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橙黃橘綠
2010/01/07 00:06:08瀏覽1067|回應0|推薦20

  



 

 

 橙黃橘綠

 夏已去,荷葉枯,菊花殘,秋意盡,如今正是橙黃橘綠的冬日好景。

 

橙黃橘綠圖)是宋太祖五世孫趙令穰小景山水的典型代表作。宋高宗認為此幅畫之畫意取於蘇軾的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遂題此詩於側。

    故宮文物資料介紹此畫「在斗方的冊頁之中,畫家使用柔和的筆觸與絢麗的設色,營造如詩般清麗、雅致的情景,將蘇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理想發揮到極致」。觀其筆觸柔和,氣韻雅致有之,但若說設色絢麗則不然,或許原畫在幾乎一千年前是光彩絢麗的,現在看來,卻有些黯淡。可能在絲絹上作畫,年月日久,自然褪色變舊。

    沙洲河曲置於構圖中間,橙橘樹、野菊、水禽等分別安在畫面的左右邊,「近岸廣水、曠闊遙山」,正合小景山水所追求的空間美學趣味。

    墨筆勾勒、皴擦而成的橙橘樹主幹及坡岸,顯出光影明暗,稍有立體感。不論遠近的石頭、樹葉、果實,除了藉直接點畫,顏色深淺濃淡不同,略有層次,還有沙洲邊緣線條過於柔軟,深色有點突兀之外,整體是比較平面的感覺。至於水墨渲染出雲霧氤氳、迷濛縹緲的詩意,原本便是傳統國畫的特色。

    想起很久以前,高中同學碧蓮的表哥赴美留學,託我代為選購一樣具有中國風味的禮物,送給寄宿家庭。那時我任職中央圖書館,隔壁是歷史博物館,因地利之便,就近去買了一幅文徵明國畫複製品,忘了畫名,只記得是有林間隱士的山水畫,內容布局畫功均佳,唯畫面褐黃,色澤晦暗。本想選ㄧ幅色彩明朗的,可是受限於價格,可選的不多,最後只好交差。我想,一般人還是較容易接受令人舒爽的亮麗畫面。真可惜,如果像文徵明「雨餘春樹」、「江南春」之類畫作那般色調鮮明,複製品又不必過於高價,該多好!

    要吸引年輕人願意接觸並欣賞古畫,首先要培養文學藝術的深厚內涵,對本國文史思想瞭解愈多,愈能領會表象之外的意境。 不過, 一般人先見到畫作材質及年代久遠所造成的顏色老舊、暗沉晦澀、陰鬱迷茫,即刻生出沈重黯然、灰頭土臉的滯悶不適之感,就很難喚起一探究竟、進而欣賞的興趣了。這恐怕是現代人對傳統國畫疏離,欠缺好感而不易跨越鴻溝的無奈吧。

    近十幾年來,故宮博物院和歷史博物館開啟新觀念,應用科技方法,整理資源,觀察社會脈動,設計開發製作藝術產品,開闢財路。規畫新穎有趣的各種文化活動,配合電腦網路,用活潑生動的現代化方式宣導文化,的確收益甚豐。針對增進兒童及大眾鑑賞古文物藝術品能力的導覽工作,尤其重要,細心選擇易引發興趣的素材,激勵親子師生參與相關專題的學習研討,持之以恆,雖不能立竿見影,但細水長流,已漸奏功,值得嘉許鼓勵!

 

( 寫於2008年1月25日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362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