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處亞熱帶,有著土壤、溫度、溼度等自然條件,適合多元植物生長的特殊風土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加上大量質優農業人才,七○、八○年代,台灣農業已如日中天,菊花、香蕉、蘆筍等等,暢銷全世界。
今天,農業已有邊緣化的危機。因此發展高技術科技含量,以擴大經濟邊際效益的農業,如高產值花卉乃勢在必行。台灣的高級農業科技人員,都在期待「花博」,突破產業瓶頸,更進一步激化台灣「花卉奇蹟」的再生。
花博對台灣許多人而言,是陌生的,但對花卉、園藝界而言,卻有著相當大的激勵作用。二○○六年當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授權台北舉辦花博時,即象徵台灣擠進了花卉園藝的國際舞台,同時寓意台灣花卉、園藝產業有機會大躍進。花博成功與否,關係著台灣的榮譽和台北的驕傲,當然也影響當政者的選情和聲譽。
然而,除了蝴蝶蘭,我們可以拿得出來展示的本土研發的花卉品種,實在是有些強求!再說與先進花卉國家對應,台灣家庭個體式的規模,單打獨鬥的多,就是看不到國際縱橫發展格局和氣勢,如此如何能說服、吸引歐美等花卉先進參與,或與他們平起平坐談交易?今天我們辦花博是資源貧乏下,靠銀子、面子撐起來的硬勁!這需要極大熱情、勇氣、魄力和全民支持的力量!
現階段,台灣的花卉產業,面臨的不僅是升級,花博也不光是展示寶島之美,也要帶我們「衝出去,為台灣的農產企業開創一條振奮人心的標竿」是絕對大多數農友的心聲。台灣當局如何利用法規,來鼓動台灣高端的花卉產業,吸引更多的大型企業、金主參與帶動,保障智慧產權是其一,強化結合科技和民族風土特性,做到「奇貨可居,國產可愛」的印象,才有艷驚世界的可能!
今年的「花博」估計將吸引逾八百萬人次參觀,百分之十來自世界各個角落;樂觀的經濟效益將超過新台幣一百六十八億元。同時「花博」對提升台灣的美麗形象,促進國內外花卉交流,與國際同步進入新里程碑,意義非凡。
花博,我挺你!為台灣七彩繽紛美麗的前景而歌,絕不會隨「藍綠色盲」的政治形態意識而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