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淚如洪水奔放--《不能沒有你》
2009/12/04 03:22:57瀏覽1477|回應0|推薦6

首先,關於一部21世紀的黑白電影--

導演想以黑白畫面及不經修飾的場景,呈現出改編自真實故事的《不能沒有你》樸素寫實的敘事;但缺乏立體感的粗糙畫質,卻讓這個故事,帶著一種實驗電影般的荒謬質地,高雄港邊緣的浮島,往窗外望去,竟是以黝黑滾動的海水為地。

回顧當時新聞事件的呈現方式,仍然帶著一種奇觀式的筆調,跳天橋的大動作、割腕的鮮血、大男人與小女孩的組合、母親的哭喊與淚水……以黑白畫面呈現這一切,彷彿是歸零一般,洗去了激情,卻將事件原貌更貼近一般觀眾,也保留了些許荒謬感;導演謙稱找不到這部片的色彩,事實上黑白已經為這部電影做了很好的定調。

四面包圍,水的意象

中性的介質,看似無臭無色,這是島國人最熟悉的水,以不同的形貌,說著大異其趣的語言。

父女的生活,大部分都靠貨櫃屋旁的這片海洋餵養,海洋卻也包圍出她們生活的困窘:在海邊的違建生存、在海裡默默做著維修船隻的高危險工作、甚至警察查戶口時也躲藏在海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八八水災期間上映的這部片,更能令人感受到這句話的深意,並且「水」在本片也成功勾勒出某種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式的情境:不論是對海的依存/威脅、政府/人民之間的對峙與互相需要、法律/人情之間的扞格與調和,都是構成這個故事的主要命題,並且某部分主導了這對父女的命運。

爸爸問:「妹仔,爸爸潛水的時候,你真的看得到在海裡的爸爸嗎?」

妹仔答:「我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啦。」

海總是橫亙於父親與女兒之間,在爸爸潛水時如此,在父女重逢的場面時,中間一樣隔著一條大大的黑水溝。

但這是否影響了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愛的交流?一點也沒有。妹仔說她看得到爸爸,而讓爸爸望穿秋水的妹仔,也終於回到了他的身邊。

哪怕只是遠方的一個小黑點,只要有心,就會彼此看見,於是電影的結局雖然沒有好萊塢式的擁抱與哭泣,觀眾卻早已淚如雨下,為他們之間的真愛所動容。

觀看,沒有距離的問題;有時候就算面對面「見到了」,也不見得能有真心的交流……

(是誰,在敲打我窗)

當電視上播送著好友抗爭的畫面,卻被其他不相干的人當成熱鬧在看,阿財暴怒,推倒電視、與路人扭打,路旁爆裂的水管,汩汩流出的是他潰堤的情緒;

路旁的灑水車彷彿天外飛來一筆,機械性地執行著不知道有何重要的公務,就像那些瞎忙的戶政人員一樣;灑水車濺濕了阿財的褲管,而阿財只是無力地拍掉水珠,像是對制度、法律、政府之於人民生活的撩撥與束縛的一種虛弱無謂的反抗……

語言的策略

和所有台灣的日常生活一樣,母語/官話永遠代表著兩種價值:

當社會局/立委/行政機關/警衛/媒體使用著國語,一再地解釋、推託、重複、渲染……彷彿是理性的,說著官僚、僵化的「合法」用語;

而阿財和爸爸、爸爸與妹仔,客語/台語交雜的溫暖對話,像是黑白之外的另一種溫度。

當社工人員以國語向爸爸解釋妹仔在寄養家庭的境遇,而爸爸卻報以一長串如泣如訴的台語,像是把胸臆中對妹仔的思念與不捨毫無保留地一次釋放,觀眾聽到了甚麼呢?

最後的一場戲,爸爸站在船上,踮著腳眺望著那遠遠一個黑點,那就是他此生所企求,他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卻只是靜靜站著,像是在海邊等待王子的人魚公主。她以她的聲音獻祭,無聲地祈禱的,卻只是她的至親。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x&aid=355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