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只要清楚地和簡單地表達
2010/04/12 11:30:08瀏覽520|回應3|推薦17

Anger is always a sign of weakness.

Just plainly and simply put the whole thing;

perhaps the other person may find that you are right and may be thankful to you.

Or perhaps the other person may have better reasons than you;

then you will be thankful to the other person

because he helps to raise your consciousness.  

Osho

生氣,一直是一個軟弱的象徵。

只要清楚地和簡單地表達這整個事情

或許對方會發現你是對的,也許會對你感到感謝。


或者,或許對方有比你更好的理由;

那麼你將會對他感到感謝,

因為他幫助你提昇了你的意識。 

─奧修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tchell_wu&aid=3935535
 引用者清單(1)  
2010/04/21 12:42 【Think Do, I Will】 文章只是心境的片段,前後文當是自身的體驗與實踐

 回應文章

安娜貝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
2010/04/23 10:45

親愛的好友,

像不像是從文字的投射來進入自我投射的體悟?

一樣的文字,從相對投射來進行自我投射的體悟

每丟入不同角度的投射時,又將產生不同的相對投射

別拘泥於文字的表義,那都是投射來的文字,並非是絕對的實相與真理

而是於自己相對投射而來的理解與詮釋

於自己最真的體悟,即是最貼近真實的自性

與您分享~

也謝謝樓下的好友一文,感恩!


C.S.Juliu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之前看過一本奧修大師的著作
2010/04/21 12:41
之前看過一本奧修大師的著作
感覺上,這一段應該是不需要前後文的
或者講詳細一點,就大師的著作上來講,是不需要前後文的

前後文應該就發生在你自己身上
當你深刻的體驗到文中描述的情境的時候
前文就是你自身的遭遇
後文就是你自己從文中所得到的體認

在父母的夢想與理想中溺斃了!

Seeker(mitchell_wu) 於 2010-04-21 16:39 回覆:
是的,奧修的隻字片語都足以引發我們內在的省察;重點不在於文章的長短,而是在省察之後的體認。謝謝你的回應。

安娜貝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不是有前後文呢?
2010/04/13 14:42

親愛的好友,

是不是有前後文呢?

這一小段是節錄的嗎?這樣會框限在文字的表面意思

前後文是否提到活出當下的真性?或心口合一的真性與心中投射他人的想法?在這兩者間的體驗,關於與他人的意見相岐,皆來自於自我的投射,非真實當下的事件本身,只要忠實地表達內心想法,勇於揭穿自我投射的幻相與恐懼,你將會發現一切的恐懼幻相都是投射.

與您分享~

Seeker(mitchell_wu) 於 2010-04-13 18:18 回覆:
應該有前後文,但是我只知道這一片段,不知道出處,所以也無法查。當然,與他人意見相歧,是因為雙方的信念相左,信念包括制約、教條等等.....我們總是要覺查,才不會落入自我的框架裡。謝謝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