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負得正????蠢蠢欲動............
當力量無法精確控制時 一個衡持穩定的基石結構 將因兩敗俱傷的對立衝撞 化為一盤散沙.....
然後捲土重來 起承轉合 不斷重覆 再玩一次.......
爭名奪利 滿足控制慾 權力慾 於是鬥爭開始不斷在人性陰謀層次上 進行合意反覆的揉性變化.............
當醞釀的事件 越是民粹 越是激情 越該冷眼旁觀 靜觀其變
可別被牽著鼻子 借力使力 無端捲進權力派系鬥爭的渦漩中.....
鷸蚌相爭 誰會得到便宜呢????可別爭當搶頭香的傻瓜呀...........
鬥爭 是零和開始 無端結束 悲劇也是 差別只是間隔多久發生一次 牽連範圍有多大..........
於是乎在事變或事故的記念碑上 那些不甘寂寞的人 都因此搶到了頭香 先走一步.......
從此放自己一個長長的「華麗假期 화려한 휴가 」.....
權力和真相的追逐 往往都極端吊詭 骨牌層層疊疊 公民之眼 永遠推不倒被封印的那一層 也永遠看不到你以為將看得到的那一層.......
當還看不清成王敗寇的那一層 當自以為是「身先士卒」 歷史眉批到頭來卻只當「先生是豬」....
當白色茉莉成了昨日黃花............
埃及的公民之眼???睜的好瞎!!!!
渦漩陣列裡 當你自以為是推下了眼前骨牌的推手......
但 你也只是身在牌陣中 的一張被壓倒反噬的骨牌而已呀!!!!!
別只專注於眼前 卻忘了觀後背.............
「身先士卒」和 「先生是豬」 傻傻分不清楚....
http://blog.udn.com/mykey/4879839
正當台灣有人把凱道「白衫軍」和埃及的「茉莉花革命」相提並論,茉莉花革命其實已經凋萎了。在軍方罷黜穆希總統時,茉莉花即已告摧折;而日昨臨時政府下令驅逐擁穆希的群眾引發激烈死傷衝突,茉莉花革命留下的和平與美好記憶,至此盡付東流。
這波軍警驅離行動造成數百人的死亡後,「穆斯林兄弟會」已聯合各個「反政變」團體,發起「憤怒星期五」的大遊行,將進行更大規模的反擊。與此同時,埃及各地發生了穆斯林攻擊廿多座基督教堂並縱火的事件。由此看來,鎮壓行動失控,將使埃及社會陷入長期分裂與兩極對峙,這才是最值得擔憂的事。
在茉莉花革命推翻穆巴拉克政權後,埃及政治發生了兩次「劣化的質變」。第一次,是民選的穆希總統未能珍惜人民的託付,他在政府中大肆擴張穆斯林勢力,強行推動讓國內世俗派心寒和恐慌的政策,導致民主倒退、經濟走樣;第二次,是埃及軍方驟然干政,強行罷黜穆希,假民意之名奪取民主選舉的果實,使得臨時政府的正當性備受挑戰。這正是「擁穆希」群眾不斷抗爭的理由。
以群眾的臉孔作為對照,大家也許更容易理解埃及今天的問題。我們在茉莉花革命中看到的,是一批相對年輕、西化、熱情、英語流利、使用網路和手機的男女;我們在「擁穆」示威中看到的,則是更多中年以上、傳統、憤怒、戴著回帽或頭巾的群眾。
這並非要故意將群眾分類或刻板印象化,但是,這就是同一個國家裡並存的兩種不同人民,他們的生活處境不同,他們的思維和關注也大不相同。在西方媒體鏡頭前,前者無疑享有更多國際社會的注目、同情與支持;後者的國際曝光度比較小,但他們在人數上卻占有絕對優勢,也是支持穆希的主力。但別忘了,這兩類人都是埃及人民,他們都渴望國家進步,渴望自己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們不論受到誰的鎮壓,流出的血都是一樣鮮紅。
在茉莉花革命期間,這樣的內部矛盾其實並不明顯,人民的箭頭都一致指向專制的穆巴拉克。但在茉莉花革命後,當數十年的民主期待,卻只換來穆希的專橫統治及經濟萎縮,掀起茉莉花革命的菁英民眾自然認為穆希豪奪了他們的革命果實。同樣的,當軍方密謀強行罷黜穆希後,穆斯林的兄弟姐妺們當然也義憤難填,認為軍方強姦了埃及的民主選舉。經過這兩次的動盪,埃及社會的宗教和階級差異一夕裂為斷層,演成政治的敵我對陣;再加上鎮壓的血腥仇恨,就更沒完沒了。
埃及的茉莉花革命,原是舉世稱揚的一場人民自覺運動,創造了清新、和平、理性抗爭而獲得勝利的先例;誰知,不過短短兩年,情勢卻演變成今天舉國動盪、人民煎熬、社會仇殺的地步,委實讓人唏噓。由此可見,要推翻一個或兩個暴君並不困難,真正艱難的是,要如何建立一套可長可久的民主制度,讓所有的國民都能受到它的保障。從穆希的例子看,大權在握的人很容易得意忘形,忘了要尊重那些宗教信仰及價值觀和自己不同的人;對軍方而言,未給穆希改善的機會即將他罷黜,並大肆打壓穆兄會,也注定國家要陷入混亂和失序狀態;對雙方群眾而言,一味爭論已經沒有黑白可言的是非,也只會增加對立和仇恨的情緒。
目前的埃及,在臨時政府宣布進入一個月的「緊急狀態」後,等於已回到一個如同穆巴拉克時代的軍事統治。對所有曾為茉莉花革命而歡呼過的人而言,面對這樣的變化,除了掩面而嘆,恐怕也必須對民主的吊詭、複雜與制度性之必要多作思考。群眾運動能推倒強權,也能破壞社會秩序;民主選舉能反映民意,也能選出反民主的強人;軍事政變能節制濫權總統,卻也能把社會帶向無法挽回的撕裂;軍事鎮壓可以驅走街頭群眾,卻可能把民眾推入巷戰衝突及恐怖活動。
沒有自我節制,沒有謙卑忍讓,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民主社會。這是我們看埃及茉莉花革命的枯萎應該學到的一課。
【2013/08/1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茉莉花革命凋零且質變為社會衝突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102424.shtml#ixzz2cABk125Z Power By udn.com
如果你還以為埃及政變會帶來民主,那麼穆斯林兄弟會示威帳篷遭到暴力清除,及19名軍方將領被任名為省長,應該能讓你打消這個動人的幻想。一旦將領掌權,就算他們最初的動機是出於恢復民主理想,能夠掌權久到足以建立秩序的吸引力將更具決定性。當一個民選政權被軍方將領推翻,恢復民主的機率就已經更加渺小。
為何思慮縝密、相信民主的人們,認為發動一場邀請軍方把穆希趕下台的示威,是個好主意?現在還能做些什麼,才能讓民主重返埃及?
一些反穆希陣營的人士主張,自由派天真地希望看到穆巴拉克政權因示威垮台的劇情重演:軍方會干涉,逼總統下台,接著很快就能舉行公開、自由的選舉。這種天真的判斷,是因為軍方沒有在穆巴拉克下台後奪權。或許他們認為,軍方會再次為公眾利益行動。
這種理想的看法問題在於,穆巴拉克下台後,軍方沒有特別想掌權。軍方是迫於穆斯林兄弟會的壓力。軍方和穆斯林兄弟會都預期伊斯蘭教大勝。但軍方不太喜歡這個狀況,只是他們擔心如果沒有在革命之後同意舉行選舉,會失去民眾的支持,才願意冒險和穆斯林兄弟會達成協議。
當民眾反對穆希的浪潮達到巔峰,軍方便不再擔心鎮壓這個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力量會招致反彈。說白一點:走上街頭的自由派示威者,幫軍方壓垮穆斯林兄弟會提供掩護。示威者應該從沒想到事態會演變至此。
有個更諷刺的觀點認為,自由派知道軍方將鎮壓兄弟會,也希望這件事發生。既然兄弟會可望贏得選舉,自然希望舉行選舉。相較於選舉民主,兄弟會對自由權的承諾毫不可信。
在兄弟會起草以伊斯蘭為依歸的憲法、經全國公投批准後,自由派擔心公眾願意給兄弟會一次機會,他們在輸掉國會和總統選舉後,被這種結果嚇壞了。自由派了解不可能靠選舉獲勝後,因而樂於利用軍方掌權。
不論如何,問題依舊存在:能挽救埃及的民主嗎?軍方近期可能舉行選舉,但只是為了滿足美國國會議員的要求;這些議員被埃及的公然反民主政變弄得顏面掃地,認為外國援助法禁止美國繼續援助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可能不會被正式禁止參選,但資深領袖將鋃鐺入獄、或不符參選資格。兄弟會成員可能杯葛選舉。
若埃及最受歡迎政黨穆斯林兄弟會不參選,自由派是否該利用這個優勢參選?若自由派參與競選,將須聲稱這場政變是為了民主,還得說明兄弟會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而無法參選。
若自由派參選,且贏得部分職位(甚至總統),很快就會發現軍方無意釋放實權。只要遭壓制近一世紀的兄弟會繼續存在,自由派的權力將完全仰賴軍方的力量,排除兄弟會。
作為交換,軍方將希望在軍方在意的議題上,民選領袖能順從軍方:不只是國防和外交政策,還有牽涉到保有軍方特權與事業王國的國內政策。當局將須掌控言論自由,才能讓穆斯林派不得合法詆毀政府。當局也須嚴禁集會自由,讓穆斯林兄弟會無法組織更多抗爭。
結果將是抗爭群眾追求的自由權不復存在-對自由派和兄弟會而言都是如此。自由派已失去原則,也將被和軍方勾結的行為玷汙。伊斯蘭派終將再度掌權,但下次就不是靠選舉。
(作者Noah Feldman是哈佛大學法律教授、彭博資訊專欄作家)
【2013/08/16 經濟日報】
14日發生在埃及的流血鎮壓,不僅是埃及的悲劇,也是阿拉伯之春革命的失敗。自從五周前埃及政變以來,穆斯林兄弟會就在開羅聚集,要求釋放前總統穆希,恢復他的職位與憲法。但已掌權的軍方,最多只能接受重新選舉,雙方立場南轅北轍。最後釀成武力清場,保守估計有超過600人死亡。
許多人把埃及鎮壓與六四做比較,但兩者其實不同。埃及軍方獲一半以上民眾支持,認為穆希政府濫權,更擔心穆斯林兄弟會將把社會宗教化;何況穆斯林兄弟會群眾其實是有武裝的,雙方相互駁火,才造成各有死傷。
接下來情勢會怎麼變化?令人擔心的是,武力清場後,雙方仍不甘示弱。穆斯林兄弟會如果沒有動作,代表軍隊鎮壓奏效,以後就很難再動員群眾,於是號召喪禮後事處理完、周五禮拜後,仍要舉行大示威,看你軍方要怎麼辦。
但軍方也進退兩難,宵禁令已頒布,如果任由群眾聚集,之前鎮壓豈不前功盡棄?更何況如果穆斯林兄弟會重新掌權,所有政變將領都要面對叛國審判,軍方已退無可退。既然沒有一方可以完全壓倒對方,很可能重演「激烈抗爭/武力鎮壓」的慘劇,最糟的是,埃及內無民主機制可處理,外無強權可干預。
美、歐之前曾分別派出特使,但最多只探視了被囚禁的穆希,證明他仍活著,未能改變雙方立場。在鎮壓流血後,國務卿凱瑞與歐盟發言人激烈譴責,但並未把責任完全歸於軍方,仍要求雙方克制。
歐巴馬初步反應是取消美埃聯合軍事演習,但可能需要更大動作,譬如暫停每年13億美元的軍援,才能真正對埃及軍方施壓。軍方現在被冠上暴力鎮壓罪名,但穆斯林兄弟會就真是民主推手嗎?恐怕未必。至今歐巴馬政府沒有認定七月初軍方的奪權行為是「政變」,同時擔心穆斯林兄弟會與蓋達組織的關連。
這就是埃及的弔詭與悲劇,並非黑白分明,也沒有一方站在絕對的正當性。是否只能眼睜睜看著打到最後,誰還站在台上?開羅人間煉獄的景象,何時才會結束?世人關切,只能祈禱和平。
【2013/08/16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埃及怎麼變成人間煉獄?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100926.shtml#ixzz2c7pJdEuh
Power By udn.com
埃及現在的情勢,已演變成嚴重的政府與人民衝突,軍方的行動不斷、傷亡的人數上升。這是不同政治勢力間極度鬥爭後的唯一結果。
埃及由軍人掌政,完全不符合現今民主的意涵,更何況現在的軍方武力鎮壓,更不會是民主人士所樂見。不過,究竟怎樣才算是民主,其實沒有標準答案。西方世界的民主發展,不乏內戰或國際戰爭,歷史記載都相當清楚;現今則有許多無能的政治人物,在這樣的制度中勝選。
埃及現在的狀況,不見得比過去西方國家的經歷還糟,往後是否會出現優秀的政治人物,也不無可能。若民主是個值得追求的制度,而埃及也在發展民主的道路上,那現在的情勢,仍只算是過程。
撇開民主不看,埃及現在的情況,就是激烈的政治鬥爭,這樣的事件在人類歷史任何時代裡俯拾即是。
西塞要掌政、要國家穩定,反對他的人民要他下台、國家才能穩定。雙方目標都是一樣,要消除對方的勢力,也都是要國家穩定,但立場不同,便沒有溝通的基準點,結果就是以武力衝突作為最不得已的解決方法。西塞此時若沒有採行軍事行動,也許他的權位不保。這不是贊同西塞的行動,但保住政權是每個政治人物的基本心態;相反地,若反對勢力掌握政權,對待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其作法也一定與西塞無異。
國際之間的態度,是支持或反對,也僅是所持立場的問題。基於先前同為要穆希下台的立場,阿拉伯大公國與巴林支持西塞,稱他可穩定局勢。許多國家的譴責,其實並不是真正關心埃及的情況。西方強權若介入,結果一定也是一場大戰。
國際間的批判,對於西塞政府不會有影響,除非往後西塞的情勢走低,國際壓力才可能促成他與反對勢力對談、或是自願下台。
無論是先前穆希下台,或現在西塞的軍事鎮壓,情勢發展讓埃及政治變得沒有轉圜的空間。西塞的作法雖不值得認同,但反對勢力看似處於弱勢,卻不代表他們不必為現況負起責任。
【2013/08/1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埃及衝突 政治極度鬥爭的後果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102375.shtml#ixzz2cACk9r89 Power By udn.com
本周一財政部召開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修正案公聽會,財政部主張修而不廢,但立委、相關業者各有不同意見。之前也有評論者提倡要廢除兩稅合一,甚至有人建議提高營業稅,以補政府財政缺口。我們呼籲行政院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每次僅檢討單一稅制,必定會不斷引起社會爭議;因此必須從整體面來檢討稅制,徹底解決財政缺口,而目前正是時機。
我國所面對財政缺口與負擔的問題嚴重性,已經到了必須認真面對的時刻。上周傳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財政缺口,政府規劃出售所持有上巿櫃股票約500億來補足;而面對遲緩的經濟成長,行政院即使有刺激景氣之公共建設計畫,亦苦無可用的足夠預算;相對各國的規劃,台灣的擴張性財政政策還真是小兒科。其實,自從2009年起政府財政已經連續五年入不敷出,而中央政府未償還債務餘額今年將達5.3兆元,已逼近公債法所規定的上限,幾乎已無舉債空間;更嚴重的問題是勞工保險基金、公教人員退撫基金、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去年底估計財務缺口已逾9兆,這些金額並未列入政府負債,但未來仍是政府的負擔與支出。因此,如果經濟未有顯著成長,面對日漸增加的財政支出與負擔,將使政府未來預算更形捉襟見肘。
整體稅制攸關國家財政健全性,而目前可預見台灣財政將日趨惡化。近20年來,我國租稅負擔率(稅收除以國內生產毛額)從1992年的18.4%降到2003年的11.7%,2011年則為12.2%,而國際上相對比率為20%,這代表我們必須對台灣整體稅制加以檢討與改革。政府去年原本要對上述三大保險基金的缺口,提出增加保費、延後請領、降低請領金額等方向,但後來還是紙上談兵,可見問題仍未解決,大家還是不願面對真相。
由於租稅負擔率的不斷下降,兩稅合一成為檢討的對象。從兩稅合一法制實施後,估計營利事業給予股東的抵稅權,稅收損失達1,500億元,因此有評論者提倡廢除兩稅合一。但是,反對者認為企業股東稅負會增加,可能會降低投資意願;支持者卻認為這十年來台灣投資意願仍低落,兩稅合一不僅沒有創造投資增加,卻降低稅收。另外,有鑑於台灣營業稅率僅5%,在國際上屬偏低水準,因此有評論者提出只要提高1%的營業稅,就可以增加700億元的稅收;然而反對者認為提高營業稅,增加所有民眾的消費負擔,會將經濟再度打趴。
同樣地,有關奢侈稅的存廢,各方立場皆異。依據奢侈稅原先規定,民眾購買非自用住宅一年內轉手,依銷售總價課徵15%的稅;一年以上未滿二年內轉手,課徵10%的稅。財政部提出全國超過66萬人持有三棟以上房屋,顯示「囤房」現象嚴重。財政部傾向奢侈稅除了延長課徵的年限來抑制房價之外,不排除選擇在奢侈稅、印花稅或契稅上,對多屋族課徵「買房稅」。但相關業者認為奢侈稅並未達到抑制房價效果,同時降低房屋成交量。另外,立法委員曾巨威建議,將現行以實際銷售價格課稅的奢侈稅,改為以實際利得課稅;為顧及買進成本的舉證,可先從二年內的短期買賣著手,只要掌握實際買進的價格,就可計算出實際利得。在各方意見紛陳之餘,應認知奢侈稅其實是過渡階段,若能以奢侈稅之實價登記為基礎,逐步走向實價課稅,才是量能課稅的真諦。
如果政府能夠妥善而有效率地運用稅收,繳稅則是人民必要的負擔。為了不要將財政問題留給下一代,現在是要整體檢討稅制的時機。但各種稅制各有其不同影響層面,行政院有必要跨部會討論,提出降低影響層面、增加稅收的規劃,藉以強化國家財政健全性。
【2013/08/2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