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想法的根來抓住--共讀鄭明析先生箴言24 錯視現象的愛與決策。
2015/11/16 19:53:31瀏覽359|回應0|推薦9

我們是理性思考的嗎我們是否主宰自己的決定所謂的直覺一直在愚弄我們」這是2015誰說人是理性的!》的作者Dan ArielyTed發表了一場有意思的演講。 雖然他舉的例子,有不少是人們過去都耳熟能詳的,但再次聽到時,也是有種被提醒的效果。


Dan Ariely舉了一個直放的桌子跟一個橫放的桌子,用紅色的尺來比較兩個桌子的長度是一樣的。另一個例子是有貼著不同顏色貼紙的磚塊組長的魔術方塊,周圍是淡色磚塊的棕色磚塊跟側面的周圍都是暗色磚塊的棕色磚塊比較起來,前者是棕色,但後者看起來像是亮一點的黃色,但其實作者把背景去掉,兩個顏色都是棕色。



請你把錯覺想成是一個譬喻,視覺是我們人類大腦中表現最出色的能力之一,大腦掌管視覺的區域比任何一個區塊都大,我們也是一天當中最常做的就是』,既然那麼擅長、常在看這方面都會出錯,那何況是不擅長、沒經驗的決策要如何能不出錯視覺可以證明錯的地方,但『認知上的錯誤』卻很難證明出來讓自己知道。


 




作者說因著這些錯覺,我們以為,很多決定是操之在己、是自己決定的,但其實,很可能是做決定的錯覺,而不是真的決定權。」


因為有些決定太重要、複雜、困難決定到我們無法下決定,因此我們就選擇了既定的選項。Dan Ariely說。



Dan Ariely又提出一個有趣的訂閱刊物的實驗,如果給100受試者三個選項: 1. 訂閱線上版59美元,2. 訂閱紙本125美元 3.同時訂閱線上版跟紙本125 美元,結果統計結果出來是第三選項最受歡迎,第二選項沒有人願意選,但有趣的是,如果把看似無用的第二選項拿掉後,本來最受歡迎的第三選項卻變得比第一選項弱。作者說,所以我們其實並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偏好,因為不夠了解,所以會受到別人給我們的選項與外在影響。


沒錯吧?!因為這是行為經濟學家發現的關於你與我的事實,所以真的很有趣。



關於錯覺錯視,鄭明析先生曾說過:

如果<實體>不是那樣,卻喜歡並愛它,<腦>就會覺得很好,用<眼睛>看時也會覺得很好。<想法>如同「眼睛」。


但是人在「觀看」時也會出很多差錯。會隨著方向產生錯視現象,所以有時看起來會跟原本的形像完全不同。因此會被騙。所以如果有誰說好話,人就會因為錯視而受騙。人們所聽的很多話都是錯覺。如果那些話直接輸入腦中,人就會錯誤地行動。




 


錯視現象當中,我個人認為對人生影響會最大的,恐怕是愛的錯視


鄭明析先生說:

<愛>最容易引起錯視。如果讓腦興奮,愛到極點,甚至會把豬看成女人形像。如果總是喜愛豬,牠看起來就會是可愛的動物。雖然形像是豬,但看起來會比原本的形像更可愛。按照腦中所想的,那物體的形像看起來就會很顯眼、很好。如果腦再進一步感到興奮,看起來就會好到極點。



人與人之間也是一樣,如果內心興奮或喜悅,就會因著自己喜悅的內心而說出好話並做出好的行為。然而,一旦過了那時候,興奮就會平靜下來而以不同方式對待。


比起愛情經驗較為多的中年人,愛的錯視對青少年的影響會更大。


<好奇心>與<實體>不同。關於異性之愛,也是<好奇心>與<實體>不同。<好奇心>來自於腦的刺激,但<實體>是親身經歷,所以不同。<出於好奇心而做的行為>和<親身經歷>不同。漫畫書、小說、色情的東西、對異性的好奇心,這些都會引發「錯視現象」而讓內心、想法興奮。這麼一來,腦就會啟動而那樣看並行動。」他說。


聽說步入中年的男人們會自己關起門來討論以前唸書時,以為很刺激的事,其實不過就是那樣,說刺激,不如說是蠻花力氣的事。但就像在兒童樂園中,四五歲的小朋友們,看著自己因為身高受限而無法玩的自由落體」遊樂設施,他們愣愣地站在下面,非得要看完他們上上下下直到結束為止,內心忍不住一直揣測著到底那個,有多麼有趣呢?」,直到數天後還念念不忘。可是曾玩過一次或類似設施的大人,馬上就知道自己能不能玩那東西。



他說若不想陷入因著錯視現象而產生的的窘境,要徹底地掌握<腦>、<想法>和<眼睛>。


<觀念>和<實體>不同。有時如「東與西」般不同,有時如「地與天」般不同。


以為那裡是確實的而前往,但實際去看卻發現那是沙漠,在那裡徘徊著。


<觀念>是在「想法」中開心喜悅,但<實體>是「親身」經歷來獲得,所以不同。憑著<想法>會感到開心,但若<實際>去做就會感到悲傷痛苦。


我再次體會「眼見不一定為真」、不一定能「眼見為憑」,為了不受到因著錯視現象而遭遇的痛苦與損害,非要保守我們的<想法>吧!

photo credit: Knothol e via photopin (license)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358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