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正的宿命論是: 每個人的「命」取決於自己的「想法」
2015/08/07 16:23:26瀏覽473|回應0|推薦7



突然發現,我雖不是宿命論,但是我相信一種」,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下來,比起別人,更應該屬於自己來做的事,那個命,應該要被找出來,然後終其一生地讓這麼命伴隨著自己不斷往前往上。


我發現我的命就是,很想體會一個道理或一件事的時候,創造主就會以各種方式讓我體會與感受,然後又讓我會因為只有自己體會而覺得很可惜,就不得不擠出時間與字句,讓自己說出來。其實比起說出來,我更喜歡沉澱著,不說出口,就像味道濃郁的植物精油,即使讓她恣意地散布在空氣中,味道消失了也沒關係,因為我已經飽足了她的香氣。


可是很多東西,卻像現榨果汁一般,如果放置在空氣中半小時,她的養分會漸漸消失、香氣漸漸淡去、顏色漸漸泛黃、雜質漸漸浮起,這樣的結局終究只能帶著惋惜的心情來倒掉。為了不枉費這新鮮現榨果汁的存在,我於是在這裡記錄。


因為阿姨的事故,加上最近看到很多人事物,讓我深刻體會「腦」是人類身體上最核心重要的器官。
但腦裡面裝的「想法」,更是腦的核心。
鄭明析先生曾說「創造腦的理由,是為了創造『想法』。」果然有其道理。


想法會左右人類每時每刻的選擇與決定,想法決定後就會如此成形為認知與觀念,進而去行動,如此累積下去,就形成了人一生的命運。
我感受到人的命,左右於人的想法。


有些人面對眼前的困難與阻礙,會選擇立刻反擊、轉身逃跑、尋覓藏匿處、抱頭痛哭或冷靜思考後行動,這都是「想法」所產生的「行為」。


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突然有排山倒海的問題接踵而至時,在那種被問題淹沒窒息的處境時,你可能會選擇蓋上棉被睡覺,也可能選擇假性記憶喪失來忘卻煩惱,或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將現有的狀況如同骨牌般全都推倒。

<這些想法下所採取的行動,並不會就此結束,而是會產生下一個開端。>


我們都在度過自己的人生,都有過各式各樣的想法,以此做過各式各樣的決定,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結果,不知是否有人在數算分析過自己的想法與決定後的結果,再從結果一步步推回去每個想法?


我從歸演過程當中,證實了鄭明析先生說的:


「如果<想法>故障,就會如同<肢體>故障,若<想法>不正常,就算<肢體>好端端的,也無法好好活動和使用。假如<想法>錯誤,不管<小事><大事>都會受到損失而失敗。
如果因為<想法>故障而喪失機能,<萬事>都會失敗。」

腦是會讓肢體動起來並發揮機能的機器,所以必須要好好思考才可以,如果<想法>錯誤,腦就會空轉。

每當人行動的時候,都應該要帶著<確實的想法>去做。
此外,每當行動的時候,真的應該要好好<思考>後再去做。
此外,每當行動的時候,總是應該要<確認>後再去做。
此外,每當行動的時候,都應該要帶著<聰明又有智慧的想法>去做。


但問題是如何做到這些呢?

這就是每個人在自己的命當中,如何去努力與期許自己了。

今天聽到一個花栗鼠的可愛故事,原來花栗鼠為了度過漫長的冬天,每天約有37次來回尋找橡果,將它藏在兩頰中,來回運送到藏匿的地方保管起來,可是到冬天之前,一整個忙碌下來,大約有90%的橡果被花栗鼠埋藏在地底後,而被忘記藏在哪裡,花栗鼠也吃不到,而成為來春發芽的種子。

聽起來很可愛,但當我聽到時,卻得到了一個<萬物語言>的靈感記性不好、頭腦不太好的花栗鼠,即使一生當中,為了度過冬天不飢餓可以有食物吃而辛勤忙碌地工作,90%的辛勞都是白費的。
聽起來不能不感概。

可是難道這樣就不工作不儲存冬天的糧食嗎這樣牠連10%都吃不到吧?
以人類來說,應該要先把腦故障的部分都修理好,帶著確實的想法、好好思考後、確認後來行動,如此漸漸修理故障的部分。
photo credit: 2015-05-15b Applying present value ideas to my short-term choices -- #discretionary #decision #time via photopin (licens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2739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