這件事情」的信念。

【延伸閱讀:先動手的就錯了?孩子打架時,父母為什麼越處理問題越糟?父母該懂的停、看、聽!

因為想成為孩子眼裡這樣的爸媽,你必須先「喜歡自己,就算遇到挫折、受傷了,也可以覺得自在,長出翅膀繼續往前飛」

你會感覺受傷,但你還是會喜歡自己。你知道我已經很努力了,你會試著停止責備自己,自在的,繼續牽著孩子的手往前走。

所以,受傷的爸媽,怎麼學習接住自己?你可以試著思考:「你想成為怎樣的爸媽?你為什麼這樣做?」

這個例句是這樣的:

「我想成為____________(對孩子的期許)的爸媽,這樣做以後,孩子會_____________(得到的結果)」

例如,「我想成為一個讓孩子天馬行空發揮創意(對孩子的期許)的爸媽,這樣做以後,孩子會___勇敢提出想法,更有想像力_(得到的結果)」

例如,「我想成為一個讓孩子自動自發完成任務(對孩子的期許)的爸媽,這樣做以後,孩子會_知道事情輕重緩急,擁有自律能力_(得到的結果)」

親子關係的必修課:受傷的爸媽,怎麼學習接住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因為心中有了「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的信念,就算遇到挫折、受傷了,你也可以接住自己。

找到安住內心的哲學觀,接住受傷的自己,停止繼續往下墜落,墊腳往上蹬,才有機會和孩子看到高處的風景。

在受傷的親子關係中,別再忙著檢討自己。

請先接住自己,擁抱那個好努力好努力的你。

【延伸閱讀:孩子沉迷網路不閱讀怎麼辦?幫孩子提升「紙本X數位」的雙閱讀素養 父母做好三件事】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1791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