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12 08:46:40瀏覽1078|回應7|推薦44 | |
1991年,美國著名的軍事小說大師, 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在 <恐懼的總合> (The Sum of All Fears) 一書裡, 生動的描述了恐怖份子,藉由在美國本土引發核子彈爆炸, 企圖點燃美國及蘇聯冷戰後的衝突, 用以破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游擊隊組織的和談,書中敘述了美國及蘇聯的衝突,持續的升高到全面核子大戰的邊緣,克蘭西(Clancy)敏銳的觀察世局 及準確的推斷了國際衝突的根源,逼真的揭露出在第一擊 (First Strike) 的集體恐懼之下,造成極端恐慌後的骨牌效應。 2002年, 此書搬上大銀幕,由 班.艾佛列克( Ben Affleck)和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主演,當一個未被釐清的恐怖行為,因為缺乏互信,可以影響一群理智的人,做出失去理性的判斷,全人類的生存或毀滅,最後決定在一個人的一念之間。 幸運的是,那一個人,是伸出友好之手,願意讓步的人。 2005年1月20日,美國副總統錢尼表示,他擔心以色列可能主動攻擊德黑蘭正在發展的核子計畫。 2005年3月13日,美國國務卿萊斯表示,美國當局並未支持以色列對伊朗可疑核子設施發動軍事攻擊。 2007年 4月5日,以色列宣稱沒有聯合美國,攻擊伊朗濃縮鈾提煉設施的計劃。 2007年 4月9日,伊朗宣布展開工業規模濃縮鈾的提煉,專家估計,若伊朗所言為真,他們將在一年內生產足夠的原料,製造一枚核彈。 2007年 4月10日,蘇聯表示懷疑伊朗的大規模鈾濃縮作業的能力。 2007年 4月11日,以色列及蘇聯開會後,以色列透露,蘇聯也反對伊朗的濃縮鈾提煉計劃。 從歷史來觀看只有七百多萬人口的以色列,這個國家的習性。1981年 6月7日,以色列發動空炸攻擊,摧毀了伊拉克準備在1981年 7月14日國慶日啟用的核子反應爐。以色列對口口聲聲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拭去的伊朗,本來就心存警戒了,只要遇到認為有危害國家生存與安全時,從來都是毫不手軟,因為伊朗只要有能力丟一顆核子彈到特拉維夫,以色列就掛了。以色列前參謀總長雅阿隆訪美時表示,以色列有能力對伊朗分散開的濃縮鈾工廠進行攻擊。 目前以色列據估有約 200到400枚核子彈。不幸的是,在現實的生活裡,彈丸之地的以色列,是絕對不可能在第一擊 (First Strike) 的存亡關鍵退讓的。 中東那麼遠,這些和我們有甚麼關係呢? 不是很遠的! 如果沒有處理好,這些事都可能在一年之內揭開序幕。只要以色列一轟炸伊朗的核子設施,第一顆骨牌就被推倒了,接下來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將會演變成是伊斯蘭教和西方的宗教聖戰,當宗教和戰爭混在一起,就是神在打戰,人當祭品。一億七千萬人口,擁有核子彈能力的巴基斯坦,96%是伊斯蘭教徒的窮國,也無法不被拖下水,擁有核子彈能力的印度也難免不介入,人口十一億,其中有一億四千萬是伊斯蘭教徒。在戰爭下,世界的油源供給堪虞,全球的經濟將倒塌,窮苦的人民將過的更苦。當以色列被逼到只剩地中海或死海無路可走時,第一顆核子彈就將丟出來,第三次世界大戰恐怕將無法避免。 天高黃帝遠的台灣? 首先會由嗜權的政客,看到有機可乘,宣佈戒嚴。老共在經濟倒塌下,軍事上也要有些做為,以轉移國內的注意力,台灣戒嚴將是一個最好的藉口及目標。 這是非常可能的結果之一。其他的可能,包括在美國首位女議長,民主黨的普洛西所主導的"對話外交"運作下,使得美國中東政策趨向柔和,進而牽制以色列的激進不安,還有蘇聯和老共希望經濟平穩發展的前提下,進而牽制伊朗,說服他們執行國際社會所期待的讓步,最後當然祈願非戰的和平方案能夠勝出。最關鍵仍是在伊朗和以色列兩國,如何能讓兩個世仇都滿意呢? 我並不是很樂觀! 我在【絕對不要和猶太人打梭哈】一文中也提到: “天下從來就沒有不傷及無辜的仁慈戰爭,主要的肇事者往往都宣稱正義和道德是站在他的一方。” 但是不管怎麼樣,只要一開戰,就是悲劇。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