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迦陵 (一)淨土宗 日本的淨土宗,是日僧源空(法然)在 1175 年所創立的宗派。該宗 除了信仰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之 外,也深受中國唐代善導所撰《觀經疏》的啟發,是一個專修念佛法門的 宗派。總本山設在京都的知恩院。 明治二十七年( 1894 ),日本淨土宗派遣布教師仲谷德念與武田興 仁二人,以從軍布教使的身份來台灣傳教。這是該宗傳入台灣的開始。當 時的布教所就設在台北的府前街。 明治四十年 (1907), 布教所遷往圓山的忠魂堂內, 到大正 15 年 (1926) ,又改建於台北的樺山町,該處亦即後來的淨土宗別院。 此外, 在台南等地也建有若干寺院及布教所。 在社會、文化事業方面,該宗也頗為重視。在台南,該宗設有一所專 供台灣人子弟求學的教育機構──台南學堂。 此一學堂在大正十三年( 1924 )改為台灣商業學院,學生約 300 名。創校者為該宗布教師秋田貫 融。 此外,該宗設在台灣各地的主要寺院及布教所,也大多設有補習學校 及婦人會。鳳山布教所的村瀨義海,還設有佛教文化研究會,致力於提高 佛教研究水準。昭和九年( 1934 )還發行《凡聖》月刊。 該宗在光復前,在台灣的寺院有八座,布教所有四所,教會所有二十 所,在台灣的開教總監是台北開教院的主持人田村智學。 除了淨土宗本派之外, 該宗的別派──西山深草派也在昭和四年( 1929 )傳入台灣。 當時的布教師兼子道仙在台北市御成町設立布教所。 其後,又在北投設立善光寺。 依據台灣總督府的資料顯示, 昭和十年( 1935 )該宗在台灣的開教總監為善光寺住持中野全能。 信徒大約有一千 人。此一數字,與淨土宗本派之信徒數量一萬七千人相距甚遠。 (二)日蓮宗 日蓮宗是十三世紀日僧日蓮所創立的。在教義方面,該宗最尊崇《法 華經》(尤其是經中的〈壽量品〉),在實踐方面也提出唱誦「南無妙法 蓮華經」的「唱題成佛說」,並且排斥他宗,具有尊自抑他的性格。 日蓮宗在日蓮逝世後不久,即開始分裂。到二十世紀,由日蓮之思想 所繁衍出來的日蓮系宗派,在日本共有四十餘派,其中包含傳統教團與新 興教派。傳統教團以日蓮宗(以身延山久遠寺為總本山)教勢最大,日蓮 正宗(以大石寺為總本山)居次。新興教團則以創價學會勢力最大,立正 佼成會居次。 日蓮宗之傳入台灣,始於明治二十九年( 1896 )。當時的日蓮宗管 長(即該宗總裁)小林日薰派遣布教師渡邊英明、佐野是秀兩人到台灣傳 教。次年,該宗在台北新起橫町建立布教所。明治四十三年( 1910 )布 教所遷往八甲庄(若竹町)。不久,該所並改名為南海山法華寺,並附設 星期日學校、立正婦人會等機構,積極入世弘法。此外,該宗設在台南的 妙經寺,也設有青年會、婦人會、施療院等機構。 日據時代,日蓮宗在台灣的信徒約有五千人。共設有三所寺院,五個 布教所,總部即為設在台北市若竹町的法華寺。 此外,另有屬於日蓮宗系統的兩個宗派也曾在大正年間傳入台灣。其 中,本門法華宗於大正六年( 1917 )傳入台灣,先後在台北、台南等地 設八所布教所,信徒約有二千人。顯本法華宗於大正十五年傳入台灣,分 別在台北、台中各設一處布教所,信徒也大約有二千人。 台灣光復後,上述三派全部撤回日本。大約在 1960 年前後,屬於日 蓮系信仰的新興教派──創價學會開始傳入台灣。由於未能取得台灣政府 的宗教法人資格, 因此未能建立寺院,僅採取家庭聚會方式傳教。 1988 年 3 月,該會在台灣成立勤宣文教基金會, 經常舉辦學術講座、音樂會 、社區活動、藝術展覽等活動。1990 年 3 月,成立「中華民國日蓮正宗 佛學會」,在台灣正式以合法的宗教形象出現。1994 年 8 月,又成立「 中華創價佛學會」。使台灣的創價學會團體,正式成為「國際創價學會」 ( 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的一員。 並以該會所具有的積極入世 、現代化、人間化及國際化的特質推動日蓮宗的教法。 1998 年 1 月,該會出版了《佛教哲學大辭典》。此一辭典為 16 開 本,內容約有二千頁篇幅。是《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之 外的第三部大型的新版中文佛學大辭典。由於辭典內容係以日蓮宗教義為 主軸,因此,該辭典的出版,也象徵日蓮宗信仰向台灣所推進的一大步。 (三)真言宗 真言宗是日僧空海所創的日本密教宗派。又稱東寺密教,略稱東密。 該宗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有多次分裂。到二十世紀初期,分裂為高野派、御 室派、大覺寺派、醍醐派、東寺派、山階派、泉源寺派、小野派等等。其 中,曾傳入台灣的派別是高野派與醍醐派。 高野派全稱為「高野山真言宗」,是日本真言宗各派之中勢力最大的 一派。該派在明治二十九年( 1896 )傳入台灣。初期布教師有掠本龍海 、小柴豐嶽、小山祐全等人。台灣總本山(亦即台灣開教監督所)設在台 北市西門町的新高野山弘法寺。明治三十二年 ( 1899 ) 7 月,該派在新 起橫街設立布教所。由於首任布教監督小山祐全的努力,弘法寺的傳教及 社會事業都頗具規模。在台北,該派且設有台北護國十善會宿舍及旅舍等 設施。在其他各地的主要寺院及布教所中,也往往設有補習學校及婦人會 。 依據日本昭和四十四年( 1969 )刊行的《佛教大年鑑》所載,該派 在台灣所設的弘法機構,共有十八處,分別設立在台北、台南、台中、基 隆、新竹、嘉義、高雄、花蓮等地。 除了高野派之外,醍醐派也在大正十五年( 1926 )傳入台灣,先後 在台中及台北設立布教所。該派社會事業未見從事,但在弘法事業方面則 頗有業績。昭和十年,該派信徒約有一萬一千人,比高野派的七千人,信 徒數量超過四千人之多。 作者按:上列諸文內容,大體取材自江木生〈內地佛教の台灣傳來と 其現勢〉一文。原文以日文撰寫,刊載在《南瀛佛教》 15 卷 2 號。 引用:http://www.mst.org.tw/Magazine/Spc-Rep/spre0698.htm#Japanese%20Buddhism%20at%20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