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勿濫用止痛藥
2006/11/11 13:20:47瀏覽2262|回應0|推薦1


Quote: 【美聯社華盛頓九日電】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9日宣布,世界最大的學名藥製造公司Perrigo正在召回1100萬瓶五百毫克、不需處方的止痛藥「乙醯基氨基苯」(acetaminophen)藥錠,因為其中可能有金屬碎片。這些最早在三年前出售的止痛藥的品牌包括Wal-Mart、CVS、Safeway、Super-Valu等129家主要零售店的名字。CVS商店9日已經停售這種藥,並從全國的商店中下架。acetaminophen是正廠止痛藥泰勒諾(Tylenol)的主要成份,被廣泛用在較廉價的學名藥止痛藥中,與阿斯匹靈(aspirin) 和易布普洛芬(ibuprofen)共同成為最被廣泛使用的非處方止痛藥。 


國人常動不動因頭痛,  腰酸背痛, 經痛就到藥房買止痛藥, 殊不知"痛"是身體某部分出現問題, 經由神經傳遞至大腦告知必須排除問題. 而阿Q式的以止痛藥阻斷訊息, 鴕鳥心態的養癰貽患, 小洞不補, 大洞就苦. 就像DPP不鏟除台灣之恥這毒瘤, 最後終將與其陪葬.

我的抽屜裏留有許多美國醫生開的ibuprofen與彰化基督教醫院開的acetaminophen, 只有在萬不得已; 1次是去年臼齒痛到顏面抽搐, 還有今年暑假接送朋友搬運行李拉傷背肌躺臥1週, 晚上為求入睡才服止痛藥, 其他時候都是咬牙忍痛. 即使前年帶狀皰疹神經痛了1個月, 為知何時真正完全痊癒也是堅拒止痛藥.

我們一般熟悉的止痛藥,其實是消炎止痛藥。止痛藥有多種,然而市面上售賣的,大致上可分為2種,即消炎止痛藥與中樞止痛藥,至于止痛效果最強的鴉片止痛藥由于具有上癮的副作用,一般受到各國政府管制。
■消炎止痛藥
醫學上的正式名字是“非類固醇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簡稱NSAIDs),例子有阿斯匹靈,其主要作用是治療發炎,但同時具備止痛功能。不過,一般人普遍上都誤以為它的主要作用是止痛,所以一談到止痛藥,都是指這種非類固醇抗炎藥。傳統非類固醇抗炎藥容易造成全身性的副作用,如傷胃、傷腎,因此禁忌很多,肝、腎、胃功能較差者、服用抗凝血劑、小孩、氣喘或有出血傾向者,宜避免使用。
■中樞止痛藥(Adjuvant Analgesics)
成份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商品有PanadolPanamaxParamolScanol普拿疼。它直接作用于腦中樞神經,以阻斷疼痛傳導,鎮痛解熱的功效,對胃腸道的刺激較小,其止痛作用較非類固醇抗炎藥來得強,所以通常是在不適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的情況下使用。它只有單純的止痛解熱效果,優點則是副作用較少。
■鴉片類止痛藥(Opiods Analgesics)
例子有鴉片、嗎啡等,它的運用只在于單純的止痛,止痛效果最為卓越,唯卻有很多副作用,包括上癮、嗜睡、幻覺等,過量使用可導致休克,甚至死亡。所以,鴉片類止痛藥通常都是前兩者使用無效后的最后選擇,適合受劇痛折磨者及晚期癌症病人。
 

最近網路上有人拿著舊謠言,加上一個新故事,新標題「吃一顆普拿疼會在身體內殘留五年」,就又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有位空姐因為每次月經來就會疼痛不已, 但又礙於工作必須經常性的站立, 只好每個月都吃普拿疼疼解經痛, 沒想到才將近三十歲的年紀, 就開始洗腎了. 真的是這樣嗎?
 
臨床上最常見因藥物中毒導致死亡病例的榜首就是「普拿疼」,解毒劑的使用要把握吞服後八小時以內的黃金時段,因為在八小時內給予解毒劑則治癒的機會大。普拿疼原名為「乙醯胺基」 Acetaminophen,由於它的吸收快因此退燒止痛效果迅速,而被社會大眾廣泛的使用。在美國每年有近十萬人因服用過量的普拿疼而必須就醫治療,臨床上最常見因藥物中毒導致死亡病例的榜首就是「普拿疼」,美國民眾每年有一百至一百五十人因它而喪命,而寶島台灣在近年來由於網路快速散布及媒體大肆宣傳報導普拿疼用來自殺的消息,造成中毒及死亡的病例是有增無減。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pa3638&aid=53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