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9 09:43:11瀏覽4659|回應8|推薦34 | |
日本的歷史上,有兩次大規模的向國外學習,汲取吸收新知識的時期,一次發生在中國唐代,另一次則是在近代18世紀中國清朝末年時期。
前者也大致發生在七~九世紀,前後兩百多年。此時期日本大量遣送遣唐使,學習僧到中國唐朝學習官制禮制,建築,繪畫,佛學,文史詩書等文化,後者則以近代史著名『明治維新』時期為代表,率先亞洲國家接受了西方的船堅砲利科學新知和文化思想,使日本擺脫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轉變為足以和西方強權抗衡的新興國家,免於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 兩次改革學習都為日本帶來巨大變動,後者並影響到中國,東南亞諸國近代的發展,我們台灣今天的生活和文化層面也和他息息相關。 今天先談到第一次的向唐朝取經時期。 早期的日本沒有文字,只能用口語相傳意思。沒有文字則不可能有發達的抽象思維,也無法傳達層層命令組成軍隊,這時候的日本屬於散落的部落社會。 西元三四世紀以後,日本開始懂得借用漢語文字發展出自己的假名文字,再進一部習得中國抽象與具體的語彙,早期日本的雛形文字語言慢慢形成。 先有文字的部落率先擁有軍隊,並習得先進武器運用,開始併吞其他部落,大約在四世紀末期,早期的日本統一社會於是逐漸成形,就是通稱的『大和朝廷』,在這時期還未有『日本國』的國號,在中國方面,根據山海經,漢書,魏志記載,中國朝廷都是將當時的日本稱之為『倭國』,其實這是相當帶有鄙視意味的稱謂。 大和朝廷形成後,一直到聖德太子執政七世紀初,中國也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動亂,隋朝統一中國,經濟文化開始穩定發展,日本也開始派遣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新知,這以後歷經隨唐兩代,一直到九世紀末的894年終止,總共持續兩百多年。其次數,規模,學習內容和時間久遠都是空前的,這段時期可說是中日兩國第一次的文化交流,中國文化單方面的輸往日本。 七世紀後半葉有遣唐使留學生已經相當具備中國語言能力,意識到『倭國』的稱謂不友善且不平等,主動將國名改為『日本國』,意為“太陽昇起的國度”,其後沿用,『日本』的國名正式被採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註:新唐書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 日本遣唐使行列之中,有年紀輕15歲左右,資質好,學習能力強的如阿倍仲麻呂,甚至在唐朝科舉考試及第在朝廷任官,還取了個中國名字晁衡,和中國的李白,王維,賀知章,儲光羲都有深厚交誼,全唐詩裡也收集了晁衡的詩集。而資質平庸者,自知科舉入仕無望,也多能定位自己是一位『學問的搬運者』角色。終日埋在斗室抄寫經書帶回日本。 晁衡在唐朝任官期間,日本除了繼續派送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之外,也同時計畫邀請了一位學問高僧到日本宣揚佛法,設戒壇定律法,這就是有名的『鑒真渡日』的事蹟。 鑒真原是揚州大明寺高僧,在他決定接受日本留學僧邀請東渡時時,和其弟子工匠畫匠上百人隨行,剛開始遭遇不少波折,期間經過海難遭遇等,總共歷經12年,第六度渡海才成功抵達日本,這一年是西元753年。 鑑真抵達日本後,轟動空前,朝廷和民間信徒萬人空巷爭相前來瞻仰高僧風采,添香火,求受戒,大概好像今天達賴喇麻來台吧。而他的學問涵養,風度也讓朝廷和各佛寺日本僧人佩服,這位遠來和尚不只會念經,他同時帶給日本的還有中國的醫學,建築,書法,雕塑,繪畫,農業,果樹甚至飲食文化的新觀念,給當時日本帶來了極大的衝擊性的革命。豆腐製作技術也是鑒真東渡時傳到日本的。 鑒真書法也是一流名家風範,至今還留有鑑真遺筆,國寶級文物。 鑑真剛抵達日本時暫居奈良東大寺,後來朝廷再提供土地讓他興建唐招提寺,完全由鑑真師徒設計興建,唐紹提寺就是當年鑒真鑽研誡律,宣揚佛法的所在地。他同時也是日本律宗的開基者。鑒真去世後,弟子為其雕塑的『鑒真和尚金身雕像』至今保存在唐紹提寺,是日本奈良時代雕像代表作,被視為國寶。東大寺和唐招提寺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96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浩劫,鑑真在揚州的大明寺遭到毀滅性的破壞,1980年文後結束後,這一年這座鑑真座像,首次以『鑑真還鄉』名義回到中國揚州,將近三十萬信徒前往朝拜,萬人空巷。大明寺得以復建,鑑真東渡經過一千兩百年後,沒想到還能有這般號召力,對佛教界做出貢獻。這一年藏鏡人正好在日本唸書,學習日文教材也有鑒真東渡這一課,而這時每天電視新聞都看到鑒真的消息,印象特別深刻。 在鑒真第六度東渡時,晁橫(阿倍仲麻呂)在唐朝任官已經三十多年,得到當時玄宗的恩准,隨鑒真船隊返鄉,王維和李白儲光羲等文人為他餞行,王維同時寫下了有名的『送別晁卿詩』: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晁衡同時解下身上寶劍,贈給中國詩友,也揮毫賦詩 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並用日文寫下了一首有名的『和歌』。 「天の原ふりさけ見れば 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でし月かも」 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仰望遼闊的天邊,故鄉奈良的三笠山,這時應是月滿山頭的時候吧。 這首和歌被收集在日本的『百人一首』和歌集,類似中國的唐詩三百首詩集,三笠山也因這首和歌大為出名,近代日本著名的聯合艦隊甚至用『三笠』為艦隊的旗艦命名,在日俄戰爭日本海決戰時大出風頭,喜歡戰爭片的朋友想必都知道。 寫到這裡順便提個題外話,1965年中國北京批鬥氣氛濃厚,文革已開始醞釀,以『茶館』和『駱駝祥子』著名的作家老舍率領中國作家抵日,訪問了奈良,想到晁衡發思古之幽情,也寫下下列這首詩: 阿倍當年思奈良,至今三笠草微黄。鄕情莫問天邊月,自有櫻花勝洛陽。 這首詩老舍回國後收藏在他旅日散文中,又是賞櫻,又是賞月,因此被江清認定為資產階級作家,老舍因此隔年遭紅衛兵批鬥不甘受辱投井自殺,這是1966年文革爆發之年,距離他旅日才不過一年,藏鏡人常認為這首詩算是老舍的『絕命詩』,這是題外話。 六度渡日,鑒真的船總算安然抵日,但晁衡搭乘的船,不幸遇風浪飄到越南海岸,流浪了一年才又回到長安,這時候是天寶十四年六月(755年),這一年的十一月安祿山叛變,隔年長安陷落,京城一片大亂,消息外絕,當時長安的友人都以為他遇難葬身海底了,已為他辦了喪事,朋友都送了輓聯...(很像湯姆漢克斯主演的Gate away情節),李白的輓聯是著名的哭晁衡詩: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沈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而晁衡回到長安時不久遭遇安史之亂,他聯絡不到李白,擔心李白安危,也寫下這首真情留露的詩句: 卅年長安住,歸不到蓬壺,一片望鄉情,盡赴水天處,魂兮歸來了,感君痛哭吾,我更為君哭,不得長安住。 阿倍仲麻呂(晁衡)和鑑真,在中日復交的蜜月期都常被拿來當中日邦交的像徵人物。 話題轉回到遣唐使,遣唐使的貢獻除了引進唐朝典章律法,推動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之外,對於日本文化藝術水準的提升也功不可沒。而每次返國攜回大量漢籍佛經,朝野上下因而興起研習唐詩漢文風潮,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更成為士大夫和宮中女官最希望得到的詩集,使唐詩在日本廣為流傳,千百年後至今不衰。部份詩文在中國已流失,但在日本卻流傳下來,算是為全唐詩之外保留了不少『遺珠』。 此外遣唐使從唐帝國輸入了唐朝書法、繪畫、雕塑、音樂、唐舞等藝術,經過改革,成為為日本精緻獨特的平安文化。圍棋,相撲也都是這時期經由遣唐使介紹到日本的。 唐朝時代,以長安為起點經中亞西域,然後通往歐洲的絲綢之路,這條絲路是以敦煌為東西交流站,許多西方文物經由絲綢之路傳到中國長安,不少遣唐使回國時攜回日本,至今日本奈良正倉院仍保留有三千多件中國和波斯西域文物,有學者說日本平安(京都),飛鳥(奈良)是絲綢之路渡海的東方終點站,這麼說也不為過。正倉院寶物,每年四月開放一次給世人參觀,其餘時間都是在做建築物維修和國寶維護工作。 九世紀末,唐朝末年中國陷入混亂,無法保障遣唐使安全。此時民間貿易逐漸頻繁,物資來源不斷,兩百年來移植唐朝文化,日本平安時代精緻的『國風文化』也開始萌芽,國家正式交流不再那般重要。此外,留學生的素質也逐漸低落,以留學為名行貿易之實,賺取利益的留學生大有人在。西元895年,日本朝廷決定不再派送留學生到唐朝,歷經兩百多年的遣唐使節時代終於劃下句點。 最後,藏鏡人送上一篇宋朝歐陽修有名的『日本刀歌』,作為本文的結束,這是遣唐使時代後百餘年,宋朝和日本已無正式國家,只有民間往來,這時候日本的平安文化已非常成熟,日本佛教的宗派,天台宗,密宗,律宗等大致分派底定。建築,美術也很發達,和歌,文學方面同樣,世界上第一篇長篇小說紫氏部的『源氏物語』,清少納言的『枕草子』都是這時代作品。 日本刀歌就是北宋時歐陽修在得到一把日本寶刀時,對於寶刀的製作精巧讚賞不止,感嘆前朝時代這些技術都是中國傳到日本的,如今中國反而做不出這般精緻寶刀。寶刀的製作技術尚在其次,許多先朝經書大典,中國多已流失,反而日本為之保留下來,以致於如今必須『禮失求諸野』,這才令人感嘆,有感而發寫下的著名詩句。 日本刀歌 歐陽修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 其先徐福詐秦民,採藥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貢獻屢往來,士人往往工詞藻。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 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繡澀短刀何足云。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