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4 01:05:26瀏覽3454|回應24|推薦365 | |
這座位於安徽省境內的名山,許多人造訪過後都有相同的經驗。上山時,發誓再也不上山,下山後,卻盛讚此生難得一回黃山險,必定再上第二回。黃山如艷奇的俊男美女,讓人既愛又怕受傷害。 有一回,我在恐懼巔波中坐於轎上,約莫十分鐘後,想穿上背袋裡的外套禦寒。這時背袋差點落地,一陣驚慌,幾乎栽下山去。一個抬轎的老人及時扶助,讓我免於一場亡魂山腳下的災難。他還教導了一番,如何更舒適的坐於轎上,享受眼下的黃山風景。 當我到達山頂,低頭掏錢想給點小費表示感謝。一回頭,老人已不知去向。左右打聽,都說向來不見如我所形容瘦骨嶙峋的老者。更奇怪的是,一般抬轎者只有兩人,我怎麼當時看見有三個轎夫呢?眼花了嗎?我確定當時眼如明珠啊! 下山後,一間寺院的老和尚說 : 這等奇事,時有耳聞,那是菩薩的化身來救人的。...頓時,...全身汗毛豎立起敬,心想,我的確有眼無珠,錯過了眼前的活佛,早知應抱住老人沾點佛光。老和尚勸說 : 應朝拜感恩。( 我當場立刻撲倒在地,飆淚叩謝 ) 至今回想,深覺遺憾,竟連菩薩的簽名及拍照留念都未曾留下。悔恨交加之餘,素食五年半 ( 為何只有五年半 ? 因為瘦骨如柴,撐不下去 ) 除了誠心向佛之外,再也不敢輕視抬轎、低階、不起眼之人,以及擦身而過的任何一個小人物。
黃山自古以來,是文人必遊的朝聖之地。素有黃山四絕之美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清代趙士吉曾說:「黃山之奇,信在諸峰;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雲霧之奇,信在鋪海。」 南唐時,工匠們已經用黃山松煙製作徽墨。有如奇松之魂,化於祝融火宅,以高溫燃松成煙,使松魂精魄,凝結成精華之露。徽墨的巧工技術使松魂於丹青不渝之畫工手下復活了。古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當指奇松自有神靈於山壑間殷殷護佑,任風寒雨浸,百千萬年屹立不搖。 至於歷代文士們,自古本著,謙仰敬重 --文字丹青繪畫藝術,不敢僥倖輕忽。這是中國文化檔案中最珍貴的人文傳統,也是中國繪畫至今仍受到世界各國美術館珍藏的主因。使藝術瑰寶,無可複製再造的精神文明代代傳續。 黃山也在中國藝術史的鼎盛時期 (16世紀的山水風格 ) 成為主要的繪畫題材。如今黃山也以花崗岩、高山奇松、和浮現身旁的雲海而馳名世界。對詩人、畫家和攝影師而言,有著永恆不朽,無可動搖的魅力。
此兩張貼圖,一為攝影作品,一為山水國畫。---兩相對照,饒富趣味。 #圖檔來自網路,旨在分享,非商業用途,謹此致謝。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