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9/20 19:44:07瀏覽2051|回應2|推薦3 | |
圖片來源:http://www.tccab.gov.tw/author/authorimages/a15.jpg 簡吉(1903-1950),高雄鳳山人,曾為國小教員。1925年,「彰化二林蔗農事件」爆發後,全台各地的農民組合相繼組成。1926年他轉身投入農運,與趙港、楊逵等人創組「台灣農民組合」,極盛期全台共有24000名會員、廿七個支部,堪稱日據時代組織最完整的農運團體,其後由台灣農民組合領導的抗爭達四百餘次。212事件後,日本官廳進行全面整肅搜捕,簡吉也因其農運領袖身分,先後身繫牢獄長達11年。(註一) 呂赫若(1914-1951),本名呂石堆,臺中縣潭子人,曾為國小教員。呂赫若家境優渥,得以接受新式教育與新思想,在戲劇、音樂與文學方面也頗有造詣。1935年第一篇日文小說「牛車」發表後,而成為文壇矚目對象,被譽為台灣第一才子。他的小說「取材上大致緊扣住殖民時期,台灣人民生活的悲劇性,敘述的筆觸則深具細膩的特色。」(註二) 倆人的生命有所交集,則是台灣光復後的事了。當時台灣的知識份子幾乎人手一冊《三民主義》,滿懷抱負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協助政府處理光復接收事宜,簡吉與呂赫若也不例外。呂赫若當時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台中分團的總務股員,而簡吉則擔任高雄分團書記。1946年,呂赫若在《人民導報》任職期間,因「高雄大港村農民抗租事件」(註三)爆發,倆人曾偕同南下高雄採訪調查。 隔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事件後,簡吉被指稱參與台共組織,遭到政府通緝,流亡期間曾短期藏匿在呂赫若家中。1950年4月遭到逮捕處決,時年47歲。 二二八事件後,呂赫若轉向社會主義,主編光明報,並且開設大安印刷廠印製社會主義刊物與宣傳品。1949年8月,光明報被指控為共產黨的地下報,創辦人及職員先後被捕,呂赫若因此逃亡。1951年,呂赫若死於台北石碇「鹿窟武裝基地事件」,時年38歲。 ---------------------------------------------------------------- (註一)1929年2月12日簡吉被捕,判刑4個月;出獄後仍持續抗爭,1931年再度被捕,判刑10年。 相關連結: .潘薇綺,〈歷史命定論者與紅色青年:淺談冷酷又熾熱的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 2005.09.08.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