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蓮國法師臨終關懷教材第四章
2009/03/05 21:41:16瀏覽1593|回應0|推薦2

第肆章、生老病死苦

第一節、六道輪迴:
甲、生死之輪:未講臨終關懷之前,先來探討"生死之輪"。相信大家應該有看過此圖,有人稱"六道輪迴圖""生死輪"或"十二因緣圖"等等。此圖蘊藏着描述眾生生死輪迴,受苦及脫苦的教法在內。
此圖之由來:在古印度之中部有一摩揭陀國。(如中國古代,分好幾個國家,)有一國:其城王(國王)叫"頻毗娑羅王"此王為人和善又精明,因此百姓生活安逸,唯獨城內(首都)常發生火災,不是東邊拉警報,就是西邊的房子被火燒,此起彼落地,令百姓至為困擾、煩惱。
       國王為了讓民眾安心過日子,召集群臣商議後,下令日後凡是引起火災之人,全家(戶)都要搬出城外住,不能留在城裏。令出後;國王以為即可太平度日。未料,沒幾天,王宮內却失火,且火勢猛烈。國王為保威信,只得搬到一寒林(另一城),可首都百姓之經濟、文化等大受影響。因而;陸續有民眾亦隨國王搬到寒林去。
       之前荒涼而未開墾之蠻荒地,而今却逐漸變為一新興都市,(成為新首都),由於國王捨去舊國都(名為"上茅城"在該國之中央,故為國都)而搬到此處,致使寒林蛻變成美麗之王城,為了紀念舊有之國都,即把寒林改名為王舍城此王舍城也就是佛陀常於此說法之王舍城。【註 :舍衛國──說阿彌陀經、金剛經。廣嚴城(國) ──說藥師經。王舍城──說妙法蓮華經】(其境內有一佛陀常說法之山「靈鷲山」。頻毗娑羅王;其與佛教有很深之淵源: (1)是第一位皈依釋迦牟尼佛的國王。(2)佛教史上第一座精舍──竹林精舍,由其供養給僧團的。
於另一處;有一小國叫勝雲城。其王叫"優填王"二位國王甚有交情。王舍城(姑稱為甲)、勝雲城(姑稱為乙),此二城;國富民強、風調雨順,常有商人互往做買賣。是以;二位國王常托兩地之商旅、友人代轉書信及禮物給方。                                                                                             
優填王(乙)把一件價值連城,防火、防毒及護身,並鑲滿各種寶石之珍貴鎧甲,贈與頻毗娑羅王(甲),甲在收禮後,召集了大臣並向他們說: 「如此貴重大禮,朕應如何回贈,等同厚禮;或更有價值之禮品」。但大臣們提出之建議都不恰當。令大家非常困擾,真是傷腦筋。
   幸好;此時有一大臣說:「三界之中所有珍寶亦比不上佛陀,此佛陀正在我國境內,何不以佛陀之身作畫回禮呢?此禮既吉祥,又能令優填王積聚福德,一舉數得也。」甲王高興說:「就這麼辦吧」。佛陀聽到甲王請求後,不但應允;還授記說:「乙王見畫時,不但生大信心並會得成就」。 
在畫師為佛陀作畫時,由於佛陀之莊嚴,自然釋出萬丈光明,且因畫師出於恭敬心而未敢直視佛身,是以無法(難以)作畫。佛陀逐把自己的身影投在畫布上。由畫師依其身相及比例逐步着色。畫師又依佛陀之開示,在佛身相圖畫下,加上開示、皈依、三學、六道生死輪迴,及十二因緣教法、生死輪迴圖。此畫被塗上香料而包於上好的絲布內,在放入一個金盒之中,金盒又被放在較大一點的銀盒之中,銀盒又被收藏於更大的紅銅盒之中。
    甲王也寫了一信,請他在城中張燈結綵,由大象、步兵及戰車等陪同,出城十一哩恭迎佛畫。本來不信佛之乙王,於恭敬展開佛畫後,仔細觀看圖中內容及思惟其內義,(四諦、六道輪迴之苦、十二因緣流轉過程等)。由於佛陀之加持,與其本身善緣等因素,當下證得羅漢聖果。

乙、輪圖法義概說:此圖在亞洲(如日本、中國、香港)國外地區甚至有華人之處,亦有此圖流轉。仍顯示凡夫眾生,在六道生死輪迴的圖解。它同時揭示苦之來源、脫苦的方法及脫苦的自在境界。
   佛陀開示說: 煩惱與業力是我們受苦及受輪迴的真正原因,修持正法是我們離苦得樂之不二法門。生死之輪迴有多個部份,中央有一個閻魔鬼王噬掌持着生死大輪,開示六道輪迴中,苦的本質與苦之根本來源。
十殿明王簡介:根據「玉歷寶鈔」所述,十殿閻王概述如下:
註:A、2~9殿為八重大地獄每殿另設有十六小地獄。
B、皆縱橫八千里(五百由句)。
C、於上開日期,發誓立願,懺悔持戒、行善者、可免入該殿地獄,(甚至所有地獄)發放福地。
D、第五殿閻羅天子,本居於第一殿,因其可憐冤屈而死之人,屢次放還陽間(回魂)伸冤,洗雪清白,是以降調第五殿。
四聖諦中苦、集之教法。最上方有一尊佛以手指着兩段偈文及一個月亮,佛手指偈文開示滅苦及脫出輪迴苦海的方法。(四聖諦中的道諦教法),月亮則描述諸苦息滅的自在境界(四聖諦中的滅諦教法。諦一聖者所見之真理。)痛苦、煩惱是為苦。一切為心行,恆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也。三種心苦;貪、瞋、痴。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牲。

丙、圖最內圈部份:教授苦的根源,有三種動物: 鴿、蛇、豬。(皆由豬口而出)分別代表貪、瞋、痴三毒,有利益我者生貪欲。
貪:貪愛世間之色欲、財寶等而無厭,貪即愛。貪愛五欲─(財、色、名、食、
睡)不捨以為樂。
瞋:違逆我者生瞋恚。使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三毒中此為最惡,因能燒盡一切之功德。決定毘尼經曰: 「寧起百千貪,不起一瞋恚」。
痴:又曰無明,心性閺昧、迷於事理也。愚痴為父、貪愛為母,而生一切之煩惱惡業。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謗無因果;起諸邪思,名為愚痴。
 
3.宋帝王2/8
東南 2.楚江王3/1
南 9.平等王4/8
 西南   
4.五官王2/18
    東
10.轉輪王4/17  1.秦廣王2/1
 西
8.都市王4/1   
5.閻羅王1/8
       東北   6.卞城王3/8
     
北 7.泰山王3/27
       西北 
鴿為何代表貪欲: 據研究生物行為者說"鴿"子是所有生物之中性交頻率最密的。是以不能以其他鳥類代替。
瞋恨的代表-蛇: 其易發怒、會咬人還擊。
豬: 一般印象中,不分好壞,不論乾淨或骯髒。世界不同人種。以共同意義來形容豬─笨、愚痴。此三種動物互咬成一環,代表貪、瞋、痴三毒並非單獨運作,而是互相串連引發的。
    聖尊於「靜聽心中的絮語」第174頁中說: 太貪心──入地獄。太瞋心──入餓鬼、修羅。太痴心──入畜牲。
    聖尊文集中曾提到,行者要把瞋轉化、提升為金剛護法。把痴化為菩薩。把貪化為佛。
    貪、瞋、痴為煩惱之本。修行在於修心,在於如何把煩惱轉為菩提。

丁、黑白兩道:由中央向外數的第二圈,是有關生死及中陰之教法。其半邊黑中有三個圖形,代表將投畜牲、餓鬼及地獄道的中陰身。前已述及眾生因太執迷於貪、瞋、痴,而造下黑業,(是以底色為黑代表黑業)。死後感召投生於此,其頭部都向下,表示這三種生命形式是痛苦的下道轉生。另半邊,背景是白色,內有三個頭部向上之圖像,代表將生於天道、阿修羅及人道。(是以底色為白代表白業)。

☀找律師:有一對男女在去註冊結婚時因車禍死去,飛上天堂大門時碰到聖比得,於是就問:「我們在人間還沒有正式結婚,可不可以在天堂註冊結婚?」聖比得答:「這,這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問題,讓我進天堂問問。」說完就飛進天堂。他們在天堂大門等了三個多月才見聖比得回來,氣喘喘的說:「可以的!好累~」這時女人問:「那如果我們合不來可不可以在天堂離婚?」
聖比得聽後馬上倒在地上,沒聲沒氣的答:「你們太過份了!!知道嗎,我花了三個多月尋找整個天堂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位牧師,那,那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找到一位律師?嗚嗚~~」


☀告訴她好消息:醫治了幾個月,醫生總算把一位精神病人醫好了。醫生並向他保證:「你以後再也不會以為自己是亞當了。」
  「好極了,」病人拿起紙筆滿面春風地說,「我要寫信給夏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


第二節、六道概述:

甲、惡道最苦:最上天道,順時而下為阿修羅、畜牲、地獄、餓鬼、及人間(也有天與阿修羅合成一格)。六道的本質就是痛苦及變幻,沒有永恆及真正的福樂可言!一般人死後未來的轉生,(投生)哪一道中,並非取決於運氣,也由不得我們做決定,更非於冥冥中有有一個神明,或上帝在主宰在我們的去處。
  而是仰賴於我們過往及今生的各種行為(業)人是胎生,鳥為卵生、而地獄道眾生則為變化出來的。其中以等活地獄壽命最苦(平均壽長五百歲)但他們以天壽的五百年為一日夜(天界的一日夜是人間的五十年)總之是長遠的不敢想像。

乙、地獄道:梵語為那落迦、泥犁。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無有等,為六道中最苦之處。其位處在地下,故名地獄。共有三類(種),1、根本地獄:有八熱(大)及八寒共十六大地獄。2、近邊地獄:為八熱(大)四門的十六遊增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無定。為各人別業所感。因此苦報及壽命,亦各不同,若論受苦程度,根本獄最甚,近邊次之,孤獨又次之。
    地獄為逆惡謗法心所感,屬上品十惡攝。(地藏經云: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丙、餓鬼:梵語“薜荔哆”,譯為餓鬼。鬼類中,餓鬼數最多。為胎生,且每胎會生下幾百個“鬼小孩”(鬼子)。惡鬼為見愛慳貪心所感。屬中品十惡攝,若以痛苦的角度論,餓鬼所受的苦,比畜牲道眾生為大,以愚痴的角度來說,則畜牲遠比餓鬼的智力為低下。餓鬼道的眾生,智力足以瞭解佛法,不似畜牲般愚痴。雖有不同種類之餓鬼,但他們大多承受著同樣的冷、熱、飢、渴、疲累不堪及被同類中較有威力者欺壓等苦楚。

丁、畜牲:梵語為底栗車,新譯為傍生。此界眾生。散居於天上、地面、地底及水中,有的住我們能見到的地方,有的則看不到。有胎生、卵生、濕生及化生都有。為貪欲痴想心所感,屬下品+惡攝。同為畜生,大抵水族業最重。獸類次之,鳥類又次之。
  其實陸上可見之畜牲數目,遠不及水中之生物。在海底、日月光不可及黑暗深處,才是畜牲道密集地聚居的地方。佛經上云:把人類數目比作指甲上之塵,則畜牲數量多如大地土,如果把畜牲總數比作指甲上之塵,則餓鬼數量多如大地土,如果把畜牲總數比作指上塵,則地獄中的眾生又好比大地土。
  畜生常在被殺或互相吞食之處,稱為血塗。餓鬼常在饑餓、或刀劍逼迫之處,稱刀塗。地獄常在寒冰、或猛火燒煎之處,故稱火塗。所以三惡道亦稱三塗。

戊、人道:以五戒善因(守五戒)而趣之道,屬中品+善攝。人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等八苦。天道耽於遊樂,修羅福報似天,而瞋心復重,皆不能修。三惡道多愚痴,或在受苦,亦不能修。惟有人道,苦樂參半,最宜修行。佛菩薩度生,其對象,大部份在人道。

己、阿修羅:又叫阿須羅、阿須倫、阿蘇羅等,譯曰:無端容貌醜陋之義,又曰非天,其果報勝似天而非天之義。其世界有部份與天界相連。為嫉慢施予心所感,屬下品+善攝。此天有一棵如意果樹,樹身在阿修羅道世界,樹頂卻延伸至天界之中,三十三天之天人可以盡情享用這樹所結之果實,但阿修羅眾生卻無法享受。所以便十分妒忌,不甘天界天人坐享其成,所以常以斧頭吹斷如意樹,令大家都沒好處,但天界天神只需由上灑下一種甘露,樹便會馬上重活過來,此令阿修羅道,更為光火。
  同時,天道的天神,常對阿修羅道世界的女色垂涎,時常搶奪阿修羅女(修羅有美女、無好食,諸天有好食無美女)為此天道阿修羅時常戰鬥。(其國釀酒不成,故無酒)。

庚、天道:梵名提婆,又名素羅;光明之義,自然之義,清淨、自在、最勝之義。為有漏福業心所感。屬上品+善攝。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四天王在須彌山腰。是六欲天的第一重(天之最下層仞利天在須彌山(妙高山)頂,屬地居天,其餘皆屬空居天,在四天王、仞利之上,尚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全由蓮花化生,非以日月來計時,而是以蓮花一開一合為一天,其於臨死或與阿修羅開打時才會感到痛苦。由於天界享樂很大,福報耗盡後,其下一生通常生於三惡道。                

☀天堂到底有沒有棒球隊:甲和乙兩人都是棒球好手,有一天兩人討論到一個間題,天堂到底有沒有棒球隊呢?於是他們兩就相約,如果誰先上了天堂,就告訴對方這個答案。結果,乙不幸先上天堂了。甲當然非常傷心。有一天,乙回來找甲,甲看到乙,非常高興,便問乙那個問題,乙說:「有一個好消息和壞消息你要先聽那一個」。甲說:「那先聽好消息好了」。乙說:「天堂有棒球隊」。甲說:「那很好,壞消息呢?」乙說:「你是明天的先發投手。

☀真的不可原諒:牧師:把你的罪過告訴全能的主,乞求他的原諒吧!小華:我‥‥‥我做了一件無法挽回的事!牧師:放心吧!無論是如何無法挽回的事,主都會原諒你的。放心,放心!主都會原諒你的。來;現在趕快祈禱吧!小華:那一天,我悄悄地走進小王家。啊!無法挽回呀!‥‥‥嗚‥‥‥‥。牧師:別哭,放心嘛!主會原諒你的。然後呢?小華:我‥‥‥我拿起他家廚房的菜刀,一刀插進了、插進了小王的心臟。我殺了他之後,就到他房裡拿了他的壹億元。牧師:壹……壹億圓?!哇!小華:可是;就在我走出他的房間時,忘了擦掉門把上的指紋了!牧師:該死!你真的是做了主不可原諒的事!
第三節、十二因緣概說:

甲、無明(輪迴之根):所有生死流轉,皆不出這十二因緣(十二支)「無明」有如一塊黑布,遮住了我們的眼睛,令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梵語阿尾儞也,謂闇鈍之心,(前有稍述及)「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
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為根本無明。因根本無明而起三細六粗之惑業,為之未無明。根本無明一名無始無明。由因果之理推之,則世間一切之法,實為無始,更以慧眼觀之,則諸法皆容而無始之相亦不可得。凡一切有為法,乃因緣生,現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就更無初始。若有初始。則是無因生之外計,而非佛法。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有謂元品無明。
  無明之自性即為真如。(如冰水之互易)。要細心體悟空性的智慧。了知「我」及一切事物的「真正面目」。

乙、行與識:由於我執無明的驅使,眾生才會作出種種善惡業。導致我們永無休止的在六道中不停輪迴。由「行」支所造諸業,均留在心識中似種子般,等待適當的外緣而誘發成各類果報。

丙、名色與六入:「名」是指受、想、行及識蘊。「色」是指色身。父母的精血是受生的器皿,心識是投生的主角。在投生後,心識便乘著這個名色肉身生存。在初成胎時並沒有太具體的模樣,慢慢才會發展出眼、耳、鼻、舌、四肢及各種器官等。

丁、觸與受:逐漸成長後,由於感官、外界事物及心識三者結合,對於各種苦樂感受的同時,本能的對外境產生了歡喜、厭惡及中性的區別感受。

戊、愛與取:有了「觸」、「受」後,我們對樂、苦及中性的体驗,繼而產生欲求、抗拒及中性的各種心態,於是便不惜為了得樂及避苦而造種種業。

己、生與老死:因為上述的各支,便具足「有」再一次輪迴的因緣,眾生便不斷有轉「生」輪迴,的意思。因受五蘊身之故,自然會有衰老及最終的死亡。
總而言之,眾生因「無始無明」驅使,做出種種業緣而輪迴不休,只要眾生一天沒有斷除我執,沒有解脫煩惱,或於往生時,未得佛菩薩接引。欲脫離輪迴遙遙無期也。
☀感謝老天:醫生:「你太幸運了,你能康復全靠老天幫忙。」住院病人:「你說我康復是老天幫助?謝天謝地,本來我還以為要付錢給你呢?」
第四節、宗教與生死:

甲、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在人類歷史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常盛不衰的,興旺發達的朝代會滅亡,顯赫一時的王公貴族亦會滅亡,不管多麼輝煌的人生,難免一死,變成黃土一堆。人是透過目睹死亡情景和身邊親友往生來發現和認識「人生無常」的道理。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日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嗟嗟羣物中,唯人獨不然。早出向朝市,暮已歸下泉。形質及壽命,危脆若浮煙。堯舜與周孔,古來稱聖賢。借問今何在?一去亦不還。我無不死藥,萬萬隨化遷。所未定知者,修短遲速間。」
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常、生死的迅速,寄情於詩句中。擷取天地山川之長久,松柏龜鶴之長壽。發出感嘆人生的短暫。早上出門,有可能晚上就死去。在「朝不保夕」的感受中蘊藏著詩人對死亡的憂慮和恐懼。
聖尊  蓮生活佛的著作文集中、開示裏,不乏提到有關「生死」之議題。在1998年3月20日開示中提到:「生跟死」是一樣的,它的結果是,無生也無死。世間上的人,都認定「有死」的現象,然後再產生對「死」的恐懼。又覺得「死」是一種「結束」,對「死」非常的害怕,對於「死」的未來產一種莫名的、沒有辦法去了解的想法。
A、在原始或古代社會裡,一切重要的社會關係與社會行為,是由宗教信仰及禮儀行為予以強化的。一切實際生活與宗教密切相結納。一切飲食居處於神的賜予或護佑的結果。一切生產行為與生活活動,必伴以聖化的儀式。一切社會關係(如男女、親屬、階級等)都須加以神秘的解釋。一切重要的生命危機(如出生、死亡、成長、結婚等)都需要經過一種宗教禮儀。
  代表西方宗教的基督教,基本上包括天主教與東正教。其可以說是古代猶太教的延伸、擴充、甚至普遍化、世界化。成為與佛教、伊斯蘭教(回教)鼎立為三的一大世界宗教。
  此外尚有中國傳統之道教、一貫道、天帝教、天德教、天理教外,隨著多元社會的推演,自然也「誕生」一些「特殊」的宗教,真是五花八門,不勝枚舉。
  任何宗教(派)無論產生於何時、何地、由何人所創立。在歷史的洪流中,皆會受到當時社會嚴謹的檢驗,而形成「物競天擇」之結果。
  基督教、回教、天主教等宗教團體,只信唯一之真神「阿拉」、「天主」、「上帝」其任何信徒永遠都居於天主或上帝之下。與佛教人人皆可成佛之義旨大相逕庭。
  縱然各宗教團體或多或少的,皆有從事「宗教心靈層面」的臨終關懷(亦稱為終極關懷)。然而;唯有佛教的「終極關懷」是著重於「了脫六道輪迴的生死苦海」「超生西方淨土之極樂世界」佛教的臨終關懷是在如何轉迷開悟,如何建立生死智慧,以便徹底的破除根本無明。
  明代憨山大師在他<夢遊集>所說的「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
B、一般人對於「死亡」很少會積極的思惟或主動去談論,此源於對「死亡」的避諱或恐懼,所以能夠不談就不談,更何況對於「死亡」這回事,所知不多。沒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談,一切理想,皆成幻滅,一切財富,皆歸他有,一切權勢,亦如雲煙。是故,有生命才有一切。然而,人生的實相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死的解脫又是什麼?倘若不明解、不覺悟、不了辦,則世間一切努力與奮鬥,皆是捨本逐末,空花水月。無法令人生無悔,生命無憾。
  是則,瞭解人生的實相,明白生命的真諦,解脫生死的繫縛,是每個人一生最重要的「課題」。關心生死的人,才會真正的珍惜人生;了辦生死的人,才是真正肯自我的人。
  <法句譬喻經。心意品>言:「世人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壤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苦惱百千,皆意所造。」準此:可知世人執受利慾奴役,貪圖榮華富貴,不求生死解脫,如飛蛾之投夜燭,似梟鳥嗜食腐鼠。智者;應體悟世間空幻不實。唯佛獨真。一心求了生死,度脫萬劫苦輪。
  <無常經>言:「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死者。」又言:「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並眷屬,目睹生死隔,云河不愁嘆?」

乙、認識生命的實相:生與死,是一個廣泛而深入的題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場。這個主題,在近二三十年來,逐漸受到東、西人士的重視。有許多的學者,從哲學、宗教、醫學、等多角度的立場來探討。我們則從佛法(宗教)的觀點與認識,來體驗跟觀察。
A、由生命的無奈、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轉變為生命的可愛、可貴與自我的肯定很多人,對生命的感受是負面的,認為生命是無奈的、受罪的,是一種負擔,這是不瞭解佛法所造成的偏見。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開悟成佛,成就法身慧命,只有在人的生命過程中,用我們這個色身(肉體的生命),聽聞佛法、修行佛法,才能達成修行的目的。
或許很多人認為,修行是只能到佛國淨土去修,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諸佛都是在人間修行成佛,不是以其他類別的眾生型態成佛。因此,必須先要有人的身體之後,才能發心,發菩薩心,修菩薩道,然後成佛。所以說,生而為人是最可貴的。
B、生命的出生與死亡,關係密切,不可分割。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無尊嚴,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嚴,又何必悲哀?
如果知道生與死是必然過程,那麼,生命的本身就是尊嚴,因此,生存並不麻煩可憐,死亡也不需要覺得悲哀悽苦;而是要看我們對生存及死亡的態度而定。
如果生存、生活的沒有尊嚴,那死亡有什麼好可惜的?生命又有什麼可喜的?相反的,如果死的很有尊嚴,那死亡又有什麼值的悲哀的呢?
C、生命的尊嚴,是從活得很有意義、有價值、有目標之中來體驗和顯示人的生命,就是生與死之間的一個階段、一個過程。生命的尊嚴,可以從倫理的關係、社會的角度、歷史的判斷、哲學的理論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多方
面來確立。

丙、價值與目標:(下面是從佛教徒的立場來討論生命的意義)
   A、生命的意義—從佛教的立場來看,生命是為了受報和還願存在的,過去許過的願,一定要實踐承諾;過去造的業,必須要受報。因此,也可以說生命是由於因果的事實而存在的。
B、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並不是由客觀的他人來評估判斷、確立的,而是自己負起責任,完成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責任,同時盡量運用其有限的生命,做最大的奉獻。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父母、夫妻、兒女,也可能是老師、學生等,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自己的力量,用物質的、精神的種種能力,奉獻於身。
C、生命與死亡是一體的兩面,所以生存與死亡,都是無限時空中的必然現象:
(1)、生是權利、死也是權利:生是責任,死也是責任。活著的時候,接受它、運用它;結束的時候,接受它、面對它。
 所以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我們應勸勉他們說:「不要等死、怕死,多活一天、一分、一秒都是好的,珍惜活著的生命。」因為生存和死亡,都是無限時間之中的必然現象;不應該死的時候不應求死,必須要死的時候,貪生也沒有用。
(2)、生與死息息相關:每個人從知道有生命的事實那一天開始,就要有面對死亡來臨的心理準備。死亡的發生,可能是親友,也可能是自己,而且隨時都可能發生;這並不是讓我們恐懼死亡,用死亡嚇唬大家,而是如果從小就知道死亡這樣的事實,便能幫助我們智慧成長。
 釋迦牟尼佛在年輕的時候,就是發現生、老、病、死的生命事實,才促使他出家修行,最後得到大智慧,進而拯救全世界人類。
 死亡何時會發生,沒有人知道;因此,知道它會來臨,但是不必憂慮死亡的事實會在何時發生,只要是活著的一天,就珍惜生命,盡自己的責任,努力奉獻。
丁、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A、出生與入死:許多人從哲學和宗教信仰的立埸,建立生與死的理論和觀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過去及未來;凡此種種都只是人們的一種希望、看法和追求,其實並不可靠。
總體而言,泛神論的哲學認為生命來自於整體的神,死亡又歸於整體的神。唯物論的哲學,認為生死都是物質現象,生如燈燃,死如燈滅。
中國的儒家學者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又說:「生死由命」、「聽天由命」,也就是說,生死是由命決定的,雖然孔子也說:「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事實上儒家並未進一步說明生命是什麼?
老子則說:「出生入死」,出生一定會入死;又說:「人之生,動之死地。」當人生的時候,死亡這條路已經開始在動了。因此老子叫我們不必擔心生與死的問題,只要「尊道而貴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就是說,只要有道德,至於人的生死,讓它自然即可,這是相當有道理的。
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有過去世,他們認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創造、賜予的,死亡時也是因上帝的召喚而回天國去。
佛教最具思維開放性與融通性,易與其他宗教進行對談溝通,藉以謀求自我改善、自我創新。佛教特別講求理論與實踐的配合一致,以心性的肯定體認與否,做為有關生死大事的宗教真理或道理的取捨準則。
在所有宗教之中,惟有佛教以「生死大事」為宗教應該關注的首要課題,不假天啓、傳統之類的外力,完全依靠生死體驗、內省工功,智慧洞見、明心見性、自主生死等純內在精神本領,去如實觀察包括生死現象在內的世間一切,由是發現、領悟解脫之道。
B、生命是生滅現象,又分為三類:
(1)、刹那生滅-刹那,就是在極短的時間之中。我們的心理及生理,包括身體的細胞組織以及心念等,經常都是在生起,經常在消失,不斷地新陳代謝,不斷地變動,有生有死,有起有滅。
(2)、一期生滅-從人的出生到人的死亡這個過程,一期或一個階段的生與死。
(3)、三世生滅-包括無限過去的三世,無窮未來的三世,加上目前現在的三世。也就是過去的過去、未來、現在。未來的過去、未來、現在,現在的過去、未來、現在。而以這一生的現階段來說,前生、未來及現在,就是三世生命。
 這樣的觀念和理論,能為我們帶來希望及安慰,也為我們指出在此生中,必須繼續活下去的理由。不應當死的時候,企圖以自殺結束生命是對過去不負責任,對現在不盡責,甚至可能擾亂未來的前途。
c、生與死的昇華現象,分為三個類別,也可以說是三個段落:
(1)凡夫眾生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一個過程、一個過程,一生又一生;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凡夫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只有生死,沒有提昇生命的意義和品質。
(2)聖者的變易生死-由菩薩的階段或羅漢的果位,乃至到成佛的層次,一級一級不斷地提昇,這叫作變易。也是由於用佛法來修行、成長,提昇生命品質,因此,慈悲和智慧的功德身不斷在淨化。
(3)大涅槃的不生不死-前面兩種都是有生有死,但是到了成佛的果位,也就是大涅槃境界時,便已超越肉身,實證法身,達到絕對的不生也不死,並且能以種種身分,普遍地出現在所有眾生的生死苦海之中,雖然還有生死的現象,但是已經沒有生死的執著、煩惱與不安了。
死亡是孤獨的,無可依靠的,不能代替的,故《無量壽經》言:「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尸迦羅越六方禮經》言:「無親可恃怙,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長久?」《出曜經,無常品》言:「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故知,無論父母兄弟、親戚眷屬、財產高位等,皆不能抵擋死歿無常,臨死之時,一切皆必捨離。非但親屬財物等,不能使其不死,即使神通妙術,亦不能避免死亡。《出曜經,無常品》記載,佛在世時,王舍城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七日後皆當命盡,欲避死亡,商議各以神通力,分別藏住於虛空、大海、大山、大市中,既至七日期滿,各從其處而皆命終。故世尊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止不受死。」

戊、如何面對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A、死亡的三種層次:以禪修者的立場來看,死亡可以分三個層次或三種態度:
(1)、隨業生死---生和死,自己做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夢死。
(2)、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與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活得快樂,死的乾脆。
(3)、超越生死---雖然有生有死,但是對於已經解脫、超越生死、大悟徹底的人來講,生不以貪為生,死不以怕為死,生與死不僅僅相同,甚至根本沒有這樣的事。
          能生則必須求生,非死不可則當歡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當感謝死亡。努力求生,生存時能使自己提昇生命的品質,淨化自己的心靈。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對死亡要存有感謝的心,因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萬種的責任,帶著一生的功德,迎向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生死的現象,猶如日出與日沒。日沒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消失,其本身並不會消失;日出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其本身一直高懸於太虛空中。人的肉體雖然有生與死的現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淨佛性,永遠如日在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懼它;對我們的未來,應該充滿著希望。
         當以喜悅的心,勇敢地面對死亡、接受死亡。對於自己一生的行為,不論是善、是惡、都要感謝,因為那是歷練的經驗,應當無怨、無悔、無瞋、無傲。過去的已成過去,迎向光明的未來,此時最為重要(不是嗎?)。
B、修行而隨願、隨念往生:往生時的心態,有六種因素,可以決定死亡後未來的前途:
(1)隨業----善業、惡業,那一種較重,就到那個地方去。
(2)隨重----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
(3)隨習----未做大善、大惡,但有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時,便隨習氣的趣向而投生他處。
(4)隨緣----那一種因緣先成熟,就到那裡去。
(5)隨念----由臨命終時的心念傾向,決定去處。
(6)隨願----臨命終者的心態是什麼,就決定死亡後到那裡去。
佛教徒是要修行到隨念、隨願,如果變成了隨業、隨習、隨緣,那是非常可憐的。

☀妙勸:鄉下小教堂裡,牧師收到的奉獻總是少得可憐。某一個禮拜天,他宣佈:「在我傳下這個奉獻盤以前,我要說明一下,那位曾經在老婦人家偷雞的人不必奉獻了,因為主不要賊的錢。」於是,傳遞盤子時,人人都捐了錢

☀儀式的一部分:主教到非洲的一座教堂參加祝聖儀式,教堂的椅子不夠,主教只能坐在一個裝肥皂的木箱上。儀式開始不久,木箱突然破了,主教跌倒在地,但是教堂內沒有一個人笑。
後來,主教對該教堂的神父說:「你們這裡的人真有禮貌。」神父回答:「噢,他們還以為是儀式的一部分呢。」


第五節、諸師皆勸念佛:

甲、老實念佛:「名利是生死之絆,羈三塗之鐵網;稱名是往生之翼,登九品之蓮台。」因此,唯有乘彌陀本願,念六字洪名,轉凡成聖,成佛作祖,化短暫為永恆,離眾苦得妙樂,生死才能獲得解脫,生命才有真實意義,古今大德臨終之開示,無不勸勉吾人念佛生西,印光大師言:「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省庵大師言:「生死事大,各自淨心念佛可矣。」
蓮池大師言:「大眾老實念佛。」曇鸞大師言:「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不修。」寶相大師言:「念佛為先,勿虛度世,當於西方相會。」祖新大師言:「願諸仁者,勤心念佛,得早相會。」道徹大師言:「娑婆之苦,不可說不可說;極樂之樂,不可說不可說。倘蒙記憶,但念阿彌佗佛,不久當相見。錯過此生,輪轉長夜,痛哉!痛哉!」何故諸師臨別皆勸念佛?蓋念佛必往生,依佛本願故。
死心禪師道:「世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樂,無奈前程有限,暗裏相催,緣到奉行,不容稍滯,閰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見耳聞,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世人多云老來念佛,豈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善導大師「勸世偈」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班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諸師之殷勤,誠是生死解脫之要言也。人命無常,轉息來世,塵事連環,鉤鎖不斷。若不能於塵勞鬱結,歇手放下,起願力行,盡力一跳,焉得繫念彌陀,生彼淨土?信願誠摯作禮,奉勸諸行者,當一心而行也。
聖人云:放下五欲之虛妄心,背三界之塵世,便可超凡;
            提起六字之菩提心,合一真之覺性,即能入聖。

乙、死生一如:佛教認為,生、老、病、死、苦,為人之常情,而死並非生命的結束,是另一場輪迴的開始。所以說「生死一如」,我們要看淡生死,進而勘破無常。但是在大限將至之際,如何讓本身或欲往生者身心安樂,無苦而終,才是最實際的一種做法,這也就是所謂「臨終關懷」的終極目標。
  《佛說無常經》說:老病死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若比丘、比丘尼,若優婆塞、優婆夷,若見有人將欲命終,身心苦痛,應起慈心,拔濟饒益。又說,對於臨命終人的照顧必須:
A、注意環境的整齊清淨、光線的柔和、空氣的流通。
B、供養佛像,使病人觀相而生善念。
C、為病人宣說阿彌陀佛的慈心悲願及西方極樂淨土的種種莊嚴,使病人生起樂生佛土之心。
D、引導病人念佛,其餘探病者亦應為彼病人稱念佛號,聲聲不絕;病人命漸欲終,即見化佛,菩薩執持香花接引,心生歡喜,必無退堕惡道之苦。
E、若命終後,眷屬應止哀,不宜大聲哭泣,當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隨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禮請法師或自行誦經,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
又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說,外國習俗中,一個人從出生至臨命終時所作的善事平時都要一一記錄下來,等到往生前,由家屬為其講說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歡喜心,而不恐懼害怕死亡。
可見佛教對「安寧照顧」、「臨終關懷」是非常重視的,而且佛門對於「死」也有一套情理兼顧的處理方法。作為佛教徒,平日熱心修行,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實是往生善道的最佳資糧。
    「臨終關懷」並不是消極的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透過對死亡的認識,讓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坦然歡喜地面對死亡。我們也希望家屬對臨命終人給予種種的協助,如舒適的環境,整潔的衣單,調和的飲食,乃至以莊嚴的佛號引導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不但人生無有遺憾,更擁有死亡的尊嚴,以及充滿的「移民」的歡樂。

丙、從各宗教看生死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言,人是一種向死的存在。人本質上即是一不斷朝向「死」的「生」。西藏聖者密勒日巴說:「見空性,發悲心」。接近死亡看似恐怖,其實會喚醒靈魂深處某種「神秘而溫暖的幽默感,以及本自具足的慈悲心」,從而對一切人與事物產生真摯的憐憫與愛意。反之,若一個人否定死亡,刻意遺忘死亡,他的人生觀就會變得短視近利,各種無明執著也會糾纏他的生命,使他的生活愚蠢盲目。
以宗教的觀點來看,會引導人們思考不同的死亡觀念,並且認為有信仰的人試圖以身為時代的先驅者,來抑止對死亡的焦慮。
印地安人面臨死亡的態度幾乎都能從容的面對死亡、從容的計劃、甚至從容的選擇死亡的時間。我們的傳統習慣把死看成是不可預料的,無法預先準備的,死神像夜間突襲的小偷偷走了我們的生命。而印地安人的死亡態度卻提醒我們應該有能力扮演主動的角色,即使是死亡也該主動。
我們藉了解各宗教對死亡及死後的看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讓死亡安歇而對人類生命完整性更有意義的意涵。
A、原始宗教的生死觀:在傳統原始的社會中,靈魂的本質就是力量;並且力量、靈魂和生命是可 彼此互換的。這種普遍力量或生命,不僅被認為存在於人類,也存在於其他生物中。對於靈魂的歸宿,許多土著希望達到出神的狀態。
對於人死之後,原始社會土著認為有的靈魂會回到祖靈居住之處,有的靈魂則轉世到後代,特別是轉世到曾孫,也有的靈魂會以替身出現在其他人的睡夢之中。在原始社會中,在垂死階段所進行的儀式甚至比對死屍所進行的儀式還複雜。
此外,除了正常的第一次處理屍體喪葬儀式之外,通常還會進行第二次的喪葬儀式,這次儀式處理的對象則是靈魂,他們相信要這亡魂仍留有怨恨,並且仍在人間世界的邊緣遊蕩,因而必要藉著第二次喪禮來消彌這亡魂的怨恨,並使其歸到列祖列宗的穩定狀態之中,並藉以維持人間正常的生活。
B、回教的生死觀:《可蘭經》第三章第一三九節規定:「生命的期限是上帝規定的,所以死亡是歸依於上帝的意旨,它的到來,也必須經過上帝的允許。」
根據這種說法,生死並不只是宿命論,更是一種神宿論。回教認為生死有命,由天上的神所規定。
生與死之間,應視為神對人的緩刑期。在這個期限裡,上帝對人們進行考驗。所以人的生命期間,就是上帝對人的考驗期、對人的觀察期。回教對於死亡的看法,認為靈魂來自於上帝的精神,這種精神到最後,還是會回歸上帝,回到上帝之後,下一個生命就會是另一個水準。人由肉身(bashar)與靈魂(rash)結合組成,在人的肉身形體中,吹進了上帝之靈,而肉身與靈的結合,是由精神生命(nafs)來完成。所以,人的整體生命,是由肉身、靈魂與精神生命這三樣合成。C、猶太教的的生死觀:猶太教的教義中的「拜訪瀕死者」方式(Bikkur Cholim),是為使瀕死者得以保持內心的平衡狀態,所以去看的人均知遵此而行。人事盡了,最終必死,他們認為此情況屬於天意,人之死是由永恆和正義之神所定。
猶太法律要求有死亡發生時,要立刻計劃葬禮。是遵照古時的信仰,認為不埋葬死者是極不名譽,和不尊重死者的行為。為死者計劃葬禮是未亡人最初表達悲傷的必要行動。藉此表達他對死者的關懷,同時也平緩他想和所愛之人同去的心理。
猶太法典所強調的:死亡就是死亡。實際和單純是猶太葬禮的風格。猶太教埋葬儀式的單純性超越了逃避的心理。宗教的法規指定,使用普通簡單的棺木,避免虛飾,以免因不理性而花費太多家庭藉以維生的金錢。D、印度教的生死觀:由神聖奉獻征服死亡-韋陀經,經書中描述:萬有世界(Universe)是巨大的、豐富的、合成一體的宇宙,是神聖的天父地母創作的象徵,天父地母永遠存在擁抱的狀態中。信仰此種宗教的人以拜火儀式來組織,他們在火壇前奉獻,此壇為萬有世界具體而微的象徵。
吠陀時代的宗教顯示:人以一種實際的心靈面對世界,從讚美詩、祈求文及儀式中可見到一種對人生向善的肯定。有少數詩篇提到死亡,這是人們請求的詩篇,他們通常希望死亡去征服敵;或請求寬限,讓他們和家人能在土地上多活些歲月。
至於死後,他們相信人會去生前他所信仰的神的國度。老年一樣,他們也將從這一肉身過渡到另一個肉身。因此強調自我不會受到意外事故甚至死亡的影響,也就是不要受死亡的恐懼。他們又認為死亡時沒有做惡的人,其靈魂會從頭頂出來,但若是做惡的人,靈魂便從肛門出來。
E、天主教的死亡觀:天主教主張死是「永生的開始」,一個人的死,是一個生命轉入另一個生命;死亡是由一扇門,進入永恆的一個門戶,在過去的生命裡,每一步皆已走向永恆,經過這扇門,邁向另一個生命,而且這個生命是永恆的,所以死亡並不可怕。
天主教提出重要來世教義,就是強調「煉獄」的境界,「煉獄」是人死亡之後帶著小罪前往一個中間境況。靈魂的小罪若不在「煉獄」中煉淨以前,是無法進入「天堂」與天主同在的。建立永恆愛的關係。
所以天主教肯定有一些絕對的倫理規範是必要的。其中有關人的死亡之尊嚴,天主教是以「人的生命是神聖的」作為出發點來考量。所以應主動、慈悲地關懷臨終病人。
媒體報導,由於罹患帕金森氏症等疾病,過去十年來教宗健康每下愈況。使得他時常提及死亡的道德問題。他主張:「在死亡那一刻到來之前,生命具備著與生俱來的尊嚴。」當教宗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後,決定不住院插管而留在聖伯多祿廣場邊的三樓公寓,尊嚴的面對死亡,靜待生命的最後一刻到來,完成所謂「尊嚴死」。F、基督教的死亡觀:基督徒對於死亡坦然無懼,甚至還期盼早日離世的死亡觀基督徒這樣的生命觀,使基督徒面對死亡,就像是面對一個「門檻」。當基督徒跨過這個門檻之後,就進入真正嶄新、喜樂、永恆的生命。也因為門檻的另一端如此的讓基督徒們盼望、期待;因此,基督徒可以樂觀積極的面對死亡。不但不怕死,甚至還想念死,希望主早日帶他跨過去,進入那更美的地方。
  所以聖經希伯來書11章16節說到:「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哥林多後書5章8節:「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耶穌)同住。」、腓立比書1章23節:「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因為從上帝那裡,都清楚的認識死亡的奧秘;所以,他們不但對於死亡坦然無懼,而且還期盼早日離世,與主相遇,到那更美的家鄉。
G、道教的生死觀:老子強調「長生」、「養生」、「重生」,並且明顯「惡死」,與佛學輪迴觀不同,然有道教經典,為求長生、強身、延壽,而借老子之名,形成民間宗教信仰與理論。對於現實的生命,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的神仙境界,因此發展了各種煉丹、修煉之術。對於死亡,道教亦不直接面對、稱呼,而「駕鶴西歸」、「乘鸞昇天」代替之。
教道對於死亡一直存著矛盾的心態。一方面認為人死後只是一種生命的回歸,返回祖先所在的另一界域。另外,在一般道教觀念中,認為莊子強調「神人」、「真人」、「至人」原本是以象徵性的手法,描繪精神應超越提昇,才能不受外物所傷,以老莊為主的生死觀是灑脫達觀的,不拘於形體的生死為始終,而以無形的精神為永恆不朽。軀體和魂魄可以分離,軀體會腐壞而魂魄長存。
道教並主張人死後要接受十殿閻羅的審判,而道士的角色是陰間與陽間的橋樑,其職務是度生與度死。老子強調「長生」、「養生」、「重生」,並且明顯「惡死」,與佛學輪迴觀不同,然有道教經典,為求長生、強身、延壽,而借老子之名,形成民間宗教信仰與理論。對於現實的生命,道教追求的審判,而道士的角色是陰間與陽間的橋樑,其職務是度生與度死。
基本上,為入道(接受過「傳度儀式」)的道教信徒,沒有死亡這個字。換言之,道教不相信修行的人會死。他們認為,生命只有一次,死是假象。因此沒有生死學,只有生生學;更好說【生學】。道教人嚮往的是成仙。修成正果的人常生不死。與佛教的嚮往的「不來不去」和儒家主張的「有來有去」截然不同。
生命的「一次性」使道教信徒重視修行,通過不同的修煉方法來淨化自己,調和「精」「氣」「神」,使自己從罪惡和污穢中解脫。那些到大限來臨時尚未修完者,要去「朱陵火宮」受水火煉度。這些有罪垢的人在磨煉後要通過「仙考」,「魔考」,「仙試」合格才能出宮。而「注連」(類似天主教的「諸聖相通功」)則有解怨赦結互通有無的功效。道教的選民叫「種民」,由太上老君所選,通過遺傳的方式久存下去。他們積善培德,修心養性,直到無罪無穢,才得成仙,得入人間的「大道國」。「末劫」後存留的都是好人,享受:喜樂、清淨、光明、安詳的幸福生活。每一仙,光煇璨爛,他們的外形永遠保持得道成仙那一刻的豐采。
H、佛教徒的生死觀:佛教徒相信有過去世的,但是,生從那裡來?是否要透過神通去知道呢?不需要,因為過去的生命是無限的,無法追究一生又一生究竟是從那裡來。佛教主張只要好好做最大的奉獻、最好的修行,其他的,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順其自然。我們現世的這個階段,只是在無窮的、無限的生命過程中的一個段落而已。就如同不斷在旅行,前一天在臺灣,後一天可能就到了美國、香港等地,經常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又消失;消失出現。生命也是一樣,當一期生命的過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過程正等待著去接受。因此,死亡不等於生命的結果。
藏傳佛教認為生命最高的解脫境界是「即身成佛」,也就是在今生的肉體上可以獲得解脫。當死亡來臨時,就是即身成佛的關鍵時機。古老的《中陰聞教救度大法》透過念誦與聆聽方式,指導臨終者解脫到美好地方。
   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是其區別於佛教的其他支派和其他宗教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被稱為世界七大神秘現象之一。轉世的那份玄妙,是藏傳佛教神秘色彩中最濃重的一筆。那裏面有他們的生死觀,而他們的生死觀在整個世界的生死觀
外,另闢蹊徑。
   他們認為,生是精神附著肉體的過程,死是精神逃離肉體的過程,是因為這具百病叢生的肉體已經不能繼續馱載精神的靈魂了。人體是精神的外殼,是一種不朽靈魂的物質被覆,逃離了精神的肉體,也就是屍體,其價值還不如一套舊衣服,舊衣服尚可以為人遮風擋雨,而空殼之軀則百無一用,只能棄置。

丁、佛教重視臨終關懷:所謂的喪葬方式,無論天葬、水葬、土葬、塔葬等,不過是對空殼的處理方式,不含有意義。有意義的是精神。精神去了哪裡呢?去輪迴了,在三界六道之中輪迴,輪迴的規律是以生前的善惡行為為標準,可以轉生天界、人間,也可轉生為畜生、下地獄。這種輪迴是誰也擺脫不了的。
佛教非常重視「臨終」的一刻,認為在這最重要的時刻裡,對於亡者「投胎轉世」的去處有決定性的影響。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生死觀」的宗教,認為「生」固然值得高興,「死」也不必害怕,只要我們有萬全的準備,內心自然可以坦然面對這生命中最嚴肅的課題。什麼是「萬全的準備」?佛教認為,人死之後,是依憑著個人不同的業力,在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中輪迴轉世。
如果人生在世的時候,知道要多做善事、廣結善緣,為自己累積福德資糧,內心就會光明磊落,這就是為自己做好了「萬全準備」,將來必能往生善道。如果人生在世的時候,不知道要修行、行善,將來很有可能因為自己所造的業,而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生」,人人慶賀;「死」,卻很少人能夠坦然面對,以至於當「臨終」的一刻來時,家屬與病者常會慌了手腳,六神無主,不知該做些什麼,而往往忽略了下生惡道。
    然而,一個沒有做「萬全準備」的人,在「臨終」時,有沒有補救的方法呢?佛教告訴我們,根據「隨念往生」的道理,家屬可以借重助念的力量幫助摯愛的親人。
病人臨命終時,提供病者一個祥和寧靜念佛的環境,帶領他一起念佛。在綿續不斷的念佛聲中,可幫助病者提起正念,讓他內心達到一種平和光明的平靜安祥的走完人生的最後時刻。這就是佛教所重視的「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並不是消極的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透過對死亡的認識,讓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坦然歡喜地面對死亡。我們也希望家屬對臨命終人給予種種的協助,如舒適的環境,整潔的衣單,調和的飲食,乃至以莊嚴的佛號引導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不但人生無有遺憾,更擁有死亡的尊嚴,以及佛法是探索生死的最終極宗教,如何了生脫死獲大自在,真正的離苦得樂,不再受報苦而無盡期的生死輪迴,是佛法的最終目標。生死是有情一期生命的自然現象,以人來說,分為生、老、病、死;有的也可約生、病、死是不需經老的階段;更直接的是生和死,這是外在因素不用透過病苦的過程,所以俗話說:「一樣生,百樣死」。因此,有生必有死,這是人人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過程。

戊、熱門的話題:一生的開始以至這一生的結束,在生時往往不去覺察自己對臨終死亡的感受,忙忙碌碌為生計打算,向外境不斷的追逐,周而復始的求而復求,竟日不得滿足。等到病苦一來,自知來日所剩無幾,那種身心的煎熬,內心的無助、恐怖難當,是無法加以形容的。有如晴天霹靂般地,居然是發生在我們最難以割捨的人,或者竟是大禍臨頭地輪到自己本身的頭上來。這又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啊!      真佛宗創辦人 蓮生活佛以至誠的心寫下《度過生死的大海》一書,讓你明白死亡的真實!人死之後,尚未輪迴前,死後尚有生命,即靈魂,也就是中陰身。而密教為什麼教大家要「修夢」,要「知夢」、「清楚的夢」、「清明的夢」、「夢中知修。因為「中陰身」就像「夢」。你在夢中也能知修,念佛持咒,夢中也能清明的修法,皈依金剛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當然在「中陰身」時也能如此解脫,進而度過生死的大海。
    臨終關懷可說是目前熱門的話題,蓮生活佛特將臨終關懷需注意的問題,詳細敘述出來,例如助念的場地、經文等,及如何讓往生者可以放下一切煩惱、愛、憎、財、色、名利等等,指引「臨終者」往生光明的大道。
一般人臨命終時,若具善緣,得人悉心照顧,善巧安慰,則易起正念,倘得善知識之開示與助念(臨終關懷),當必一超直入如來地,不復在此世界中,長受生死苦!
     無論從南到北,顯教的「臨終關懷」(助念)不管從規模或經驗,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其助念團體如慈濟、佛光山、法鼓山、中台禪寺之所屬道場、精舍、蓮社、念佛會、或助念團,人員眾多,聲勢浩大,而且動員迅速,往往令我們自嘆弗如。
不少顯教法師經常倡導助念的意義與殊勝,鼓勵大眾加入助念之行列,不但出版各類有關「臨終助念」的書籍結緣,也有發行錄音帶、CD來廣為宣傳。長期下來;不但引起大眾的熱烈參予,更得到無數人的肯定。
準此;真佛宗之「臨終關懷」,除了必須發揮應有之成效外,更須吸取其他宗派之優點,來強化功能,以彰顯事半功倍之果。                                                            

☀打聽:湯米去鎮上的教堂懺悔。湯米:神父;請寬恕我所犯的錯,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和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混在一起,我感覺很空虛,我本應該用這些時間去尋找真摯的愛情,我覺得我在背叛、我覺得我好後悔、我想我有些失控了。神父:孩子,遠離她。湯米:可是;我無法自拔!
神父:哦?那個女人是誰?湯米:不;我不能說,這樣會使她抬不起頭。神父:孩子,沒有不透風的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如果你不停止,別人早晚也會知道。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那個女人是多麗絲嗎?湯米:不;我不能告訴你。神父:是凱茜嗎?湯米:不;我不會說出來的。神父:是不是珊蒂?或者是珍妮?湯米:不;神父,我說過我不能說的。
神父:那肯定是唐娜,對不對?湯米:神父;請你不要逼我。神父:真是個倔孩子,不過你倒是很為別人著想。記住,既然要選擇愛情,就得遠離那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好好想想去吧,孩子,湯米告辭神父走出懺悔室。
候在教堂外邊的布巴,看見從教堂出來的湯米後,連忙走過去問道:「弟弟,怎麼樣?」「還可以,一共打聽到五個人。」湯米答道。

☀也曾像過:希特勒來到一個精神病醫院視察,他問一個病人:「是否知道我是誰。」病人搖搖頭。於是希特勒大聲宣佈:「我是阿道夫·希特勒,你們的領袖。我的力量之大,可與上帝相比!」病人們微笑著,同情地望著他。                                                                        
其中一個人拍拍希特勒的肩膀說道:「是啊,是啊,我們開始得病時,也像你這個樣子!」

☀在牙醫處:媽媽帶領多多到醫院去拔牙,她拿出500元交給醫生,醫生說:「太太,要1500元。」媽媽吃驚地問:「咦,昨天你不是說只要500元嗎?」
  「是的,太太。」醫生回答:「由於您孩子叫得這樣厲害,把兩個病人都嚇跑了。」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lv&aid=27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