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9 16:08:38瀏覽2386|回應4|推薦22 | |
圖:冬日,白雪靄靄的阿爾卑斯山山脈。 這張照片是我從城市上方的小山頂上俯瞰因斯布魯克一角所拍攝的。 每年秋天,我都會禁不住的想回因斯布魯克(Innsbrück)去看看。 這個城市,是我走遍了歐陸許多地方之後,仍然最喜愛的城市之一。 距離我第一次到訪這裡,已經有十年的光景,但是我還經常會找機會回到因斯布 魯克來看看,因為它是我心目中最美麗的阿爾卑斯山山城。 有人說,一生中一定要去威尼斯,也有人說,一生至少要去一次巴黎,但是我始終認為,一生中至少該去一次因斯布魯克。 我與素昧平生的阿爾卑斯山,第一次接觸,因斯布魯克初秋乾冷的空氣,把夕陽中的因河,映照得昏昏黃黃。後來我一直喜歡在秋天旅行,也許和在因河的那第一眼,讓我難以忘懷得美麗景色,有相當大的關係。那是我記憶中見過最美的黃昏,一直在我的記憶中,深深烙印。 日後也許時間漸漸久遠,但是心中的那一種悸動,是無法抹去的記憶。 Innsbrück,在古德語中,是指「因河的橋樑」之意。因為在古時,因斯布魯克是一個在古時是一個跨越阿爾卑斯山的隘口,很早就有往來的道路,後來還建了鐵路,使得因斯布魯克成為南北往來的要道,而漸漸發展出來的城市。 在因河河畔,古意盎然的老宅林立,遠望去似乎與阿爾卑斯山相連,會讓人覺得自然與人文的建設相結合在一個城市當中,相當不容易,因此,所有到過因斯布魯克的人,都莫不為這一點而深深感動。 而我最喜歡的這座因河之橋,是承襲自中世紀,有「老因橋」之稱的橋樑。 老因橋連接著因河的兩岸,從古到今,默默守候因河千餘載。現在老因橋畔,車水馬龍,是因斯布魯克的要道之ㄧ,雖然不那麼顯眼,但是在夕陽西照的時候,因河會映著老因橋的倒影,在秋天的黃昏裡看起來有些淒冷,但是很動人。 如果有時間,可以沿著因河,欣賞阿爾卑斯山的風光。沿著因河散步,讓我有一種輕鬆的感覺,一邊是城市現代的喧囂,另一邊是因河不變的速度,讓這自然與人文的交界,並存得天依無無縫。走累了,還可以找一個河畔的咖啡停坐下,在因河畔喝著咖啡,欣賞著近處的因河,享受因斯布魯克的陽光與咖啡。 初訪因斯布魯克,深秋,我邂逅了黃昏的因河與阿爾卑斯山。 再訪因斯布魯克,晚春,我看到了因河畔人們的平凡生活,也就是在旅行之外的因斯布魯克。 三訪因斯布魯克,初夏,水量豐沛的因河,潺潺如一首詩歌,靜靜的唱出屬於自己的樂聲。 2006年的耶誕,我如願邂逅了隆冬的因河。在冰點以下的天氣中,居然一滴雪都沒有。不斷不斷,我總找機會回到因斯布魯克旅行,因河畔的旅行,也讓我感覺愈來愈豐富。 諸多的觀光客來到因斯布魯克,看的僅是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黃金屋頂---這和我第一次來到這裡的目的一樣,讚嘆它的特殊與見證當時哈布斯堡的輝煌,也有人討論著它花了多少錢,用了幾塊黃金去建造,但是我認為在因斯布魯克該看的,是大自然與人文的建築,如此息息相關,卻也如此的相敬相容。多少城市為了開發,犧牲了自然環境?而因斯布魯克卻和南北兩脈長長的阿爾卑斯山,相互輝映。 因斯布魯克是因河畔一個美麗如此四季都美麗的山城,位在兩條縱貫的山脈之間,中間穿越過萊因河的支流因河,遠望像極了ㄧ幅以阿爾卑斯山為背景的月曆。這裡,以往一直是奧匈帝國皇家的避暑勝地,奧國女皇瑪麗亞特瑞莎—也就是著名的法國瑪莉皇后的母親,每年都會和她的夫婿以及孩子們,從維也納到因斯布魯克來渡假。 這樣一個小小的山城,卻舉辦過兩次的冬季奧運,如今位在Bergisel的滑雪跳台,在冬季尚未來臨前,成為觀光勝地,到了冬天,自然是另一個旺季的開始。所以,喜愛大自然的人,在這裡,更可以肆無忌憚的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僅次於維也納的文化要城,是在首都之外,博物館密集度最高的城市。此外,在因斯布魯克和維也納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聯繫:也就是華爾滋!也許你到過到過奧地利,但是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著名的維也納華爾滋,據說最初就是源於蒂洛爾州阿爾卑斯山區的呢! 在黃昏的因河畔,若欣賞著一曲華爾滋舞曲,想必一定和在維也納的感受大不相同吧。 而這裡也有著僅次於維也納拿兒童合唱團的兒童合唱團體,在奧地利與歐陸相當知名。 我喜歡這個因河畔的城市,也許是夕陽餘暉中的感動,讓我對它戀戀不捨,沿著因河,沿著阿爾卑斯山,我看見大自然的壯麗與寧靜,都深鎖在這個山間的城市中。 下圖: 因斯布魯克最負盛名的黃金屋頂,後面是延緜的阿爾卑斯山脈,黃金屋頂前的冬日耶誕市集,才剛剛落幕,當年的耶誕樹還矗立在小廣場前。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