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大研協公佈勞動調查報告 校園勞動權議題浮上檯面
2011/06/24 18:29:48瀏覽256|回應0|推薦2
根據目前其官網上的資料,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總人數超過三萬三千人。

其中大學部近一萬七千人、研究生(包含碩士及博士班)一萬五千餘人,大學部與研究生的比例將近一比一。台大定位自己為研究型的大學。

對於這些佔全校總學生數將近一半的研究生來說,校內工作的收入來源大致可分為三大類:計畫助理、教學助理(TA)與研究生助學金。

計畫助理的工作機會多來自個別老師的研究案,與學校行政較無直接關聯。然而,自九十九學年度起,校方開始對教學助理實施減薪,研究生助學金也開始縮減。

在這個背景之下,第四十二屆的台大研究生協會於2010年12月16至31日間,透過網路調查自由填寫問卷的方式,進行台大研究生的勞動與收支調查。

後來總共有1128筆填答資料,經過整理之後共留下832筆作為分析對象的資料。

而其最終的結果報告,則以《台大研究生勞動與收支調查結果報告》為題,於2011年5月6日公佈。

順著此調查報告的出爐,台大研協近期內也進行了一連串的校內倡議活動,以試圖說服校方回復先前教學助理及助學金的發放水準、訂定校內勞動基準以及建立校內勞動爭議申訴管道等,因為已有相關報導,這裡不再重述。

而關於此調查報告的內容,若干文章亦有提及。

綜觀此調查,報告主要以量化統計的方式,分析了參與調查者基本的收支與勞動狀況,而就勞動狀況來說,異質性很大。

雖然基本上每月工時不超過80小時,時薪亦大多優於外界一般打工時薪;但仍有部份高工時(月工時超過80小時)及低時薪(平均時薪低於112元)、而被稱之為「血汗勞動」的狀況。

我們可說,這種「血汗勞動」的狀況大致構成了此調查報告最容易被聚焦的重點。

但此項調查畢竟是一項開端性的基礎調查,且在短時間內為求進行的順利而基本上以量化的方式進行,即使有些受訪者留下文字性的敘述,但尚缺乏較深入的、關於研究生校內勞動狀況的具體處境分析。

即使如此,這並不妨礙其既有的成果,而我們亦可在此成果上試圖探究一些更進一步的圖像:

一、報告中提到了,高工時、低時薪的「血汗勞動」狀況,大部分集中在理工生農等學院,為何如此,在參與調查者問卷意見欄所留下的文字中,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卻不明顯。

在筆者的理解中,理工生農等學院的研究生,其畢業論文的寫作,往往依賴於實驗的進行,而實驗的進行則需在學校的實驗室方有可能、而較難獨自購置設備操作。

換句話說,這些學院的學生,如果想獲得學位,其實是比諸如文史社科等學院的學生更加依賴於特定的指導教授,如此方能加入其領導的實驗室做研究、以取得學位。

那麼,不管是主動地或被迫地以類似「責任制」的模式長時間待在實驗室,也就成為這些學院之研究生的常態。

另外,校內工作的經費來源是多重的,譬如部分工作來源還包括由系所或個別老師申請到的研究計畫案,而這些研究案的經費分配,更直接是系所或個別老師決定的。

由此導之,校內工作作為一個勞動議題,其關係到的不僅是學生與學校行政當局的關係,而終將不可避免地碰觸到,學生與教師間的不對等權力關係。

二、教育愈趨市場化與產業化的結果,就是不管為公立或私立大學,都愈趨要求教師能有更多的研究產出、或教更多的課,如此方能使學校在學術排名或經營績效上不落人後。

於是,各式各樣對於大學教師研究或教學的評鑑興起,幾年之內必須升等、幾年必須一評等等,否則就可能失業退出校園。

原本應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因為績效化的要求而產生許多畸形現象,最近連一些大學教師也開始不滿,而發起了反對績效導向的呼聲。

雖然有這些反省,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卻是有更多的大學教師其實是隨波逐流。

甚至為了在競爭中踩在別人頭上往上爬,而不加反省地摧殘他們旗下的學生(尤其是研究生),以方便從這些學生身上搾取學術產出作為自己的成績,他們試圖把身上的受害轉嫁至更為弱勢的學生身上。

換句話說,爭取校園內的勞動相關權利,最終將不可避免地面對教育市場化與產業化的問題。

我們期許台大研協能在既有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持續更多的深入調查與行動。我們也期待在其他部門或其他學校能有類似的調查或行動出現,畢竟校園勞動議題並非僅僅存在於台大。

例如,這項勞動調查的進行單位是研究生協會,所以它並沒有碰觸大學部學生的部份,但常在大學校園內走動的人都知道,也是與教育的市場化與產業化有關。

現在幾乎所有學校都沒有聘足足夠的行政人力,許多細瑣的行政工作其實是由校內工讀生來擔任,這也是校園勞動的一個大範疇。

另外,台大是國立學校、可說是享有全國最多資源的學府,其校園勞動環境尚且如此,可見其他學校恐怕難以更好。

尤其是在私立大學,他們面臨著更為市場化運作的考量;或是技職體系的學校,其實際狀況可以想見是理工學院那種更為職業後備軍的「血汗勞動」處境。

挑戰教育的產業化與市場化,不僅是教師要反省其與學生間的不對等權力關係、反省其在學術研究產出與教學中的雇傭勞動者角色。

其實學生在學校中受教之餘,往往也是校內的另一種雇傭勞動者、也是學術產出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沒錯,如果全體學生進行罷工的話,恐怕沒有幾個教師的研究還能順利進行下去、沒有哪一個學校的行政工作能持續運轉。

學生與教師這兩種校園中的雇傭勞動者是否能合為一股進步與改革的力量,恐怕是教育的產業化與市場化夢靨能否結束的關鍵。

苦勞網2011.6.24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53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