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初果 曾銀湖
2023/02/22 21:05:45瀏覽722|回應0|推薦1
初果


第一部:初果相應法
A.證得初果的
次第和方向
入流
四種須陀洹道分
Factors

01四種入流分
1.親近善男子
2.聽聞正法
3.內正思惟
4.法次法向
向初果弟子的程度

02四不壞淨
1.於佛不壞淨
2.於法不壞淨
3.於僧不壞淨
4.聖戒成就
5.初果四要素表

03聖典編譯
1.法鏡經
2.鞞紐多羅
3.怨仇

04三結盡與四不壞淨

B.證得初果的福利
05 1.轉輪王
2.十事具足
3.達摩提那
第二部:五戒
00 序
01持守五戒的功德
02持守五戒的故事
03持守五戒的芬芳
04受持五戒的儀軌
05持守五戒的戒相
06五戒相經的問題
07受持五戒的建議

■ 五戒公案
 
第三部:
總結:不放逸
01七有天人往生
02難提
03隱居、獨住
04珍惜與自重





朋友送了三顆「神秘果」。他說吃了一顆之後,三十分鐘之內,吃再酸的檸檬、柑橘、菠蘿…都會變得很甜蜜。

我看著這三顆貌不起眼,有點類似發育不良的小紅棗子,心裡想著:「世間真有這種事?人的味覺感官這麼輕易就能改變?那世間還有什麼酸澀的東西? 」

不過,懷疑、猶豫、猜測、逃避、否定…都不是清問題的有效方法。於是順手拿來一個橘子,先嚐一瓣,果然很酸。半信半疑地吃了一顆「神秘果」之後,再嘗試原來那個橘子,答案立即揭曉:好甜喔!朋友的話真實不虛,一點也沒有誇大。一切的疑慮、臆測都因此一掃而空,連描述、說明都顯得多餘。

由於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讓我聯想到了另一個品種的「奇妙果」。公元1971年11月間,它從斯里蘭卡經由法國輾轉到台灣來的時候,雖然我並沒有吃到它的果肉,但卻聞到了它的芳香。這一嗅,非同小可,整整2 ~ 3個月,所有過去所遭遇過的酸澀味道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生從未有過的美味。後來,雖然又回復到原有的感官狀態—繼續品嚐種種澀的滋味,一如從前;但是,這深刻的印象卻是一生一世也不會忘記的(注1) 。

由於不曉得這顆「奇妙果」的學名,也沒有種子,更不知道它的栽種、培植方法,所以往後13年間,四處尋找,遍訪國內的專家也都莫明其妙。幸好,我知道它的原產地是印度,又在1984年間找到了漢譯的古籍(注2),裡面明白記載了栽種、培植這種「奇妙果」的「四個要素」,總算弄清楚了它的品種、學名和功效。

精讀漢譯古籍之後,發現有關栽種、培植「奇妙果」的「第四要素」記載欠詳,還是無法完整地栽種、培植。幸而在1989年間,我已經把前面的「三個要素」都弄清楚了,也就開始著手試種看看。其間由於英譯和巴利典籍(注3)的對照,更讓我知道了漢譯古籍中的缺失和錯誤。但是,因為初次培植的緣故,「第四要素」總是弄不清楚,也老是做不好。因此,種了十年的果樹,還是經常落花繽紛,就是結不成果子,當然也就嘗不到它奇妙的滋味了。到了1999年間,有機會再細讀錫蘭傳來的古書(注4),總算是把「第四要素」的細目進一步地弄清楚了。1999 ̄2001年間,由於上座師長們不厭其煩的指導和網友們長期的砥礪切磋,在大家更用心的灌溉、施肥、照料之下,園林中的花朵也陸續結出黃褐色(袈裟色)的果實了。

如今欣賞著園中的果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枝頭盛開;有的花熟蕊孕;有的小果青澀,但是成熟之期已是指日可待;當然也有瓜熟蒂落,散發著淡淡清香的。因此,我把大家一起用心耕耘的心得—栽種奇妙果的「四個要素」重新整理,讓它更詳細、精確些,並盼望在2002年能夠重新推給華文的朋友們。只要您嚐到了這顆看似平凡的「奇妙果」,從此人生旅途中許許多多的澀就會轉變成美妙的滋味,而且它的有效期限還不只「三十分鐘」,也不只「一生一世」呢!您相信嗎?

很抱歉!這顆奇妙的果實並無法像神秘果那樣,直接摘下三顆送給您品嚐,您必須要親自栽種、培植,才能享受它所帶來的奇妙滋味。茲將「奇妙果」的基本資料簡介如下:

品種:菩提道品
科別:「四雙八士」科
學名:須陀洹
俗稱:初果
功效:詳見本書「證得初果的福利」篇
發現者:喬達摩世尊
原生地:印度
分佈地:人間、天上
培植方法:詳見本書「證得初果的次第和方向」篇

願台灣、大陸乃至世界上的華文地區,能有更多用心栽種、培植這株奇妙果樹的人們。也祝福大家都能像古今中外千千萬萬個聖弟子一樣,收穫、品嚐這美妙的初果。

注1:讀佛陀的啟示得念處之樂,對佛法產生堅強的信心。
注2:漢譯雜阿含經
註3:英譯巴利相應部及律典
注4:清淨道論

希爾伯列克
2001/12/22
編譯功德與曾陳瓊如共享
感謝她長期的愛護與支持



入流【雜843 】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

「所謂流者,何等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流者,謂八聖道。」

復問舍利弗:「謂入流分,何等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

思惟,法次法向。」

復問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幾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

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

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

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四種須陀洹道分【雜1125】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Factors【S 55 : 50】

Ven. Bodhi 的譯文:

“Bhikkhus, there are these four factors for stream-entry. What four? Association with superior persons, hearing the true Dhamma, careful attention, 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mma. These are the four factors for strem-entry.”

上述聖典中,【雜843】經裡所謂的「四種入流分」就是【雜1125】經裡所說的「四種須陀洹道分」,也相當於相應部【S55:50 】經裡的”four factors for stream-entry(法流入口的四個要素)” 。兩部對讀之下,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所謂「須陀洹道分」就是「初果之道的四個要素」現在就讓我們逐一來解這四個要素。

 

01.四種入流分 

所謂「四種入流分」就是「走入法流渡口的四個要素」。
■ 01.親近善男子

所謂「善男子」其實是指「善知識」;所謂「善知識」主要是指「四雙八士」;所謂「四雙八士」就是指「已經走入法流或已到達渡口」的四個階層,共可細分為八種的賢士,簡列如下:

1. 向須陀洹—到達法流的渡口,準備要走入八正道的賢士。

2. 須陀洹—已斷除身見、戒禁取、疑法三種下級心結,證得不再輪迴惡道,必定趨向覺醒的初果聖者。

3. 向斯陀含—證須陀洹之後,更精勤於遠離貪痴的聖者。

4. 斯陀含—已經大幅度地削弱貪、瞋、痴煩惱,證得一來(人間天上一次往返)的二果聖者。

5. 向阿那含—證斯陀含果之後,更精勤於斷除貪、兩個下級心結的聖者 。

6. 阿那含—已斷除五種下級心結(貪、瞋、身見、戒禁取、疑法),證得不還(不再回到人間或欲界)的三果聖者。

7. 向阿羅漢—證阿那含果之後,更精勤於斷除五種上級心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的聖者。

8. 阿羅漢—滅盡貪瞋痴(十種心結),心、慧俱解脫,證得涅槃的四果聖者。

我們必須以四雙八士為師,結交四雙八士為友,才能順利地走入法流。當前台灣有些人宣稱自己已得阿羅漢、阿那含或須陀洹,並以聖弟子自居而熱衷於講經說法、開班授課或建立社區學園。然而大略溜覽一下他們的言論、行為和教導,實在還有很大的差距。有些人甚至連真實的佛、法、僧三寶都還不認識,也不知道戒相和業處,更不要說他們所教導的戒律和禪法了。因此,當我們要親近善知識之前,不妨先設法認識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四雙八士」?否則,一旦建立了深厚的師徒之情,就很難再客觀地審查真相了。雖說「吾愛吾師,更愛真理。」但有時一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卻是一生一世,甚至老師已經去世多年了,還是無法擺脫他所傳授的觀念,讓人實在難以回頭。然而,一般尚未走入法流的人士是沒有能力來辨識老師的,大都只能人云亦云地跟著大師的名氣走而已。不過,如果願意細心觀察的話,還是可以大概的做一些初步的判斷。如果這個老師還是擺脫不了「名」或「利」的誘惑,例如:總喜歡自吹自擂,自稱或要別人稱呼他是「活佛」、「大師」、「無上師」、「上人」、「大士」、「聖僧」、「佛學泰斗、權威」…等頭,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流露出一副「尊師」的傲慢、矯揉模樣來;或者總是運用一些商業化的手法來販售「平安」、「榮譽」或「法義」,例如:「經懺法會」、「消災祈福」、「光明燈」、「往生被」、「金剛砂」、「琥珀念珠」、「西藏天珠」、「平安符咒」…等,或者規定以捐款的多少來區別弟子的階級,例如:「內壇功德主」、「外壇功德主」、「隨喜功德主」、「榮譽善信」、 「高級護法」、「一般委員」…等;或者以「宏揚佛法」之名來販賣「禪法」、「經典」、「錄影帶」、「錄音帶」、「有機蔬果」、「醫藥」、「墓園」、「觀光旅遊」…等。這些事情如果是發生在一般世俗的「慈善團體」裡,部份行為還是可以諒解的,甚至只要不假借宏揚佛法之名來牟利的話,也沒有什麼可以厚非的;但是,如果宣稱自己是「住持三寶的僧伽」或是「佛門善知識」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是這個樣子。以上,只是很粗略的辨識方法而已,縱使這個老師的修養已經到了完全不執著於名利,有時仍然不見得就是我們所要親近的善知識—四雙八士。因為外道和世俗人之中也有相當淡泊名利的善心人士,有時他們甚至也以佛弟子自稱,但是,事實上他們並不明白真正的佛法。

如果因緣№會讓我們遇到「四雙八士」的話,那實在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是,如果不曉得要如何親近「四雙八士」的話,那還是枉費了這份殊勝的因緣。要如何「親近四雙八士」呢?本書在「於僧不壞淨」的篇章裡提到了「布施、禮遇、供養、尊重」的細目供您作為依據,這些用詞並非只是用來滿足自己內心的虔敬,也不光是發自嘴巴的誦念而已,我們必須及時採取具體、適切的經常性行動—慷慨地佈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殷勤而恭敬地予以服務、侍奉,才不會流於空談,平白喪失大好良機啊!

也許您會說,於今台灣並沒有僧伽團體住錫,找不到值得供養的園林寺院,或者我不認識尊者…等。事實並非如此,於今台灣多有上座比丘往來,其中亦有值得我們尊敬供養的台籍上座尊者回到台灣來,我們自己必須設法尋求並保握機會,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消極地等待福田自動在你家門前開拓出來。更何況今日交通便捷,即使飛往南、北台灣乃至國外,親近供養尊者亦非難事,豈能因循苟且?

再說,在家人之中亦有聖弟子,他們所持的戒律雖然遠不及比丘僧那麼嚴謹、周密而清淨,但他們所證得的「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並無差異,他們一樣屬於「四雙八士」之列。即使是一個在家的「初果聖弟子」,他的人生總體成就亦早已遠遠超越威震環宇的總統或譽滿全球的外道大師,只是世俗人無法理解而已。或許,在台灣的某個角落裡,就有那麼一個居士在戒、定、慧方面的造詣是葛印卡、阿迦念…等國№知名大居士所不能迄及的。您相信嗎?已經走入法流的在家人,即使他們仍有家眷相伴,一樣值得我們去親近、結交、學習。當年的質多羅長者精通四禪定,證得阿那含果,成為佛門中最傑出的在家居士之一,他甚至能夠回答比丘們所詢問有關世尊開示的偈語(詳見雜阿含經質多羅相應,在相應部及巴利律藏中亦有精彩的紀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傲慢和偏見,貿然輕忽了默然隱居在我們周遭的在家聖弟子。

另外,有些具備四禪定者、持戒成就者、佛教學者(哲學、歷史、考古、翻譯…等),他們本身並不一定是四雙八士,但他們的成就卻足以啟發我們走向法流的渡口,因此他們也都可以視為「善知識」。

 
■ 02.聽聞正法

如果您一時找不到善知識的話,那麼史實明確的「阿含經」,就能有助於「聽聞正法」。不過,四阿含的內容豐富,對繁忙的現代人來說,要全面閱讀似乎也不太容易;加上漢譯中阿含經(與巴利中部經差異之處甚多)裡添加了許多後期的作品和大乘思想,很容易就把觀念弄混淆了。如果能專注於四阿含的本母—雜阿含經,可能會比較精要一些。因為它是在佛陀滅度那一年的雨期安居時,由大迦葉尊者召集500大阿羅漢所共同結集完成而代代傳誦下來的,它的歷史傳承最明確;南北傳聖典比對的結果,它的經文內容可靠度最高,也最能傳述正法。因此,最值得我們一而再的精讀。

然而,由於古代的漢譯名相和語法所造成的礙,現代人要順利閱讀雜阿含經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況且,雜阿含經在傳譯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許多遺漏和誤解,也無可避免地加入了部派的見解,這些都不是一般讀者所能辨識的。若能比對巴利英譯的相應部,就能漸漸地清一些疑惑,進而獲得更完整、精確的正法。另外,熟諳日文的人也可以直接閱讀日譯南傳大藏經;必要時,根據日譯本完成的台灣版漢譯南傳大藏經,也勉強可以暫時地參考一下。然而,兩者的翻譯品質比起英譯本來,都還有不少要大幅修正的地方。不過,就初果而言,依照漢譯雜阿含經和本書就雜阿含經中「不壞淨相應」與巴利英譯相應部中「預流相應」所完成比對的資料,就足以提供大部分有關「初果」所要的資訊了,並不見得人人都要再做專業而深入的對讀。如果能夠就相關的問題,直接得到四雙八士引經據典的解說,那就不必再忍受三更燈火五更雞,青燈黃卷下長期苦讀三藏的煎熬了。疑惑一旦得以清,就會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感慨,親身體會到「如沐春風」的感動。由此可知「親近善知識」與「聽聞正法」是如何密切地相互關連呢!如果您真的缺乏親近善知識的因緣,何妨在「雜阿含經」和「相應部」裡多下功夫。

 
■ 03.內正思惟

對於一心一意要證得初果的人而言,最要經常思惟憶念的就是佛、法、僧的功德,以及實踐五戒的特性。讓自己能夠正確而充分地認識三寶,建立起不動搖的信念,不被迷信、丁式、邪說所蠱惑,不被身業和口業的煩惱所羈絆,進而能夠順利的走入法流。本書的「四不壞淨」篇裡將有比較具體、詳明的綱要,作為引導內正思惟的原則和方向。對於在家人而言,順著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染著)、欲(過)患、欲出遠離的次第,就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利、衰、毀、譽…真實而坦誠地去思考人生業果的關連,進而思惟、了解、體認「四聖諦」,這些都是走入法流所不可或缺的。

 
■ 04.法次法向

「法次法向」是經過審慎的內正思惟之後,採取了具體的行動,順著法的次第和方向實№去修習、實踐。修習佛法的人,不妨參照清淨道論上開宗明義的說明,加以深思熟慮,務必要很清楚地知道修習、實踐的次第:

1. 「初善」的實踐重點在於「戒」,有了「聖戒成就」才有「別解脫」的「須陀洹(初)果」和「斯陀含果」。

2. 「中善」的實踐重點在於「定」,有了「正定成就」才有「心解脫」的「阿那含果」。

3. 「後善」的實踐重點在於「慧」,有了「內明成就」才有「心、慧俱解脫」的「阿羅漢果」。

時下,有多少國№知名的大師熱心地教人打坐學禪,卻毫不在意學生的戒行是否已經成就;更有多少國№知名的大師宣稱以「婆舍那」的捷徑教人「慧解脫」,卻連「業處」、「近行定」、「初禪」都不很清楚,還妄稱「奢摩他」會令人「耽於禪樂」,警告學生不要進入「安止定」。這就好像教人不要深入閱讀聖典,否則會「耽於法樂」一般荒謬。事實上,真正的禪定—「正定」是一種法樂(非五欲之樂)所產生的「正受」,它時時都有「正見」隨伴著,永遠不必擔心過剩的問題。該擔心的是進不了「禪定」,得不到「禪樂」,焉有熟練於諸禪的安樂而不知進退的道理?原始聖典中何曾聽聞世尊警告弟子們不要耽於禪樂?殊不知「奢摩他」—止(安止),和「婆舍那」—觀(內明),都是「正定」中「止觀雙修」所必須的。雜阿含464經上,上座尊者、500位尊者乃至佛陀,都分別答覆阿難尊者的詢問,不約而同地說:「…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又說:「…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於觀,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止觀兩者發揮著交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特質,在八解脫的每一個境界中,都要兩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成就,豈能標新立異地,單獨把「婆舍那」切割出來稱之為「第九禪」? 「精深的婆舍那」若無「穩固的奢摩他」相互支持,又豈是一味地觀察「腹部起落」、「手部上下」、「腳底觸覺」…等局部的「身觀念處」或所謂的「動中禪」就能貫徹的呢?如果連身為老師的人都不知道法的次第和方向,只是運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和心得來引導學生,又如何能調教、訓練學生得到真實的禪定(同時具備奢摩他和毘婆舍那)呢?

有心證得初果的朋友,對於佛法僧三寶具備了不動搖的純淨信念之後,應該要全心全力,腳踏實地地致力於五戒的實踐,並設法把戒律落實於日常生活中,養成習慣,乃至成為堅定的習性。這才能進一步地以「聖戒」成就「初果」,進而以「聖戒」循序導向「禪定」,方不辜負此生能有學習佛法的殊勝因緣。如果眼高手低,不按次第,不知業處,隨興而學,一下子海洋,一下子森林,趕時髦、修禪定,完全無視於五戒基礎的重要性,到頭來「一果無成」而流入「口頭禪」的空洞裡。茫茫世間,法不相待,轉眼命終又不知要輪迴到哪裡去,豈不悔之已晚?

 
■ 向初果弟子的程度

沿著這條「初果之道」繼續向前進的人,將會到達渡口,進入法流—八聖道,成為初果聖弟子(亦即入流者、須陀洹)。所以,「初果之道」乃是接「世間道」與「八聖道」之間的「入流道(預流道)」,就好像接城鄉道路與高速公路之間的「交流道」一般。凡是走在「初果之道」上的人士,就稱之為「向初果聖弟子」(亦即預流向或向須陀洹),這也就是英譯聖典中所謂的 ”path-attainer (得道者—得初果之道者)” 。

對於千千萬萬自稱為「佛弟子」的佛教徒而言,可能很少人曾經仔細地思考下列問題:

1.一般的佛弟子與向初果聖弟子之間有何差別?

2.向初果聖弟子一定都是超越凡夫的聖賢嗎?

3.向初果聖弟子在學法的過程中會不會退轉?

凡此種種疑問,似乎都是有心證得初果的佛弟子所不宜忽略的,因為一般佛弟子都必須要先經由「預流道」成為向初果聖弟子,然後才能走入「八聖道」成為初果聖弟子。

聖典中所記載的「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原本就是四雙八士裡對第一雙聖弟子的標準陳述,所以以「得初果之道者」來定義「向初果聖弟子」乃是符合經律的說法。一個人如果真正具備了「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維,法次法向。」四個要素,就可以說是得到了「初果之道」。那麼,不管是才剛剛踏出第一步,還是只差一步就到達初果,整個路程中的行者都可以稱之為「向初果聖弟子」。

有人可能會懷疑,在初果之道上才剛剛踏出第一步,還是個十足的凡夫,怎麼就能稱之為向初果「聖弟子」?「聖」從何來?因此,我們必須先解「聖弟子」的含意,「聖」並不是用作形容詞來描述「聖潔高貴的弟子」,而是名詞,是指「聖者的弟子」,這聖者是指「佛陀和阿羅漢」而言。這個道理就跟「聖戒成就」的意思一樣,「聖戒」並不是指「聖潔的戒律」,而是「聖者所珍惜的戒律」。所以「聖弟子」也相似於「佛弟子」的意思,稱呼一個剛起步走上初果之道的凡夫為「向初果聖(佛)弟子」並沒有什麼不當之處。當然,如果走著走著卻偏離了初果之道,那也就退失了向初果聖弟子的身份。

曾經有一位法友引述雜阿含第855經(對應於相應部S48:18 )和相應部S 55:40經,認為一個人對於佛、法、僧、戒至少要成就一項「不壞淨」,才能稱之為「向初果」。首先讓我們先摘錄經文的重點來加以探討—

雜855經:「若聖弟子於此五根一切時不成就者,我說此等為凡夫數。」

S55:40經:“ I say that one in whom the four factors of stream-entry are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is an outsider, one who stands in the faction of worldling. ”

這裡要提醒大家注意「一切時不成就」和 ”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完全徹底地缺乏)”兩個用詞,是指在一切生命的時空中,對佛、法、僧、戒,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未曾生起一絲一毫的虔信之心,也全然欠缺皈依的意願,這才稱之為外道凡夫。對於多數已經皈依三寶的信眾而言,縱然他們對於佛、法、僧、戒都還沒有任何一項淨信成就,但就其如法完成皈依的事實而言,他們已經是經過僧伽正式認可的「佛弟子」了,並不能說他們對三寶的敬信之心是「一切時不成就」或”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 ,更不能因為他們尚未成就任何一項淨信,就稱呼這些如法皈依的「佛弟子」是「外道」。

是的,如果一個佛弟子連一項淨信都沒有成就,他當然是個「凡夫」;但是話說回來,聖典中並未提到具備一項淨信就不是凡夫。事實上,即使是成就了三項不壞淨者,也可能還是個凡夫。例如:某人已經對佛、法、僧都產生了淨信,卻由於個人主觀或客觀的因素,例如:貪欲、懈怠、職業、環境…等,仍然無意持守五戒,那麼,他仍然是個凡夫,因為他不力行「初果之道」中最基本的「法次法向」—持戒。由於並未具足初果之道的四個要素,因此,他一樣地不能被稱為「向初果聖弟子」,他當然不是外道,但仍然只是一個凡夫佛弟子而已。

相反的,如果有一個凡夫為了追尋真理,經過仔細的觀察、考慮之後,誠心誠意地皈依了三寶。而且由於殊勝的因緣,讓他得以親近善知識,聽到了正法,經過深入思維之後,又按照正確的方法,開始認真地加以實踐。那麼,即使他仍舊是個凡夫,尚未成就任何一項淨信,卻已經初步具備了「初果之道」的四要素,合乎了「向初果聖弟子」的定義。

另外,也有人認為向初果聖弟子至少要具足八正道中的「正見」或「正志」…等。事實上,向初果只是「聽聞正法」,知道並開始依「法次法向」修習「八正道」中的「正見」、「正志」…等,並未真正進入法流—八正道,所以有些向初果聖弟子還是談不上具足正見,只能說具有局部的正見。



初果之道乃是接世間(出凡)與法流(入聖)之間的通道,因此,向初果聖弟子乃是由凡夫起步逐漸趨向聖賢,所以說凡夫大都不是向初果聖弟子,而初階的向初果聖弟子則有可能還是個凡夫,這乃是很正常而合理的事。

既然初果之道是接凡夫與初果聖弟子之間的通道,那麼,由於凡夫通常有很多煩惱,又從未或鮮少聽聞聖教,更缺乏精準的辨識力,因此相對的,初果之道也就顯得格外地遙遠或迂迴曲折。凡夫生生世世輪迴生死,大多沒有機會找到通往初果之道;即使一時一地之間,有特殊的人事因緣成就而走進去了,卻每每因為善知識的能力不足(例如:老師本身未證果或缺乏善巧),或受到大環境影響(例如:傳統文化束縛或像法興盛),或自己的判斷力、實踐力不足…等,種種礙之下也難保不會迷路或退墮。即使不迷失、不退卻,也可能因為不夠精進或壽命盡了,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初果,當然也就得不到「決定向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的保證了。理由很簡單,他的素質—修習的成就尚不足以讓生命的流程進入不可逆轉(亦即不退轉)的初果狀態。

曾經有法友舉出一段經文,認為向初果聖弟子一定不會退轉,必定會在此生證得初果;同時也提出質疑說:「如果向初果聖弟子還會退轉的話,那有什麼可貴之處?」他更進一步地據此推論—認為自覺退轉的人,從來就沒有成為「向初果聖弟子」。現在我們就來研究他所引述的這一段經文,看看這樣的立論是否正確?

雜阿含第61經:

「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法行。超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本經相當於相應部S 25 :10經:

“One who places faith in these teachings and resolves on them thus is called a faith-follower,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 He is incapable of doing any deed by reason of which he might be reborn in hell, in the animal realm, or in the domain of ghosts;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 without having realized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One for whom these teachings are accepted thus after being pondered to a sufficient degree with wisdom is called a Dhamma-follower,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 He is incapable of doing any deed by reason of which he might be reborn in hell, in the animal realm, or in the domain of ghosts;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 without having realized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兩部對讀之下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雜阿含第61經裡只提到「隨信行」和「隨法行」,相應部裡除了「隨信行者」、「隨法行者」之外,進一步地,明白記載著更高層次的成就者—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入正性者)”。我們如果對照早期注疏雜阿含經的北傳論書,同樣地也在相應的段落裡提到「入正性」。顯然,雜阿含經在傳譯的過程中,很可能遺漏了關鍵性的「入正性者」。因此,經文的意思並不是指所有的「隨信行者」和「隨法行者」都已超越凡夫地,而是說:”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也就是說,必須達到「入正性者」的程度,才能「超升離生,越凡夫地」。我們可別忘了還有更多尚未「入正性」的「隨信行者」和「隨法行者」,也都一樣地走在這條「初果之道」上,只是還在落後的路段上而已。我們不妨參照瑜珈師地論的內容來揣摩一下,古今印外走在初果之道「前、中、後」段的眾多向初果聖弟子,他們在程度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一、後段行者—具有「能順生無漏智」,這種智慧能引導人們產生「無漏智」。他們具有屬於世俗的第一等智慧,乃是世俗凡夫中的佼佼者。

二、中段行者—具有「無漏智」,如果穩住於這種智慧,能斷見斷一切煩惱。他們已經超越凡夫「入於正性」,超升離(異)生,不再墮入三惡道了,但是還沒證得初果。不過,此生他們必將迅速證得初果,不會因為死亡而受到礙,他們屬於不退轉的向須陀洹。

三、前段行者—具有「無漏智後相續智」,在煩惱斷後,接著會生出解脫智(預流果智)。他們已經如實現見所知之境,所以稱之為「見清淨」,我們不妨稱他們為「準初果聖弟子」,當下即可證得初果。

這就好比要搭上飛機或渡輪一樣,後段行者還在前往登機門(或碼頭)途中,可能會迷路、遲到或臨時放棄搭機;中段行者則已經通過登機門而進入空橋(或岸橋)上,只要再走幾步路,必將進入機艙;前段行者的前腳已經踏入機艙(或船舷),後腳則正要離開空橋,當下就完全進入機艙。

後段行者並未正式登機,他們之中有些人還是會猶豫、退悔、迷失或放棄初果之道,因此仍不免於退墮乃至輪迴惡道的可能性。但他們透過認真的思考、比對,此生仍然有機會再度走回初果之道,乃至證得初果以上。有些後段行者則對「佛」、「法」、「僧」、「戒」之一、之二、之三或全部生起或保持著虔誠的信心,甚至對於其中之一、之二或三者,已經具備了不動搖的淨信或成就,他們已經能夠免於輪迴惡道的恐怖,甚至也具備了生往天界的福德,而退轉的機率也不是很高,此生當可順利地接中段行程。凡此種種後段行者的成就都已經遠遠超過一般世俗凡夫的功德果報了,這就是後段行者的可貴之處。然而,如果因為辨識力不足、精進力不夠或壽命所限…等因素,他們也未必能於此生證得初果;即使來生不至於墮入惡道,但能否繼續走完初果之道仍屬未知數,這個「不確定因素」就是後段行者所無法避免的風險。因此,後段行者是最要堅定並加快腳步的一群。至於中段以上的行者,事實上幾乎等同初果聖弟子了,至少已經不辜負此生學法的因緣了。

綜合上述研究,我們要再度強調,如果行者只以「隨信行」和「隨法行」來定義「向初果聖弟子」,那是他個人的偏見,並非聖典的定義;而根據漢譯雜阿含61經:「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等,就會產生一些誤解:

1.誤解「隨信行」的定義是「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

2.誤解「隨信行」、「隨法行」即可「超升離生,越凡夫地。」

3.誤解「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認為是「如果中間不遭遇死亡,必當證得須陀洹果。」

如果我們因此漢譯經文而堅持己見,就會誤導了自己的知見,甚至造成修證上的偏差。幸運地,我們有機會比對相應部S 25:10和早期註釋雜阿含經的論書,因此就有機會辨識真相:

1. 「隨信行」的定義是「若於此法,以信心堅持,是名隨信行人(One who places faith in these teachings and resolves on them)。」

2.真正能夠「超升離生,越凡夫地。」的是指「入正性者(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3. 「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的意思是「中間不可能遭受的死亡礙(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必當證得須陀洹果。」

除此案例之外,在南北傳兩部對讀之下,還有許許多多法義的真相會如實地陸續顯現出來,這些真相大都是歷代祖師大德們所沒有機會發現的,也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到我們的認知和修證,願大家都能珍惜這一份寶貴的機緣,順利地走上初果之道!

 

02.四不壞淨

所謂「四不壞淨」的意思就是「四種不動搖(不可破壞)的純淨信念」,也就是於英譯的 ”four kinds of unwavering faith“或 ”four factors of stream-enterer” (初果四要素)的意思。
 
■ 要素2 :於法不壞淨(憶念法)

2.1北傳雜阿含經選輯雜563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雜848聖弟子念於法事:謂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即身觀察,緣自覺知。雜912於現法中遠離熾然,不待時節,親近涅,即此身現,緣自覺知。雜977現法得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雜980念法事:佛正法律,現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親近,緣自覺知。雜1078於現法中已離熾然,不待時節,能自通達,現前觀察,緣自知覺。雜1238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綜合上述漢譯念法內容,可歸納為:














(1) 世尊說正法律,

(2) 現見,現法離諸熾燃,

(3) 不待時節,

(4) 即身觀察,

(5) 通達涅,

(6) 緣自覺知。



2.2 Ven.Bodhi譯自巴利相應部S55 :1

He possesses confirmed confidence in the Dhamma thus :

(1) The Phenomena is well expound by the Blessed one,

(2) directly visible,

(3) immediate,

(4) inviting one to come and see,

(5) applicable,

(6) to be personally experienced by the wise.



2.3 Ven. Thanissaro譯自巴利相應部S55 :1

He is endowed with unwavering faith in the Dhamma :

(1) The Phenomena is well expound by the Blessed one,

(2) to be seen here & now,

(3) timeless,

(4) inviting verification,

(5) pertinent,

(6) to be realized by the wise for themselves.



2.4 Ven. Nanamoli譯自巴利中部經M:7

He acquires perfect confidence in the Dhamma thus:
(1) The Dhamma is well proclaimed by the Blessed One,

(2) visible here and now,

(3) immediately effective,

(4) inviting inspection,

(5) onward leading,

(6) to be experienced by the wise for themselves.

2.5 Mr. Manrice Walshe譯自巴利長部經D16

He is possessed of unwavering confidence in the Dhamma :

(1) well-proclaimed by the lord is the Dhamma,

(2) visible here and now,

(3) timeless,

(4) inviting inspection,

(5) leading onward,

(6) to be comprehended by the wise each one for himself..



2.6 「世尊說正法律」的說明:

法的可貴正因為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我們才能充分的理解、實踐並驗證之。然而,在輾轉傳述的過程中就產生了誤差,即使佛陀仍然住世時也不免會發生爭議。舉例來說,佛世時有兩個居士就曾經為了證得初果的要素而爭論不休。釋氏沙陀說,只要於佛、法、僧得不壞淨,就可以證得初果。摩訶男則說,還要聖戒成就才能證得初果。雙方持不下的結果,只好一起到世尊的面前去請求裁示。

兩個人的態度都很明確,釋氏沙陀說:「世尊!若有如是像類法起,一者世尊(所說),一者比丘僧(所說),我寧隨世尊,不隨比丘僧。或有如是像類法起,一者世尊(所說),一者比丘尼僧、優婆塞、優婆夷,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諸天、世人(所說),我寧隨世尊,不隨馀眾。」摩訶男也說:「彼釋氏沙陀做如是論,我知復何說!我唯言善,唯言真實。」兩人都擺明了只聽世尊的,其他人怎麼說都不足為憑。結果當然是「四不壞淨」才能證得初果。

佛滅500年後,塔寺崇拜者緬懷佛陀,大量地傳出本生故事,結合著印度固有民間傳說的天宮描述,婆羅門哲學,以及南方的案達羅文明,乃至當時與波斯、希臘、羅馬貿易來往於阿拉伯海間的商旅傳說,加上王室的獎勵,大乘文學經典便陸續大量地創作出來,以它感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詩歌,蘊含著玄妙的吠陀哲理,迅速地傳揚開來,欣欣向榮地為各方嘔歌讚頌,更夾帶著彌陀的無亮光和大乘的般若空,越過絲路直奔中原漢土。這些大量的大乘經典也都標明「如是我聞」,自稱是「佛說」,使得千百年來的中國人始終無法分辨,到底哪一部經才真正是佛陀所說的。

如今,世界各地的學者,包括沒有偏見的中國學者,都已認定,世尊滅度那年雨安居時,由摩訶迦葉尊者召集500大阿羅漢,所共同結集的巴利相應部(漢譯雜阿含經)和律藏,乃是阿含經的本母,最能代表世尊真實的教導。

今天,佛滅已近2500年,世界各地的「佛教」有如天淵之別,教義的爭議更是互不相讓,大家都各自堅持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佛教。舉例來說,不但北傳大乘說「菩薩道」,連少數南傳大師也說「菩薩道」。到底佛陀有沒有教導過「菩薩道」呢?或許您會說漢譯雜阿含經裡提到一次「菩薩」,巴利相應部裡則有多處提到「我未成正覺,為菩薩時」,這難道不是「菩薩道」的證明嗎?請您注意,佛世時根本還沒有「菩薩」這個名詞,這裡的「菩薩」都是在佛滅約350年之後,公元前150年左右的人們,很單純地,只限於追稱佛陀的本生而已,既不是指觀音、勢至,也不是指文殊、普賢。原始的經律聖典中,從未提到大乘十方或十地菩薩,也沒有任何「菩薩修行方法」的記載。這些大乘菩薩的事蹟,都要等到佛滅500年後,公元紀元前後,才陸續從印度的民俗信仰和宗教文學作品中踏著繽紛的雲彩,放光、震動、飛升而出。

很幸運的,由於資訊的發達,今天我們能夠擁有「漢譯雜阿含經」和「巴利英譯相應部」這兩部對應的原始聖典以及原始的巴利律典,讓我們如同時光倒流,再度親聆世尊的教導一般。當我們彼此有所爭議的時候,何妨以釋氏沙陀和摩訶男的風度為榜樣,讓我們姑且不管祖師大德、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怎麼說,且讓我們一走入雜阿含經、相應部和原始律典裡去面見世尊吧!



2.7「現見」、「現法離諸熾燃」的說明:

英譯to be seen here & now, visible here and now,都沒有顯示漢譯的「離諸熾燃」。然而細讀雜阿含經和相應部裡的六入和因緣相應,再反觀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動念,便會深深體悟到:「法是可以現見的。」當我們被煩惱糾纏時,如果有機會看到「法」的話,當下熾熱的燃燒也就迅速地跟著息滅了,因此漢譯雜阿含經的內容還是值得重視。有些巴利語很簡潔,要有智慧的尊者才能解讀,例如巴利語「風、樹、非岩」,尊者阿迦曼解釋為:「風能吹倒眾樹而不能搖動岩石。」因此我們還是不宜忽略說一切有部所傳誦的經文。

另外,「此時此地 (here and now)」也要仔細地加以思惟:

就在此時此刻—無論是公元2001年、2002年…4500年,1月、2月…12月,1日、2日…31日,我們都有機會親見佛法,並不要等待來生來世,更不要等待「7小劫」、「9中劫」、「千萬年」或「三大阿僧祗劫」,才能「經宿華開」,才能「花開見佛」,而後才能「聞佛說法悟無生」。

就在這兒—人間、地球上,無論是美加、泰緬、大陸、台灣、埔里…任何我們所活著的地方,都有機會親見佛法,並不要去到忉利天上、兜率天宮、東方琉璃光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等十方世界去,才能聽聞佛法。



2.8「不待時節」的說明:

英譯 timeless 就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意思,也就是沒有「時效性」的問題。我們的食品、藥品、美貌、生命、情感…乃至山河大地都有一定的有效時限,但佛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失去「法的效力」。您也許會說法也會滅掉,怎麼會沒有時效性呢?事實上,滅掉的不是「法」,而是「見法的因緣」。賊住和尚放逸於五欲之樂,讓古聖道跡荒蕪了;祖師大德的我慢和偏見竄改了經典,破壞了四向四果的明確路標,因此才讓後世學法的人越來越看不清楚法的踪跡。然而,雜阿含經上說「日可令冷、月可令熱、山河大地可以碎為微塵,四聖諦無所變易。」任它千秋萬世,即使見法的因緣消失了,法爾如是,未來諸佛依然能夠自行再度發現「法」。因此,2500年前「法力如此」,現在「法力亦如此」,2500年後「法力依舊如此」。 「法」並不會因為物質、科技文明的突飛猛進,而使法的效力相對地落伍、不適用或失去效用。佛法永遠不要修改、更新、增減、調整、進化…用來遷就或適應不同時代的人文求。這才是「法」—真理,聖諦的特質。如果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如果要歷代大師的推演、擴充、削減、變更、臆測、自行詮釋…才能適應時代的要,那怎麼能稱之為「法」—真理,聖諦呢?

細心地想想看:2500年前的人類和今天的人類,以及同生於現代的歐、亞、美、非人種,儘管生活的方式和苦樂程度有著天淵之別,但是在煩惱—貪、 、痴的本質上又有什麼差別呢?那麼用以滅除煩惱的「法」又何改變呢?如果憑著自己主觀的臆測說:「古代人或印度人的根器狹隘,所以佛陀當年才沒有宣說『大乘法』。」或者說:「佛陀說了四十多年的法,後來,歷代祖師大德為了適應大根器的眾生,所以才不斷地把佛法推演、進化成『大乘法』以利三根普被,應機渡眾。」這些說法,是否出於對佛法特質—「不待時節」的不解呢?如果這樣的言論,是否連帶地影響了千萬人,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毀謗三寶」的惡業呢?

細心地反覆閱讀、思惟雜阿含經和相應部,您不得不讚歎佛陀曠劫的智慧和慈悲,實在是「放諸四海皆準,俟百世而不惑的。」佛陀的偉大是跨越千百世紀的「完美的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洞悉世間真相者」,他永遠是「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豈待後世的大師們來畫蛇添足地替他詮釋大乘法?

您不得不讚歎法的「不待時節」,尤其是「八正道」的優良、正直、真實、完整,又豈是「六波羅密」所能替代的?您難道認為後來提倡「菩薩道」的人比世尊更睿智先進?

您不得不讚歎僧伽卓越的「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如尊者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1250大阿羅漢者,他們的睿智、堅毅、德行、神足、果證、說法、利益眾生…等無量成就和功德,又豈是歷代祖師大德或今人所能望其項背?豈能以「焦芽敗種」來侮辱阿羅漢?又豈能人云亦云,無端地誣陷、毀謗世間無上福田的「聲聞僧伽」是「小乘根器」呢?

不解佛、法、僧的殊勝特質,不會憶念三寶;換句話說,也就是對於佛法僧缺乏不動搖的信念,未能成就「不壞淨」,竟讓歷代大師陷於迷信和毀謗三寶而不自知。我們豈能忽略「四不壞淨」的重要性?



2.9 「即身觀察,通達涅」的說明:

「即身觀察」就是親自前來觀看察驗的意思。「前來」當然是到正法中來。觀察什麼呢?身體,先由身體開始,不只是四大所成之色身—發、毛、爪、齒、皮、肌、腱、骨、髓、腎、心、肝、膜、脾、肺、腸、膈、胃、糞、腦、膽、痰、膿、血、汗、脂、淚、膏、涕、唾、液、尿;還有五蘊所成之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以及六識身。不妨就身體外表的發、毛、爪、齒、皮先觀察一下—那烏溜溜的頭髮,潔白的牙齒框著櫻桃似的紅嘴唇,粉嫩的皮膚襯托著艷紅的指甲,長長的睫毛搭配柳葉似的長眉…真的那麼漂亮嗎?這漂亮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一天要花多少時間來盥洗、沐浴、擦拭、梳理、吹燙、敷貼、描繪、修剪、化妝、補給營養…等,才能暫時維持這一副明媚動人的模樣呢?太陽一,風沙一吹,一頓飯吃下來,一天奔波下來,一覺醒來,又是何等模樣呢?她真正自然不假修飾的模樣會是個什麼樣子呢?美麗遮住了我們的心眼,讓我們看不到真相或不願意麵對真相,即使已經到了雞皮鶴髮之年,心中依然惦記著年少時的影像。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仔細看看:這五蘊之軀到底是怎麼回事?她總是帶來什麼狀況?結局將會如何?應該如何看待她?應該如何鍛鏈她?最終的歸宿在哪裡?正法律中都提供了明確的訊息來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地啟發我們的內明智慧,逐步通往涅之路。



2.10 「緣自覺知」的說明:

英譯 “ to be realized by the wise for themselves”也就是「智者當會自行證之」。這裡的「智者」特別是指具有「辨識力」的人。譬如世間的珠寶玉石,沒有辨識能力的收藏者雖然花了好幾百萬,卻很可能買到仿製的古玉或假鑽石。同樣的,虔誠而缺乏辨識能力的信徒,也無法認識真正的「三寶」;用功而缺乏辨識能力的修行人,也無法分辨禪、淨、密、律、天台、華嚴…等,到底是不是「仿冒的佛法」? 智慧不足的人,即使他有幸聽聞了「正法」,還是沒辦法確信,即使勉強修習也不知道次第,不知道方法,更不要說是果證了。
有智慧的修行人一旦走入正法中來,辨識智會逐漸地被開發出來,隨著自己的實踐和體驗,將會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目前的修證狀況,例如:「我現在正在修道(例如我正在預流向、斯陀含向…)」、「我已經證果(例如:我已得初禪、第二禪…等,或我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 」或「我已經證得涅(例如:生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他也會很清楚地知道,道、果、涅都無法依賴別人,都必須要經由「自依止」和「法依止」的精勤實踐,才能自證自知的。


2.11巴利、英譯、漢譯、中譯對照表:

No.


巴利語(英譯)


漢譯


中譯

1


Sv a kkh a to bhagavat a dhammo
(The Dhamma is well proclaimed by the Blessed One)


世尊說正法律


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

2


Sandi tt hiko
( to be seen here & now)


現見,
現法離諸熾燃。


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

3


Ak a liko
( timeless, not a matter of time, immediately effective)


不待時節


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

4


Ehipassiko
( inviting one to come and see,
inviting inspection, inviting verification)


即身觀察


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

5


Opanayiko
(leading inwards, onward)


通達涅 


通達內明之道

6


Paccatta m veditabbo vi bbu hi
(to be realized by the wise for themselves)


緣自覺知


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綜合語譯】
對於法,他具有如是不動搖的信念:『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通達內明之道,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03.聖典編譯
■ 法鏡經【S55:10磚塊會堂】

坐於一邊,尊者阿難告訴世尊:「世尊!那迪卡有個名字叫做卡卡達的男居士已經去了。他前往何處?未來境界如何?男居士卡令卡、尼卡達、卡迪沙、杜沙、山杜沙、巴達、蘇巴達,都已經死於那迪卡,他們各自前往何處?未來境界如何?」

 「阿難!已經去世的男居士卡卡達,已完全摧毀了五種下級的心結,化生於淨居天,由於在那兒證得涅,所以不會再回來了。有超過九十位已經在那迪卡死去的男居士,都已完全摧毀了三種心結,而且貪、 、痴萎縮減弱了,成為一來者,日後只要再回到人間來一次,就會結束痛苦。有506位已經在那迪卡死去的男居士,都已完全摧毀了三種心結,成為入流者,不再墮於惡道,命數已定,必以正覺為其目的地。」

  「阿難!人必有死,何足為奇!但是,如果每一次有人死了,你就跑來問我這件事,那將會煩擾如來。因此,我要教你『法鏡經』 ,具備了這法鏡,聖弟子如果願意,可以自行告白:『我已終結地獄道,終結畜生道,終結餓鬼道,終結諸惡道。我是入流者,不再墮於惡道,命數已定,必以正覺為我的目的地。』」

「阿難!是什麼樣的法鏡經,具備了這法鏡,聖弟子如果願意,可以自行如是告白呢?阿難!這裡有聖弟子對於佛陀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應予供養的聖者--阿羅漢,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

「對於法,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通達內明之道,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伽,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的聲聞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布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

「阿難!這就是法鏡經,具備了這法鏡,聖弟子如果願意,就可以自行告白:『我已終結地獄道,終結畜生道,終結餓鬼道,終結諸惡道。我是入流者,不再墮於惡道,命數已定,必以正覺為我的目的地。』」

 
■  紐多羅【S55:7 +雜1044】

如是我聞:有一段時期,世尊與大比丘眾在拘薩羅國遊化,到了紐多羅村落的北邊身恕樹林中。

住在紐多羅村落的婆羅門居士們聽人家說:「勾達摩世尊乃是由釋迦族的王子出家,現在與大比丘眾遊化到此紐多羅村來了。那位勾達摩世尊的善名遠播,所謂世尊乃是阿羅漢—應當供養的聖者、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可化丈夫之無上調禦士、天人師、佛陀、世尊。他在諸天、魔天、梵天、沙門、婆羅門等人天眾中宣稱自己已經證得正覺,並以初善、中善、後善而且具足義理文句的妙法來開示教導。顯示純一、圓滿、清靜的梵行。能夠見到這樣的阿羅漢,是何等的福氣啊!」

聽完之後,他們就互相邀約前往北邊身恕樹林中去拜見世尊。來到世尊的住處,敬禮世尊之後,有的人就在一邊坐下;有的人就向世尊問候,表達歡喜、感動之情;有的人就合掌恭敬地坐在一邊;有的人就在世尊的面前報告自己的姓名,之後就坐在一邊;也有人就默默地坐在一邊。

坐在一邊的某個紐多羅婆羅門居士就禀告世尊說:「勾達摩世尊!我們有這麼一個願望、志向、意趣,希望在兒女成群、嬉笑憒鬧的家庭生活中,穿著輕軟細緻、光鮮亮麗的迦屍衣,受用著旃檀的薰香,配戴著花縵、香料、香水等裝飾品,享用著金怠錢財的樂趣,命終死後仍然能夠往生到善趣天上。世尊!請為有這麼一個願望、志向、意趣的我們,開示法要,讓我們能在兒女成群、嬉笑憒鬧的家庭生活中,穿著輕軟細緻、光鮮亮麗的迦屍衣,受用著旃檀的薰香,配戴著花縵、香料、香水等裝飾品,享用著金怠錢財的樂趣,命終死後仍然能夠往生到善趣天上。」

那時,世尊告訴婆羅門居士們:「我將為你們解說自行通達的法門,仔細聽,善加思量。我即當解說!

「是的,世尊!」 紐多羅的婆羅門居士們應諾世尊。

世尊開示說:「居士們,什麼叫做自行通達的法門呢?居士們!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我愛惜自己的生命,不願意死亡,希望快樂而討厭痛苦。既然如此,那麼如果有人要奪走我的生命,那麼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別人也一樣愛惜自己的生命,不願意死亡,希望快樂而討厭痛苦,如果我要奪走他的生命,那我就是令人不喜歡、 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 不悅意的事情;對他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殺生』,並且勸導別人也遠離『殺生』,讚歎遠離『殺生』。如此身體行為的邊№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對於我們沒有答應給予而自行盜取的人,那麼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對於他人沒有答應給予而自行盜取,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不予而取』,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不予而取』,讚歎『遠離不予而取』。如此身體行為的邊№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跟我的妻子私通,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過我跟別人的妻子私通,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邪淫』,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邪淫』,讚歎『遠離邪淫』。如此身體行為的邊№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虛妄欺騙的言語使我蒙受損失,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過我用虛妄欺騙的言語使他人蒙受損失,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虛妄欺騙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虛妄欺騙的言語』,讚歎『遠離虛妄欺騙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挑撥離間的言語使我跟親友背離疏遠,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過我用挑撥離間的言語使他人跟親友背離疏遠,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讚歎『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粗暴穢惡的言語辱罵我,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用粗暴穢惡的言語辱罵他人,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要『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讚歎『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調戲瑣碎的言語騷擾我,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用調戲瑣碎的言語騷擾他人,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讚歎『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以上七件事情名為聖戒。然後,

「對於佛陀,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應予供養的聖者--阿羅漢,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

「對於法,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通達內明之道,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伽,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的聲聞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布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

「居士們!聖弟子成就了這七聖戒之後,依此四種不動搖的純淨信念,如果經過自行觀察省思無誤之後,就能自行記別:『我不再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一切惡道中,我已經得到了須陀洹果,不再墮落到惡趣裡去了,我必定正向著正覺前進,再經過七次人間、天上的往返,就能滅盡一切的痛苦。』」

開示完畢, 紐多羅的婆羅門居士禀告世尊說:「稀有啊!勾達摩世尊!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世尊,請讓我們從今天起一直到生命終了止,終生皈依為優婆塞。」

那時, 紐多羅的婆羅門居士們聽聞佛陀的開示之後,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編譯註】本經系世尊尚未制訂不飲酒戒之前的教導

1999年7月編譯

 
■ 怨仇【S55:28】

如是我聞:有一段時期,世尊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給孤獨住士來到世尊的住處。敬禮世尊之後坐在一邊。當時世尊告訴坐在一邊的給孤獨住士說:「居士!聖弟子應當停止並息滅五種恐怖和怨仇,成就四項須陀洹之法,如實觀察並通達聖道。如果願意的話,就可以自行記說:『我永遠不再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之中了,已得須陀洹果,永遠不再墮落,決定趨向正覺。』什麼是五種恐怖和怨仇的停止、息滅呢?

「居士!殺生者,因為殺生的緣故而於現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將來也會生起恐怖和怨仇,內心會感受到憂苦的折磨。遠離殺生的人,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滅了。

「居士!不予而取者,因為不予而取的緣故而於現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將來也會生起恐怖和怨仇,內心會感受到憂苦的折磨。遠離不予而取的人,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滅了。

「居士!邪淫者,因為邪淫的緣故而於現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將來也會生起恐怖和怨仇,內心會感受到憂苦的折磨。遠離邪淫的人,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滅了。

「居士!妄語者,因為妄語的緣故而於現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將來也會生起恐怖和怨仇,內心會感受到憂苦的折磨。遠離妄語的人,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滅了。

「居士!飲酒者,因為飲酒的緣故而於現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將來也會生起恐怖和怨仇,內心會感受到憂苦的折磨。遠離飲酒的人,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滅了。這就是五種恐怖與怨仇的停止、息滅。

「其次,什麼是成就四項須陀洹之法呢?居士!這裡有聖弟子,對於佛陀,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應予供養的聖者--阿羅漢,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

「對於法,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通達內明之道,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伽,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的聲聞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布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 這就是成就四項須陀洹之法。

「其次,什麼是如實觀察並通達聖道呢?居士!這裡有聖弟子對於緣起善加思維曰:『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無故此無,彼滅故此滅。』所謂:緣無明而生行,緣行而生識,緣識而生名色,緣名色而生六入處,緣六入處而生觸,緣觸而生受,緣受而生渴愛,緣渴愛而生取,緣取而生有,緣有而生生,緣生而生老死憂悲苦惱。這就是一切苦蘊的集起。又,無明完全滅盡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渴愛滅,渴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這就是一切苦蘊的息滅。這就是如實觀察並通達聖道。

「居士!聖弟子對於上述五種恐怖與怨仇應當予以停止、息滅,進而成就四項須陀洹之法,如實觀察並通達聖道,如果願意的話,就可以自行記說:『我永遠不再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之中了,已得須陀洹果,永遠不再墮落,決定趨向正覺。』」

1999年7月編譯



04.三結盡與四不壞淨

  雜854 、雜928
1.4三結盡與四不壞淨

雜854 :

…復有500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三結盡,得須陀洹。…

雜928 :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須陀洹者,三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須陀洹。」

聖典中對於證得初果者所具備的心智水準,經常有很具體的描述,那就是三結盡—身見、戒禁取、疑法三個心結都已斷盡。很多人可能認為要證得初果,除了「初果之道」之外,另有一個「三結盡」的法門。我們若從向初果學人的性向來看,似乎也可以把他們區分為感性的「信行人」和理性的「法行人」。那麼,是不是可以把修習「四不壞淨」的人歸類為「信行人」,把修習「三結盡」的人歸類為「法行人」呢?個人以為並非如此,因為「三結盡」只是修習的結果,只是心智的成就水準,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修習方法;再說,「信行人」也不光是依賴感性的信仰(詳見雜阿含892經),仍然要透過正確的觀察思維(內正思維)才能成就不動搖的信心。讓我們舉出經典中有關於要達到「三結盡」的一些具體修持方法:

1. 雜阿含61經:「…有五受陰…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

2. 雜阿含396經:「……所有集法醫切滅以,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

3. 雜阿含644經:「…若比丘於此五根如實善觀察者,於三結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正覺…」

4. 雜阿含814經:「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5. 雜阿含892經:「有內六入處…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

6. 雜阿含964經:佛告婆蹉:「有二法,修習、多修習,所謂止、觀…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令我三結盡…」

經典中雖然沒有個別地詳述如何斷身見?如何斷戒禁取?如何斷疑法?然而整體上來說,不論是如實觀察思維五受蘊、五根、六入處或是修安那般那念,都不出37道品的範圍,換句話說只要力行初果之道中的「法次法向」,都能漸次達到「三結盡」的心智成就。因此似不宜把「三結盡」視為一個獨立的法門。那麼何謂三結呢?

1. 身見—認為人生有一個永恆的我,追求有個長生不老的肉身,期許有個永生不滅的靈,或者認為「我思故我在」,我的思想、感受將可以是永恆的,或者期望死後與梵我結合成永恆一體的大梵。簡而言之,就是認為五蘊所成之身有個永生不滅的我存在。

2. 戒禁取—盲目地相信並堅持無助於解脫的禁忌、丁式和典禮。例如:吃素、持咒、念彌陀、唱誦、拜經、拜懺、拜山、灌頂、超渡、禁語、燃指、燒戒疤、結手印、恒河沐浴…等。即使知道錯了,也不敢捨棄。

3. 疑法—對於真實的佛法無法加以辨識,經常猶疑不決。

一個三結盡的聖弟子,再也不追求這五蘊之身的永生不滅,也擺脫了所有戒禁取的束縛,對於佛法更是完全沒有一絲絲的懷疑了。

那麼「三結盡」與「四不壞淨」之間究竟有什麼關連呢?我們不妨把它們看成一種高尚人格特質的兩面,就像怠幣的兩面一般,一面是信仰的感性成就,一面是思惟的理性成就。透過理智深入地思惟「五蘊」、「聖戒」、「四聖諦」,可以徹底清「身見」、「戒禁取」、「懷疑法義」而使「信心」更加純淨、堅定,不可動搖;透過正確的信仰佛法僧戒,可以依循著更具體的典範、目標和方法去深入理性的思惟,而使法義更加清晰明確,不會再懷疑猶豫,也不再為身見、戒禁取所束縛。因此,修習「初果之道」就是「斷三結」的具體方法;一個真正成就「四不壞淨」的初果聖弟子,他必然也具有「三結盡」的心智成就。

這裡另有一個常令修行人困惑的問題,要達到「三結盡」到底不要具備禪定呢?換個說法,是否要具備禪定能力才能證得初果呢?緬甸學派一向注重禪修,禪師們一貫主張必須要具備四禪定才能證果。留泰返美的美籍尊者譚泥沙羅則認為至少要有初禪以上的定力才能證果。當代斯里蘭卡的美籍菩提尊者也曾就這個主題,廣泛而詳細地引述阿含經的內容,寫成長篇的英文論述,證明四禪定並非證得須陀洹果和斯陀含果的必要條件。古代的覺音論師在清淨道論裡也有類似的說法。修行人應該要知道,修行的成就可以分成三個境界:

1. 斷界:見所斷惑—依正知正見就能斷除迷惑的境界。

2. 離欲界:修所斷惑—依修習、實踐而斷除迷惑的境界。

3. 滅界:證所斷惑—已到達親身實證,不再有疑惑的境界。

有些疑惑只要了知正見就可以徹底斬斷、消除的,並不要大費周章。就好像澳洲某位年輕的醫生調好了顯微鏡,看到了檢體中的幽門桿菌,就再也不懷疑它是胃潰瘍的元兇了。全世界長期飽受潰瘍折磨的千萬病患和困惑的醫生,也因此得以正確而徹底的治療它。我們只要調好「四聖諦」的法眼鏡,也一樣可以看到五蘊裡的「無常」、「苦」、「非我」,雖然還不是很清晰,但終生都不再生起「永恆的梵我」這類觀念了,這就是「身見斷」。「戒禁取斷」、「疑法斷」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看到了真相,你怎麼還會執取或相信虛假的東西?

那麼證得初果到底要禪定嗎?您不妨換個角度再想一想,修習「四不壞淨」到底要禪定嗎?答案其實很簡單,初果四要素裡並沒有「禪定成就」,而是「聖戒成就」。「聖戒成就」裡也說得很清楚—循序導向於禪定。那並未到達四禪定的境界,亦非第二、三、四禪之前的近行定,而是一種類似到達初禪之前的「近行定」。事實上,「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正是修習近行定的「業處」,對於佛法僧戒的信念,必須到達不動搖,也就是依此四個業處都能得到近行定的堅定程度,才能說是具備了「四不壞淨」,當可循序修習進入四禪定。在S55 :40經裡,世尊也曾經很明確地告訴釋氏難提,證得「四不壞淨」之後,要更進一步精勤地修習禪思,才不會流於放逸。

 


B.證得初果的福利 
■ 轉輪王【S55:1+雜835 】

如是我聞: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祗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告訴比丘們說:「比丘們!轉輪王具足七寶,統理四天下,身壞命終之後生於天上,成為忉利天的朋友。他住在歡喜園內,被眾天女所圍繞而伺候著,具備了富足的天上五欲之樂,然而他仍然未能解脫地獄,未能解脫畜生,未能解脫餓鬼趣,未能解脫墮落於惡生、惡趣的痛苦,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轉輪王對於佛、法、僧和聖戒並未具備四種不動搖的純淨信念。

「比丘啊!聖弟子雖然吃著粗糙的飯食,穿著破舊的衣服,睡臥在草蓆床蓐上,然而他們卻已經解脫了地獄、畜生、餓鬼等惡趣的痛苦。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聖弟子對於佛、法、僧和聖戒已經具備了不動搖的純淨信念。

「什麼是四種不動搖的純淨信念呢?比丘們,這裡有聖弟子,對於佛陀,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應予供養的聖者--阿羅漢,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

「對於法,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通達內明之道,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伽,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的聲聞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布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這就是四種不動搖的純淨信念。

「比丘們,統理四天下比起具備四種不動搖的純淨信念來,前者不及後者的十六分之一。」

比丘們聽了佛陀所說的,都歡喜奉行。

 
■ 十事具足【雜83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離國獼猴池側重饋講堂。時,有善調象師離車,名曰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

「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色、力、樂、辯,自在即得。 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我見是聖弟子於此命終,生於天上,於天上得十種法。何等為十?得天壽、天(好)色、天名稱、天樂、天自在、天(之)色、聲、香、味、觸。

「若聖弟子於天上命終,來生人中者,我見彼十事具足。何等為十?人間壽命、人好色、名稱、樂、自在、色、聲、香、味觸。
「我說彼多聞聖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我說彼有如實正慧知見。」

爾時,難陀有從者白難陀言:「浴時已到,今可去矣!」難陀答言:「我今不須人間澡浴。我今於此勝妙法以自沐浴。所謂於世尊所得清淨信樂。」

爾時,離車調象師難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 達摩提那【S55 :53】

如是我聞:有一段時期,世尊住在波羅捺國仙人墮處的鹿野苑。

那時,優婆塞達摩提那與五百位優婆塞一起來到世尊的住處,敬禮世尊之後,坐在一邊。坐在一邊的優婆塞就禀告世尊說:「世尊!請教導我們,世尊!請教導我們,讓我們在漫漫長夜中能夠得到利益安樂。」

世尊說:「達摩提那!你們應當要這樣學習——如來所說的經典意義深奧,遠離世間的苦惱而與空性相應,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要記住。達摩提那!你們應當要這樣學習。

達摩提那說:「世尊!我們居住在兒女成群、嘻笑憒鬧的家庭裡,穿著輕軟細緻、光鮮亮麗的迦屍衣,受用著旃檀的薰香,配戴著花縵、香料、香水等裝飾品,享用著金怠錢財的樂趣,對於世尊所說的意義深奧、遠離世間苦惱而與空性相應的經典,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記住,實在是很不容易。請世尊為持守五戒的我們,開示上妙的法門。」

世尊說:「達摩提那!那麼你們就應當如是學習—這裡有聖弟子,對於佛陀,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應予供養的聖者--阿羅漢,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

「對於法,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通達內明之道,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伽,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的聲聞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布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

「達摩提那!你們應當如是學習。」

達摩提那說:「您所說的四項須陀洹之法我們都具備了,我們在有生之年將永遠保持此法。」(複誦四證淨,本文節略)

世尊說:「達摩提那!你們很幸運啊!達摩提那!你們很有福氣啊!你們當可記別為須陀洹果。」

1999年7月編譯

 

第二部:五戒



如果想要成為佛陀的在家弟子,那麼受持三皈五戒乃是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我們對於五戒的內容和具體的持守規範沒有正確而完整的解,只是盲目而主觀地依照別人或自己的揣測去受戒的話,很可能終其一生的修習,都未能達到聖戒成就的水準。

有關五戒戒相的說明,雖然在劉宋元嘉10年(公元433年)左右,有一位印度來的三藏大師求那跋摩曾經漢譯『優婆塞五戒相經』,儘管其內容之詳細和深入都令人嘆為觀止,然而,它終歸是部派大師根據比丘律的內容所編輯仿造而成的。事實上,佛陀並未曾為在家人制訂任何驅檳、別住、悔罪、羯磨(宣告)等丁法。在家人的布薩(齋日)也僅止於效法阿羅漢持守八戒,並未如僧團般地逐一誦戒、檢討反省、懺悔清淨乃至行舉罪、羯磨等。因此,優婆塞五戒並沒有所謂的「不可悔罪」。試想,在家人身處慾火燃燒的紅塵裡,能夠發心持戒是多堋令人歡興鼓舞的事。即使破戒了,也要勉勵他悔過,重新受持,屢敗屢戰,愈戰愈勇,終至聖戒成就。豈能輕易地判他一個「不可悔罪」,置他於死地,或任他自暴自棄,為所欲為,反而成為世間魔王。昔日有個殺人如麻的央掘魔羅,佛陀仍然允許他悔過、出家受具足戒,乃至證得阿羅漢。這就是最明白的例子,證明佛陀絕不可能為在家人制訂不可悔罪。儘管該經文的內容是仿照比丘律而製訂的,但有許多處戒相的說明仍有偏差之處,而且以比丘律的精密度來要求持守五戒的在家人,也不符佛陀制戒的緣起。這些觀點在持戒嚴謹的南傳僧伽遊化區裡,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在我國卻鮮有大師能夠判讀出來,良可嘆息!

因此,優婆塞五戒相經雖然經過歷代大師,例如:明朝智旭( 益)大師和民初弘一(曇)大師的箋注和補釋,讓國人得以解其內容,然而它終究不是精準可靠的在家戒本。加上大師們又根據中國大乘和儒道思想的自由心證來加以註解,就使部份戒相顯得更離譜了。這些都讓有心認真持守五戒的台灣乃至中國在家人只能人云亦云地,一知半解地去持守一些不明戒相的禁忌或丁式而已,殊可嘆息!

於今,趁著譯出齋日八戒的因緣,自行把五戒的部份一併加以整理編輯出來,也大略舉證了優婆塞五戒相經裡的一些問題,希望對於虔誠持戒的在家善信們能夠有所助益。

戒法珍貴,請勿以任何商品交易的方式來流通此書。

曾銀湖
2000.7.13於埔里迎福門

 

持守五戒的功德

【根據巴利律藏大品藥犍度和長部第16經節錄語譯】

當時,世尊隨其意願在王舍城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向巴連弗邑遊行而去。那時,有傑出的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隨行。有一天,世尊次第遊行而到達了巴連弗邑。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居士)們聽說:「世尊已經來到巴連弗邑了!」

那時,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就前往世尊的住處。謁見而敬禮世尊之後,坐於一邊。坐定時,世尊對巴連弗邑的優婆塞說法、開示、教導、勉勵,令其歡喜。

當時,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歡慶世尊說法、開示、教導、勉勵,就邀請世尊:「請世尊與比丘眾一起到大會堂去休息。」世尊默然允許。那時,巴連弗邑的優婆塞知道世尊默許,即從座起,敬禮世尊,右繞而去。到大會堂去設臥具、座位、安置水瓶、懸掛油燈…等。然後再度前往世尊的住處。謁見敬禮世尊後,站在一邊。

站在一邊後,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就禀告世尊:「已經在大會堂設臥具、座位、安置水瓶、懸掛油燈…等。世尊!隨時歡迎您的光臨。」那時,世尊於早晨穿著衣裳,帶著衣、缽,與比丘眾一起到大會堂。到達了就洗洗腳,然後進入堂內。在靠近中柱的地方,面向著東方而坐。(比丘們洗足後就在世尊背後,靠近西牆的地方,面向東方而坐。)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也洗腳入堂,在靠近東壁的地方,面向世尊而坐。()內系中譯者依長部第16經補入。

那時,世尊告訴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說:「諸居士!破戒、壞戒有五項過患。哪五項呢?諸居士!在此處破戒、壞戒者將因行為放逸而喪失大財,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一過患也。諸居士!其次破戒、壞戒者會帶來惡劣的名聲,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二過患也。其次破戒、壞戒者,不論到到哪一個集會的場所,剎帝利眾會、婆羅門眾會、居士眾會、或是到沙門眾會,都會畏懼羞愧,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三過患也。諸居士!其次破戒、壞戒者會迷亂而死,此乃破戒、壞戒的第四過患也。諸居士!其次破戒、壞戒者身壞命終之後,轉生惡處、惡趣、墮落處、地獄,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五過患也。如此破戒、壞戒有五過患。

諸居士!持戒、成戒者有五項功德。哪五項呢?諸居士!此處持戒、成戒者因不放逸而得積聚大財富,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一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會帶來美好的名聲,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二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不論到哪一個集會的場所,剎帝利眾會、婆羅門眾會、居士眾會、或是到沙門眾會,都能無畏無羞,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三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不會迷亂而死,此乃持戒、成戒的第四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身壞命終之後,轉生於善趣、天界,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五功德也。

那時,世尊一直到深夜都在說法、開示、教導、勉勵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令其歡喜,最後才說:「居士們!夜深了!是時候了。」「是的!是的!」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即從座起,禮敬世尊,右繞而去。

 

持守五戒的故事

【錄自尊者阿迦曼傳一書】

一個未完成寶塔的個案

好幾個晚上,當他在禪思的時候,尊者阿迦曼在他的禪境裡看到一個小沙彌和一個女孩子,在附近前後走來走去,不能確定他們有什麼用意,他後來問他們要做什麼?他們回答說他們曾經做過一個寶塔,但是在尚未完成以前,他們就已經死了。小沙彌就是那個女孩子的弟弟。他們都深情地執著以前的計畫,那就是為什麼他們一直在那個地區附近徘徊了那麼久。他們事實上並沒有其它深切的痛苦而是被自己的執著所折磨著,因此才阻礙著他們生到一個較高的境界。

知道了這些,尊者阿迦曼給他們說法:「憂慮從前是沒有用的,它已經過去了,而且是無法挽回了,無論我們的希望是多堋熱切,它都不能成為現在。流連過去只會產生沮喪和失望,未來也是一樣兩者都要如實順其自然。只有現在才是必須善加運用的,因為它才是在我們所能做的能力範圍之內。這個真理應該也適用於寶塔的建築上,」他說:「如果它能夠順應你們的希望,你們早就能夠完成了。事實是在它完成以前你們就死了,這就向你們顯示了它的不可能性。現在你們被自己的遺憾所困擾著,遺憾你們死在它被完成以前。這是你們的第二個錯誤。而你們時時刻刻的憂慮著它,不顧絕不能完成的事實而想要完成它,這是你們的第三個錯誤,這三重錯誤的想法,在這裡沒完沒了。結果,它產生了錯誤的出生和無益的痛苦。所有這些都緣自你們錯誤的心態,你們為了自己,要改變這錯誤的態度,不要對不可能的事再存任何希望,這才是明智的。

「建造一個寶塔的目的是要從中得到功德,絕不是要你們隨身扛著它的磚塊、石頭或其它的建材。在建造這個寶塔中,屬於你們的是功德(你們善良的思想和努力),而不是寶塔本身。任何從它得到的功德,不論是多或少,都是你們合法的財產。為什麼你們要憂慮關於它的磚塊和石頭?所有做功德的人攜帶的是他們的功德,絕不是磚塊、石頭或其它他們已經贈送出去的東西。

就想想建築一座寺院、一條路或一個水塔所奉獻的錢財或其它各種東西,那些被用來建築或免費地分配的東西,只是用來彰顯功德主之動機的工具而已,東西本身不是功德,不是天界的快樂或涅。一段時間之後,它們一定會敗壞、腐朽和消失。但是從建築或捐贈中所得的功德卻保留在那些人們的心裡,那是心意不是磚塊、頭或其它的物質感受著功德、道、果和涅。

「再也不能從你們未完成的寶塔那裡得到任何東西了。憂慮著它就是執著於它,縱使你們所執著的是一個功德的來源,執著本身就是一種不善的心理狀態。結果,你們就被釘在它上面,不能出生到適當的境界去感受你們的功德果報。如果你們能夠專注於從寶塔所得的功德,而不是寶塔本身,你們現在就會藉著你們的功德而到達善處,因為這是功德本身的特性,它是永久而且不會改變的。這是你們自己的錯誤,執著於應該放下的事物。你們的遺憾和憂慮是無益的,因為它們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你們不被自己的執著所延誤的話,你們的功德數量是足以生在一個較好的境界裡,現在是你們改變心態求生於適當境界的時候了。為了你們的進升,專注於現在真實的功德吧!那是很可惜的,你們已經為自己的進步做了功德,然而又被自己對磚塊和石頭的執著所阻礙著。這些事物已經阻礙你們的進展好久一段時間了,讓它們走出你們的心裡,不久你們就自由了。由於你們的功德效力,你們可望生於任何相應的生存境界。」

然後尊者阿迦曼跟他們解說五戒,還有遵守五戒的利益:「首先,所有的生物都有他們自己存在的¤值和意義;不應做出任何事來傷害或毀滅他們的¤值和意義,因為罪惡必將降臨殺害者身上。第二,每個人的財產對他自己而言都是珍貴的,雖然在別人看起來它們可能是沒有¤值的。任何意圖要破壞那個所有權,不論用什麼作法,都一定會引起敵意和為了保護那些財產的鬥爭,一個聰明人不應該這麼做。第三,一個人的配偶或兒女是他掌上的明珠,這種情感必須予以重視,去引誘他們之中的任何人,等於是把他們所屬的人,他或她的眼睛給挖出來。第四,說謊是辜負別人對說謊者的信心。沒有人,即使說謊的人或動物,都不歡迎任何虛偽,這要予以避免。第五,酒類本質上是一種麻醉劑,它能使一個人神智失常,它使飲者喪失了意識的自製,那些不想被驅向瘋癲和損害身心健康的人,應該避免。

「持守五戒的利益如下:1.長壽健康。2.財富安穩。3.快樂而和諧的家庭生活。4.在別人的眼中是永遠可靠和值得信任的,獲得信賴尊敬,為天神和人們所喜愛,無害於自己和別人。5.具備智慧,不會心不在焉。」

「一個持守五戒的人,就是散播快樂和無害的種子給人們和動物們,他不被懷疑,他不訴諸暴力,因為他經常考慮別人的感受,就像他自己的感受一樣。一個持守五戒而真實的人,來世一定會進入快樂的境界,因為他由戒德和法義所支持著。這些你們要記在心裡,」他說:「不久,藉著你們的功德,你們就會得到應有的庇護了。」

 

執著的罪惡

說法結束的時候,姊弟都歡喜於法義,並請他授予五戒。他授予五戒滿足他們的希求,然後他們離去,立即消失了。由於他們從布施和戒德所獲得的功德,他們出生於一個空居天叫做忉利天,而後來偶然地回來聽他說法,並表示他們的感激,因為他給了他們有益的忠告。他們說,就是因為他的教導,他們才能從自己的執著中解脫出來那曾經讓他們無用地徘徊於未完成的寶塔。他們現在知道,執著對於心意的開發是多堋危險,它阻礙著一個人的進步,妨礙著他去感受本來應有的快樂與安寧。

他接著為他們解釋,這樣的心態對於進步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礙。在身體四大分離的時候,一個智者應該照顧他自己的心意,而不是身體或其它的東西。否則心意將會被執著或對外物的恨所籠罩著。憤怒或生氣(執著或貪欲的另一方面)不過是自我毀滅的火焰罷了,在危急的時刻,它會把一個人拉進任何一個悲慘的境界裡,例如地獄界、餓鬼界、魔界和動物界。這些境界是悲慘的,那裡痛苦掌握著一切。那是非常明智的,當一個人有能力這樣做的時候,就要訓練他的心意,讓他在還有時間來自我矯正或自我改善的時候,能夠解他自己的心意作用。在危急的時候,當身體就要分離的時候,已經受過訓練和作好準備的心意,就能夠,至少若干程度,自己不執著於顯現的痛苦;最佳狀況下,它會保持一個絕對不執著的觀察者,不會被牽涉到世間所有的善惡之中。這是勝過其它所有的修習,至高無上而無以倫比的。

智者,認清了心意的狀態或情況,是三界中最重要的,所以經常下工夫去訓練他們的心意,也勸告別人去做同樣的努力。那就是心意,它感受著業果的苦樂,它產生得失,在喜樂和悲慘境界中輪迴生死。因此,它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個人在現在和未來,都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對待、訓練和守護他自己的心意。

姊弟現在是忉利天的天使了,被他的開示深深地感動,說他們以前從未聽過這樣的法。然後,他們就向他告別,右繞他三匝,一直倒退到他的住區以外,接著騰入空中,就像棉絮被風吹起。

 

持守五戒的芬芳

【根據雜阿含第1073經】

如是我聞:有一陣子,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當時,阿難尊者獨自在一靜處做這樣的思維:有三種香,順風而薰,不能逆風。哪三種呢?就是木根香、木莖香、花果香。那麼到底有沒有香氣順風香、逆風香、順逆風都香的呢?有了這樣的念頭之後,就從禪思而出,前往謁見佛陀,頂禮佛足之後站在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我獨自在一靜處做這樣的思維:有三種香,順風而薰,不能逆風。哪三種呢?就是木根香、木莖香、花果香。那麼到底有沒有香氣順風香、逆風香、順逆風都香的呢?佛告阿難:「如是,如是,有三種香,順風而薰,不能逆風,就是木根香、木莖香、花果香。阿難!也有香氣順風香、逆風香、順逆風都香的。阿難!有些善男子、善女人在他們所住的城市、鄉村里,修習真實的戒法而有所成就,終生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四面八方、上上下下的善心人士都稱讚說:某個地方、某個鄉村有某某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淨,成就真實的戒法,終生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阿難!這就是有香氣順風而薰、逆風而薰、順逆風都能薰香的。」

當時世尊就說偈語:「根莖花香不能逆風而薰,唯有善士女持戒清淨香,才能順逆遍諸方,無人不知曉。多迦羅、旃檀、優缽羅(青蓮花) 、茉莉香,比較種種香,戒香為最上。旃檀各種香,所薰很有限,唯有戒德香,流薰上升天。如是淨戒香,不放逸正受,正智善解脫,魔道不能入。這是安穩道,此道為清淨,正向妙禪定,斷諸魔系縛。」

佛說此經以,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洗,作禮而去。

 

受持五戒的儀軌







持守五戒的戒相

【根據伍波薩他八戒一書轉錄】

一. 第一戒不殺生有五個因素:

有情生物出現
知道是有情生物
殺意
殺的行動
該生物的死亡

 

二. 第二戒不偷盜有五個因素:

有主之物
知道為有主之物
偷盜之意圖
偷盜的行動
經由行動而偷到手

 

三. 第三戒不邪淫有四個因素:

不能侵犯者(有20種女人)
對上述族群的性慾
性愛的行動
經由行動的性接觸

問:「什麼是20種女人?」

答:「名稱如下:

母守護女:母親所養護的女孩。
父守護女:父親所養護的女孩。
父母守護女:父母所養護的女孩。
兄弟守護女:兄弟所養護的女孩。
姊妹守護女:姊妹所養護的女孩。
親眷守護女:親戚所養護的女孩。
宗族守護女:宗族所養護的女孩。
宗教守護女:同門教長或教友所養護的女孩。
夫主守護女:丈夫所養護的女孩。
杖罰禁製女:行為不端由國王標明姓名、住址、課徵罰金,禁止男人接觸的女人。
財貨買婦:被某男人以賣身契買來作妻子的女人。
意樂婦:志願與某男人同居的女人。
財貨住婦:因某男人的富有而成為其妻。
衣資住婦:窮困,因希求物資,例如:衣服等而成為某男人之妻的女人。
水得婦:某男人曾向他求婚的女人,由家庭的長輩,拉著新娘與新郎的手,伸入一盆水中而給予祝福:『願你們相愛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永不分離,就像水一樣永不分離。』
取走花環婦:因為某男人為她解除勞役而為其妻的女人。
娶婢為妻婦:女奴被男人娶之為妻者。
娶傭為妻婦:女工被男人娶之為妻者。
軍掠婦:某男人在戰爭中贏得的女俘,娶之為妻的女人。
須臾婦:與某男人同居一段時間,被認為是其妻的女人。

任何男人侵犯了上列20種女人之一,再加上上述的因素等,就違破了第三戒『不邪淫』。」

問:「在第三戒(不邪淫)裡,以女人的立場而言要如何考量?」

答:「如果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彼此有感覺,​​但是這男人和她並不適配,那麼他就是她所不能侵犯的人。」

 

四. 第四戒有四個因素:

謊言
說謊的意願
說謊的行動
別人了解所說的話

 

五. 第五戒有四個因素:

迷幻物
飲用的慾望
飲用的行動
迷幻物經過喉嚨

 

五戒相經的問題

公元431年左右,劉宋元嘉年間,北印度三藏大師求那跋摩(功德鎧)在建康(今南京)譯出優婆塞五戒相經。

明末清初智旭(益)大師27歲時遍閱律藏, 30歲時深切體察宗門之流弊而決意弘律,但他卻在公元1624年受了非佛制的菩薩戒。公元1651年左右,他更以大乘思想來箋注優婆塞五戒相經。

公元1921年左右,民國初年,弘一(曇)大師嘗慨嘆僧界不守戒律乃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後則專弘南山律宗。他補釋智旭箋注的優婆塞五戒相經,但仍不免於中國文化和大乘思想的影響。

公元1990年代,台灣的大師更以玄異神奇的感應之說,引述個人、信眾和歷代的傳說故事,熱心而隨興地註釋、講解優婆塞五戒相經。

由於優婆塞五戒相經本來就不是佛世時的經典,它所自創的「優婆塞不可悔罪」之說,更非佛陀的教導,再加上內容中引用了比丘律的精密戒相來要求在家人,實在枉顧了在家戒和出家律的差別性,這絕非佛陀教導的善巧。在它所引用的比丘律中也有某些部份是不夠精確,甚至有所偏差的,因此儘管這部書的內容編輯得非常詳細,卻非符合佛陀本意的經典之作,使用於判明戒相上也會造成一些誤差,如果又再參閱歷代大師的註釋,那就離開戒相更遙遠了。

中國歷史上的居士們在這樣的時空因緣下,想要依照精確的戒相來修持五戒恐怕是會有所困難的。為了幫助台灣的居士們早日回歸正確的五戒戒相,不得不在此條列一些「優婆塞五戒相經」的問題點,以供大家思考:

 

(一)優婆塞不可悔罪

經上說「奪人命犯不可悔罪」,也就是說不再是優婆塞,不可更受五戒,不能受沙彌戒和比丘戒,從此不能出家,也沒有資格再成為任何佛門的四眾弟子了。

(1) 事實上,佛經上記載著央掘魔羅尊者在家時,曾經殺人如麻,連佛陀他都想要予以殺害,真是人見人怕的殺人魔王。但佛陀予以感化並且准許他悔過出家,受比丘具足戒,乃至後來證得阿羅漢果。

(2) 印度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原本殘暴殺虐,乃至殺害手足。僧團仍許其懺悔皈依,後來成了非常慈善賢明又熱心擁護三寶的在家君王。

(3) 如果居士真的有所謂的「不可悔罪」,那僧眾在每一次授予三皈五戒之前,理當依律先問信眾先前犯過那些不可悔罪?然後再決定是否授戒。但是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僧團,除了台灣的某位大師受到善生經的影響,列出事先要問的4件事之外,都沒有進行這項儀軌。

(4) 如果真的有「不可悔罪」,要如何判定?在家人既無半月誦戒、檢討、舉發、懺悔、宣告的製度,那要由誰在何時、何地判定某某人犯了不可悔罪,某某人犯了中可悔罪…等。然後又如何處置?如果沒有具體的判定和罰則又要如何執行不可悔罪呢?

(5) 觀察古往今來,世界各地的居士如果破了五戒,除了深自懺悔之外,當可重新再受持五戒。世尊與僧團慈憫眾生,樂見居士們改過向善,愈挫愈勇地繼續持戒,焉有拒絕之理?若真訂下「優婆塞不可悔罪」豈非逼使破戒者走投無路,更加自暴自棄,乃至肆無忌憚地成為世間魔王,這豈是佛制在家戒所樂見?



(二)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1) 此經並非佛說,最具公信力的聖典--梵文、巴利文的四部阿含(乃至第五阿含)和律藏上都找不到此經和任何相關或類似的記載。

(2) 經上說「以是因緣,當成佛道」,依此用語可以推斷此經編篡的年代約在佛滅300馀年後,約公元前200年間,那是「成佛」思想剛興起的時代。

(3) 經上說「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淨飯王乃是佛陀俗家的生父,根據經律的記載,他為了兒子、孫子(羅候羅)相繼出家的事曾經很難過,他也不像頻婆娑羅王和波斯匿王那樣熱心於聞法、供養之事。而且一般在家俗人那裡會知曉比丘律裡有戒相,尤其是身為王者,被國事所困擾或被五欲享樂所圍繞,實在不太可能對精研戒相有高度的興趣。因此經上說由他懇求佛陀依照比丘律的戒相來為居士制定五戒戒相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再說佛陀出家6年後成道,又再經過了12年,才開始依照實際發生事情的因緣逐項製訂比丘戒。其中不飲酒戒制定的時間屬於較後期的時段,那時淨飯王恐怕都已經過世了,可能還聽不到五戒中的不飲酒戒呢!因此這只是後來的部派大師,權宜地借用淨飯王的名譽來撰述這部經。



(三) 經上說「乃至母胎中初得二根--身根、命根,加羅邏時,以殺心起方便欲令死。死者犯不可悔。」

(1) 加羅邏乃受精後七日內如油滴般的大小和形狀。根據醫學研究,這時的受精卵剛開始分裂和著床,身根、命根俱未形成,更稱不上人形。是否違犯殺戒都有問題,便何況是不可悔罪,未免太小題大作了。

(2) 台灣法友赴泰禮謁尊者時,曾經就相關之事親自詢問可敬的上座部長老,答案亦非如此經所說這樣。



(四) 經上說「若優婆塞用有蟲水…皆犯罪」

(1) 這就是用比丘律精密的高標準來苛求在家俗人,多堋不近情理!即使在比丘律中,它也不屬於「故殺有情戒」的範圍內,而是另外制訂的一條比丘律,豈能慢無節制地,擅自引用於在家五戒之中。

(2) 事實上,精舍或寺院裡的園林樹木有時還是需要淨人來澆灌,難免都會用到有蟲水,難道也要要求淨人必須先過濾?

(3) 在家人從事農作、園藝、清潔…等工作,更難免會用到有蟲水,要如何處理?要如何營生?



(五) 經上說「優婆塞以三種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者用心,二者用身,三者離本處。」

(1) 這三個戒相要構成破戒是不夠充分的,完整的戒相應該包括「物件」、「屬他人所有」、「盜心」、「興方便」、「離本處」五項,才算明確而周詳。

(2) 對在家人而言,破戒正應懺悔,當然不會不可悔。



(六) 經上說:「重物者,若五錢,若值五錢物,犯不可悔。」

(1) 這又是以比丘律精密的標準來苛求在家俗人。雖然佛陀制訂五錢的標準時,曾經問及民法的規定,但在家人的戒相,傳統上並未明訂五錢這一項,因為在家持戒的重點只在於是不是他人的物品?有沒有破戒?並沒有「可悔」、「不可悔」的規定,自然也就不像比丘戒那樣,需要用到「五錢」的標準來加以判定了。至於罪罰的輕重,早有民法規定了。

(2) 對在家人而言,破戒正應懺悔,當然不會不可悔。



(七) 經上說:「有諸居士應輸估稅而不輸,至五錢者,犯不可悔罪。」

(1) 在比丘律中,即使是「稅之隱匿者」也只是突吉羅而非波羅夷罪,更何況是在家人。所以這是本經作者錯誤的引述。

(2) 五錢如(六)所述,自有民法規範,不在五戒的戒相中,也沒有不可悔的規定。



(八) 經上說:「若優婆塞與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處行邪淫,犯不可悔。」

(1) 這又是以比丘律精密的高標準來苛求在家俗人,而且所引述的內容也有偏差,因為不邪淫戒的戒相是指「人女」--女人,並不包括非人女和畜生。

(2) 在家人如果遇到非人女(天女、夜叉女、鬼女)的性騷擾,大都是如夢如痴,沒有能力自製的,也不構成邪淫罪。

(3) 在家人會去找畜生女,雖不光彩,但可以想見其生理上所感受的性壓力,若不予以舒解,很可能會做出強暴、亂倫乃至姦殺等破壞家庭倫理和社會治安的重罪來。我們總不能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在家俗人吧!重點是不要因為淫欲而傷害了別人。似可依此來理解為何不邪淫戒所規範的對像是「人女」,是「女人」,而不是「非人女」。

(4) 當然不會是不可悔。



(九) 經上說:「若發心欲行…若二身和合,止不,犯中可悔。」

(1) 這純屬作者自己的意見,背離了戒相。

(2) 只要是有淫欲而且性器官插入相觸而有了樂受,不管有沒有射精,都算破戒。

(3) 破戒本來就要懺悔,並沒有什麼中可悔的標準。



(十) 經上說:「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二處,犯不可悔罪。」

(1) 這也是作者從比丘戒中推論出自己的意見來,顯然並不了解在家五戒的戒相。

(2) 對在家人而言,依現代醫學的研究報告顯示,同性戀乃是遺傳基因上的問題,是先天上難以克服的因素,重點應在於約束自己,勿因特殊的性傾向而傷害別人。我們總不能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在家俗人吧!因此同性戀並未在破不邪淫戒的戒相範圍內,他們也可以試著持守五戒。

(3) 當然不會是不可悔。



(十一)經上說:「共婬女行淫,不與值者,犯邪不可悔。」。

(1) 這就離戒相太遠了,邪淫與否與行淫的對像有密切的關係,跟給不給錢亳無關係,不給錢則完全是另一回事。這又再度顯示作者並不了解五戒戒相。

(2) 嫖妓雖然不是什麼高尚的事,但對俗人而言卻可舒解性的壓力,避免強暴、亂倫及至姦殺等破壞家庭倫理和社會治安的重罪,只要避免和雛妓及王令(今為憲法或中央政令)所禁止的女人等接觸即可,我們總不能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在家俗人吧!因此這並不違犯不邪淫戒。

(3) 因為與職業妓女行淫根本就沒破戒,當然談不上不可悔罪。



(十二)經上說:「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壞,共彼行邪淫,女者三處,犯不可悔。」

(1) 這又是以比丘律精密的高標準來苛求在家俗人。

(2) 在家人與死屍行淫,雖不光彩,但可以想見其生理上所感受的性壓力,若不予以舒解,很可能會做出強暴、亂倫乃至姦殺…等破壞家庭倫理和社會治安的重罪來,我們總不能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在家俗人吧!不邪淫戒所規範的對象乃是「人女」--女人,而不是「女屍」或「女畜生屍」。



(十三)經上說「若優婆塞不知不見過人聖活,自言我是羅漢,向羅漢者,犯不可悔。若言我是羅漢、向羅漢者,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皆犯不可悔。」

(1) 在家人不知不見過人法而自言證阿羅漢果,這雖屬大妄語,但正應懺悔而不會是不可悔。

(2) 在家人若如實證得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乃至禪定、安那般那念等,說與不說得道之事,端視個別因緣和智慧的判斷而定,並不像尊者們必須謹守比丘律中明文的規範。



(十四)經上說:「優婆塞不得飲酒者,有二種: 酒、木酒。」

(1) 未提麻醉品,戒相有欠完整之處。

(2) 未提調肉、調湯等,作菜當調味品時不犯。

(3) 未提調麻油、調庵摩勒(油柑,油甘子)果汁作藥時不犯。

 

上述問題點只是大概列舉一些比較明顯的案例,若再深入,當不止這些。而大師們受到時代資訊的限制,非但未能清戒相,反而又以中國的儒道和大乘思想,乃至今人竟以民間鄉野傳奇來解說戒相,實在使戒相更加混淆不清了。例如:

(一) 智旭大師在箋要「殺戒之不可悔」時竟說:「…亦不得受菩薩戒,惟得依大乘法修取相懺,見好相已,方許受菩薩戒,亦許重受具戒、十戒、八戒及五戒等…」他全然不知道「取相懺」、「菩薩戒」都是後期的歷史產物,反而以與五戒不相關的思想來箋注本已失誤累累的經典。

(二) 弘一大師在補釋「不邪淫戒」時竟說:「若己之妻妾有娠時,乳兒時,及非根處而交媾者,亦名邪,如智論廣說。」這真是河漢其言,完全不依照戒相來說戒,而以個人主觀的臆測和信念而說。戒相那裡會是這個樣子呢?

(三) 當今大師則教女信徒若遭遇強姦時,要咬自己的舌頭,或咬自己的嘴唇,一定要咬到它痛才不會有快樂的感覺。這是多堋匪夷所思的教導啊!

(四) 當今戒學大師在註釋「共女行」時,竟說:「此事在印度行得通,在中國則期期以為不可,何以故?地理環境不同故,兩國文化淵源各別故。印度氣候較為炎熱…印度亞熱帶地區,禁製過嚴,人不奉行,反成虛文,我佛大慈,故開方便。」

這種論調就與唐義淨以後的中國歷代祖師大德們如出一轍,枉費義淨大師費了極大的心血到海外去研習戒律,並寫成「南海寄歸內法傳」。他提供了豐富詳明的傳統戒相和生活習慣的資料,原本要給中國的出家人能夠有所依循,卻反而招致祖師大德們的輕忽。想一想!印度雖熱,但佛陀成道的地方---菩陀伽耶的緯度卻與栗鑼、新竹新埔相同,大致與台灣同屬亞熱帶地區。而人類好淫的天性,台灣、印度又有何區別?自行以天氣環境和地域文化來區隔戒法,這就是以自認為優越的天朝大國心態來詮釋、選擇、變更乃至拋棄世尊所製定的正法律。如此一來,戒律在中國豈能不被扭曲變形乃至殘破剝落得令人嘆息!一個對佛法僧戒如果真正具有淨信的人,他敢對世尊所製的戒律做出類似這樣的註釋和解說嗎?他會這麼做嗎?他能這麼做嗎?

如果歷代祖師大德們都以自己的自由心證,而不以戒相來解說戒法,那麼戒規的大幅混淆揉雜將使台灣居士們永遠缺乏明晰、正確的戒相來評估自己持戒的缺點,那要如何自知自證「聖戒成就」呢?因此盼望台灣的在家居士們,認真地依照可靠的傳統戒相來修持五戒,才不辜負此生可以成就聖戒的機緣。

 


持守五戒的建議 (僅供參考)

【 1.品管圈簡介】

公元1949年,戰後的日本工商界開始重視品質管制,並因此發展出全國性的品管圈活動,而且在1970年間由品管圈總部將其基本理念、綱和方法予以標準化如下。

理念: 1.尊重人性,建立有意義而光明愉快的工作現場。
2.發揮人的能力,引出無限的可能性。
3.對企業體質的改善與發展有所貢獻。

綱:品管圈就是在同一工廠內施行自主的品質管制活動的小團體,這個小團體為全公司品質管制的一環,啟發自己,又相互啟發,要全部員工參加,不斷地施行工廠的管理與改善。

方法:以品管圈七大手法( 1.檢查表2.直方圖3.散佈圖4.層別5.柏拉圖6.特性要因圖7.管製圖)來推動改善循環PDCA(P-計畫/ plan,D-執行/do,C-查核/check,A-對策/action)。

因此解決了企業內部的許多問題,也使原本聲名狼籍的東洋貨,在短短四十年之內成為物美價廉的商品。整個日本的經濟競爭力也從原子彈的廢墟中異軍突起,攻占了全世界的市場,而嬴得了日本第一(Japan NO.1)的美譽。

編者從二十馀年來從事企管工作的經驗中,常常自認為品管圈的手法若能運用於持戒的團體活動中,也一樣地能產生改善的效果,進而不斷地提升戒德的品質,因此建議有心持戒的朋友們不妨試試看!

 

【2.持戒圈簡介】

指導老師:由持戒謹嚴的宗教師(最好是聖戒成就者)擔任為宜。

 

持戒圈長:由熱心修習五戒的家長、社長、室長、班長、組長… .等擔任,或由團隊中品德最受人尊敬的人擔任。

 

持戒圈員:在同一家庭、社團、宿舍、辦公室、教室、生產線… .等,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伙伴中,邀集大約4個志同道合的人,成立共修五戒品管圈。

 

檢查方式:
4.1每月一日由圈長將圈員姓名(或代號)填入表中,然後張貼於圈員共知而對外具有隱私權的處所。
4.2圈員必須隨時的憶念五戒,自我省察言行的疏忽,一有破戒,立即在當天的表格上劃記,每次一筆,累積五筆成一「正」字。嚴重破戒者每次記五筆。輕微破戒者每次記一筆。中度破戒者自行衡量輕重,每次記二至四筆。
4.3若自己心不在焉,常常忘失自省,應於每天會面時,當眾請求同圈人員及時提醒自己,並表示樂於接受和紀錄。
4.4圈長於當日結束前應詢問圈員:「今天的檢查記錄是否都做了?」並互相督促、提醒。
4.5圈長對於當天表格空白的成員,要仔細詢問:「今天的言語行為是否都沒犯戒?還是忘了?或有其他原因?」並請他據實填上「忘念」或「其他」(可記在違紀欄內)。
4.6圈長對於當天缺席的圈員,要在表上註明「休假」、「出差」 … .等事由。
4.7圈長對於檢查所發生的問題要予以協調、溝通,若不能解決時則請示指導老師。
4.8不屬於五戒內的不佳言行,得記錄在違紀欄內。
4.9圈長於每月最後一天結束後,應要求圈員各自統計當月破戒的筆數,並加以復核。

 

統計分析:
5.1圈長應總計各項破戒筆數,繪妥柏拉圖,立即召開當月持戒圈會。
5.2圈會應就當月破戒最嚴重的兩個戒項,進行要因分析,共同找出破戒的要因來。圈員則依此自行解析。

 

改善對策:
6.1悔過方式
6.1.1殺生者洽請前往保育團體、公立醫院、殯丁館、生命線… .等從事義工。
6.1.2不予取者洽請前往社會救濟團體、管訓中心… .等從事義工。
6.1.3邪淫者洽請前往愛滋病、性病防治中心、棄嬰收容所、未婚媽媽之家、
… .等從事義工。
6.1.4妄語者洽請前往聾啞團體、調解委員會、民事庭…等從事義工。
6.1.5飲酒吸毒者洽請前往反毒團體、毒物勒戒所、戒酒團體… .等從事義工。

6.2防止再犯
6.2.1各圈員應就團隊或個人的最嚴重缺點,報告防止再犯的具體方法,並
簽名表示力行。
6.2.2圈員如有再犯,應當互相勸勉砥礪,不可氣餒沮喪。
6.2.3圈員再犯累累時,圈長應懇請指導老師予以專題開示指導。
6.2.4犯規嚴重的個人,若能遇到聖戒成就者,當可在其面前發露懺悔,立
志改過自新,不再重犯這個錯誤,並願將來成就五戒。

 

【3.共修五戒查檢表】

姓名
代號


犯規
項目


1日


2日


3日


……


29日


30日


31日


合計




殺生
             

不予取
             

邪淫
             

妄語
             

飲酒
             

違紀
             

累計
             




殺生
             

不予取
             

邪淫
             

妄語
             

飲酒
             

違紀
             

累計
             

 

【4.破戒統計分析表】

犯戒次數統計表

 













小計





次第

殺生
             

不予取
             

邪淫
             

妄語
             

飲酒
             

違紀
             

累計
             
 

破戒次第柏拉圖

百分比%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戒項


1


2


3


4


5


6

 

 

【5.要因分析圖】








悔過方式:

1.本圈人員應於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往___________
擔任無酬義工_________小時,以便增進持戒的決心。

2.破戒每筆折算罰款_________元,合計罰金NT$______________元
捐贈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贊助持戒的活動。


防止再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

 

懺悔宣言:尊師!我今悔過,如愚如痴,不善不類,違破五戒。願我從今以後
善根增長,持續地提升持戒的品質,努力地達到聖戒成就的目標。

 
■ 五戒公案

『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

希望大家在討論區裡,能夠認真地藉著持戒的個案分析、研究來提升戒德的品質,成就聖戒,具備四不壞淨,自證須陀洹果。

將來把這些寶貴的經驗資料匯集成冊,用來幫助對持戒有信心和有興趣的人們。願所有真誠追求真理的法友們都能了解持戒的重要性。

 

第四部 總結:不放逸
■ 01.七有天人往生

雜843 、844 、845 、854經裡都提到證得初果以後,「彼多聞聖弟子,解脫地獄、畜生、餓鬼惡趣之苦,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向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這「七有天人往生」的意思就是說,天上人間往返七次轉生。根據巴利長部經第18經 Janavasabha sutta的記載,就是一共還要歷經14次天神和人類的生命週期。不過,也有些長老認為是人間或天上共計七次生命週期。

仔細比對巴利相應部中,與上述雜阿含經對應的經文S55 :5 ,S55 :13 ,S55 :10等,都只說 He is freed from hell, the animal realm, and the domain of ghosts, freed from the plane of misery, the bad destinations, the nether world.以及 A stream-enterer, no longer bound to the nether world, fixed in destiny, 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雖然也提到「命數或命運已定 fixed in destiny 」但並沒有明確地說明「命數」是「七有人天往生」。
因此可知「不墮惡趣、決定趨向覺醒(注:證得阿羅漢的究竟智)」是雜阿含經和相應部一致的說法,至於「七有天人往生」則有可能是稍後才傳出的,值得修行初果的人留意。這裡要特別提到一件事,根據上座部的傳說,佛法將會住世5000年,也就是在公元4500年左右,人間見聞佛法的因緣就會消失了。那麼,假使現在有一個人間的初果聖弟子,生往天壽最短(人間萬年以上)的地居天,那麼當他下次再返生人間的時候,要從何處見聞、修習佛法呢?或許只能以少事少務的隱士生涯度其人生,等到返生天上時再繼續進修吧!這是一個耐人思考的問題。人間雖然遠較天上多諸痛苦,卻充滿了「修習」和「覺醒」的機緣,因此,證得初果的聖弟子還是不宜放逸,應該盡其所能地繼續努力才對。

 
■ 02.難提【S55:40,雜855 】
一時,世尊住在釋氏迦羅衛城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釋氏難提來到世尊的住處。到達之後,禮敬世尊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的釋氏難提禀告世尊說:「世尊,如果聖弟子完全不具備四不壞淨,那麼這個聖弟子就叫做住於放逸。」

「難提!如果完全不具備四不壞淨者,我稱他為外道,屬於凡夫之列。難提!對於聖弟子住於放逸與不放逸之事,我將說明,注意聽。

「是的,世尊!」釋氏難提回答世尊。

世尊說:「難提!什麼叫做聖弟子住於放逸呢?.於對於佛陀,聖弟子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阿羅漢—應當供養的聖者,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如是,他滿足於佛陀不壞淨,而不再精進於白天獨住(禪思),亦不於夜晚隱居(禪思)。他如是住於放逸,則無勝喜,無勝喜則無歡喜,無歡喜則無輕安,無輕安則住於苦,有苦則不得心定,不得心定則不能如實知見諸法,不能如實知見諸法則入住於放逸之數。

「難提!聖弟子於法…於僧…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如是,他滿足於聖戒成就而不再精進於白天獨住(禪思),亦不於夜晚隱居(禪思)。他如是住於放逸,則無勝喜,無勝喜則無歡喜,無歡喜則無輕安,無輕安則住於苦,有苦則不得心定,不得心定則不能如實知見諸法,不能如實知見諸法則入住於放逸之數。

「難提!什麼叫做聖弟子住於不放逸呢?.於對於佛陀,聖弟子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阿羅漢—應當供養的聖者,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如是,他不滿足於佛不壞淨,而更精進於白天獨住(禪思),並於夜晚隱居(禪思)。他如是住於不放逸,則生勝喜,有勝喜則生歡喜,心歡喜則身輕安,身輕安則受樂,受樂則心得定,得心定則能如實知見諸法,如實知見諸法則入住於不放逸之數。
「難提!聖弟子於法…於僧…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如是,他不滿足於聖戒成就,而更精進於白天獨住(禪思),並於夜晚隱居(禪思)。他如是住於不放逸,則生勝喜,有勝喜則生歡喜,心歡喜則身輕安,身輕安則受樂,受樂則心得定,得心定則能如實知見諸法,如實知見諸法則入住於不放逸之數。難提!如是聖弟子住於不放逸。」

 
■ 03.隱居、獨住

如果閱讀上段經文S55 :40中的英譯 ”make effort for solitude by day and for seclusion at night “中譯:「精進於白天獨住,並於夜晚隱居。」可能並不容易了解這一段經文的意義,但是當我們對照與其相應的雜855經漢譯的經文:「於空閑林中,若露地坐,晝夜禪思,精勤修習,勝妙出離,饒益隨喜。」便會很清楚地知道,原來這「獨住」和「隱居」就是要住於遠離塵囂的山林、曠野,更進一步認真地修習禪思。釋氏難提是個在家人,世尊仍然為他說明已證初果的聖弟子,所應繼續努力的方向—精勤於遠離、修習禪思—方得稱之為「不放逸」。
然而,佛陀滅度約2500年,如今禪定法門久已消失,現存的禪法大都偏離了佛陀最重要的教導—安那般那念。只有極少數人,尤其是在家人更少,能夠獲得正定。若無禪定之樂隨伴,獨住、隱居於山間林下,空虛地面對種種蚊、蟲、蜂、蟻、鳥、獸、蛇、蠍、鼠、狸…的騷擾,又要忍受寒冷、繪暑的溫差,都將不會是一件喜樂的事。已證得初果的法友務必事先審慎評估自己的能力,而後做出適當的安排。尤其是女眾,因為有過遭受惡人強暴的案例,世尊曾經禁止比丘尼居住於阿蘭若—偏的山間林下,所以女眾更不宜貿然嘗試。

 
■ 04.珍惜與自重

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囚禁釋利防等18位賢聖僧以來,迄今(公元2002年)共計2216年間,中原漢土乃至華文影響力所及地區(例如日、韓),因為全面浸淫於大乘文化,千古以來所謂的「佛教徒」,除了像曇摩耶舍尊者和竺法度尊者(約AD401~480年間)那樣,從印、錫來華的僧侶,和當時對原始佛教生起淨信的宣業寺尼法弘,弘光寺尼普明…與其門人,以及最近幾年(AD1990年間)來,對原始佛法具備純淨信念的人士等,可能證得初果以上的成就之外,一般信眾幾乎沒有什麼機緣能夠證得初果。

您或許會懷疑,早在公元435年間,求那跋陀羅譯師就已經譯出「雜阿含經」了,歷史上怎麼會鮮有初果聖弟子出現?事實上,自「雜阿含經」譯出以來,從未受到中國人應有的尊重,反而把它貶為小乘經典,棄之不顧。即使其間有少數人注意到了,也不太可能憑藉它證得初果,理由有5 :

1. 雜阿含經中把佛陀的九個功德名號誤譯成11個,對於每一項功德也沒有加以詳細的解釋,無法讓人正確而完整的憶念佛陀,當然對於佛陀,也就得不到不可動搖的純淨信念。

2. 雜阿含經中把正法的六項特性翻譯得很典雅,可惜對於每一項特性也沒有加以詳細的解釋,無法讓人正確的憶念正法,當然對於正法,也就得不到不可動搖的純淨信念。

3. 雜阿含經中把僧團的十項特質,其中五度強調「世尊的聲聞僧團」,都籠統地翻譯成「世尊弟子僧」,讓千古以來的信眾都模糊了「僧團」的定義,以為只要剃頭、出家、打上戒疤就是僧團。無法讓人正確的憶念「世尊的聲聞僧團」,當然對於僧團,也就得不到不可動搖的純淨信念。

4. 雜阿含經中把聖戒的九項特性翻譯得很典雅,可惜對於「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離恐懼戒、不他取戒。」都沒有加以詳細的解釋,難以讓人正確的憶念聖戒,當然對於聖戒,也就得不到不可動搖的純淨信念。

5. 漢譯的「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是後期偽造的經典,它所敘述的戒相多有錯誤之處,尤其是中國祖師的注疏更離譜。沒有精確的戒相作為依據,如何能檢視持戒的偏差?因此,要達到聖戒成就的水準也會有困難。

公元1980年代,大陸的葉鈞(留學斯里蘭卡)居士譯出了「清淨道論」,台灣的印順導師完成了「雜阿含經論彙編」,某些台灣居士開始前往斯里蘭卡、泰國禮謁「上座部的聲聞僧團」,同時也帶回了西方比丘和居士們所翻譯的巴利英譯聖典。尤其是公元1996  ̄1999年間,美籍(留斯里蘭卡)的菩提尊者和譚尼沙羅(留學泰國)尊者分別重新翻譯或選譯的巴利相應部,又比從前(1930年代陸續譯出)的英國巴利聖典學會所翻譯的聖典更精準,更具有可讀性。因此,在巴利、英譯、漢譯及現代語譯的對照因緣之下,終於使佛、法、僧、戒的真實功德,更精確、明白、詳細而完整的顯示出來。我們很慶幸生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裡,讓我們得以分享古今中外傑出人士的智慧之光。相信從今以後,在華文地區將會有更多的初果聖弟子陸續出現。

盼望有緣聽聞佛法的朋友們,都能夠深切地思惟初果所產生的幸福與快樂是很殊勝的:
1. 五欲樂、知法更樂。
2. 身體樂、心意喜樂。
3. 自己樂、眷屬隨樂。
4. 人間樂、天上亦樂。
5. 今生樂、來生必樂。
6. 入世樂,出世安樂。

這初果俱樂的特性,實非一般世俗的慾樂所能比擬的,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傲慢心作祟,看不起初果,以為不過是老生常談,沒什麼了不起,因而輕忽了每一個修習的細節,平白喪失了眼前即可得到的幸福與快樂。要知道,此生學法若不能證得初果以上的成就,一切都將流於空談,即使您已經到達渡口了,不進入法流還是不能獲得任何決定性的「初果保」—不墮惡趣,必定趨向正覺。盼能細心地再三思慮!至於已經證得初果的法友,也希望能多憶念三寶的慈恩;多一份珍惜,少一份增上慢;多一份自重,少一份放逸;順著法流安穩地繼續前進吧!請務必專精思惟:

初果四要素

對於佛陀,聖弟子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阿羅漢—應當供養的聖者,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滅貪痴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

對於法,他具有如是不動搖的信念:『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請親自前來觀察驗證,通達內明之道,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團,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的聲聞僧團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團,應該布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歎。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

http://dhamma.sutta.org/books/ysfj/yfs/02_books/f_precepts/f_left.htm

https://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hl=zh-TW&prev=search&pto=aue&rurl=translate.google.com&sl=zh-CN&sp=nmt4&u=http://dhamma.sutta.org/books/ysfj/f_precepts/f.htm&usg=ALkJrhiM4h19neMteqk1UcM71clsdJZwHQ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7601779