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運動中心當公設 購屋省百萬
2009/06/15 12:58:33瀏覽193|回應0|推薦1

運動中心或大型綠地公園等提供的休閒空間,是大台北都會區民眾 在意的住家條件之一,從台北市主計處最新統計就可發現,去年1月 至8月使用台北市體育處所屬各場地使用人次共941萬人次,而近年陸 續興建營運的運動中心中,這8個月期間的使用人次便高達470萬人次 ,占5成比重,且與2007年相比,使用人次也有28%的成長,約增加 102萬人次,是歷年來增幅最多。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認為,住家公設中,偏好擁有豐富運動 設施的民眾,不妨選擇運動中心周邊的成屋,相較於購買公設比超高 的新屋,約可省下逾百萬元的購屋費用。

自2005年7月新建築法規上路後,規定8樓以上的大樓,必須設計雙 逃生梯,若加上原有的公設空間,新大樓公設比動輒超過30%,與一 般7層樓高的華廈產品相比,新大樓公設比高出一倍,雖然多了一個 逃生梯與寬敞的公設空間,但實際上購屋人必須平均分攤這些「共用 」空間的房價,蘇啟榮認為,消費者可有更精打細算的購屋計劃。

中南部大樓的平均房價較低,想要買有豐富公設的大樓產品,購屋 負擔不及北部民眾沉重,不過,台灣房屋認為,各地購屋族都可精打 細算,聰明選擇在運動中心或綠地公園周邊的中古住宅,或是有電梯 的華廈產品,等於是把公設移到社區外,由政府幫你負擔公設空間的 費用。

目前台北市政府預計在北市12個行政區,各設置一座運動中心,包 括中山、北投、南港、內湖等運動中心都正式營運,加上5月底剛啟 用的信義運動中心,共有8座已開放,運動中心與大台北都會區的民 眾生活之間,距離將愈來愈緊密。

若拿運動中心與一般新大樓公設相比,運動中心設備的豐富性,遠 勝於一般大樓,蘇啟榮以內湖的運動中心為例,內部設有撞球場、桌 球場、攀岩場、體適能中心、游泳池等,若購買可使用健身房與游泳 池的季票,每季花費3,500元,每年也僅14,000元,使用20年也不過 花費28萬元,還比不上北市大樓1坪空間的平均房價。

而陸續完工啟用的8座運動中心中,有些運動中心甚至就在捷運站 附近,可直接滿足民眾通勤與育樂的需求。

以石牌站的北投運動中心為例,距離捷運石牌站步行約5分鐘,十 分方便,因此運動中心周邊的公寓產品,區域客指名度超高;此外, 位於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中間的中山運動中心,靠近運動中心該側的 公寓產品,自住客的指名度也特別高,但屋主鮮少釋出。

蘇啟榮指出,大台北運動中心逐漸普及,加上消費者購屋更精打細 算,挾著捷運、運動中心雙重優勢的中古住宅,目前是各房仲業詢問 度高的熱門產品。 

( 2009/06/14 09:00 時報資訊 )

工商時報 馬婉珍/台北報導

貸款老師—如有任何有關銀行貸款疑難雜症相關問題
歡迎隨時留言與我聯繫討論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ey60277&aid=304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