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0 09:34:30瀏覽5139|回應9|推薦75 | |
藏鏡人小棧來了一位同住在墨爾本的格友,還是博士級的,剛移民澳洲不久,來澳之前曾在台灣歷史博物館任職十年。藏鏡人原以為是一位學究型的,沒想到上回在墨爾本初見面竟然還是一位新手小媽媽。
這位新手小媽媽博士和藏鏡人已成忘年之交。前陣子在藏鏡人貼文留言,談到日本陶瓷業發展歷史,這幾天藏鏡人整理一下資料回覆她,看看內容認為或許也可單獨成一篇文章,就將他貼上來分享吧。 引申文章Japonisme ,十九世紀歐洲藝術美術哈日期 IMARIYAKI 漢字寫成伊万里焼,這是在日本佐賀縣有田町為中心一帶生產的陶瓷器通稱。 根據文獻紀載,大約在四百年前豐臣秀吉出兵朝鮮的時候,帶回了不少朝鮮陶器工匠,這些工匠中一位名叫李參平的製造陶瓷達人,於1616年德川江戶幕府初期,在佐賀縣有田地區發現了非常適合製造陶器的白瓷礦,佐賀藩於是在這裡設官窯生產陶瓷器,此後成為該蕃的主要產業和財政來源。 1660年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開始大量採購有田官窯生產的磁器銷到歐洲,這些外銷磁器都集中在附近一條伊万里川的港口出港,『伊万里燒』IMARI YAKI磁器名稱因而馳名歐洲。 最初生產的瓷器是以一種色繪(著繪瓷器)和染付(白瓷藍線條)的瓷器(附圖) 為著名,隨著製陶瓷技術逐漸發達後,更有鑲金的金爛手瓷器生產(如圖) ,非常受到歐洲王公貴族,富商上流社會喜愛,然而這種金爛手瓷器製造技術原先卻是來自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官窯。 15世紀以前銷往歐洲的東方瓷器本來是以明瓷最為有名,明末清初交替期中國動亂不斷,開始實施海禁令,中國陶瓷器銷往歐洲受阻,日本的伊万里燒漸漸取代明瓷,成為歐洲收藏家的最愛。 除了銷往歐洲之外,這時候的日本進入江戶時代承平時期,貴族和武士階級之間也開始興起收藏鑑賞高級瓷器的風潮,為了將九州的伊万里燒瓷器運往關東關西,甚至東北和北海道地區,九州河道運輸也因而發達。 當時瓷器運往朝鮮的經由日本海出口,銷往歐洲的從長崎轉口,本國內銷的則由瀨戶內海運到關西大阪,日本江戶時代水路運輸也因此而開通,至今在北海道一帶,還可發現很多江戶時代留下的伊万里燒的茶碗盤陶瓷器。 放上這張九州佐賀有田地區,伊万里港口地理位置,棧友們比較容易理解。 前面提到,有田地區生產的瓷器,也就是歐洲通稱伊万里燒,是佐賀藩的財政來源,佐賀藩為了讓生產技術不外洩,還設立管轄製陶的專屬部門,所有產品採專賣制,類似我們的菸酒公賣局,製陶工匠也完全集中管理,這些工匠除了從事陶瓷製造外,甚至一輩子都不和外界接觸,陶瓷業生產區成為非常閉鎖的社會,製陶工人是代代相傳,但也只有長子才能承襲衣缽。 但是再怎麼精密的管理還是有百密一疏,1806年終於被一位尾張藩瀨戶陶藝達人加藤民吉潛入成功,將習得的技術攜回故鄉瀨戶,此後尾張藩也設官窯,開始在瀨戶生產陶瓷器,瀨戶燒並且漸漸奪取了原來有田陶瓷器業在日本關東的市場。 今天到瀨戶的話,加藤民吉被尊為『窯神』,神像供奉在許多窯業工廠。 窯神加藤民吉的傳說在日本東西兩極化,他潛入佐賀有田窯業習得製陶技術,帶回瀨戶將其發揚光大,但卻也因此奪取有佐賀有田陶瓷業的半壁江山,因此被稱為『佐賀的惡魔,瀨戶的窯神』,其事蹟還曾被編為日本歌舞伎戲曲。 在九洲佐賀地區的窯業人恨死了加藤,當地對他的傳說故事多是負面的,內容敘說加藤原來在瀨戶已有妻兒,為了習得製陶技術來到有田,又娶了當地陶瓷工的女兒,學了技術後又潛回瀨戶故鄉,而他在有田的妻子攜兒來到瀨戶找到加藤時,發現他原來已另有妻子,傷心的投水自盡。 當然這都只是傳說,應該是九州地區的人故意惡魔化抹黑加藤吧。 但他帶回瀨戶的陶瓷知識後來經由技術再提升,卻又為日本的陶瓷業找出活路,振興產業,在日本評價是很高的。在歐洲,伊万里成為日本瓷器代名詞,而在日本的話,日語『瀨戶物』也就是陶器的意思,電視劇也曾以加藤民吉事蹟拍過『永不退色的光芒』。 若有機會到日本瀨戶的話,不妨留意一下這尊窯神加藤民吉, 許多商店也販賣有他的畫像陶瓷產品。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