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尾閭中正的內涵
2010/10/26 13:32:29瀏覽1266|回應0|推薦0

為了深刻理解“尾閭中正”的基準線,我們可以從人體骨骼解剖與運動力學關係及人體臟腑與呼吸行氣的關係這兩個方面,具體論述它的內涵。 
其一:人類由胚胎發育到成熟,從脊柱發育狀態就可以看出其發展過程。從胚胎到嬰兒期,腰脊柱本來是平直樣子,與一般的四足動物相似,只有從正前方觀察,才可見上細下粗,從第三頸椎到第一骶柱的椎體體積逐漸加大,與四足動物不同。而到了幼年及成年,由於站立行走的結果,從側面觀察脊柱呈現了“S”形彎曲,其腰脊部分是向前彎曲。這種彎曲狀態,是適應站立運動,反映了脊柱負荷機能的要求,用以增加彈性、柔韌性,減震緩衝保護頭腦。同時,對直立起著承上啟下穩定平衡的作用。而當人們在練習拳架推手和勞動時,欲想“立身中正”、“力由脊發”,或得力省力,首先從腰脊部分改變自然狀態,才能達到目的。這種腰脊柱從自然彎曲形態到人為拉直狀態的變化,尾閭已向前向下卷沉,實際上就是要求達到的“尾閭中正”位置。尾閭過中,挺胯即失去了以腰脊直豎為中心的支撐穩定,與不及造成的突臀和挺胯一樣,使周身之勁力以腰臍為界斷為上下兩截,既無周身節節貫串的整體合力,同時大地的反作用力亦不能通過下肢返串上翻。人好比一輛吊車,兩腿好似車輪,臀尾似配重裝置(車後壓鐵),丹田好似發動機,脊柱好似吊車臂(含頭的位置),肩關節好似吊車臂頂端滑輪,肘關節好似鉤頭滑輪,兩手好似鉤頭,鋼絲繩好似連接人體骨骼運動的筋肉氣血。當吊車吊起沉重物體時,除了有車輪的支撐外,最關鍵的就是吊車臂角度中心距離調整的大小,直接影響吊車受力後的平衡穩定性。如吊車臂的角度調整的過小,則中心距離增大,臀尾的配重裝置(車後壓鐵)即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導致吊車趴杆、車尾翹起,出現事故。無論發動機功率怎樣大,非但吊不起沉重物體,反落得機毀人亡。猶如發放勁一樣,如果尾閭不中正,臀尾就起不到配重裝置作用,腰脊不能直豎,焉能轉抖,角度亦自然不會符合力學的支點。拔山之力捆於己身,不但放不出去人,連同自身的平衡也難穩定。若要強行發放,自己亦傾或如球撞壁反受其害,在養生健身方面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拳論中常講的“立身撐天地、束身支八方”,“上輕下沉不倒顛”、“身如弩弓、拳如箭”,也正驗證了這些道理。完全可以說,“尾閭中正”,是內家拳修煉的根本大法。

         其二:由於“尾閭中正”而達到腰椎彎曲拉直,重現了人類胚胎和嬰兒狀態,即所謂的“倒轉乾坤”、“回復先天”的境界。這對體內臟腑各部位“以直養而無害”,將收到異常良好的效果。從人體臟腑上講,凡知道一些醫學知識的人,都清楚人體平時的內臟是由於腹壓的作用使得臟腑各離其位,造成腸子侵犯了胃的位置、胃侵犯了肝脾的位置、肝脾侵犯了肺的位置、肺侵犯了心臟的位置。這就是章乃器在《科學的內功拳》一書中說的“提心吊膽”。尾閭的中正使腰脊的彎曲得以掙直、腹腔容積增大。因此,胸腔的緊張點移向腹腔,形成了所謂的“水升火降”、“氣沉丹田”、“寬胸實腹”。寬胸實腹的腹內壓都是隨著動作的招式運動變化而變化。當在發放勁力的瞬間,腹內壓驟然升高,腹部就像是充足氣的皮球,由裏向外鼓脹。與其相反,腹壁的肌肉群自然由外向內收縮合抱,因此牽動腰脊轉抖,催發四肢運動到位,就連整個形體也呈向丹田收縮的趨勢。這樣丹田異常充實,猶如車輪拖著萬噸重物滾動旋轉,撞之不開,投之不散,氣呼的猛,腰脊亦轉抖的快,內壓就升得快,氣呼的緩,腰脊亦轉抖的慢,內壓就升得慢。然而,腹壁肌肉群的收縮合抱,總是與內氣的變化相對應,互為依存的條件,對立於一個統一體中。

其三:尾閭的扭曲
         在太極拳運動中,當進行邁步、旋轉和獨立等動作時,如果沒有協調的兩胯抽托活動;則尾閭就會處於不正中的狀態,或交靠於實腿,或偏倚於虛腿,形成扭曲,因而破壞了“立身中正安舒”的身法。

其四:尾閭的扭轉
         “立身中正”從外形看來,如果兩胯之間連成直線,兩肩之間連成直線,同側肩胯之間也連成直線的話,則在這四條直線所構成的四邊形範圍內的軀體就應該是在一個平面上的整體。這個整體的所有部分在前進後退、左旋右轉和上升下落時都應當是同步的,不可出現前後肩、前後肩和肩胯連線的扭轉或扭曲而引致脊椎的某一部分發生扭轉的現象。由於尾閭是脊椎的基座,因此,脊椎任何部分的扭轉都是尾閭不正中的表現。此外,還有兩種尾閭扭轉的情況需要注意,一是頭部與尾閭的動作不同步,亦即脊骨根不能對準臉之中間;二是當左右旋轉時髖骨與骶骨的動作不同步,會產生扭臀現象。

         如前所述,人體內氣流轉,要經尾閭、夾脊、玉枕這三個部位不易通過的三道關口。太極拳中的“通三關”,是在尾閭中正神貫頂的拳勢規範下,氣往下沉,內氣沿任、督二脈自然流轉完成的。習練者用功日積月累,水到渠成,可使任、督二脈自然接通,接通全身才有舒服融和的感覺,但決不可強求,以免出偏差流弊。以尾閭中正來打通“三關”,不僅對技擊觸覺、體內感覺以及反應靈敏有益。而且,同時對健身、養生、益壽延年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尾閭不正中(扭曲或扭轉)是身法的大失誤;會產生很多弊病,主要有:

         1、破壞了立身中正安舒,不能八面支撐和八面轉換;

         2、全身勁力分散,形不成整體力;

         3、削弱了身弓的彈簧勁;

         4、底座的偏移扭轉形成下盤搖動不沉穩;

         5、脊椎的任何扭曲或扭轉都會使內氣和勁力通路受阻,導致因氣機不暢順而運動滯重不靈;也形不成節節貫串的勁大;

         6、部分脊神經受阻影響知覺和運動的反應速度,神貫不了項;

         7、尾閭不正中則全身虛實不清楚,無法避免雙重之病; 8、發勁豎尾無力。 這就是郝月如強調“習太極拳者必先求尾閭正中”的道理所在。

         有關尾閭的作用還有必要提到下列幾點:
         1、尾閭是攻守力量的要素之一、尾閭長強穴有下沉前去之急,百會穴意向上領,大推虛虛上拔,脊椎節節鬆開,則頂勁自然顯露,神貫於頂,骶骨可以產生很大的支持力量,身弓之勢得以形成。可蓄可發,可攻可守;

         2、尾閭猶如前敵總指揮,前進後退(指動步進退而言,非指步不動而重心前後移動),左旋右轉都要由尾閭帶動。這是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基本條件之一;

         3、比手時如不動步則尾閭切不可向後移動或左右直線擺動,只可旋轉或向左右有少量旋移。尾閭正中,向下松沉,長強穴有前去之意,則佔據了有利形勢。如我尾閭向後移動或左右直線擺動,則必失勢,為敵所乘。這就是陳鑫《太極拳經譜》中所提到的:“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腸(我認為是指五骶骨、四尾骨合為尾閭而言,不知原意是否如此),不可稍讓。如讓他人,人立我跌。急與爭鋒,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據形勝”的道理;

         4、發勁前,我尾閭于對方不知不覺中向前侵佔一、二分,則可以自然地掀起對方,使發勁沈著松淨,順暢眼快。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huataichi&aid=453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