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2 19:51:19瀏覽3530|回應5|推薦14 | |
看過戰爭電影『搶救雷恩大兵』的鄉親,想必對以下這一幕印象都很深刻:一位母親一天之內收到三封國防部來的信函,通知她三個兒子戰死在諾曼地登陸和新幾內亞戰場的消息。當國防部的車子隨同牧師送來信函時正是夕陽西斜時刻,鏡頭轉到了這位可憐的母親孤單身影,她可能意識到了不好的消息,跌坐在門口走道那一幕,相信很多觀眾都難過的看不下去,藏鏡人同樣得暫時停格,整理情緒後再繼續觀看。
一天之內失去了三個孩子,不能不謂人間至極悲慟,參謀總長馬歇爾將軍得知這位母親還有第四個孩子雷恩大兵身陷敵後方軍區,立刻下令派遣空降部隊深入敵區,無論如何要救出這位母親最後一個孩子,讓他回去照顧孤獨的母親。這樣的安排雖然不能挽回這位母親失去三個孩子之痛,但美國陸軍部也算是盡到了一點該盡的仁義了。 若問道中國戰爭史上有沒有比這位母親的遭遇更悲慘的事呢,答案當然是『有』,但先讓藏鏡人先談一下其歷史背景故事。 唐朝天寶年間,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宰相貴妃之兄楊國忠專權,國政敗壞,窮兵黷武,兩度無意義的對雲南的南詔國出兵,強制大徵兵的結果,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長安出兵南詔時刻,杜甫親自目睹,曾寫下『兵車行』的千古名句,開頭幾句就驚心動魄的描繪出這一幕『圖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六十年後白居易在他的『新豐折臂翁』對這戰役也有很淋漓透致的描述,寫出天寶年間南詔用兵的慘事,我節錄『新豐折臂翁』一段詩句如下: 無奈天寶大徵兵,戶有三丁徵一丁。點得驅將何處去?五月萬里雲南行。 聞說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 ………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將大石搥折臂 張弓簸旗俱不堪,從此始免征雲南。 新豐八十歲老翁當年就是為了逃避戰役自折一手臂,免去了被『拉夫』渡瀘水遠征雲南命運。 而這些被強徵來的進軍南紹國的將士,由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領強渡瀘水進攻雲南,其命運如何呢??再看看下面這一段也是白居易詩句『蠻子朝歌』就可了解,同樣是一幅驚悚的圖畫: 鮮于仲通六萬卒,征蠻一陣全軍沒,至今西洱河岸邊,刀痕箭孔滿枯骨。 諷刺的是,唐軍在雲南慘敗全軍覆沒,宰相楊國忠卻向朝廷報捷,唐玄宗還以為真的打了勝仗和貴妃在後宮飲酒作樂,真是昏庸至極如夏桀商紂了。明代詩人鄧子龍曾感慨地寫道: 唐將南征以捷聞,誰憐枯骨臥黃昏,唯有蒼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 攻打南詔國失利,導致唐朝國力大衰,這一年是天寶10年(公元751年)。接下來天寶14年(公元755年) 的『安史之亂』對大唐帝國更致命了,安史之亂發生,洛陽失守,長安淪陷,唐玄宗狼狽倉皇的帶著楊貴妃和皇子國孫逃往四川蜀地,行至馬槐驛時,三軍鼓譟不前,殺了貴妃之兄宰相楊國忠,到最後連玄宗本人也保不住楊貴妃,賜死貴妃才平息三軍將士之怒。這就是有名的『馬槐坡之變』。 徵兵攻南詔國時還能遵循唐朝兵制,『戶有三丁徵一丁』,安史之亂發生,中原亂成一片,為了奪回長安洛陽,強制徵兵拉夫行動更激烈了,這時候可說是『丁男俱無,役及老婦』了,看看下面這一段杜甫有名的『石壕吏』,這是杜甫親自目睹的悲慘世界,有感而發寫下的詩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迎。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藏鏡人借用網路(被多方引用精彩翻譯,但不知原出處作者是誰) 石壕吏生動白話文翻譯如下: 傍晚過夜投宿到石壕村,正碰到徵兵的官吏抓人。 老頭子翻過牆悄悄逃走,老太婆去應付出了房門。 官吏大呼小叫何等憤怒!老婦哭哭啼啼何等哀苦! 聽到老婦走上前去傾訴:三個兒子都去鄴城入伍。 一個兒子捎了信回來說,另兩個兒子最近剛戰死。 沒死的還得苟且的活著,死去的反而能永久安息。 這家中再也沒有別的人,就只一個吃奶的小孫子。 要哺乳孫子媳婦未改嫁,進出門沒一條完整裙子。 我老太婆雖然體力衰退,就請你今晚上把我帶回。 河陽這一仗我還可應急,還能為兵士們準備晨炊。 深夜了已經沒有說話聲,隱約間聽到低微的抽噎。 天明時我還要繼續趕路,只能與老頭子一人告別。 這段詩文描述夠悲慘了吧,三個孩子被徵調到前線,戰死了兩個訃聞剛收到,村裡又來了酷吏,還要強徵孩子的年邁父親上前線,老翁夜裡翻牆逃走沒抓到人,就連老婦人也不放過,一併帶走到軍中為兵士炊煮飯做雜役。人間悲慘事怕沒比這更甚的了。 話題回到文章開頭,那位在歐洲戰場失去三個兒子的母親,最起碼還受到國家頒給的褒揚獎狀以及國民對她的尊敬,最小的孩子還能立刻從戰場被送回國陪伴老母親,至少得到一點點安慰,而石壕村這位可憐的老婦人,三個孩子受徵召,戰死兩個還不夠,自己又被酷吏強行帶到軍中當炊煮雜役,被帶走後老婦人其後來下落如何,藏鏡人想都不敢想像了。 談到這裡文章也該做個結尾,唐朝天寶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人口最大的劇烈變動期,安史之亂後人口從六千萬劇減到三千萬,足足少了一半, 天寶年間大徵兵,徵兵主要對象當然是農民,年輕農民大量從田間被拉走,農田缺乏人力,收成自然大打折扣,天災加上人禍,飢荒隨之而來,老幼婦孺乏人照顧餓死病死不計其數。而隨著戰事激烈,從軍年齡從15歲擴大到75歲,不但巷閭為之ㄧ空,甚至攔道拉商旅充軍。此外,安史叛軍每攻下一地,大燒大掠,最後竟然連官軍借西域回紇(今天的維吾爾族)軍隊平亂,收回失地同時,也某種程度默許他們搶劫百姓民家一番,老百姓苦不堪言,社會經濟殘破,人口劇減也就不足為奇了。戰爭帶來的災禍慘狀可想而知。 而肇禍者唐明皇和她的愛妃楊玉環的故事,後來經由白居易的《長恨歌》詩歌的宣染,卻又被浪漫美化成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看看下面這段: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名家詩句當真是纏綿動人,後世許多人看京劇,崑曲《長生殿》的唐明皇楊貴妃故事,也對其寄予同情。至今男女情侶海誓山盟,也都喜歡引用這幾句。 早年黃梅調電影林黛,趙雷的江山美人也還有『扮皇帝』這一幕遊戲,歌詞如此寫道:『做皇帝要端莊,我做皇帝比人強,世代祖傳有名望,扮起來準像唐明皇。』可見唐明皇楊貴妃俊男美女扮相深植人心,人人愛看, 請點看下面這一段經典黃梅調『扮皇帝』影片。 但我覺得當一個知識分子當要有理性判斷,不能受美化後的詩歌戲曲影響,一個皇帝把國家治理到人口少掉一半,那真的是很爛要不得的皇帝了。我例舉一首距唐朝千年以後的清朝袁枚寫的『馬槐』這首詩,更能發人省思: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這首詩忠實道出了唐明皇在長生殿上對楊貴妃的思念,以及兩人在馬槐坡生離死別,和安史之亂千萬百姓受的苦難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藏鏡人 武藝絕倫筆通神,胸懷萬卷藏乾坤 詞源倒傾三峽水,劍鋒橫掃千人軍 詩話切磋多墨客,琴棋交契有知音 網際縱橫無跡處,人稱神祕藏鏡人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