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養充足可以預防疾病
必需營養素充足可以避免 (特別是蛋白質和熱量) | 胎兒:出生體重不足、抗病力減弱、胎兒發生畸形問題、胎兒心智/身體發育遲滯 嬰幼兒:生長發育遲滯、抵抗力弱而多病 成人與老人:對感染性疾病抵抗力弱、增加某些癌症的危險 | 熱量節制可以避免 | 肥胖、以及伴隨而來的糖尿病和高血壓 | 脂肪適量可以避免 | 肥胖、癌症、動脈硬化 | 膳食纖維適量可以避免 | 便秘、憩室症、癌症 | 糖份適量可以避免 | 蛀牙 | 酒精適量可以避免 | 肝病、營養不良、心臟衰竭 | 各種營養素足量可以避免 | 各種缺乏症 | 鈣足量可以避免 | 骨質流失、直腸癌、高血壓 | 鐵足量可以避免 | 缺鐵性貧血 | 氟足量可以避免 | 蛀牙 | 鈉適量可以避免 | 高血壓與相關的心臟病和腎臟病 | 各種維生素充足可以避免 | 癌症、心臟病、胎兒畸形問題 |
|
二、國人的營養與健康現況
◆ 平均餘命
長壽是健康的指標之一,國人的平均餘命可以反映國人的健康有明顯的改善。民國40年平均餘命為男性53.4歲,女性56.3歲﹔民國70年兩性都已經達到70歲,民國80年為男性71.8歲與女性77.2歲,民國90年為男性73歲,女性79歲。國人平均餘命比韓國和中國大陸為高,但是仍低於英、美、法、日、香港、新加坡等國家。1998年
世界主要國家的長壽排名,台灣名列第34。
根據內政部人口年齡分配資料,我國65歲以上人口於十年內快速成長,1993年開始超過7%,符合聯合國高齡社會的定義,至2001年底更升高到8.81%,約有兩百萬老人。老年人口增加率為32.4%,總人口增加率只有7.71%。國人健康改善的原因包括:公共衛生進步,經濟發達與國民生活水準升高,居住環境改善,醫療保健設備與技術水準之提高,國民衛生知識之增進,還有國民營養之改善等等。
台灣地區國人平均餘命 資料來源:衛生署《中華民國公共衛生概況》民國86年5月,
行政院主計處、
內政部歷年平均餘命、死亡率與死亡原因
◆ 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
民國九十年台灣地區的十大死亡原因依序是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事故傷害、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徵候群與腎病變、肺炎、自殺、高血壓性疾病,其中有七項都是屬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多年來都是高居首位,主要的癌症依序是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攝護腺癌、非何杰金淋巴癌、食道癌,兩性之間略有不同。
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
順位 | 所有死亡原因 | 主要癌症死亡原因 | 全體 | 男性 | 女性 | 1 | 惡性腫瘤 | 肺癌 | 肝癌 | 肺癌 | 2 | 腦血管疾病 | 肝癌 | 肺癌 | 肝癌 | 3 | 心臟疾病 | 結腸直腸癌 | 結腸直腸癌 | 結腸直腸癌 | 4 | 事故傷害 | 女性乳癌 | 胃癌 | 女性乳癌 | 5 | 糖尿病 | 胃癌 | 口腔癌 | 子宮頸癌 | 6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子宮頸癌 | 食道癌 | 胃癌 | 7 | 腎炎腎徵候群與腎病變 | 口腔癌 | 攝護腺癌 | 膽囊癌 | 8 | 肺炎 | 攝護腺癌 | 非何杰金淋巴癌 | 非何杰金淋巴癌 | 9 | 自殺 | 非何杰金淋巴癌 | 胰臟癌 | 胰臟癌 | 10 | 高血壓性疾病 | 食道癌 | 鼻咽癌 | 白血病 |
|
資料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死因統計
◆ 國人疾病之轉型
對照不同時代的疾病類型可見,現代人的健康問題與五十年代不同。早期的疾病以急性傳染病為主,致病的原因是病菌侵犯感染,導因於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不良,醫藥水準低落,經濟能力不足,食物與營養缺乏,因而抵抗力弱或醫療欠缺。隨著環境衛生的改善,醫藥充裕與醫療水準的提昇,經濟富裕與購買力增強,感染性的疾病大幅降低,疾病型態轉變為惡性腫瘤、中風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從民國七十年以來,慢性疾病的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 慢性疾病的變化趨勢
檢視變化趨勢可見兩種類型:癌症與糖尿病呈升高現象,腦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則呈緩和下降的趨勢。後者的控制應該歸功於衛生署將中老年疾病防治列入國民保健計劃,將血壓控制列為重點工作,透過衛生局所、民間團體、工作場所等各種管道,對民眾加強宣導高血壓的檢測。高血壓是腦血管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自然有助於相關疾病的預防。換言之,慢性疾病仍有預防控制之道,善加利用有助於降低罹病的危險。
慢性疾病的特性 慢性疾病在病因與治療各方面與感染性疾病有很大同。慢性疾病一般並非導因於病原菌的侵犯,而是體內細胞的代謝發生異常。疾病的發生通常經過長期的醞釀,因此大多數無法明確鑑定病因。慢性疾病無法根治,但是可以控制病情,良好的控制可達到與健康者沒有兩樣的境界。由於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的控制,因此不可能完全仰賴醫院與醫生的隨時診療,個人必需負起日常保健的責任。面對慢性疾病的挑戰,衛生署宣導說「健康是您權利,保健是您的責任」。
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的變遷 資料來源:衛生署《中華民國公共衛生概況》,86年5月
台灣地區常見慢性病死亡率之長期趨勢 資料來源:衛生署《中華民國公共衛生概況》,86年5月
◆ 國人的營養問題
由於肥胖率升高,一般人都把國人的營養狀況簡化為「營養過剩」,其實不盡正確。肥胖所反映的是能量過剩,攝取的能量超過身體的消耗之故,但是並不代表所有的必需營養素都有過剩。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國人仍有營養不足的問題,女性缺鐵,老人缺乏多種B群維生素等。整體而言,國人的飲食營養並不均衡,只是追求體重控制,或偏愛健康食品,尚不足以達成到保健的效益。
81-8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肥胖盛行率 | 45-64歲:男性18.4%,女性29.5% 19-44歲:男性12.5%,女性8.9% | 缺鐵率 | 男性2.1%,女性10.7% | 葉酸缺乏率 | 男性6.6%,女性3.8% | 維生素B1缺乏率 | 男性12.9%,女性5.5% | 維生素B2缺乏率 | 男性6.9%,女性8.8% |
|
86-91年老人營養調查之結果(65歲及以上)
維生素B1缺乏率 | 男性31.3%,女性25.8% | 維生素B2缺乏率 | 男性32.5%,女性24.2% | 維生素B6缺乏率 | 男性19.2%,女性12.3% | 維生素B12缺乏率 | 男性21%,女性14.4% | 葉酸缺乏率 | 男性18.3%,女性15.4% |
|
三、健康飲食的要件
1.
必需營養素的種類齊全,並且份量充足。
2. 食物分配均衡:
包含六大類食物,各類食物應有合宜的份量。
3. 熱量調配平衡:
熱量攝取應配合身體的需要,並且善用優質食物以調和熱量和其他營養素的比例,以免過量與肥胖。
4. 飲食內容多樣化:
充分利用每類食物中不同的品項,增加飲食內容的變化。
5. 適量與節制:
調整各類食物的適當比例,避免過量。
6. 美味與愉快:
兼顧適口性與飲食文化和樂趣。
四、健康飲食的原則:
政府為了保障國民充足的營養與健康,會邀集營養相關專家,包括營養學者、營養師、公衛學者等,針對當前國人的飲食營養問題,根據現今的科學知識,並且配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和文化,綜合研議一套促進健康與預防疾病的飲食原則,提供國民作為日常飲食之參考。
◆ 「國民飲食指標」建議八項原則:
1.
健康的體重可以延長壽命,使身體強健而減少疾病與衰弱。
體重過重會增加慢性疾病,諸如:高血壓、高血膽固醇、心臟疾病、中風、糖尿病、關節炎、某些癌症的危險。 維持理想體重
2. 均衡攝食各類食物
日常飲食涵蓋飲食指南建議的六大類食物,所攝取的營養素種類才能全備,而且攝取量可以滿足人體的需求。
食物攝取類別減少時,有些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量不足,增加營養缺乏的危險。
3. 三餐以五榖為主食
五榖類食物提供澱粉與膳食纖維等多醣類,可以幫助維持血糖,保護肌肉與內臟器官的組織蛋白質。同時含有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營養素的種類豐富,而沒有膽固醇,油脂含量也很低,適合作為每日飲食的基礎。
減少五榖類食物的攝取時,其他食物可能提供的飽足感不夠,或油脂與膽固醇偏高,使熱量與血脂難以控制。
4. 盡量選用高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可以預防與治療便秘,促進腸道的生理健康,減少大腸癌的危險,還可幫助血糖與血脂的控制。
膳食纖維攝取少,加大腸癌與便秘的危險,減少對腸道健康的保障。
5. 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
大多數的油脂與糖都不是必需營養素。油脂與糖都有熱量,過量會增加肥胖的危險。油脂過量與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有相關性。食鹽含鈉,鈉攝取過量增加高血壓的危險,也會增加鈣質的流失。
6. 多攝食鈣質豐富的食物
鈣是骨骼的組成份,充足的鈣質除了保障骨骼的成長,也增加骨質密度,在高齡的人生中,減少骨質疏鬆症的危險,以增進老年健康,保障生活品質。
鈣質攝取不足增加骨質疏鬆症、高血壓、大腸癌等的危險。
7. 多喝白開水
水是必需營養素之一,在體內參與體溫調節、消化吸收、營養素運送與代謝、代謝廢物之排除等重要生理功能。
各種加工飲料除水分之外,所用的添加物以改善風味為目的,未必對健康有益,不宜養成飲用的習慣。含糖飲料會提供熱量,對其他營養素的供應造成排擠效應。
8. 飲酒要節制
酒精會提供熱量,增加高血壓、中風、乳癌、肝臟與胰臟發炎,心臟與腦部傷害的危險。孕婦攝取酒精會增加胎兒「酒精症候群」的危險。
某些酒類的保健效果,可以由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來達成,更為有益健康。
◆ 世界各國的飲食原則
世界各國人民面對的健康問題趨勢大致雷同,都有不均衡、過量、慢性疾病的現象,但是更為複雜和多元化。許多開發中的國家,由於貧富懸殊,同時面臨營養缺乏與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富裕社會的營養問題也因為個人差異,包括基因遺傳、生理特質、環境因素等等,而呈現多元化的現象,例如:女性缺鐵率遠高於男性,老年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12,素食者鐵與B12都有不足的危險等等。各國的建議有許多共同之處,諸如:維持有利健康的體重、飲食多樣化、適度脂肪、鹽、酒精攝取量等。但也隨國情或環境而有一些不同,氣候炎熱的國家特別呼籲使用衛生安全的食物,英國宣導用餐愉快,日本更強調享受烹調與家人一起用餐。還有針對特殊營養素缺乏問題的建議,例如:澳洲建議女性多攝取鈣豐富的食物,印尼建議女性多用鐵豐富的食物,菲律賓則建議選用營養素強化的食物。
◆ 飲食原則的發展
飲食原則不是一成不變,乃是隨著經濟環境變遷,農業、食品工業等的進步,國民的健康狀況而隨時調整。在19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經濟匱乏與營養不足的問題,因此飲食原則的目標是增加各類食物攝取,以消除營養不良的問題。經濟發達之後,富裕的社會糧食充裕,1970年代美國開始注意到慢性疾病與飲食的關聯,食物選用不當與某些營養素過量,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危險,為了因應此種疾病變遷,首度提出以預防慢性疾病為目標的保健飲食原則。我國第一版大約發佈於1982年,最新版發佈於1995。
台灣歷年飲食指標的對照:
第一版 (1982):( 1. 2. )
以營養素為主,強調熱量營養素的攝取應該有適當的比例
第二版 (1989):( 1. 2. 3. 4. )
以食物為主,強調食物的選用與體重控制,並提供國人的體重標準範圍
第三版 (1995):( 1. 2. 3. 4. 5. )
以食物為主,強調食物的選用與體重控制,增加鈣與白開水之宣導
美國飲食指標的發展史:
2000 年版 ( 幻燈片 ) 1995 年版 1990 年版 歷年版本
五、健康的飲食型態:「飲食指南」
「每日飲食指南」 是以營養保健為目的的每日食物組合方法,包括常用食物的分類,各類食物的食用量,以及食物的組合。這種以食物而不是營養素為主體的飲食建議稱為「food-based dietary guidelines」。各種營養素與保健成分主要由食物所供應,因此每日飲食中的食物搭配必須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日用飲食除了生鮮產品之外,還有許多加工食品和調理食品,後者的食材來源,原料處理,配方與添加物等變化多端,除了避免偏食之外,更需要聰明選擇才能保障健康。
現代健康飲食的特點是:
1. 每日飲食內容以植物性食品為大宗,大約佔三分之二,包括五榖根莖類、蔬菜類與水果類。
2. 每日飲食中,動物性食品約佔三分之一,包括奶類與蛋、豆、魚、肉類。
3. 各類食物之間不宜互相取代,但是同類食物之間,應該變換利用不同種食物。
4. 飲食指南的建議以一日為單位,不是每一餐都需要均衡,乃是各餐之間截長補短,可配合生活步調來選擇餐飲類型,速食、外食都可利用。
5. 飲指南也適用於數日之間的均衡,喜宴節慶的前後,可以清淡飲食調和。
6. 每日食用的主食類食品應選用油脂含量低的形式,例如:飯與油飯、饅頭或法式麵包與有餡麵包,油脂含量因製備方法而不同。
◆ 食物分類與份量
依照飲食指南,品項眾多的食物可以區為六大類:五榖根莖類、水果類、蔬菜類、奶類、蛋豆魚肉類、油脂類。每一類食物基本食用量稱為「份量」,同類的食物每一份的營養素含量相當,可以替換使用。每日的飲食應該涵蓋六大類食物,食用的份數依照熱量需求而組合,熱量需求高,採用的份數較多,組合變化也較多(飲食熱量與食物組合)。
五榖根莖類:
五榖類食物包括:米飯、米類製品、小麥與麵粉類製品、早餐榖類、玉米等。通常作為主食,根莖類食物包括:甘藷、馬鈴薯、芋頭、菱角、蓮子、蓮藕等,通常作為配菜。
種子類如綠豆、紅豆。
蔬菜類:
深色菜類如:菠菜、空心菜、青江菜、蕃薯葉、胡蘿蔔等。
淺色菜類如:大白菜、高麗菜、萵苣、黃瓜、冬瓜、竹筍等。
豆類蔬菜:菜豆、豌豆、荷蘭豆、毛豆等。
菇蕈類如:草菇、香菇、金針菇、木耳等。
海產植物類:紫菜、海帶、海帶芽等。
水果類:
生鮮水果與純果汁。
高胡蘿蔔素水果:木瓜、芒果、哈密瓜、杏。
高維生素C水果:柑桔、橘、葡萄柚、芭樂。
高茄紅素水果:蕃茄。
奶類:
鮮奶、奶粉、保久奶、優酪乳、優格、乾酪等。
蛋豆魚肉類:
動物性食品:蛋類、魚水產海鮮類、雞、鴨、鵝、豬、牛、羊等肉類、內臟、血液製品。
植物性食品:黃豆、豆腐、豆乾、豆皮、豆漿等黃豆加工品。
油脂類:
動物性飽和油脂:奶油、牛油、豬油、雞油。
植物性飽和油脂:椰油、棕櫚油。
單元不飽和油脂:橄欖油、高油酸沙拉油。
多元不飽和油脂:黃豆油、花生油、芥花油、葵花油等植物油。
堅果類:花生、腰果、瓜子等 。
人們的飲食有許多種不同的形式,比方希臘式的麵包,橄欖,核果,水果,豆子,蔬菜,羊肉和雞肉;或中國式的米飯,蔬菜,少量的魚和肉;或古巴式的黑豆,米飯,肉和熱帶水果。各種飲食型態只要搭配得宜,都可以達到營養保健的目的,同時兼顧各地的飲食文化特色與飲食習慣。
世界各國之飲食指南
飲食指南也隨社會經濟變遷而有改變,早期的飲食指南以增加攝取和免除缺乏為目標,並不須考慮攝取過量的問題。現代的指南則重視慢性疾病的預防,因而食物不再是多多益善,均衡飲食的新意是:各類食物的有其適當的份量。我國第一版飲食指南發佈於1975年,最新版發佈於1995年。
◆ 美式飲食不均衡
美式飲食通常脂肪太多!總脂肪和飽和脂肪所提供的熱量,占了總熱量太高的比例。其次,蛋白質和單醣太多,而多醣(主要由榖類和蔬菜提供)則不足。這些營養問題的根源是食物選用不當。根據美國營養健康調查的結果,美國人挑選的食物不均衡。油脂類以外,飲食包括五大類食物的美國成人只有33%,其中四大類的每日食取量都低於建議量,只有1%的人攝取量足夠。美式飲食不夠多樣化,對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以每天吃兩大類以上的食物為標準的話,做不到的人死亡率比做得到人要來得高。所以如何在美式飲食中擷長補短,答案顯而易見。
◆ 外食的時候怎麼辦?
很多餐廳都改進了菜單,而以健康和營養為號召。有的餐廳讓顧客選擇烘烤或油炸魚類肉類,或在顧客要求下減少調味醬,沙拉醬和肉汁的使用量。越來越多餐廳提供素食主菜,還有低油低鈉的健康大餐。即使外食也要堅持原則。
◆ 速食可以搭配出健康飲食來嗎?
速食也可以在健康飲食中占一席之地。速食通常缺乏蔬菜和水果,應該在其他餐次或點心時間補充。速食往往含高油脂,但可以在其中挑選一番。玉米餅,墨西哥麵餅捲,雞肉三明治和披薩含的油脂較少。偶爾吃漢堡,薯條或特製的三明治,也可以維持均衡飲食。重點不在單一食物的油脂量,而在攝取的總油脂量。不要輕易加大份量,份量多時不妨與家人或朋友共享,有助於熱量控制,同時享受聚餐的快樂。
六、食物代換表
膳食設計的工具。將食物依照熱量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群,並且設定每一群食物基本份量的單位,稱為代換單位(exchange)。一個代換單位的食物重量也稱為「一份」食物。同一群的食物,每一代換單位所提供的熱量營養素相當,不過食物的重量未必相同。屬於同一群的食物都可以互相替換使用,使每日膳食具有變化,但是不影響營養價值。食物代換表中的食物群與飲食指南互相呼應,其中主食類所用的食物即五榖根莖類。
食物代換表:食物群與一份代換單位的營養素含量
食 物 群 | 蛋白質 | 脂 肪 | 醣 類 | 熱 量 | 奶 類(全脂) | 8 | 8 | 12 | 150 | 奶 類(低脂) | 8 | 8 | 12 | 120 | 奶 類(脫脂) | 8 | 4+ | 12 | 80 | 肉魚蛋豆(低脂) | 7 | 3 | + | 55 | 肉魚蛋豆(中脂) | 7 | 5 | + | 75 | 肉魚蛋豆(高脂) | 7 | 10 | + | 120 | 主食類 | 2 | + | 15 | 70 | 蔬菜類 | 1 | | 5 | 25 | 水果類 | + | | 15 | 20 | 油 脂 | 0 | 5 | | 25 |
|
七、飲食營養標準
最常用的標準稱為「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RDA),乃是針對性別、年齡、能量需求不同的健康人群,建議每日飲食中各種必需營養素的攝取量。最新的營養標準稱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除了「建議攝取量」之外,還有「足夠攝取量」(AI)、「平均需要量」(EAR)及「上限攝取量」(UL)等不同功用的標準。其中,RDA與AI都是個人營養素攝取量的參考目標,可用來評量個人飲食的營養充足程度與膳食設計之用;EAR可以代表特定人群的營養素需要量,可供營養研究或制定營養政策的參考和利用;UL提供安全的攝取範圍,避免民眾因營養補充劑攝取過量而造成毒性傷害。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定義與圖示
中文名稱 | 英文名稱與縮寫 | 說 明 | 平均需要量 |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 根據充足科學資料而得,可滿足健康人群中半數之人所需要的營養素量 | 建議攝取量 |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RDA﹚ | 根據充足科學資料而定,可滿足97-98﹪的健康人群每天所需要的營養素量;RDA=EAR+2SD(標準偏差) | 足夠攝取量 | Adequate Intakes ﹙AI﹚ | 當科學性數據不足而無法定出RDA值時,以健康者實際攝取量的數據衍算而得之營養素量 | 上限攝取量 |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UL﹚ | 避免過量危害與保障安全的劑量,針對大多數人不會引發危害風險的營養素攝取最高限量 |
|
營養標準的正確用途
1. 評估個人長期飲食的營養充足程度,例如個人飲食歷史
2. 評估團體或族群膳食之營養水準,例如國民營養調查
3. 設計團體膳食之依據,例如學校營養午餐,便當盒餐
4. 計劃國家之糧食生產,如作物之選擇與產量計劃,以保障國民之營養來源
5. 食品營養標示之參考依據,例如營養標示所用基準值,Daily value
6. 食品工業開發新式食品或強化食品營養價值之參考,例如嬰兒奶粉
7. 營養教育之教材
我國歷年的飲食營養標準
國際性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之飲食養標準
營養素 | 人群平均攝取量範圍 | 下限 | 上限 | 油脂總量 total fat | 15% 總熱量 | 30% 總熱量 | 飽和脂肪酸 Saturated fatty acids | 0% 總熱量 | 10% 總熱量 | 多元不合脂肪酸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 3% 總熱量 | 7% 總熱量 | 膽固醇 cholesterol | 0 mg/day | 300 mg/day | 醣類總量 total carbohydrate | 55% 總熱量 | 75% 總熱量 | 複合醣類 complex carbohydrate | 50% 總熱量 | 75% 總熱量 | 膳食纖維 dietary fiber | 27 g/day | 40 g/day | 糖 sugars | 0% 總熱量 | 10% 總熱量 | 蛋白質 protein | 10% 總熱量 | 15% 總熱量 | 鹽 salt | 0 g/day | 6 g/day |
|
備註:
下限值是預防營養缺乏的最低攝取量。
上限值是預防慢性疾病的攝取量上限。
食物來源至少應有:蔬菜和水果共2份,其中豆類和種子堅果類應有半份。
膳食纖維應該來自各種食物。
其量代表外加的精製糖類,不包括蔬果牛奶中的天然糖分。資料來源:Institute of Medicin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Phosphorus, Magnesium, Vitamin D, and Fluoride》, 1997, National Academy Press 營養全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