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6 22:27:45瀏覽2133|回應0|推薦42 | |
(維爾紐斯市街景) 遨遊波羅的海三小國與芬蘭02 一、立陶宛 01 概述 立陶宛全名「立陶宛共和國」(Republic of Lithuania),地處東北歐,是波羅的海三小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但經濟排末的國家;她北面是拉脫維亞,東南是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接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西則濱波羅的海,首都是維爾紐斯(Vilnius)。 (立陶宛位置圖) 立陶宛全國面積約為65,300平方公里,是台灣的2倍多大,其水域率為1.35%;土地多為低平或丘陵地,最高處為海拔294公尺(Aukstojas)、最低處為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0公尺,有許多湖泊和肥沃的土壤;她不僅完善保護古建築,又極重視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育,列入國家自然遺產保護區計有7.34萬公頃,約占全國森林總面積之16.9%,區內原始森林、溫泉、湖泊與古跡羅列。 (美麗殿度假中心之晨) 立陶宛人口估計約3,535,547人(2011年7月,from CIA),為台灣的15.4%;在種族上,立陶宛人占83.5%%,波蘭族人占6.7%,俄羅斯人為6.3 %,餘為其他人種占3.5%(白俄羅斯族、烏克蘭族、拉脫維亞族等)。 (維爾紐斯市美女) 在政治上,立陶宛屬於民主的國會內閣制(parliamentary democracy),總統由全民直選產生,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若總統無法履行職務時,則由國會議長代理,總理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國會稱為塞瑪斯(Seimas),141席,議員任期4年,其中71席由人民選出,餘70席依政黨得票比率分配,現在她已加入歐盟、北約、申根公約及多個國際組織為成員,但貨幣仍使用立陶宛幣(Litas、立特)而非歐元。 (維爾紐斯市公園一景) 語言是立陶宛語(兩種現存的波羅的海語之一),另外也使用俄語、波蘭語,不過在大飯店或主要商場,從業人員多可用英語溝通。主要的宗教為羅馬天主教,但少數地區信仰新教、東正教或猶太教。主要經濟產業是泥炭(peat)、耕地(arable land)和琥珀(amber),其中琥珀是波羅的海區內產量最多、品質最佳的國家。 (琥珀) 旅遊時須注意的是她的電壓是220伏特,較台灣慢6小時(3月至10月為日光節約時間);氣候屬於海洋性向大陸性的過渡性氣候(transitional, between maritime and continental),氣候乾燥,應注意保濕防面霜等,避免皮膚龜裂、老化。 (美麗殿度假飯店黃昏) 國家雖小,但有六項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列入世界遺產名錄(heritage list、文化類型),就是1994年登錄的首都之14 - 18世紀建立的維爾紐斯歷史中心(Vilnius Historic Centre)和2004年登錄、位於維爾紐斯市西北方35公里處的克拿納衛考古遺址(Kernavė Archaeological Site (Cultural Reserve of Kernavė)),其他四項分別為Curonian Spit、Struve Geodetic Arc、Cross-crafting and its Symbolism、The Baltic Song and Dance Celebrations,而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0屆常會曾於2006年7月8日至16 在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確實是值得一遊的國家。 (美麗殿度假中心之晨) 從歷史來看,立陶宛算是一個歷史古國,她是遠古印歐語系的一支,早在公元前就已來到波羅的海沿岸定居,並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及東歐爭雄。12世紀起受日耳曼人侵略。13世紀中葉,其中一支部族領袖Mindaugas統一鄰近部族,在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國,繼任的幾任大公爵Gediminas等持續壯大立陶宛,同時在特拉凱(Trakai)建造堅固堡壘,抵抗條頓騎士迫害。1386年波蘭公主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Jogaila),兩國結盟,國力倍增,遂成為歐洲大國;1569年依據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與波蘭合邦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積極建設維爾紐斯,成為當時東歐最大城市,迄今留下了許多歌德式、文藝復興式與巴洛克式建築,14 - 16世紀是她最強盛時刻,勢力從從東邊的黑海延伸到西邊的波羅的海。遂後,由於長期對外戰爭,加上國內動亂不止,國力迅速衰退,最後終在1772、1793年和1795年經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之三次瓜分後滅亡,其領土遂成為沙俄版圖的一部份。 (特拉凱水中古堡)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被德意志帝國佔領,1917年起俄國接連爆發革命,立陶宛乃在 1918年2月16日,宣佈從俄羅斯帝國獨立,成為獨立國家。1939年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立陶宛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1940年6月14日,蘇聯指責立陶宛政府破壞「蘇立互助條約」,蘇軍於次日佔領立陶宛。1941年德蘇戰事爆發,德軍迅速佔領立陶宛。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立陶宛又被蘇聯吞併;1990年3月11日宣布從蘇聯獨立,是三小國中最早宣布獨立的國家,(蘇聯共黨在1980年代,民族主義高漲,蘇聯瓦解,1990年共黨垮台),1991年6月蘇聯承認其獨立地位,1991年9月6日正式完成獨立。從這段歷史來看,立陶宛建國以來,歷史悠遠,但卻也多災多難,屢為蘇聯、德國吞併,血跡斑斑;她從新近再完成獨立迄今已將滿20年,依據導遊說明,立陶宛獨立後,原為俄羅斯人開辦的工廠、公司,全數撤走,故其工業、經濟受創嚴重。 (維市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 在立陶宛我們共住了兩個晚上,春江旅行社老闆娘費心精選了離維爾紐斯市中心15-20分鐘車程,位於湖邊的"LE MERIDIAN VILINIUS"度假中心,她占地遼闊,房間多而廣,餐飲佳、服務好、風景優美,附有18洞的高爾夫球場,早晚晨昏倘佯於渡假中心幽境中,真讓人心曠神怡,真是一份度假悠閒的行程。 (維爾紐斯市大教堂) 在立陶宛,我們賞玩首都維爾紐斯市舊城區、品賞當地精緻餐點,也到近郊的特拉凱賞玩如童話世界般的水中古堡,然後離開維市到達立陶宛第二大城-考納斯,賞玩古堡和古城區與精緻的午餐後,再驅車前往拉脫維亞。我將在陸續撰寫的文章中,與大家分享我的感受與照片。 (特拉凱水中古堡) (2011 08 26 於台灣台北)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