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4 23:26:26瀏覽2088|回應4|推薦69 | |
雲南印象 這次雲南之旅看了幾場秀,第一場在昆明看的也是最有藝術價值的就是<雲南印象>,其次是麗江張藝謀導演的<麗江印象>。<麗江金沙>比較有商業味道,其他就不必提了,只能算民俗表演。 <雲南印象>強調的是原生態歌舞,原生態歌舞是演員是本土的少數民族,沒有受到商業氣息的影響,演員絕不嬌揉做作、不虛假,越土越好。另外就是音樂只用鼓、鑼鈸、銅釯,身上的鈴鐺、拍手和用手擊地,沒有其他的音樂伴奏。歌舞盡量保持原來型態,當然為了適應舞台演出隊伍排列或隊形變換會有調整。 <雲南映象>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擔任歌舞總編導和藝術總監,並演出,只是2006年後她就退至幕後,指導演出。楊麗萍將原始的原住民民族舞蹈加上現代舞的創意,創作出優美或震撼的舞蹈。今年8月7日,楊麗萍在接受新華網山東頻道訪問時指出其創作的原動力,這樣對這場舞蹈會有較深的認識: "我和許多雲南人一樣慶幸自己出生在雲南這塊土地上,這裏有太多的民族、太多的歌舞,可以說是歌舞的海洋。大山裏的人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陰陽可以協調。他們為了施愛而跳孔雀舞、為了慶豐收而打歌、為了交媾而擊鼓,這些充滿人性光輝的舞蹈使我30年來心靈一直不能得到安寧,于是有了我長達一年多走村串寨的採風行動。我幾乎走遍了雲南,歷程20萬多公里;......... 在採風的那些日子裏,我一方面陶醉在歌舞的海洋裏,一方面又產生了深深的憂慮,因為在現代所謂的文明和物質的衝擊下,許多的文化歌舞行將瀕臨消失,有些族人已不再穿繡花鞋而穿牛仔褲。比如說當我看到那綠春的神鼓只有 而我堅持啟用那些村子裏的土生土長的農民,只有這些樸實憨厚的、為了愛為了生命而起舞的人,他們在跳舞時的那種狂歡狀態,最能表現這臺原生態歌舞的精神。我沒有編什麼,我的工作只是怎麼選擇他們身上的東西,再把寶石上的灰塵擦幹凈,讓它重放異彩。 …….. ~~~~~~~~~~~~~~~~~~~~~~~~~~~~~~~~~~~~~~~~~~~~~~~~~~~~~~~~~~~~~~~~~ 這場舞的序幕是混沌初開, 天地混沌初開,沒有太陽和月亮,四周漆黑一片,隨著兩聲鼓響,天開了。 這是綠春縣牛孔鄉彝族"神鼓歌謠"。 "天地混沌的時候沒有太陽,沒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東邊亮了;在敲一下,西邊亮了....." 我是野火,我是風。我把魂魄鑄進鼓裡了,把種子留在腹中, 雪響了,草木發芽,醒來啊 ,醒來。鼓靈醒來吧。 第一場 太陽 (旁白)太陽月亮從東道西追不停。開天的時候就走成一路了。 男人女人從生到死離不得,開地的時候就連在一起了。 伴奏就是大鼓,雲南民族擊奏樂器主要分為鼓類和鑼類。鼓在雲南不僅僅是樂器,而是民族的一種崇拜,一種圖騰。它象徵母體,形似女陰。棒槌象徵男性生殖器,擊鼓表示交媾。(參考:http://www.yunnanyingxiang.com/sun.htm) 各民族又有不同的鼓,雲南的鼓從材料上分,有皮鼓、石鼓、銅鼓、木鼓;從歸屬的民族上分,又有太陽鼓、芒鼓、熱巴鼓、大背鼓等等。太陽鼓舞是基諾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陽鼓的正面似一輪太陽,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徵太陽的光芒,基諾人在除夕敲鼓,據說能帶來吉祥。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器物,傳說洪荒年代基諾族的祖先阿麥腰白造了一只太陽鼓,麥黑與麥妞藏在鼓內躲過了災難,繁衍了基諾族的後代。在《太陽》一幕中,太陽鼓、芒鼓、象腳鼓、神鼓等依次響開,通靈的人們在太陽的照耀下開始了活動。(參考http://www.yunnanyingxiang.com/sun.htm) 接著是月光 楊麗萍認為女人就如同月光一樣有形和無形,她用抽象和變形的肢體語言表現了女人如月光的聖潔,這場舞我個人認為最有藝術價值,瘦削的身影用剪影的方式舞出女人的婀娜多姿及優美的線條。舞者舞出不可思議的型態,太美了。這是個人獨舞,由楊麗萍創作,但這次不是她舞跳。 你是一條婀娜的蛇,蜿蜒在銀色的月河。閃亮的身驅舞動著舌,夜晚的星空唱著歌……”
第二場土地 (旁白)天大,只有一個,地大,只有一塊, 不要說草木無言。萬物生在大地都有原因。祖先各訴我,大地是創世者骨肉變化。我把身體緊貼泥土,立刻明白了祖先的傳說。 其中由楊麗萍用滄桑的聲音道出女兒國女人的重要與辛勞。 太陽歇歇麼歇得呢,月亮歇歇麼歇得呢,女人歇歇麼歇不得。女人歇下來麼--火塘會熄掉呢。冷風吹著老人的頭麼,女人拿脊背去門縫上抵著;刺棵戳著娃娃的腳麼,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墊著。有個女人在著麼,老老小小就在攏一堆了;有個女人在著麼,山倒下來男人就扛起了。 這詞很感動人,女兒國是母系社會。 第三場家園 一方水土養一方生靈,一方生靈敬一方水土。 不是自己的神祖,不會保佑自己。不是自己的國家,不會抬舉自己。 雲南的少數民族信奉“萬物有靈”--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樹有樹神,石有石神;每個民族每年都有祭祀自然、山神、水神、寨神、樹神的活動。這種對自然的敬畏、使得自然生態得以保護。他們砍伐一棵數就要種上一棵樹。否則會被神懲罰。 第四場 打歌 這場舞好活潑,顯示少數民族年輕人求偶的經過,先是唱歌,然後捉對打鬧,累了男生把女生抱起大聲嘶吼表示快樂。 辭如下 這裡的青草會跳舞,如果你願意在地望匍匐, 這裡的石頭會說話,如果你願意用靈魂傾聽, 這裡的山離天近,所以,神話還活在放牛人的山歌哩, 這裡的水和雲在一起流,所以,神靈常和老鄉一起喝醉酒。 打歌就是唱歌,打跳就是跳舞,這是雲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擇偶的方式。彝族人說:“為人不跳樂,白在世上活”;“有嘴不會唱;有腳不會跳,俏也無人要”。可見得會唱會跳才能找到好對象。 聽到這裡覺得多人都白活了。 第五場 朝聖 走過雪山,走過荒漠,你從哪裡來? 帶著祝福,帶著思念,帶著所有的回憶,你到哪裡去? 這場舞是演出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族對自然崇拜及宗教的狂熱,朝聖者跋山涉水,轉經筒始終陪伴著他們,他們一次次用身體著地祭拜,一次次地親吻著大地。不論風吹日曬,不論雨雪交加,最後,他們走向神山,真走向理想的天國。最後將瑪尼石供上。 藏族對宗教的信仰是十分堅定的。 尾聲 雀之靈 你在哪裡舞蹈? 月中寂寞的身影,雲投飄落的與茅。 你在哪裡舞蹈?彩虹上旋轉的舞群,心裡猜不透的夢兆。 雀之靈,你在哪裡舞蹈?你在哪裡舞蹈? 孔雀舞原是傣族人在盛大節日和佛會時表演的舞蹈,後來,一些專業舞蹈演員,他們在演出中去掉了面具和道具,使孔雀舞產生了新的面貌。1986年,楊麗萍的獨舞《雀之靈》,它已經不是原生態的民間舞道,它在藝術形象基礎上作出了創造性的拓展和升華。也讓楊麗萍有舞神的稱號。
請欣賞剪輯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