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史鑑】政治是場行動劇
2005/07/11 11:11:07瀏覽501|回應0|推薦2

  史家黃仁宇在其名著《萬曆十五年》中,曾有大篇幅文字列舉明朝皇室的各種禮儀,如冠禮、勸進、獻俘、頒定曆法、授與稱號、冊封貴妃、親耕、早朝等,其中「親耕」一禮十分有趣。黃仁宇寫道:

 這一事例如同演戲,在「親耕」之前,官方在教坊司中選取優伶扮演風雷雲雨各神,並召集大興、宛平兩縣的農民約兩百人作為群眾演員。這幕戲開場時有官員二人牽牛,耆老二人扶犁。至於皇帝本人當然不會使用一般的農具。他所使用的犁雕有行龍,全部漆金。他左手持鞭,右手持犁,在兩名耆老的攙扶下在田裡步行三次,就完成了親耕的任務。耕畢後,他安坐在帳幕下觀看以戶部尚書為首的各官如法炮製。……播種覆土完畢,教坊司的優伶立即向皇帝進獻五榖,表示陛下的一番辛勞已經收到卓越的效果,以致五榖豐登。此時,百官就向他三呼萬歲,致以熱烈祝賀。(《萬曆十五年》,p.7)

  其實這種畫面我們並不陌生,重大工程的破土典禮、慶典活動的剪綵、植樹節的種樹等,不也如此嗎?

  就像上圖的照片中母女握鏟子的姿勢,其實是不合理的,就算是合理的,恰巧有相機在拍攝也就太不合理了。此事雖小,可以喻大。如果總統在自家後院蒔花藝草,挖挖種種地自然不會有記者去拍攝(除非是狗仔隊),但若是植樹節總統領著文武百官去公園種樹可就大大不同了。

  要做,當然就要對著鏡頭做才有意思,撇開是否有作秀的意圖不談,其中自然有宣導政令(如環境保育)和重視民生的象徵意涵在。不然,為什麼我在晨跑時從來沒看過記者來拍攝,而卻常在電視上看到慢跑中的小馬哥呢?

  至於破土後工程的進行、剪綵後活動的參與、植樹後草木的照料,絕對不會是也不必要是總統的職責,因為社會早已高度分工,自然有專屬負責的人員,像虞舜那般「耕歷山、魚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史記.五帝本紀》)的全能帝王便不會再出現,就算出現了,也未必是黎民蒼生之福。

  讓我們回到「兩岸同過植樹節」那張照片上吧。這張照片乍看之下是充滿溫馨與活力的,只要不細究,就不會發現它的不合理性,如同帝王的親耕一般,正因為他的作為是象徵性的行動劇,所以不必細究其到底合不合理。

2001.10.18.

推薦閱讀: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1993。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iader&aid=2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